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9771U -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9771U
CN211039771U CN201921896302.6U CN201921896302U CN211039771U CN 211039771 U CN211039771 U CN 211039771U CN 201921896302 U CN201921896302 U CN 201921896302U CN 211039771 U CN211039771 U CN 211039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ot water
cold water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63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穗江
焦西栋
邓海燕
徐扬
蒲俊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63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9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9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9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并公开了具有出水恒温装置的热水器,其中出水恒温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出冷水通道和进冷水通道均与第一通道连通,进热水通道和出热水通道均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有节流口;冷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出冷水通道或进冷水通道上;热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出热水通道上;水流量传感器设于进冷水通道的内侧;节流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节流阀芯靠近或远离节流口。一部分冷水从第一通道通过节流口进入第二通道内与热水混合,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可根据冷水温度、热水温度和水流量,驱动节流阀芯运动调节流过节流口的冷水量,来调节热水出水口的出水水温,可使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热水器淋浴时都希望淋浴水的温度保持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以保持淋浴过程的舒适感。热水器设有热水口,目前一般通过混水阀连接热水口和冷水管,通过人手旋动混水阀调节冷水和热水的水量混合来得到不同温度的淋浴水。虽然调节混水阀可以保持一定的开启角度控制热水和冷水的水量,但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并不能通过混水阀控制,从热水器出来的热水受到热水器内部的水流量的变化、加热功率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使热水器出水到混水阀的热水的温度不稳定,从而使经过混水阀混合的淋浴水的温度也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恒温装置,可以使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水恒温装置,能够使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出水恒温装置的热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包括:阀体,其内侧设有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进冷水通道、出冷水通道、进热水通道和出热水通道,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右侧,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左侧,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左侧,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均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右侧,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均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有节流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节流口连通,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右侧设有冷水出水口,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右侧设有冷水进水口,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左侧设有热水进水口,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左侧设有热水出水口;冷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或进冷水通道上;热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上;水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内侧;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冷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水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信号连接;节流阀芯,其首端与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正对于所述节流口,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节流阀芯靠近或远离所述节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热水进水口连接外设的热水器的热水口,冷水出水口连接热水器的冷水口,外部的冷水从冷水进水口进入进冷水通道,经过第一通道进入出冷水通道,再从冷水出水口经热水器的冷水口进入到热水器内部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热水从热水器的热水口流出,热水经热水进水口进入进热水通道,再经过第二通道流到出热水通道,再从热水出水口流出;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设有节流口,一部分冷水从第一通道通过节流口进入第二通道内与热水混合,降低热水的温度;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可根据冷水温度传感器、热水温度传感器和水流量传感器的信号,驱动节流阀芯运动调节流过节流口的冷水量,来调节热水出水口的出水水温,可使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的电机,所述阀体上导向孔,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内螺纹段,所述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外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节流阀芯的首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节流阀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可沿轴向相对滑动,所述节流阀芯的外螺纹段与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段,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上套接有若干个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段通过若干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段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前侧,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前侧,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的前侧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前侧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前侧的开口为所述节流口,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节流口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上侧,所述热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上侧,所述冷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前侧,所述热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前侧,所述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一封盖,设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