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3808U -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3808U
CN211033808U CN201921482046.6U CN201921482046U CN211033808U CN 211033808 U CN211033808 U CN 211033808U CN 201921482046 U CN201921482046 U CN 201921482046U CN 211033808 U CN211033808 U CN 211033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orner post
collision
container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2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耀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2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3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3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3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其中,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为凸设于角柱或门框边梁上,所述边梁和角柱紧邻,该防撞结构具有防撞面,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后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一定角度后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用于限制箱门的打开角度,有利于装或卸载货物,减少箱门对集装箱体不必要的撞击,打开箱门的角度过大则箱门易撞击到箱体上,易于对箱体内货物造成损坏;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后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起到防撞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作为国际联合运输的主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联运的主要手段。集装箱分为有干货集装箱(DRYCONTAINER)、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以及一些特种专用集装箱。通常,集装箱箱门打开时,打开箱门的角度小则箱门容易关闭,不利于装或卸载货物;打开箱门的角度过大则箱门易撞击到箱体上,对箱体表面或者安装在箱体表面上的物体造成损坏,例如通风罩,甚至对箱体内货物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将防撞装置设置为位于箱体上的橡胶块,只缓冲,不能限制箱门角度,在角件内,会影响其他设置在角件处的零件的安装,抗撞击力差,易脱落;实际安装困难,导致部分防撞装置不能安装,防撞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凸设于角柱或门框边梁上,所述门框边梁和角柱紧邻,该防撞结构具有防撞面,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后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一防撞块,所述第一防撞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安装面,底端通过第一安装面固定安装在角柱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第一部分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防撞面。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块包括所述第一部分为固定板,所述第二部分为防撞板,所述固定板与防撞板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的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面与角柱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上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防撞面。
进一步的,第一防撞块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固定板和防撞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腰形孔,和/或,所述防撞板上的所述第一防撞面设有第一缓冲垫(24)。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二防撞块,所述第二防撞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二安装面,底端通过第二安装面固定安装在门框边梁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第一部分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防撞面。
进一步的,第二防撞块为一块立板,立板大致呈垂直设置在门框边梁上,立板底端固定在门框边梁上,底端端面为第二安装面,立板顶端朝向角柱方向,用于与角柱侧面相抵触,顶端端面为第二防撞面,第一部分为自立板底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第二部分为自立板顶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防撞面上覆盖设置了第二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具有上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螺栓连接在角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角柱包括外角柱和内角柱,所述外角柱具有与集装箱侧板同侧的外角柱侧面,所述防撞结构设置在外角柱侧面上,所述安装结构的安装面不超出所述外角柱与侧板同侧面的宽度和/或所述防撞面不超出与其相抵的门框边梁。
