CN211075515U -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515U
CN211075515U CN201921820337.1U CN201921820337U CN211075515U CN 211075515 U CN211075515 U CN 211075515U CN 201921820337 U CN201921820337 U CN 201921820337U CN 211075515 U CN211075515 U CN 21107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vehicle
mounting
hol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03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治岗
李波
张�浩
孙帅龙
田雄威
李双双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03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安装座包括:支架;缓冲件,缓冲件设于支架且具有安装孔;套管,套管设于安装孔处与缓冲件配合,套管适于套设在散热器的安装柱上,其中,缓冲件具有多个缓冲筋,至少一个缓冲筋的一端延伸至靠近安装孔的孔壁的位置且另一端延伸至缓冲件的外周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可有效地降低各个方向产生的振动影响,使得缓冲件起到多向隔振的效果,保证了散热器具备多向隔振能力,从而满足全工况的隔振要求,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安装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还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零件一次使用的浪费,降低了成本,便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散热器多是采用如下安装方式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安装脚上安装橡胶块后,将其固定在车身水箱下横梁上,再通过水箱上横梁对准压装在车身水箱框架上,最后通过螺栓将水箱上横梁与车身水箱框梁进行连接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使得散热器与车身水箱安装梁之间的橡胶隔振垫只能起到单向隔震缓冲的作用,而不能应付全工况下的振动,此外,这种安装方式存在装配复杂、费力且耗时长的问题,同时也无法有效地隔离机件工作所产生的振动,致使整车NVH性能差,用户体验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散热器的装配效率,并降低其安装后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包括:支架;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支架且具有安装孔;套管,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缓冲件配合,所述套管适于套设在所述散热器的安装柱上,其中,所述缓冲件具有多个缓冲筋,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筋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的位置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缓冲件的外周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通过在缓冲件内设置多个缓冲筋,可有效地降低各个方向产生的振动影响,使得缓冲件起到多向隔振的效果,由此在散热器通过套管与缓冲件上的安装孔配合固定后,保证了散热器具备多向隔振能力,从而满足全工况的隔振要求,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安装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提高散热器的装配效率,安装座还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零件一次使用的浪费,降低了成本,便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多个所述缓冲筋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缓冲筋之间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安装孔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缓冲件包括:外围筋;内围筋,所述内围筋设于所述外围筋内且限定出所述安装孔;多个缓冲筋,多个所述缓冲筋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布置,每个所述缓冲筋的一端与所述外围筋的内周壁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围筋的外周壁相连,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缓冲筋之间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于所述外围筋的内周壁且与所述内围筋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套管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防错通孔,所述散热器的安装柱形成与所述防错通孔形状匹配的多棱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套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相连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适于插接至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缓冲件的表面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容纳孔,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容纳孔内;固定盖,所述固定盖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且位于所述缓冲件一侧,用于对所述缓冲件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支架本体焊接相连;或者,所述固定盖具有与所述套管位置对应且连通的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所述支架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适于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框架连接;或者,所述支架设有凸出其外表面的凸筋,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框架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散热器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其中,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安装柱以及所述车身框架上,通过采用上述安装座,可以满足全工况的隔振要求,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仰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的装配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的装配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安装座的装配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安装座的装配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座100,车辆200,
