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8570U -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8570U
CN213058570U CN202021203252.1U CN202021203252U CN213058570U CN 213058570 U CN213058570 U CN 213058570U CN 202021203252 U CN202021203252 U CN 202021203252U CN 213058570 U CN213058570 U CN 213058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door leaf
door
sealing strip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32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希亮
周卫华
彭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32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8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8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8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上,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一平面;第二密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上,第二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二斜面和第二平面。在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均位于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贴合门槛,第一斜面贴合第二斜面,第一平面贴合第二平面。由此,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和第二密封条的端部通过多个平面相互贴合能够形成良好的密封,可以消除门扇之间形成的间隙,避免散货发生泄漏,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且专供用于周转或运输货物的大型装货容器。由于运输物品以及运输场合的不同,集装箱可分为干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等种类,其中散货集装箱适用于装载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货物,相对于传统的集装箱而言,其能够运输的货物的种类较多,应用范围较广。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避免散货集装箱中的货物泄漏,在散货集装箱的箱门处往往设置有常规的双内唇边密封胶条的密封结构,在使用这类密封胶条时,会使得箱门的开关门偏紧,操作不便,而且箱门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在箱门上的部分连接处还存在较大的间隙,尤其是当装运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散货时,这些散货会进入这些间隙之中,容易损坏集装箱,产生撒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会污染环境。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所述集装箱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端部的门槛,所述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以及
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贴合所述门槛,而且所述第一斜面贴合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平面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门端中缝。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二接触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面的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斜面贴合所述第四斜面,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门端中缝。
可选地,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门槛连接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外部延伸,所述内挡板在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内挡板在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重叠。
可选地,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门槛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集装箱的地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
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底部的端面上;以及
第四密封条,所述第四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底部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条和所述第四密封条贴合所述门槛。
可选地,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中间挡板,所述中间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上,所述中间挡板至少部分地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中间挡板在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第一门扇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密封条,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支撑块同时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以保持所述第二密封条对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压紧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的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
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的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二加强块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第一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形成的C型槽内;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的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第二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形成的C型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加强块一体成型;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二加强块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块构造为空心,且所述第一加强块的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加强块构造为空心,且所述第二加强块的靠近所述第二斜面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可选地,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五密封条,所述第五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第一门扇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第五密封条能够接触所述第一门扇,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中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上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门端密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当集装箱的门扇关闭之后,通过第一密封结构能够在门扇和门槛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而且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和第二密封条的端部通过多个平面相互贴合同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密封,可以提高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之间的密封效果,消除门扇之间形成的间隙,避免散货发生泄漏,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位于关闭位置;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门扇位于打开位置;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中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门端密封装置中的第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一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5中线A-A所截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5中线B-B所截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位于关闭位置;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门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门扇位于打开位置;
