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7692U -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7692U
CN211047692U CN201922008659.2U CN201922008659U CN211047692U CN 211047692 U CN211047692 U CN 211047692U CN 201922008659 U CN201922008659 U CN 201922008659U CN 211047692 U CN211047692 U CN 21104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cover
pcb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86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昌强
张丽华
杨力
孙勇
王德贵
潘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Jiubie Automobile Big Data Trad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Jiubie Automobile Big Data Trad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Jiubie Automobile Big Data Trad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Jiubie Automobile Big Data Trad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86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PCB组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主要用于给PCB组件提供容纳空间,PCB组件主要用于车机所需电路的电子元器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PCB组件位于容纳腔内,PCB组件靠近第二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机散热系统利用降温组件和散热孔将PCB组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容纳腔外进行散热,同时第一导热部能将PCB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进一步减少PCB组件上热量的堆积,提高PCB组件运行时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车机是安装在车辆中控台内的车载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车机从早期的单一功能,已经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车机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现有的车机具有3G功能、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人造卫星的GPS系统实现信息交换等等。随着车机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车机对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实际应用中,车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增加,但是,由于车机一般都安装在密闭空间内,在车机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车机的温度将不断升高,一旦车机的温度过高,将极大地影响车机的工作性能。然而,现有的车机散热方式仍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其散热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其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PCB组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PCB组件位于容纳腔内,PCB组件靠近第二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降温组件包括散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位于PCB组件和散热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均包括导热硅胶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部包括散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部包括支撑板和冷却管,冷却管布设于支撑板,冷却管为S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和第一导热部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立柱,第一导热部通过多个立柱安装于第一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开设有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风口内设置有防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设置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其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其主要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PCB组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主要用于给PCB组件提供容纳空间,PCB组件主要用于车机所需电路的电子元器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PCB组件位于容纳腔内,PCB组件靠近第二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由于车机一般都安装在密闭空间内,在车机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车机的温度将不断升高,一旦车机的温度过高,将极大地影响车机的工作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其可以利用降温组件和散热孔将PCB组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容纳腔外进行散热,避免其温度过高,同时第一导热部能将PCB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进一步减少PCB组件上热量的堆积,通过第一导热部、散热孔和降温组件的配合,提高PCB组件运行时的散热效率,延长车机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车机散热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机散热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机散热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组装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部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标:100-车机散热系统;110-第一盖体;111-凹槽;112-容纳腔; 114-散热孔;116-通风口;118-立柱;120-第一导热部;130-PCB组件;140- 降温组件;150-散热部;152-支撑板;154-冷却管;160-第二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车机散热系统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10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车机一般都安装在密闭空间内,在车机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车机的温度将不断升高,一旦车机的温度过高,将极大地影响车机的工作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机散热系统100利用各组件之间的配合,有效避免了车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堆积,提高了车机运行时的散热效率,延长车机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车机散热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机散热系统100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车机散热系统100主要包括第一盖体110、PCB组件130和第二盖体160。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主要用于给PCB组件130提供容纳空间,PCB 组件130主要用于车机所需电路的电子元器件。
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可以选用塑料、金属、硅胶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选用散热塑料制成,其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把PCB组件130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通过辐射吸收化解掉,最终使PCB组件130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从而使其正常工作,延长PCB组件13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的散热效率。
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的散热效率,第一盖体110 和第二盖体160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请参考图2,图2所示为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组装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设置有凹槽111,凹槽111的设置,使得车机散热系统100在安装后,能与安装平台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 的散热效率。
如图1所示,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之间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 112,容纳腔112主要用于给PCB组件130提供容纳空间和安装部位,容纳腔112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PCB组件130的尺寸来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为可拆卸连接的两个独立单元,通过将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拼装即可形成容纳腔112,以便于用户拆卸和检修车机散热系统100。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只要其连接后能形成容纳腔112 即可。
第一盖体110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4,散热孔114可以沿第一盖体 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其散热效率更高。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孔114 也可以只设置在PCB组件130与第一盖体110相对位置上,只要能使容纳腔112内的热量能及时进行散热,减少热量堆积即可。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的散热效率,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还可以相对开设多个散热孔114,提高空气对流效率,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内的通风效果,使得容纳腔112内的热量能及时通过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上相对开设的散热孔114排出。散热孔114的设置,提高了车机散热系统100 的散热效率和通风效果,使车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排出到容纳腔112外,延长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110上还可以设置有风扇(图中未示出),风扇吹出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盖体110上的散热孔114进入到容纳腔112内,对容纳腔112内的PCB组件130进行主动散热,再使得容纳腔112内的热量能通过第二盖体160上的散热孔114排出,以使容纳腔112内与外界的空气进行对流,提升车机散热系统100的散热效率。风扇可以通过控制PCB组件130运行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当PCB组件130开始运行时,风扇即开始转动,以实现对PCB组件130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及时排出。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还可以开设有通风口116,用户可以将风扇直接安装于通风口116,以进一步提高容纳腔112内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相对开设有通风口116,使得容纳腔 112内与外界的空气形成对流,再通过与散热孔114的结合,加快车机散热系统100的散热速度。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通风口116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盖体110或第二盖体160上,只要能使容纳腔112内的空气与车机散热系统100外的空气进行对流即可。进一步地,通风口116内还设置有防护网1(图1中未标出),防护网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容纳腔112内,从而影响PCB组件130的正常工作。