支架10,支架本体11,容纳孔111,导向部112,固定盖12,穿孔121,连接孔13,凸筋14,
缓冲件20,安装孔201,缓冲筋21,外围筋22,内围筋23,限位凸块24,
套管30,防错通孔301,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
散热器40,安装柱41,车身框架50,安装槽51,
紧固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座100包括:支架10、缓冲件20和套管30。
缓冲件20设置在支架10上,且缓冲件20具有安装孔201,套管30设置在安装孔201处,且套管30与缓冲件20配合,套管30适于套设在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上,其中,缓冲件20具有多个缓冲筋21,至少一个缓冲筋2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安装孔201的孔壁的位置,另一端延伸至缓冲件20的外周沿,由此提高了缓冲件20在缓冲筋21的延伸方向上的弹性,从而可以缓冲散热器40安装后在缓冲筋21的延伸方向上的振动,进而实现缓冲降噪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通过在缓冲件20内设置多个缓冲筋21,可有效地降低各个方向产生的振动影响,使得缓冲件20起到多向隔振的效果,由此在散热器40通过套管30与缓冲件20上的安装孔201配合固定后,保证了散热器40具备多向隔振能力,从而满足全工况的隔振要求,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安装座1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提高散热器40的装配效率,安装座100还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零件一次使用的浪费,降低了成本,便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缓冲筋21沿安装孔201的周向布置,由此可以提高安装孔201周向上的弹性,以吸收散热器40工作导致的振动影响,进而在各个方向上实现缓冲降噪的作用,提高降噪效果,提升整车NVH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缓冲筋21之间设有限位凸块24,限位凸块24与安装孔201间隔布置,在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朝向限位凸块24振动时,限位凸块24可以限制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的振动量,以避免振动过大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缓冲件20包括:外围筋22、内围筋23以及多个缓冲筋21,内围筋23设置在外围筋22内,内围筋23限定出安装孔201,多个缓冲筋21沿安装孔201的周向布置,每个缓冲筋21的一端与外围筋22的内周壁相连,另一端与内围筋23的外周壁相连,由此提高安装孔201周向上的弹性,以吸收散热器40工作导致的振动影响,进而在各个方向上实现缓冲降噪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缓冲筋21之间设有限位凸块24,限位凸块24设置在外围筋22的内周壁上,且限位凸块24与内围筋23间隔布置,以限制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的振动量,避免振动过大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外围筋22的左右相对的两个内周壁上分别设有限位凸块24,由此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外围筋22的后侧的内周壁上设有限位凸块24,由此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起到限位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套管30具有防错通孔301,防错通孔301沿套管30的轴向延伸,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形成与防错通孔301形状匹配的多棱柱,防错通孔301可以对散热器40的安装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防错通孔301为五边形孔,安装柱41为五棱柱,通过防错通孔301与安装柱41的配合,可以保证散热器40与安装座100的安装方向保持一致,同时保证安装座100可与车身框架50上的安装槽51配合,从而减少对位调整的步骤,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实现了安装防错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套管30包括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沿套管30的轴向依次相连,第一管段31适于插接至安装孔201,第二管段32的外径大于第一管段31的外径,第二管段32与缓冲件20的表面止抵,由此可以实现在套管30轴向上的限位和缓冲,即可以对散热器40起到竖向上的缓冲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和固定盖12,支架本体11具有容纳孔111,缓冲件20设置在容纳孔111内,固定盖12设置在支架本体11上,且固定盖12位于缓冲件20一侧,固定盖12可以在缓冲件20活动时对缓冲件20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保证在缓冲件20老化失效或者缓冲件20与支架本体11的连接失效后、避免散热器40安装脱出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支架本体11具有导向部112,导向部112位于容纳孔111的一侧,导向部112在支架10与车身框架10的安装中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支架10的安装。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盖12具有穿孔121,穿孔121与套管30位置对应且连通,通过设置穿孔121,可以便于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后的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支架本体11和套管30均为尼龙材质的注塑成型件,缓冲件20为橡胶材质的隔震结构,固定盖12同样为尼龙材质的注塑成型件,支架本体11、缓冲件20与套管30采用注胶硫化工艺制作成一个整体的零件,随后通过塑料焊接工艺将已制成的零件与固定盖12焊接成一体,完成安装座100的制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10设有连接孔13,支架10适于通过贯穿连接孔13的紧固件与车辆200的车身框架50连接,具体地,连接孔13位于支架本体11的远离容纳孔111的一侧,支架本体11为整个安装座100的主体零件,安装座100通过螺栓与支架本体11上的安装孔13螺接固定在车身框架50上,从而实现安装座100与车身框架50连接固定与支撑。
在一些示例中,支架10上还设有凸筋14,凸筋14凸出支架10的外表面,凸筋14可以与车辆的车身框架50配合,凸筋14可以给出配合到位的启示,从而可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凸筋14与车身框架50的止抵,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座100的固定效果,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200,包括车身框架50、散热器4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中,安装座100可以固定在散热器40的顶部,安装座100与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配合。
安装时,先通过套管30装配到散热器40的五边形安装柱41上;再将组装好的安装座100和散热器40通过支架10前端的导向部112与车身框架50的安装槽51对位插接,插接到位后用紧固件紧固连接,由此实现安装座100以及散热器40的安装与固定。