图11为图9中P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根据图9中P部分的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沿图10中线C-C所截的剖视图;
图14为根据图13中线C-C所截的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5为根据图13中线C-C所截的又一变型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1/211:第一门扇 112/212/112’:第二门扇
120/120’:第一密封结构 121/221:第一密封条
122/222:第一主体 123/223/223’/223”/223”’:第一加强块
124:第一接触面 1241:第一斜面
1242:第一平面 1243:第三斜面
125/225:第二密封条 126/226:第二主体
127/227/227’:第二加强块 128:第二接触面
1281/2281/2281’:第二斜面 1282/2282/2282’:第二平面
1283/2283/2283’:第四斜面 130:第二密封结构
141/241:第五密封条 150/250:支撑块
160/160’:内挡板 170:中间挡板
180/180’:门槛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该门端密封装置能够安装至集装箱的端部,当集装箱上的门扇位于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该门端密封装置能够在门扇和集装箱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5所示,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门端密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的端部设有端框,该端框包括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集装箱的两侧的角柱,以及连接两个角柱的底部的门槛,两个角柱上还分别可枢转地设置有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其中,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呈对开设置,并分别能够绕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枢转轴在打开集装箱的打开位置和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枢转。
此外,为了便于密封,集装箱的门槛具有相互连接并相互垂直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二端面沿水平方向布置。
如图1至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门端密封装置,该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120,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能够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结构120与门槛180接触,以便于进行密封。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密封结构120包括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其中,第一密封条121设置在第一门扇111的朝向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第一密封条121大致构造为长条状并沿第一门扇11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门扇111的底部,而且第一密封条121的长度大致与第一门扇111的宽度相同。当第一门扇111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121可以接触并抵靠在集装箱的门槛180上,以在第一门扇111和集装箱的门槛180之间形成密封。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门扇111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121能够与门槛180的第一端面接触以便于形成密封。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条121的端部具有第一接触面124,第一接触面12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1241和第一平面1242,第一斜面1241倾斜于第一门扇111的宽度方向,第一平面1242平行于第一门扇111的宽度方向。
第二密封条125和第一密封条121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因此,第二密封条125与第一密封条121的结构和设置方式大致相同。
具体地,第二密封条125设置在第二门扇112的朝向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第二密封条125同样大致构造为长条状并沿第二门扇112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二门扇112的底部,而且第二密封条125的长度大致与第二门扇112的宽度相同。当第二门扇112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密封条125可以接触并抵靠在集装箱的门槛180上,以在第二门扇112和集装箱的门槛之间形成密封。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门扇112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密封条125能够与门槛180的第一端面接触以便于形成密封。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密封条125的端部具有第二接触面128,第二接触面128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面1281和第二平面1282,第二斜面1281倾斜于第二门扇112的宽度方向,第二平面1282平行于第二门扇112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除了能够贴合集装箱的门槛180之外,第一密封条121的端部与第二密封条125的端部同样也能够相互贴合。具体地,第一斜面1241可以贴合第二斜面1281,第一平面1242可以贴合第二平面1282,由此,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也能够形成密封,以便于有效地密封集装箱的门端中缝。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关闭集装箱时,可以先将第一门扇111枢转至关闭位置,再将第二门扇112枢转至关闭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当集装箱的门扇关闭之后,通过第一密封结构能够在门扇和门槛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而且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和第二密封条的端部通过多个平面相互贴合同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密封,可以提高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之间的密封效果,消除门扇之间形成的间隙,避免散货发生泄漏,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的密封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接触面124还包括连接第一平面1242的第三斜面1243,第三斜面1243倾斜于第一门扇111的宽度方向。第一斜面1241、第一平面1242和第三斜面1243依次设置,在第一密封条121的端部形成阶梯状的结构。相对应地,第二接触面128还包括连接第二平面1282的第四斜面1283,第四斜面1283倾斜于第二门扇112的宽度方向。第二斜面1281、第二平面1282和第四斜面1283依次设置,在第二密封条125的端部同样形成阶梯状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三斜面1243贴合第四斜面1283,最终使得第一密封条121的端部和第二密封条125的端部通过阶梯状的结构相互贴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在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形成密封,以便于有效地密封集装箱的门端中缝。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门端密封装置包括内挡板160,内挡板160与集装箱的门槛180连接并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集装箱的外部延伸,而且内挡板160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密封结构120的上方。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内挡板160在集装箱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密封结构120重叠。
具体地,以第一门扇111为例,为了实现密封,第一密封条121具有一定弹性,当第一门扇111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121抵靠至门槛180的第一端面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第一门扇111与第一端面之间在第一密封条121的弹性形变之后存在一定的间隙,被运输的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散货会泄漏到这个间隙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门扇111位于关闭位置时,内挡板160可以朝向第一门扇111延伸,此时,内挡板160与第一门扇111之间存在的间隙较小,被运输的散货会堆积在内挡板160的上方,避免了散货泄漏到第一门扇111与第一端面之间的间隙中,而且能够将第一密封条121与散货进行隔离,避免散货直接接触第一密封条121,对第一密封条121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提高第一密封条121的密封效果,提高第一密封条121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内挡板160可以由金属材质或者非金属材质构造而成,并固定在门槛180的顶部。优选地,内挡板160可以构造为密封胶条,并固定在门槛180上。