进一步的,所述外角柱与内角柱连接处形成靠近门端的开放空腔,所述防撞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到外角柱,所述螺栓穿过外角柱侧面板进入所述开放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具有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焊接设置在门框边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的安装面不超门框边梁和/或所述防撞面不超出与其相抵的角柱。
进一步的,所述外角柱包括互相连接的角柱侧面和角柱拐角,所述角柱侧面与集装箱侧板同侧,所述防撞面与角柱相抵时,所述防撞面与角柱侧面相抵、或者与角柱拐角相抵,或者与角柱侧面和角柱拐角同时相抵。
进一步的,该防撞结构向角柱所在方向延伸,跨过门封胶条的上方,所述防撞结构与缝隙之间具有间距,以供门封胶条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一定角度后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用于限制箱门的打开角度,有利于装或卸载货物,减少箱门对集装箱体不必要的撞击,打开箱门的角度过大则箱门易撞击到箱体侧面上,易于对箱体内货物造成损坏;如果集装箱侧面上安装了外凸的结构,例如风罩等,打开角度过大的箱门会对外凸的结构造成损坏。安装了防撞结构后,箱门首先和防撞结构相撞,限制了箱门的开启角度,防止其进一步碰撞凸出结构,防撞面在箱门打开后是与门框边梁或角柱相抵的,起到防撞作用,门框边梁或角柱处的强度高,可以耐受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所述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三所述集装箱中所述防撞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三所述集装箱中所述防撞块结构打开至限位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二所述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二、四所述集装箱中所述防撞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二、四所述集装箱中所述防撞块结构打开至限位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门框边梁;2-第一防撞块;21-固定板;211-第一安装面;22-防撞板;221第一防撞面;23-加强筋;24-第一缓冲垫;25-螺栓;3-第二防撞块;31-第一部分;311-第二安装面;32-第二部分;321-第二防撞面;33-第二缓冲垫;4-角柱;41-外角柱;42-内角柱;43-开放空腔;411-角柱侧面;45-角柱拐角;5-侧板;6-铰链;7-门封胶条;8-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凸设于角柱上的防撞结构,所述角柱4和门框边梁1紧邻,该防撞结构具有第一防撞面221,所述第一防撞面221在箱门打开后与角柱4相抵。
所述第一防撞面221在箱门打开一定角度后与角柱4相抵,用于限制箱门的打开角度,有利于装或卸载货物,减少箱门对集装箱体不必要的撞击,打开箱门的角度过大则箱门易撞击到箱体上,易于对箱体内货物造成损坏,如果集装箱侧面上安装了外凸的结构,例如风罩等,打开角度过大的箱门会对外凸的结构造成损坏;所述第一防撞面221在箱门打开后与角柱4相抵,起到防撞作用,角柱4处的强度高,和第一防撞面221接触后可以耐受撞击力而不损坏。门框边梁1是设置在箱门侧边,且与角柱4大致平行的梁结构,用于对箱门进行加强,门框边梁1和角柱4处的强度是较高的,且在箱门旋转过程中,恰好角柱4位于门框边梁1的旋转路径上,将防撞结构设置在门框边梁1和角柱4之间,强度好,且不必另外设置防撞结构的安装部和与防撞面22相对的撞击部,结构巧妙。
如图1、2、3所示,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一防撞块2,所述第一防撞块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安装面211,底端通过第一安装面211固定安装在角柱4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第一部分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防撞面221。将防撞结构设计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来安装该防撞结构,另一部分用来抵抗撞击,分工明确,便于加工制造。角柱4是集装箱上强度较高的部分,且箱门铰接在角柱4上,箱门在打开时需要大致地绕角柱4旋转,在角柱4处设置防撞结构,强度高,且防撞结构处于箱门旋转轴附近,位置较好。角柱4包括内角柱41和外角柱42,内角柱42设置在外角柱41内,外角柱41的一部分露出在箱体表面。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一防撞块2设置在外角柱侧面411上,外角柱侧面411是外角柱41上与集装箱侧板5平行的一个角柱面,在箱门打开后,恰好需要经过外角柱侧面411的上方,防撞结构恰可以凸设该处,对箱门形成阻挡,此时的箱门可以完全打开。如图3所示,在箱门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门框边梁1与第一防撞面221紧贴,缓冲箱门打开时用力过大产生的撞击。在其他实施例中,角柱4也可以不包括内角柱41和外角柱42,只要可以供防撞结构安装即可,防撞结构也可以不安装在外角柱侧板411上,只要箱门的打开角度能够满足装或卸载货物或设备即可。
如图1、2、3所示,所述第一防撞块2中的所述第一部分为固定板21,所述第二部分为防撞板22,所述固定板21与防撞板22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具有夹角。