封盖覆盖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左侧和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左侧,设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封盖覆盖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右侧和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的锥度为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所述节流口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倒角匹配的第二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冷水通道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小于1.85且大于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下侧,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下侧,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前侧设有第三连通腔,所述分隔板的后侧设有第四连通腔,所述第三连通腔的左侧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连通腔的右侧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所述节流口,所述第三连通腔与所述第四连通腔通过所述节流口连通,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节流口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上侧,所述热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上侧,所述冷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下侧,所述热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内设有热水腔和冷水腔,所述热水腔和所述冷水腔分别设于所述分隔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冷水腔内连接有第一隔水板,所述冷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板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水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槽内,所述第一隔水板把所述冷水腔上下分隔成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所述第一隔水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热水腔内连接有第二隔水板,所述热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板槽,两个所述第二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水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槽内,所述第二隔水板把所述热水腔上下分隔成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所述第二隔水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二封盖,两个所述第二封盖分别覆盖所述热水腔的左侧和所述冷水腔的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口的旁侧连接有泄压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水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出水恒温装置的上下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出水恒温装置的前后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示出的出水恒温装置的上下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示出的出水恒温装置在连接热水器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101-阀体、102-进冷水通道、103-出冷水通道、104-进热水通道、105-出热水通道、106-第一通道、107-第二通道、108-节流口、109-冷水出水口、110-冷水进水口、111-热水进水口、112-热水出水口、113-冷水温度传感器、114-热水温度传感器、115-水流量传感器、116-节流阀芯、117-第一连通腔、118-第一封盖、121-分隔板、122-第三连通腔、123-第四连通腔、124-第一隔水板、125-第二隔水板、126-第二封盖、127-泄压阀、201-电机、204-密封圈、301-热水口、302-冷水口、303-混水阀、304-热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有、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
出水恒温装置包括:阀体101,其内侧设有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进冷水通道102、出冷水通道103、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出冷水通道103和进冷水通道102设于阀体101的右侧,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设于阀体101的左侧,阀体101内设有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第一通道106设于出冷水通道103和进冷水通道102的左侧,出冷水通道103和进冷水通道102均与第一通道106连通,第二通道107设于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的右侧,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均与第二通道107连通,第一通道106与第二通道107之间设有节流口108,第一通道106与第二通道107通过节流口108连通,出冷水通道103的右侧设有冷水出水口109,进冷水通道102的右侧设有冷水进水口110,进热水通道104的左侧设有热水进水口111,出热水通道105的左侧设有热水出水口112;冷水温度传感器113,设于出冷水通道103或进冷水通道102上;热水温度传感器114,设于出热水通道105上;水流量传感器115,设于进冷水通道102的内侧;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阀体101上,冷水温度传感器113、热水温度传感器114和水流量传感器115均与节流直线驱动装置信号连接;节流阀芯116,其首端与节流直线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连接,节流阀芯116设于阀体101内,节流阀芯116的末端正对于节流口108,节流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节流阀芯116靠近或远离节流口108。
热水进水口111连接外设的热水器304的热水口301,冷水出水口109连接热水器304的冷水口302,外部的冷水从冷水进水口110进入进冷水通道102,经过第一通道106进入出冷水通道103,再从冷水出水口109经热水器304的冷水口302进入到热水器304内部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热水从热水器304的热水口301流出,热水经热水进水口111进入进热水通道104,再经过第二通道107流到出热水通道105,再从热水出水口112流出。由于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之间设有节流口108,一部分冷水从第一通道106通过节流口108进入第二通道107内与热水混合,降低热水的温度。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可根据冷水温度传感器113、热水温度传感器114和水流量传感器115的信号,驱动节流阀芯116运动调节流过节流口108的冷水量,来调节热水出水口112的出水水温,可使热水器304的出水温度更加稳定。当热水温度传感器114检测到热水出水口112的温度过高时,可根据冷水温度传感器113和水流量传感器115的信号使节流阀芯116远离节流口108,增加流入节流口108的冷水量使热水进一步降温;当热水温度传感器114检测到热水出水口112的温度较低时,使节流阀芯116靠近节流口108,减少流入节流口108的冷水量使热水减少降温。一部分冷水通过节流口108与热水混合降温,恒温速度快,恒温过程可以不需热水器304内部的加热系统参与。本技术的进冷水通道102、出冷水通道103、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形成绕行的水路,增加进出水路管道的长度,能够起到水电阻式防触电装置的作用。
