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490U -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9490U
CN218919490U CN202223112488.6U CN202223112488U CN218919490U CN 218919490 U CN218919490 U CN 218919490U CN 202223112488 U CN202223112488 U CN 202223112488U CN 218919490 U CN218919490 U CN 218919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ides
fixed mounting
harness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2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来进
刘琼
何清
毛海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2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9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9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9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具体涉及电子线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接入头,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在实际工作中,当需要组合电子线束时,只需通过将连接块插入两个固定板之间的间隔内,并转动线束以调整连接块,使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个固定板的一侧的限位槽内,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便会使旋转板配合限位槽将连接块进行固定,而当连接块插入限位槽内时,限位杆便会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而通过第三弹簧自身的弹性便会使两个限位杆将连接块夹持,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子线束的连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线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负载源是线束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指用户设备;广义地说,上一级设备就是下一级设备的负载源。
电子线束在日常使用时,通常需要将多个电子线束进行组合连接,而现在的电子线束连接效果较差,便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子线束的连接处便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容易影响电子线束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本发明人提出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可以有效解决电子线束连接效果较差,便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子线束的连接处便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容易影响电子线束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包括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接入头,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套,且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包括螺纹环与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所述螺纹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
优选的,所述卡杆包括外壳与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尺寸与限位球相同的开口,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接入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接入头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间隔与连接块的尺寸相同,所述接入头与连接套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尺寸与卡板相同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且限位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扇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限位杆两侧的齿条分别与两个扇形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隔离管,所述第一线束与第二额线束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通过设置接入头与连接套,在实际工作中,当需要组合电子线束时,只需通过将连接块插入两个固定板之间的间隔内,并转动线束以调整连接块,使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个固定板的一侧的限位槽内,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便会使旋转板配合限位槽将连接块进行固定,而当连接块插入限位槽内时,限位杆便会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而通过第三弹簧自身的弹性便会使两个限位杆将连接块夹持,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子线束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线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线束;2、第二线束;3、连接头;4、接入头;5、连接套;6、隔离管;7、散热层;301、螺纹环;302、螺纹套;303、卡杆;304、转动板;305、外壳;306、传动杆;307、第一弹簧;308、限位球;309、卡板;401、第一支撑板;402、第二弹簧;403、连接板;404、旋转板;405、固定板;501、第二支撑板;502、连接块;4051、限位槽;4052、移动槽;4053、限位杆;4054、滑杆;4055、第三弹簧;4056、转动杆;4057、扇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接入头4,第二线束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套5,且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3,工作人员现在需要连接的电子线束的两端安装上连接头3,通过连接头3便能够使接入头4以及连接套5与电子线束连接。
紧接上述实用例,如图2所示,连接头3包括螺纹环301与螺纹套302,工作人员先在电子线束的两端安装上螺纹环301,随后通过转动螺纹套302,便能够使螺纹套302与螺纹环301进行连接,螺纹套302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303,螺纹套3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304,转动板304能够使在转动安装螺纹套302时,影响电子线束内部的电线。
并且,卡杆303包括外壳305与传动杆306,传动杆306能够在外壳305的内部进行滑动,传动杆3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07,第一弹簧30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球308,当传动杆306在外壳305的内部移动时,受外壳305的内壁挤压,限位球308便会缩进传动杆306内,外壳305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尺寸与限位球308相同的开口,而当限位球308随着传动杆306移动至开口处时,受第一弹簧307的影响,便会将限位球308弹出,并卡在开口内,传动杆3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309。
为了能够使电子线束连接时能够更加稳固,如图3-4所示,接入头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01,第一支撑板4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02,第二弹簧402远离第一支撑板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03,连接板40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板404,连接板403在支撑旋转板404的同时,使其能够正常进行转动,接入头4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05。
并且,连接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501,第二支撑板5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02,当需要对电子线束进行安装时,只需将连接块502从两个固定板405的间隔内插入,在插入过程中,会推动旋转板404,使连接板403挤压第二弹簧402,随后旋转线束,以调整连接块502在接入头4内的位置,固定板405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051,使连接块502的两端分别卡入限位槽4051内,当连接块502卡进限位槽4051内后受第二弹簧402的弹性,便会使旋转板404挤压连接块502,从而通过限位槽4051与旋转板404的挤压,便能够提高电子线束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其连接处产生松动。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板405的间隔与连接块502的尺寸相同,从而连接块502便能够从固定板405的间隔内插入,接入头4与连接套5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尺寸与卡板309相同的卡槽,当工作人员安装好连接头3后,拉动传动杆306,使卡板309上升,随后通过连接套5或接入头4外表面的卡槽,使连接套5或接入头4插至连接头3的外表面,随后按下卡板309,使卡板309插入连接套5或接入头4的卡槽内,便可完成连接套5或接入头4的安装。
