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5745U - 一种铜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5745U
CN211045745U CN201922238717.0U CN201922238717U CN211045745U CN 211045745 U CN211045745 U CN 211045745U CN 201922238717 U CN201922238717 U CN 201922238717U CN 211045745 U CN211045745 U CN 211045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latch
copper bar
b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87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Shangjia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87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5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5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5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棒,旨在解决铜棒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铜棒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杆,铜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插槽,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插杆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啮合的第二卡齿,第二卡齿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弹块,弹块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卡齿上设置有与弹块配合连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棒能够使铜棒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铜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仪器安装配件应用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棒。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成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
在制作连接器时,需要使用到铜棒,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而现有结构的铜棒,其组装不便且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化学性能差,需经常定时的进行检查,影响工作效率等,已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68561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同轴连接器用铜棒,包括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接层,在粘接层的外表面安装有弹性保护层;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具有上止端和下止端,在下止端的端面上垂直设置有两根安装柱,在每根安装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在每根安装柱的下端设置有圆锥件,在上止端的端面上加工有两个安装孔,且在每个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加工有内螺纹,并在弹性保护层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环形圆盘,在环形圆盘的端面上加工有凹槽。
上述方案在使用时,能够将多根铜棒本体组合在一起进行使用,通过将一根铜棒本体的安装柱安装在另一根铜棒本体的安装孔中,并辅以环形圆盘进行安装固定,能够防止这两根铜棒本体发生脱落,铜棒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能够提高其耐磨性能。但是上述方案在安装铜棒时,需要先将安装柱对准与其对应的安装孔,才能进行旋转安装,若是在安装时内螺纹与外螺纹没有对准,在旋转时还会出现歪掉的情况,不得不重新旋转安装,且当安装柱和安装孔皆为两个时,上述方案的安装柱在插入到安装孔内后是无法进行旋转的,导致铜棒之间的安装不够方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棒,通过在铜棒上设置插杆和插槽,并在插杆和插槽上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卡齿和第一卡齿,达到方便的拆装铜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所述铜棒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铜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所述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插杆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所述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啮合的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块,所述弹块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卡齿上设置有与弹块配合连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将铜棒本体连接在一起时,将插杆上没有设置卡组二的侧壁对准插槽设置有卡组一的侧壁,就能将插杆顺利的插入到插槽中,插入后转动插杆,插杆上的卡组二就会转动至与卡组一对应的位置,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就会啮合在一起,插杆就无法再向外拔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卡齿上的弹块会被第一卡齿的外壁挤压收缩在容纳槽中,弹性件会收缩起来,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与第一卡齿啮合后,容纳槽的位置会刚好与卡槽的位置对应,弹块就会通过弹性件从容纳槽中弹出,卡入到第一卡齿上的卡槽中,这样就能够在铜棒安装完成后,防止铜棒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自行旋转,导致插杆和插槽分离开来,要将铜棒分离开时,转动插杆,使插杆上的第二卡齿从第一卡齿上转离,插杆上的卡组二就会与插槽没有设置卡组一的内壁对应,就能将插杆从插槽中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弹块也会被第一卡齿的内壁挤压重新缩回到容纳槽中,通过旋转就能完成铜棒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使铜棒的连接更加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在铜棒本体的表面形成有防滑纹路,在装卸铜棒时增大了手掌与铜棒本体之间的摩擦,防止在连接铜棒本体的过程中打滑,同时设置凹陷段能够节省一部分铜棒的制作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阻尼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弹块和容纳槽的内壁焊接固定,在弹块受到第一卡齿外壁的挤压时会进行收缩,在没有了第一卡齿外壁的挤压后,弹块能够通过阻尼器弹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齿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卡齿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连接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第一卡齿啮合时,凸起也会转动至与凹槽贴合,