安装座100可以包括两个,两个安装座100通过两个螺钉即可将散热器40固定在车身框架50上,通过采用上述安装座100,可以满足全工况的隔振要求,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上述拆装工艺简单,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安装座100也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零件一次使用的浪费,进而提高了车辆200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
缓冲件(20),所述缓冲件(20)设于所述支架(10)且具有安装孔(201);
套管(30),所述套管(30)设于所述安装孔(201)处与所述缓冲件(20)配合,所述套管(30)适于套设在所述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上,
其中,所述缓冲件(20)具有多个缓冲筋(21),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筋(2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安装孔(201)的孔壁的位置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缓冲件(20)的外周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冲筋(21)沿所述安装孔(201)的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缓冲筋(21)之间设有限位凸块(24),所述限位凸块(24)与所述安装孔(201)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0)包括:
外围筋(22);
内围筋(23),所述内围筋(23)设于所述外围筋(22)内且限定出所述安装孔(201);
多个缓冲筋(21),多个所述缓冲筋(21)沿所述安装孔(201)的周向布置,每个所述缓冲筋(21)的一端与所述外围筋(22)的内周壁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围筋(23)的外周壁相连,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所述缓冲筋(21)之间设有限位凸块(24),所述限位凸块(24)设于所述外围筋(22)的内周壁且与所述内围筋(23)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0)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防错通孔(301),所述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形成与所述防错通孔(301)形状匹配的多棱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0)包括沿其轴向依次相连的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所述第一管段(31)适于插接至所述安装孔(201),所述第二管段(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31)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管段(32)与所述缓冲件(20)的表面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
支架本体(11),所述支架本体(11)具有容纳孔,所述缓冲件(20)设于所述容纳孔内;
固定盖(12),所述固定盖(12)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1)且位于所述缓冲件(20)一侧,用于对所述缓冲件(20)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12)与所述支架本体(11)焊接相连;或者,所述固定盖(12)具有与所述套管(30)位置对应且连通的穿孔(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设有连接孔(13),所述支架(10)适于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13)的紧固件与所述车辆(200)的车身框架(50)连接;或者,
所述支架(10)设有凸出其外表面的凸筋(14),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框架(50)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框架(50)、散热器(4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100),其中,所述安装座(100)设于所述散热器(40)的安装柱(41)以及所述车身框架(50)上。
CN201921820337.1U 2019-10-28 2019-10-28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Active CN21107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337.1U CN2110755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337.1U CN2110755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515U true CN21107551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0337.1U Active CN2110755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0699U (zh) 一种电机支架
US20090133762A1 (en) Fuel tank
JP2007203776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US9738147B2 (en) Motor vehicle chassis comprising two reinforced side members
KR101471758B1 (ko) 프로펠러샤프트용 장착장치
US10661648B2 (en) Rubber stopper
CN211075515U (zh) 车辆用散热器的安装座和车辆
US9889885B2 (en) Suspension member
JP4475088B2 (ja) タンク支持構造
CN216185517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3473304U (zh) 一种汽车轮罩、车身总成及汽车
CN210707639U (zh) 一种仪表盘仪表板加强装置
CN111376980B (zh) 电动汽车
JP5948364B2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CN210310598U (zh) 驾驶室安装支架及汽车
JP4349003B2 (ja) 自動車の重量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KR101551960B1 (ko) 진동 저감을 위한 튜브류 및 파이프류 고정장치
KR101961083B1 (ko) 마운팅 브래킷
CN210026999U (zh) 一种悬置装置和悬置总成及设置该悬置总成的车辆
CN105216600B (zh) 用于车辆的悬置组件及具有该悬置组件的车辆
CN215771349U (zh) 动力电池的下壳体、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CN217672991U (zh) 仓体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CN204506503U (zh) 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CN100360778C (zh) 节气门段固定结构
CN217944890U (zh) 悬置的安装托板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