水流量传感器115为霍尔式磁轮水流量传感器115,安装在进冷水通道102,也可以在进冷水通道102设置进水管,水流量传感器115安装在进水管内。冷水温度传感器113和热水温度传感器114可以安装阀体101上,冷水温度传感器113的探头伸进出冷水通道103或进冷水通道102内,热水温度传感器114的探头伸进出热水通道105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阀体101上的电机201,阀体101上导向孔,节流阀芯116设于导向孔内,导向孔内设有内螺纹段,节流阀芯116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螺纹连接,节流阀芯116的首端与电机201的输出轴周向固定连接,节流阀芯116与电机201的输出轴可沿轴向相对滑动,节流阀芯116的外螺纹段与节流阀芯116的末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段,导向孔内设有第二密封段,第一密封段上套接有若干个密封圈204,第一密封段通过若干个密封圈204与第二密封段密封连接。电机201为步进电机,电机201转动带动节流阀芯116周向转动,电机201的输出轴与节流阀芯116可沿轴向相对滑动,可用内齿和外齿相插接的结构,节流阀芯116通过外螺纹段与内螺纹段转动实现轴向移动,从而实现靠近或远离节流口108。密封圈204用于密封水不从导向孔流出。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冷水通道102设于出冷水通道103的前侧,出热水通道105设于进热水通道104的前侧,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通道106的前侧和第二通道107的前侧设有第一连通腔117,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通过第一连通腔117连通,第一通道106的前侧的开口为节流口108,节流阀芯116设于节流口108的前侧。冷水在第一通道106内向前流动,部分进入节流口108,进入第一连通腔117。节流阀芯116的末端正对于第一通道106的前侧的开口,当节流阀芯116远离节流口108时,节流阀芯116的末端与节流口108之间的距离加大,使可进入节流口108的水量加大;反之,节流阀芯116靠近节流口108时,进入节流口108的水量减少。这里是其中一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冷水出水口109设于出冷水通道103的上侧,热水进水口111设于进热水通道104的上侧,冷水进水口110设于进冷水通道102的前侧,热水出水口112设于出热水通道105的前侧,阀体101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一封盖118,设于左侧的第一封盖118覆盖进热水通道104的左侧和出热水通道105的左侧,设于右侧的第一封盖118覆盖出冷水通道103的右侧和进冷水通道102的右侧。冷水出水口109和热水进水口111设在上侧,适应热水器304的冷水口302和热水口301,方便安装。冷水出水口109和热水进水口111设在上侧,热水出水口112和冷水进水口110设在前侧,为方便阀体101的加工,进冷水通道102和出冷水通道103的右侧、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的左侧均设有开口,第一封盖118用于密封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节流阀芯116的末端设有第一倒角,第一倒角的锥度为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节流口108上设有与第一倒角匹配的第二倒角。第一倒角的锥度在5度和20度之间,使混合出水温度与与阀芯的流量更接近线性变化,方便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冷水通道102与出冷水通道103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小于1.85且大于1.7。进冷水通道102的水量大于出冷水通道103的水量,可满足出冷水通道103补充到热水器304内的水量,也可满足进入到节流口108的水量,可使混水温度达到合理要求。
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冷水通道102设于出冷水通道103的下侧,出热水通道105设于进热水通道104的下侧,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之间设有分隔板121,分隔板121的前侧设有第三连通腔122,分隔板121的后侧设有第四连通腔123,第三连通腔122的左侧与第二通道107连通,第四连通腔123的右侧与第一通道106连通,分隔板121上设有节流口108,第三连通腔122与第四连通腔123通过节流口108连通,节流阀芯116设于节流口108的前侧。分隔板12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形成第三连通腔122和第四连通腔123,冷水在第一通道106内流动,部分冷水通过第三连通腔122进入节流口108,进入第四连通腔123。在分隔板121上设置节流口108方便与节流阀芯116匹配使用。这里是其中另外一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冷水出水口109设于出冷水通道103的上侧,热水进水口111设于进热水通道104的上侧,冷水进水口110设于进冷水通道102的下侧,热水出水口112设于出热水通道105的下侧。冷水出水口109和热水进水口111设在上侧,适应热水器304的冷水口302和热水口301,方便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阀体101内设有热水腔和冷水腔,热水腔和冷水腔分别设于分隔板121的左侧和右侧,冷水腔内连接有第一隔水板124,冷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板槽,两个第一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第一隔水板12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一插板槽内,第一隔水板124把冷水腔上下分隔成出冷水通道103和进冷水通道102,第一隔水板124与分隔板121之间设有第一通道106,热水腔内连接有第二隔水板125,热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板槽,两个第二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第二隔水板125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二插板槽内,第二隔水板125把热水腔上下分隔成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第二隔水板125与分隔板121之间设有第二通道107,阀体101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二封盖126,两个第二封盖126分别覆盖热水腔的左侧和冷水腔的右侧。在阀体101加工热水腔和冷水腔后,分别插入第一隔水板124和第二隔水板125即分隔成进热水通道104和出热水通道105、冷水通道和进冷水通道102,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第一插板槽和第二插板槽的末端均设有限位,插入第一隔水板124和第二隔水板125到达限位位置后不能再插入,分别与分隔板121形成第一通道106和第二通道107。装入第一隔水板124和第二隔水板125后用第二封盖126密封热水腔和冷水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热水出水口112的旁侧连接有泄压阀127。在电热水器304加热的过程中,热水器304的热水口301流出的热水可以经泄压阀127流出;若无此泄压阀127,热水会经过节流口108流至冷水进水口110,影响冷水进水温度,使恒温效果变差。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水器304,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水恒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器304,通过采用上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出水温度更加稳定,恒温速度更快。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其内侧设有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进冷水通道、出冷水通道、进热水通道和出热水通道,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右侧,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阀体的左侧,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左侧,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均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右侧,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均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有节流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节流口连通,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右侧设有冷水出水口,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右侧设有冷水进水口,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左侧设有热水进水口,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左侧设有热水出水口;
冷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或进冷水通道上;
热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上;
水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内侧;
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冷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水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信号连接;