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靠近插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铜棒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供滑块插入并移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杆插入至插槽内并旋转的过程中,滑块也会插入至滑槽并随着插杆在滑槽内旋转,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铜棒本体在旋转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插入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容置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连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插入至滑槽中时,限位块会被限位槽的内壁挤压收缩在容置槽中,弹簧会收缩起来,当滑块在滑槽中至容置槽与限位槽的位置对应时,限位块就会通过弹簧从容置槽中弹出,卡入到限位槽中,滑块随着铜棒重新转动时,限位块会被重新挤压收缩回容置槽中,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防止铜棒之间会自行产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和弹块均为半球形,且限位块和弹块半球形的弧面分别朝向容纳槽和容置槽的槽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形的弹块和限位块在受到挤压时,半球形的弧面能够将挤压的力转换为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力,使限位块和弹块在缩回到容置槽和容纳槽中时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铜棒本体上设置插杆和插槽,并在插杆和插槽内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卡齿和第一卡齿,然后在第二卡齿上设置能够卡入到第一卡齿上的卡槽中的弹块,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省力;
其二,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第一卡齿啮合时,凹槽也会转动至与凸起贴合,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其三,半球形的弹块和限位块在受到挤压时,半球形的弧面能够将挤压的力转换为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力,使限位块和弹块在缩回到容置槽和容纳槽中时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表明铜棒的内部结构特征;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弹块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插杆和插槽的连接关系。
图中:1、铜棒本体;2、插杆;3、插槽;4、第一卡齿;5、第二卡齿;6、容纳槽;7、弹块;8、弹性件;9、卡槽;10、凹陷段;11、凹槽;12、凸起;13、滑块;14、滑槽;15、容置槽;16、限位块;17、弹簧;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铜棒,如图1-图3所示,包括铜棒本体1,铜棒本体1以质量百分比计,它包括如下组分:铜≥82%;硅3.8~4.2%;铁0.05~0.1%;镍0.01~0.1%;铅0.02~0.08%;锡0.1~0.15%;锌12~14%;钇0.15~0.18%;镧0.2~0.25%;其他杂质总含量≤0.2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磨性,铜棒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10,铜棒本体1的一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插杆2,铜棒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供插杆2插入的插槽3,插槽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4,第一卡齿4与插槽3一体成型,插杆2上设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卡组二的数量与卡组一对应,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4啮合的第二卡齿5,第二卡齿5的数量和大小均与第一卡齿4对应,第二卡齿5与插杆2一体成型,相邻的卡组一之间的间距能够供卡组二插入,第二卡齿5上开设有容纳槽6,容纳槽6内设有弹块7,弹块7呈半球形,且弹块7半球形的弧面朝向容纳槽6的槽口处,弹块7与容纳槽6之间设有弹性件8,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弹块7和容纳槽6焊接固定,弹性件8为阻尼器,第一卡齿4上开设有与弹块7配合连接的卡槽9,第一卡齿4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槽11,第二卡齿5上设有与凹槽11配合连接的凸起12,凸起12与第一卡齿4一体成型。
铜棒本体1的下端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滑块13,铜棒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滑块13插入并移动的滑槽14,滑块13插入滑槽14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15,容置槽15内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呈半球形且限位块16半球形的弧面朝向容置槽15的槽口处,限位块16与容置槽15之间设有弹簧17,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16和容置槽15焊接固定,滑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16配合连接的限位槽18,当容纳槽6的位置转动至与卡槽9的位置对应时,容置槽15的位置也会刚好与限位槽18的位置对应。
要将铜棒本体1连接在一起时,将插杆2上没有设置卡组二的侧壁对准插槽3设置有卡组一的侧壁,就能将插杆2顺利的插入到插槽3中,插入后转动插杆2,插杆2上的卡组二就会转动至与卡组一对应的位置,第一卡齿4和第二卡齿5就会啮合在一起,第一卡齿4上的凸起12也会卡入在第二卡齿5上的凹槽11中,插杆2就无法再向外拔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卡齿5上的弹块7会被第一卡齿4的外壁挤压收缩在容纳槽6中,弹性件8会收缩起来,当第二卡齿5转动至与与第一卡齿4啮合后,容纳槽6的位置会刚好与卡槽9的位置对应,弹块7就会通过弹性件8从容纳槽6中弹出,卡入到第一卡齿4上的卡槽9中,这样就能够当铜棒安装完成后,防止铜棒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自行旋转,导致插杆2和插槽3分离开来,要将铜棒分离开时,转动插杆2,使插杆2上的第二卡齿5从第一卡齿4上转离,插杆2上的卡组二就会与插槽3没有设置卡组一的内壁对应,就能将插杆2从插槽3中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弹块7也会被第一卡齿4的内壁挤压重新缩回到容纳槽6中,通过旋转就能完成铜棒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使铜棒的连接更加方便省力。