如图4所示,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二门扇112’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门扇112’和集装箱的门槛180’之间也存在间隙,内挡板160’可以与集装箱的地板一体成型并固定在集装箱中,而且内挡板160’与集装箱的门槛180’连接并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集装箱的外部延伸。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也能够起到保护第一密封结构120’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3所示,门端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130,通过第二密封结构130,可以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与门槛180的第二端面之间形成密封。
具体地,第二密封结构130包括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其中,第三密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111的朝向集装箱的底部的端面上,即第三密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111的底部。优选地,第三密封条大致构造为长条状且其长度大致与第一门扇111的宽度相同。同样地,第四密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112的朝向集装箱的底部的端面上,即第四密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112的底部。优选地,第四密封条大致构造为长条状且其长度大致与第二门扇112的宽度相同。
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与门槛180的第二端面之间同样存在间隙,此时,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均能够接触并抵靠在门槛180的第二端面上,可以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与门槛180之间形成二次密封。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结构130,既能够避免外界杂物落入集装箱中,也能够进一步避免集装箱内运输的货物发生泄漏。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中间挡板170,中间挡板170固定设置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上,中间挡板170至少部分地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而且,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中间挡板170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与第二密封结构130重叠。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第二门扇112为例,当第二门扇112位于关闭位置时,第四密封条接触并抵靠在门槛180的第二端面上,中间挡板170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向下朝向第二端面延伸,并与第二端面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由此,能够在第二密封条125和第四密封条之间形成中间隔离区,即使第二密封条125发生损坏,被运输的散货从第一端面和第一门扇111之间的间隙向下泄漏,中间挡板170也可以对泄漏的货物起到缓冲作用,能够防止散货从第二端面和第二门扇112之间的间隙向着集装箱的外部泄漏,避免散货接触第四密封条,可以保护第四密封条,提高第四密封条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散货泄漏。
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121的端部和第二密封条125的端部需要充分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良好的密封,为了保证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的贴合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门扇112上还设置有支撑块150。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门扇112的朝向第一门扇111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块150,支撑块150沿着第二门扇112的宽度方向延伸超出第二密封条125。本实施方式中,需要先关闭第一门扇111,再才能关闭第二门扇112,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支撑块150既能够保持第二密封条125对第一密封条121的压紧状态,而且也能够至少部分地接触并压紧第一密封条121,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贴合状态,保证具有足够的密封效果。
此外,第一密封条121主要用于在第一门扇111和门槛180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密封,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条12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22和第一加强块123,第一加强块123设置在第一主体122的端部,第一加强块123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一接触面124。相对应地,第二密封条125可以包括第二主体126和第二加强块127,第二加强块127设置在第二主体126的端部,第二加强块127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二接触面128。第一主体122和第二主体126可以贴合至门槛180的第一端面,此外,第一加强块123和第二加强块127可以相互接触并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条121和第二密封条125之间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主体122大致为长条状,且其横截面构造为C型,第一加强块123设置在第一主体122形成的C型槽内。相对应地,第二主体126大致为长条状,且其横截面构造为C型,第二加强块127设置在第二主体126形成的C型槽内。优选地,第一主体122和第二主体126均可以由弹性胶条构造而成,第一加强块123和第二加强块127可以由弹性密封胶塞构造而成。
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122和第二主体126的横截面也可以构造为O型、□型或者与其类似的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主体122可以和第一加强块123一体成型,第二主体126也可以和第二加强块127一体成型。此外,第一加强块123可以以热熔、硫化、粘接等方式与第一主体122固定在一起。相对应地,第二加强块127也可以以热熔、硫化、粘接等方式与第二主体126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五密封条141,第五密封条141设置在第二门扇112的朝向的第一门扇111的端面上。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五密封条141能够接触第一门扇111的朝向第二门扇112的端面,以便于密封集装箱的竖直方向的中缝。
具体地,第五密封条141可以大致构造为长条状并沿第二门扇112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五密封条141的长度大致与第二门扇112的高度相同,而且第五密封条141的横截面同样可以构造为C型。
由此,当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设置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上的第一密封结构120能够与门槛180的第一端面接触,设置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上的第二密封结构130能够与门槛180的第二端面接触,此外,第五密封条141能够在第一门扇111和第二门扇112之间中缝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由此,通过上述三种设置方式能够在门扇和门槛之间以及门扇和门扇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为了实现密封,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相互接触的端部还可以具有其他的设置方式,以下将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密封条221包括第一主体222和设置在第一主体222的端部的第一加强块223,第二密封条225包括第二主体226和设置在第二主体226的端部的第二加强块227。此外,第二门扇212上设置有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撑块250和第五密封条241。当第一门扇211和第二门扇212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加强块223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加强块227的第二接触面可以相互贴合以实现密封。
由于,第一加强块223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加强块227的第二接触面中相互贴合的平面的设置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仅以第二加强块227的第二接触面示例性地说明。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二斜面2281、第二平面2282和第四斜面2283,其中,第二斜面2281和第二平面228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方式相同,第四斜面2283垂直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相对应地,第一加强块223的第一接触面中的第三斜面同样垂直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这种设置方式中,第一密封条221和第二密封条225同样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
在一个变形例中,如图12所示,当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均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条的第一加强块223’和第二密封条的第二加强块227’相互贴合,而且第一密封条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密封条的第二接触面相互贴合。基于同样的理由,以第二加强块227’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加强块227’的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二斜面1281’、第二平面1282’和第四斜面1283’,其中,第二平面128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方式相同,第二斜面1281’和第四斜面1283’垂直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相对应地,第一加强块223’的第一接触面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同样垂直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这种设置方式中,第一密封条221和第二密封条225同样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