第一盖体110还设置有多个立柱118,PCB组件130通过多个立柱118 与第一盖体110相连。本实施例中,立柱118间隔设置有4个,使得PCB 组件130与第一盖体110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立柱118也可以是其他数量,例如2个、3个、5个等,只要能对容纳腔112 内的PCB组件130提供支撑即可。立柱118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中容纳腔112的大小进行设置。立柱118的设置,使得PCB组件130与第一盖体110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有效避免了PCB组件130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堆积在其与第一盖体110接触的位置。
PCB组件130位于容纳腔112内,容纳腔112可以对PCB组件130形成一定的保护,避免其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下造成一定的损坏。PCB组件130 与第一盖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部120。第一导热部120给PCB组件 130提供安装部位,同时,能对PCB组件13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传导,使PCB组件130产生的热量能通过第一导热部120及时导出,再通过散热孔114排到容纳腔112外。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容纳腔112内与外界空气对流的效率,第一导热部120上还可以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图中未示出),通过通风孔与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上的散热孔114,形成气流通道,提高通风效果。
PCB组件130靠近第二盖体160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140。降温组件 140主要用于给PCB组件130进行降温和散热。降温组件140包括散热部 150和第二导热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导热部位于PCB组件130和散热部 150之间。
第二导热部主要用于传递PCB组件130的热量至散热部150,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热部与第一导热部120均采用导热硅胶片,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还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120 和第二导热部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只要能更快速的传递热量即可,例如采用石墨烯、导热硅脂片等。第一导热部120和第二导热部与PCB组件130 均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方式,便于用户及时更换第一导热部120和第二导热部,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第一导热部120和第二导热部的导热效果降低。第二导热部的面积可以大于PCB组件130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的面积更大,进而加快传递热量的速度。第一导热部120和第二导热部的设置,能对PCB组件130产生的热量及时进行热传导,避免其再运行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寿命缩短,起到了保护PCB组件130 的作用。
散热部150可以是散热片,散热片直接市购。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部15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请参考图3,图3所示为散热部150 的另一种设置方式。散热部150包括支撑板152和冷却管154,冷却管154 布设于支撑板152。支撑板152可以选用散热塑料,使得传导至散热部150 的热量能更快速的散发。冷却管154内盛放有能吸收热量的液体,例如冷却液、水等液体。进一步地,冷却管154还可以可拆卸设置有盖体(图中未示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当冷却管154内的冷却液或水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打开盖体使液体能及时排出,排出后再重新注入新的冷却液或水对支撑板152进行散热,避免因冷却管154内的冷却液或水的温度过高导致散热效果降低。当PCB组件130在运行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由第二导热部传导至支撑板152,支撑板152上的冷却管154能及时对支撑板152 的热量进行吸收。本实施例中,冷却管154的形状为S形,增加了冷却管 154的吸热面积,提高了散热部150吸收热量的效率。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冷却管15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L形、条形等。
车机散热系统100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机散热系统100,其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车机散热系统100主要包括第一盖体110、PCB组件130和第二盖体160。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112,PCB组件130位于容纳腔112内。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相对开设多个散热孔114,以提高车机散热系统100内的通风效果,使得容纳腔112内的热量能及时通过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上相对开设的散热孔114排出。第一盖体110还设置有多个立柱118,PCB组件130通过多个立柱118与第一盖体110 相连。PCB组件130与第一盖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部120。PCB组件 130靠近第二盖体160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140。降温组件140包括散热部150和第二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位于PCB组件130和散热部150之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纳腔112内的温度随着PCB组件130的工作逐渐升高,部分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部120,并通过第一盖体110上的散热孔114 散发至车机散热系统100外;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二导热件传导至散热部150,散热部150吸热量后,再通过第二盖体160上的散热孔114快速散热,同时,由于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60上的散热孔114相对开设,提高了车机散热系统100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对流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针对车机散热系统100的结构未描述清楚之处,请参考市面上现有的车机散热系统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PCB组件,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所述PCB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组件靠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散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位于所述PCB组件和所述散热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包括导热硅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支撑板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布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冷却管为S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一导热部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第一导热部通过多个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开设有通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防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风扇。
CN201922008659.2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Active CN21104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659.2U CN21104769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659.2U CN21104769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7692U true CN211047692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659.2U Active CN21104769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7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1754A (zh) * 2021-08-30 2021-12-2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收纳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1754A (zh) * 2021-08-30 2021-12-2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收纳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7692U (zh)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JP2006050742A (ja) 強制風冷式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気車
CN21055561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CN113961058B (zh) 一种优化计算机主板模块化散热装置
CN211352911U (zh) 测绘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12647252U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系统及激光光源、激光投影仪
JP5470799B2 (ja) 冷却装置
JP2010165761A (ja) 電子部品冷却構造
JP3150484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用ファン固定枠
CN212138223U (zh) 一种机器人散热系统
CN112789958A (zh)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及移动平台
CN216218321U (zh) 电子设备
JP2001044679A (ja) 冷却ユニット
CN111086619A (zh) 散热装置及飞行器
CN212812470U (zh) 车载设备
CN217260655U (zh) 一种无人机散热结构
CN216346718U (zh) 空调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1681999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单向隔离光闸
CN103917074A (zh) 特种用途的显示器
CN219421445U (zh)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8410831U (zh)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
CN214848595U (zh) 一种快速高效散热的芯片装置
CN217825747U (zh) 车载监控设备
TWI813382B (zh) 具有散熱構造的電池模組
CN210778707U (zh) 一种温度控制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