第一防撞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采用板状结构,在集装箱的加工现场容易取材,可以充分利用板材的边角料,而且板状结构本身就有面结构,面结构可以不必加工直接作为第一防撞面221或第一安装面211使用,非常的经济快捷。所述固定板21的一个朝向角柱4的侧面是第一安装面211,防撞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面211与集装箱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22上的一个朝向门框边梁1的侧面为第一防撞面221。防撞板22和固定板21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限制的开门角度大小来确定,如果夹角大一些,那么箱门的角度就小一些,如果角度小一些,那么箱门的角度就大一些。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端部连接,呈90度夹角,通过铰链6将箱门铰接在角柱4上,箱门转动约180度后,箱门撞击靠紧在第一防撞面221上,第一防撞面221缓冲了箱门的撞击力。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的夹角为90°,箱门转动大致180°后就被防撞结构限制旋转,箱门与集装箱侧板大致呈90°,完全不会损伤到集装箱的侧板,也不会损伤到设置在集装箱侧板5上的外凸结构。箱门打开后,可以安装和卸载箱内的货物,不必担心箱门撞击到集装箱侧板5或固定在集装箱侧板5上的外凸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只要能限制箱门旋转角度,避免碰撞集装箱侧板5或外凸结构即可。
如图1、2、3所示,所述第一防撞块2还包括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连接在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之间。加强筋23加强了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形成的防撞结构,增加了防撞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防撞板22和固定板21之间具有夹角,在防撞板22被箱门撞击时,防撞板22上的撞击力很大,在防撞板22和固定板21之间设置加强筋23,可以将防撞板22和固定板21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作用在防撞板22上的撞击力可以传导到固定板21上,固定板21以角柱4为支撑,可以很好的抵消该部分撞击力,受力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3的形状为三角形,恰好支撑在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的夹角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2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2、3所示,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腰形孔,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25穿过腰型孔固定连接固定板21和集装箱端部的角柱4,用于支撑和固定住防撞结构;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是角柱4的截面方向,因为角柱4上的安装孔位置是固定的,可以改变螺栓25拧紧固定在腰形孔中的位置,从而改变防撞结构在外角柱侧面411上的位置,第一防撞块2可以朝向箱门或远离箱门做前后微调,调整撞击点,使箱门的限制角度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腰形孔。
防撞板22上的第一防撞面221设有第一缓冲垫24,第一缓冲垫24用于减缓箱门打开时的撞击力,由于箱门都有一定重量,打开时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撞击力,第一缓冲垫24可以减缓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3、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为凸设于门框边梁1上的防撞结构,所述门框边梁1和角柱4紧邻,该防撞结构具有第二防撞面321,所述第二防撞面321在箱门打开后与角柱相抵。
如果打开箱门的角度过大则箱门易撞击到箱体上,第二防撞面321在箱门打开一定角度后与角柱相抵,用于限制箱门的打开角度,有利于装或卸载货物,减少箱门对集装箱体不必要的撞击,甚至对箱体内货物的损坏;所述第二防撞面321在箱门打开后与角柱4相抵,起到防撞作用。门框边梁1是设置在箱门侧边,且与角柱4相邻且与角柱4大致平行的梁结构,用于对箱门进行加强,门框边梁1和角柱4处的强度是较高的,且在箱门旋转过程中,恰好角柱4位于门框边梁1的旋转路径上,将防撞结构设置在门框边梁1上,防撞结构可以旋转后与角柱4相抵,强度高,防撞效果好。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箱门上具有锁杆,根据集装箱运输标准,集装箱上的锁杆不能凸出角件8,而箱门所在面是低于锁杆的,箱门所在面与角件8之间还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防撞结构是可以直接焊接在箱门门框边梁1上的,只要防撞结构不凸出角件8即可,在运输时,防撞结构也可以不拆卸下来,省时省力。
如图4、5、6所示,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二防撞块3,所述第二防撞块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包括第二安装面311,底端通过第二安装面311固定安装在门框边梁1上,所述第二部分32连接在第一部分31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32包括第二防撞面3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二防撞块3在箱门打开到最大角度时,门框边梁1与第二防撞面321紧贴,减少箱门打开时,用力过大产生的撞击。
第二防撞块3为一块立板,立板为切割而成,立板大致呈垂直设置在门框边梁1上,立板底端固定在门框边梁1上,底端端面为第二安装面311,立板顶端朝向角柱4方向,用于与角柱侧面411相抵触,顶端端面为第二防撞面321,第一部分31为自立板底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第二部分32为自立板顶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组成了立板。
在本实施例中,角柱4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包括外角柱41和内角柱42,立板的防撞面和外角柱41相抵连接,外角柱41上包括外角柱侧面411和角柱拐角45,外角柱侧面411与集装箱侧板同侧,由于立板的顶端是朝向角柱4方向的,当角柱4和立板顶端相碰撞抵靠时,立板顶端可能和角柱拐角45或外角柱侧面411或者上述两者同时抵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角柱结构也可以时其他形式。
在第二防撞面321上设置了第二缓冲垫33,缓冲撞击力。第二缓冲垫33是覆盖第二防撞面321的,因为在第二防撞面321和角柱4相撞抵靠时,第二防撞面321是大致贴附在角柱4上的,这样的接触面积大,受力状况好。