此外,为了实现密封,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也还可以具有多种构造。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加强块223可以由实心的弹性胶条构造而成。相对应地,与第一加强块223相互接触的第二加强块也可以由实心的弹性胶条构造而成。
在一个变形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加强块223”可以由空心的弹性胶条构造而成,而且可以将第一加强块223”的端部进行密封,以避免被运输的散货进入第一加强块223”中的通孔中影响第一加强块223”的密封效果。相对应地,与第一加强块223”相互接触的第二加强块也可以与第一加强块223”具有相同的构造。
在又一个变形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加强块223”’可以由实心的弹性胶条构造而成,其中,在第一加强块223”’的朝向门槛的侧部设置有两个向上延伸且相对布置的凸起,该两个凸起可以沿第一加强块223”’的长度方向延伸。相对应地,与第一加强块223”’相互接触的第二加强块也可以与第一加强块223”’具有相同的构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门端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所述集装箱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端部的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以及
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端部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关闭所述集装箱的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贴合所述门槛,而且所述第一斜面贴合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平面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门端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门扇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二接触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面的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倾斜于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斜面贴合所述第四斜面,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门端中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门槛连接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外部延伸,所述内挡板在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内挡板在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门槛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内挡板与所述集装箱的地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
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底部的端面上;以及
第四密封条,所述第四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集装箱底部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条和所述第四密封条贴合所述门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中间挡板,所述中间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上,所述中间挡板至少部分地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中间挡板在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第一门扇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二门扇的宽度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密封条,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支撑块同时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以保持所述第二密封条对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压紧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的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
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的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二加强块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的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第一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形成的C型槽内;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的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第二加强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形成的C型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加强块一体成型;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二加强块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块构造为空心,且所述第一加强块的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加强块构造为空心,且所述第二加强块的靠近所述第二斜面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五密封条,所述第五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扇的朝向所述第一门扇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一门扇和所述第二门扇均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第五密封条能够接触所述第一门扇,以密封所述集装箱的中缝。
13.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
CN202021203252.1U 2020-06-24 2020-06-24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Active CN213058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252.1U CN213058570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252.1U CN213058570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8570U true CN21305857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3252.1U Active CN213058570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8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8246A (en) Wedge seal for loading dock shelter
CN213058570U (zh) 用于集装箱的门端密封装置和集装箱
CN110425282A (zh) 一种橡胶密封胶条
CN110962558B (zh) 用于车辆的尾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834611U (zh) 一种防水式集装箱箱门
CN202440022U (zh) 集装箱门密封结构
CN211641861U (zh) 底板结构与下壳体
CN211443582U (zh) 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110615193A (zh) 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2173266U (zh) 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2575126U (zh) 一种干货箱门板密封结构
CN2808814Y (zh) 集装箱带爬梯的框架机构箱门
GB2271800A (en) Fluidtight door system, with offset doorstop surfac es,for freight containers
US1930635A (en) Truck body
CN215851209U (zh) 一种铁路运输自翻车车箱体密封结构
CN213736810U (zh) 集装箱密封结构
CN213735230U (zh) 箱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619978B (zh) 散货防漏结构及包括其的干散货箱
CN107120042B (zh) 一种装配式减重风机密闭门
CN106144289B (zh) 箱门密封增强机构及具有其的干散货箱
CN218140994U (zh) 车箱密封结构、车箱密封结构总成及车辆
JPH059345Y2 (zh)
CN217554748U (zh) 集装箱门端结构及集装箱
CN220616925U (zh) 卸料门及卸料门结构和散货箱
CN213535940U (zh) 冷藏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