同时,在插杆2插入至插槽3内并旋转的过程中,滑块13也会插入至滑槽14并随着插杆2在滑槽14内旋转,使铜棒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铜棒本体1在旋转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滑块13插入至滑槽14中时,限位块16会被限位槽18的内壁挤压收缩在容置槽15中,弹簧17会收缩起来,当滑块13在滑槽14中转动至容置槽15与限位槽18的位置对应时,限位块16就会通过弹簧17从容置槽15中弹出,卡入到限位槽18中,滑块13随着铜棒重新转动时,限位块16会被重新挤压收缩回容置槽15中,使铜棒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防止铜棒之间会自行产生旋转,凹陷段10在铜棒本体1的表面形成了防滑纹路,在装卸铜棒时增大了手掌与铜棒本体1之间的摩擦,防止在连接铜棒本体1的过程中打滑,同时设置凹陷段10能够节省一部分铜棒的制作原料,半球形的弹块7和限位块16在受到挤压时,半球形的弧面能够将挤压的力转换为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力,使限位块16和弹块7在缩回到容置槽15和容纳槽6中时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1),所述铜棒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杆(2),所述铜棒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2)插入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所述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4),所述插杆(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所述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4)啮合的第二卡齿(5),所述第二卡齿(5)上设置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内设置有弹块(7),所述弹块(7)与容纳槽(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第一卡齿(4)上设置有与弹块(7)配合连接的卡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为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4)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槽(11),所述第二卡齿(5)上设置有与凹槽(11)配合连接的凸起(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本体(1)靠近插杆(2)的一端设置有滑块(13),所述铜棒本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供滑块(13)插入并移动的滑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插入滑槽(14)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5),所述容置槽(15)内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与所述容置槽(15)之间设置有弹簧(17),所述滑槽(1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块(16)配合连接的限位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6)和弹块(7)均为半球形,且限位块(16)和弹块(7)半球形的弧面分别朝向容纳槽(6)和容置槽(15)的槽口处。
CN201922238717.0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铜棒 Active CN211045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8717.0U CN21104574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铜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8717.0U CN21104574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铜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5745U true CN21104574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8717.0U Active CN211045745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铜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574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8348A (zh) * 2020-09-25 2021-01-01 何伟 一种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机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196264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筑友智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加固装置
CN113000257A (zh) * 2021-04-16 2021-06-22 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初定位装配的冷轧钢管及其喷涂设备
CN115284052A (zh) * 2022-10-08 2022-11-04 赫比(成都)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自动加工装置及自动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8348A (zh) * 2020-09-25 2021-01-01 何伟 一种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机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196264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筑友智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加固装置
CN113000257A (zh) * 2021-04-16 2021-06-22 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初定位装配的冷轧钢管及其喷涂设备
CN113000257B (zh) * 2021-04-16 2021-11-16 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初定位装配的冷轧钢管及其喷涂设备
CN115284052A (zh) * 2022-10-08 2022-11-04 赫比(成都)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自动加工装置及自动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5745U (zh) 一种铜棒
WO2018059267A1 (zh) 一种电源柜
CN103891059A (zh) 线缆用连接器的防水构造、使用该防水构造的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
CN201303065Y (zh) 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
CN204597044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112053799B (zh) 一种配电柜铜排连接结构
CN209981607U (zh) 一种军用螺纹防水连接器
CN205004529U (zh) Usb3.1多功能适配器
CN201336449Y (zh) 自锁式电连接器
CN204732580U (zh) 一种转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
CN208723214U (zh) 一种光伏电缆的快接插头
CN100561109C (zh)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起爆系统连接块
CN216413475U (zh) 一种异形连接器的灌封装置
CN204597056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21560065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线束连接头
CN112676876B (zh) 一种磁芯加工用磁芯轴向开孔用固定装置
CN211088987U (zh) 电线裸露端口防护装置
CN205790486U (zh) 转接卡和安装板卡
CN217062199U (zh) 一种快插模块及电池模组
CN206077330U (zh) 一种智能连接器
CN201113780Y (zh) Usb组合结构
CN214204227U (zh) 条形灯圆形插头线的灌胶治具
CN218919490U (zh)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CN218101589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1585220U (zh) 线卡和网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