由于立板在高度方向受到不超出角件88的限制,在立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为了更好的与角柱4抵靠,拉近第二防撞面321和角柱4之间的距离,立板需要跨过箱门和角柱4之间的缝隙,该缝隙内安装有门封胶条7,门封胶条7是凸出缝隙的,因此立板上在靠近门封胶条7的位置设有缺口,保证立板和门封胶条7不干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撞块3的结构可以和实施例一中第一防撞块2大致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防撞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为固定板21,所述第二部分为防撞板22,所述固定板21与防撞板22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和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固定板21通过第一安装面211与门框边梁1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22上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防撞面221,第一防撞面221用于和集装箱外角柱侧面411相抵靠碰撞。所述防撞结构还包括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连接在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之间。加强筋23加强了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腰形孔,防撞板22上的第一防撞面221设有第一缓冲垫24。
实施例三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通过螺栓25连接在角柱4上。因为运输时箱体上的部件不能超角件8,将防撞结构螺栓25固定,便于运输时拆卸。
如图1、2所示,角柱4包括外角柱41和内角柱42,所述防撞结构设置在与集装箱侧板5同侧的外角柱侧面411上,其第一安装面211不超出所述外角柱侧面411的宽度。如果第一安装面211超出外角柱侧面411,那么第一安装面211悬空,悬空的部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第一安装面211最好不超出角柱板宽度,节省材料,方便安装,受力效果好。
第一防撞面221不超出与其相抵的门框边梁1,在撞击时,撞击点最好落在门框边梁1上,门框边梁1强度高,门体不易损坏,受力效果好,如果撞击面超出门框边梁1,如果撞击点恰好位于超出的第一防撞面221部分上,受力效果就会变差,这样设计的第一防撞面221可以节省资源和达到最好的防撞效果。
如图1、2、3所示,所述外角柱41与内角柱42连接形成靠近门端的开放空腔43,所述防撞结构通过螺栓25连接到外角柱41,所述螺栓25穿过外角柱41板进入所述开放空腔43内。在本实施例中,内角柱41呈C形,外角柱42上也具有一个C形结构,内角柱42可以扣设在外角柱的C形结构内,并且内角柱41没有紧密地安装在C形结构靠近箱门的一端,内角柱41和C形结构靠近箱门地一端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即为所述开放空腔43,开放空腔43的形成有利于防撞结构通过螺栓25等固定件的连接,有利于固定件的安装,避免影响与其他固定件的安装。在箱门关闭时,箱门上的门封胶条7和内角柱42互相密封,箱内空间是位于门封胶条7以内的空间,开放空腔43恰是位于门封胶条7以外的,与箱内空间不是连通的,在该处开螺栓孔,雨水不会流入箱内,不会影响箱内空间的密封性和防雨性,十分巧妙。
实施例四
如图4、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具有实施例二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焊接设置在门框边梁1上,在本实施例中,箱门是带有凸出锁杆的,且锁杆不凸出角件8,那么箱门所在平面与角件8之间是具有间距的,可以允许防撞结构固定焊接安装且不超出角件8,即使在运输时防撞结构也不必进行拆除。这样一来方便了运输,而且防撞效果好。在实施例中,门到角件8的距离为50mm,防撞结构凸出门板的高度小于50mm,在运输时可以不必将该防撞结构拆除。
集装箱侧板同侧的外角柱侧面411为平面,所述角柱拐角45处为弧面,相应地,所述第二防撞面321为平面,或者弧面,或者两者的拼接。当立板顶端只和角柱拐角45抵靠时,立板顶端端面为与角柱拐角45形状相似的弧形面;第二防撞块3的第二防撞面321在撞击时,可能和角柱拐角45、外角柱侧面411相撞,为了撞击面更好的契合,防止应力集中,延长使用寿命,增大撞击面积,优化受力,所以第二防撞面321也做成与角柱拐角45、外角柱侧面411形状相同的样子。当立板顶端和外角柱侧面411相抵靠时,立板顶端端面为与外角柱侧面411形状相似的平面;当立板顶端和角柱拐角45和外角柱侧面411同时抵靠时,立板顶端端面为分别与角柱拐角45和外角柱侧面411相对应的弧形面和平面。这样设计的防撞面,在与角柱4被撞击时,撞击面积大,受力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撞面321是与角柱拐角45抵靠的,为弧形面,角柱拐角45是角柱4上强度比较高的位置,在撞击时强度高。
所述防撞结构的安装面311不超门框边梁1,第二防撞面321不超出与其相抵的角柱4。不超出是为了节省资源,方便安装,优化受力结构。
该防撞结构向角柱4所在方向延伸,跨过门封胶条7的上方,所述防撞结构与门缝之间具有间距,以供门封胶条7安装。门封胶条7用于防止箱体被雨水渗透,起到密封作用,如果防撞结构不避让门封胶条7,很可能会影响箱体的密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凸设于角柱(4)或门框边梁(1)上,所述门框边梁(1)和角柱(4)紧邻,该防撞结构具有防撞面,所述防撞面在箱门打开后与门框边梁(1)或角柱(4)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一防撞块(2),所述第一防撞块(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安装面(211),底端通过第一安装面(211)固定安装在角柱(4)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第一部分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防撞面(2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包括所述第一部分为固定板(21),所述第二部分为防撞板(22),所述固定板(21)与防撞板(22)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的