以及,限位槽405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槽4052,移动槽405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4053,限位杆4053可以在移动槽4052内进行移动,移动槽405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4054,且限位杆405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4054活动连接,当限位杆4053在移动槽4052内部移动时,便会在滑杆4054的外表面滑动,移动槽40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055,且第三弹簧4055与限位杆4053固定连接,当限位杆4053在移动槽4052内部移动时,便会挤压第三弹簧4055,移动槽405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056,两个转动杆4056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扇形齿轮4057,扇形齿轮4057可以以转动杆4056为轴进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杆405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限位杆4053两侧的齿条分别与两个扇形齿轮4057啮合,当限位杆4053在移动槽4052内部进行移动时,便会带动两个扇形齿轮4057进行转动。
本实用例,当连接块502插入限位槽4051内时,连接块502便会推动限位杆4053在移动槽4052的内部进行移动,并使限位杆4053挤压第三弹簧4055,受第三弹簧4055的弹性,便会使限位杆4053将连接块502夹持固定。
紧接上述实用例,如图5所示,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隔离管6,通过三个隔离管6能够使将电线进行分类,第一线束1与第二额线束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层7,而隔离管6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开口,当线路产生热量后,散热层7能够吸收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线束进行连接时,将螺纹环301分别安装在电子线束的两端,随后转动螺纹套302使螺纹套302与螺纹环301进行连接,随后拉动传动杆306上升,随后将接入头4与连接套5分别插至连接头3的外表面,并按压卡板309,使卡板309卡在连接套5或接入头4的外表面卡槽内,随后将连接套5插向接入头4,使连接块502插入两个固定板405的间隔内,插入过程中并推动连接板403挤压第二弹簧402,随后转动电子线束,使连接块502的两端分别卡进限位槽4051内,在卡进过程中,通过受到连接块502的挤压,便会使限位杆4053在移动槽4052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4055,而受第三弹簧4055的弹性影响,便会使两个限位杆4053将连接块502进行夹持固定,便完成了两个电子线束之间的连接,重复上述步骤,便可使多个电子线束进行连接组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包括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接入头(4),所述第二线束(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套(5),且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3);
所述连接头(3)包括螺纹环(301)与螺纹套(302),所述螺纹套(302)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303),所述螺纹套(3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板(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303)包括外壳(305)与传动杆(306),所述传动杆(3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07),所述第一弹簧(30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球(308),所述外壳(305)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尺寸与限位球(308)相同的开口,所述传动杆(3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3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头(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01),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02),所述第二弹簧(402)远离第一支撑板(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03),所述连接板(40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板(404),所述接入头(4)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501),所述第二支撑板(5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405)的间隔与连接块(502)的尺寸相同,所述接入头(4)与连接套(5)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尺寸与卡板(309)相同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5)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051),所述限位槽(405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槽(4052),所述移动槽(405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4053),所述移动槽(405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4054),且限位杆(405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杆(4054)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槽(40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055),且第三弹簧(4055)与限位杆(405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槽(405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056),两个所述转动杆(4056)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扇形齿轮(405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05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限位杆(4053)两侧的齿条分别与两个扇形齿轮(4057)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隔离管(6),所述第一线束(1)与第二额线束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层(7)。
CN202223112488.6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Active CN218919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488.6U CN2189194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488.6U CN2189194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9490U true CN218919490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2488.6U Active CN218919490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9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7749U (zh) 一种输变电缆固定支架
CN218919490U (zh) 一种组合连接电子线束
CN220272810U (zh) 一种外接电源接头保护装置
CN22013891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压线钳
CN216215740U (zh) 一种插接式空气绝缘母线槽结构
CN213937254U (zh) 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用的布线集线器
CN210693379U (zh) 一种氧化镁填充绝缘光面铜护套单芯防火电缆
CN112769078A (zh) 一种用于通信电缆安装用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20830519U (zh) 一种网关设备的接线固定机构
CN219833222U (zh) 一种方便更换连接接口的汽车线束
CN215990134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电力设计用电缆支架
CN210092461U (zh) 一种方便安装拆卸的线路连接器
CN214125321U (zh) 一种分体式交换机业务板
CN219554073U (zh) 新型防松脱的连接器端子
CN218124235U (zh) 一种用于35kV电缆中间连接装置
CN220172817U (zh) 一种母线槽连接结构
CN218473016U (zh) 一种变频柜安装架
CN219929276U (zh) 一种交换机的布线结构
CN217036184U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系统集成模块装置
CN213976476U (zh) 一种电缆用铜线水平卷绕机构
CN220122565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密集型母线槽
CN218783342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组装机
CN216087320U (zh) 一种用于plc控制柜的储线结构
CN211807824U (zh) 一种中间接头扩张机的防爆保护机构
CN217334620U (zh) 一种旋转输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5300 Dongzhen Street, Xinyi City,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iuyun Xinyi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25300 Dongzhen Street, Xinyi City, Maoming City,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Liuyun Xinyi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Jinfengsheng (Xinyi) Electronic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