节流阀芯,其首端与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正对于所述节流口,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节流阀芯靠近或远离所述节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的电机,所述阀体上导向孔,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内螺纹段,所述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外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节流阀芯的首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节流阀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可沿轴向相对滑动,所述节流阀芯的外螺纹段与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段,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上套接有若干个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段通过若干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段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前侧,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前侧,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的前侧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前侧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前侧的开口为所述节流口,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节流口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上侧,所述热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上侧,所述冷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前侧,所述热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前侧,所述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一封盖,设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封盖覆盖所述进热水通道的左侧和所述出热水通道的左侧,设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封盖覆盖所述出冷水通道的右侧和所述进冷水通道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芯的末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的锥度为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所述节流口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倒角匹配的第二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冷水通道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小于1.85且大于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冷水通道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下侧,所述出热水通道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下侧,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前侧设有第三连通腔,所述分隔板的后侧设有第四连通腔,所述第三连通腔的左侧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连通腔的右侧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所述节流口,所述第三连通腔与所述第四连通腔通过所述节流口连通,所述节流阀芯设于所述节流口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冷水通道的上侧,所述热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热水通道的上侧,所述冷水进水口设于所述进冷水通道的下侧,所述热水出水口设于所述出热水通道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热水腔和冷水腔,所述热水腔和所述冷水腔分别设于所述分隔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冷水腔内连接有第一隔水板,所述冷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板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水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槽内,所述第一隔水板把所述冷水腔上下分隔成所述出冷水通道和所述进冷水通道,所述第一隔水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热水腔内连接有第二隔水板,所述热水腔的前侧和右侧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板槽,两个所述第二插板槽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水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槽内,所述第二隔水板把所述热水腔上下分隔成所述进热水通道和所述出热水通道,所述第二隔水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密封连接有第二封盖,两个所述第二封盖分别覆盖所述热水腔的左侧和所述冷水腔的右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口的旁侧连接有泄压阀。
1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水恒温装置。
CN201921896302.6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Active CN211039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6302.6U CN21103977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6302.6U CN21103977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9771U true CN211039771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6302.6U Active CN21103977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9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668A (zh) * 2021-03-23 2021-07-23 厦门阿玛苏电子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668A (zh) * 2021-03-23 2021-07-23 厦门阿玛苏电子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9771U (zh) 一种出水恒温装置和热水器
ITTO970205A1 (it)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per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parti- colarmente per autoveicoli
CN204784862U (zh) 一种大流量双控恒温阀芯
CN110159803A (zh) 热水器
CN204253929U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自动控制进出水装置
CN205841830U (zh) 一种段位式的两通道燃气旋塞阀
CN204610969U (zh) 一种恒温水龙头
CN207584089U (zh) 一种防烫的双路出水恒温水龙头
CN210034520U (zh) 一种双控恒温阀芯
US20100126612A1 (en) Water flow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213146100U (zh) 混水装置和饮水设备
CN102454810A (zh) 一种双把手水龙头
CN214687444U (zh) 塑料成型模头的流量调节结构
CN203892626U (zh) 可换向的恒温防烫龙头
CN209977345U (zh) 一种恒温水龙头
CN210623682U (zh) 一种拼插长条恒温阀
CN211423506U (zh) 一种恒温阀芯
CN210637545U (zh) 一种控制阀组件以及免安装式电热水龙头
CN212177950U (zh) 一种具有分水功能的恒温阀芯
CN219013432U (zh) 混水阀及热水器系统
CN105889567B (zh) 一种混水阀
CN215334647U (zh) 一种齿轮带动阀芯产生流量调节效果的结构
CN213451840U (zh) 浴缸龙头
CN21120298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恒温淋浴龙头
CN212959999U (zh) 一种同轴双控恒温阀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