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安装面(211)设置在固定板(21)上,所述固定板(2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面(211)与角柱(4)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22)上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防撞面(2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撞块还包括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连接在固定板(21)和防撞板(2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腰形孔,和/或,所述防撞板(22)上的所述第一防撞面设有第一缓冲垫(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为第二防撞块(3),所述第二防撞块(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包括第二安装面(311),底端通过第二安装面(311)固定安装在门框边梁(1)上,所述第二部分(32)连接在第一部分(31)的顶端,所述第二部分(32)包括第二防撞面(3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撞块(3)为一块立板,立板大致呈垂直设置在门框边梁(1)上,立板底端固定在门框边梁(1)上,底端端面为第二安装面(311),立板顶端朝向角柱(4)方向,用于与角柱侧面(411)相抵触,顶端端面为第二防撞面(321),第一部分(31)为自立板底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第二部分(32)为自立板顶端到立板中部的部分;
和/或,
在所述第二防撞面(321)上覆盖设置了第二缓冲垫(33)。
8.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螺栓连接在角柱(4)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4)包括外角柱(41)和内角柱(42),所述外角柱(41)具有与集装箱侧板(5)同侧的外角柱(41)侧面,所述防撞结构设置在外角柱(41)侧面上,所述防撞结构的安装面不超出所述外角柱(41)与侧板(5)同侧面的宽度和/或所述防撞面不超出与其相抵的门框边梁(1);
和/或,
所述外角柱(41)与内角柱(42)连接处形成靠近门端的开放空腔(43),所述防撞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到外角柱(41),所述螺栓穿过外角柱(41)侧面板进入所述开放空腔(43)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角柱(41)包括互相连接的角柱侧面(411)和角柱拐角(45),所述角柱侧面(411)与集装箱侧板(5)同侧,所述防撞面与角柱(4)相抵时,所述防撞面与角柱侧面(411)相抵、或者与角柱拐角(45)相抵,或者与角柱侧面(411)和角柱拐角(45)同时相抵;
和/或,
该防撞结构向角柱(4)所在方向延伸,跨过门封胶条(7)的上方,所述防撞结构与缝隙之间具有间距,以供门封胶条(7)安装。
1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6-7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焊接设置在门框边梁(1)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的安装面不超门框边梁(1)和/或所述防撞面不超出与其相抵的角柱(4)。
CN201921482046.6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Active CN211033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2046.6U CN2110338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2046.6U CN2110338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3808U true CN211033808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2046.6U Active CN2110338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3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48345B1 (ko) 절첩식 컨테이너
US6059141A (en) Vehicle underbody storage container
CN211033808U (zh) 一种集装箱箱门防撞结构及集装箱
JPH10267488A (ja) 大容量冷却コンテナ
WO2016202275A1 (zh) 箱门密封增强机构及具有其的干散货箱
US3587900A (en) Demountable container
CN207790896U (zh) 一种翻转车辆顶盖
GB2150919A (en) Tank container
JP3625779B2 (ja) 先頭車両の前頭構体
CN213230004U (zh) 集装箱及其侧板分片
CN212951925U (zh) 一种高端装备运输防撞箱
CN215475402U (zh) 用于货车的边舱结构及车辆
JPH11198711A (ja) 貨物自動車の荷台構造
JP7320713B2 (ja) コンテナハウス
CN212173246U (zh) 一种保温集装箱
CN220563381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6921827U (zh) 一种防护密闭门旋转门槛装置
CN217995489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2402189U (zh) 冷藏集装箱
CN211944784U (zh) 一种垃圾箱
KR200143764Y1 (ko) 문짝개구부 높이가 확장된 컨테이너
WO1992022721A1 (en) Hingedly mounted door on container
CN213058570U (zh)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CN208746779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4247142U (zh) 一种车载铅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