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568U - 一种铁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568U
CN211032568U CN201921104576.7U CN201921104576U CN211032568U CN 211032568 U CN211032568 U CN 211032568U CN 201921104576 U CN201921104576 U CN 201921104576U CN 211032568 U CN211032568 U CN 211032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luggage
railway vehicle
carry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45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1045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2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道车辆,包括若干车厢,每一所述车厢的车窗上方的厢壁上均设有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均用于搁置行李的若干独立的搁置台以及用于驱使任一所述搁置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升至最高点的各所述搁置台呈一字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搁置台紧挨彼此,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搁置台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道车辆,通过将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单元化,将其分成各个独立存在的搁置台,然后通过每个搁置台都配置的升降机构将需要放下的搁置台放下,以便于个子较小的旅客放置行李,待放置完毕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搁置台升起,最终全部位于最高位置的各个搁置台会与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没有区别。

Description

一种铁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可以是火车、高铁、城际列车等等,旅客的行李存放是火车、高铁、城际列车中的重要课题,合理解决行李存放也是体现旅客列车“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标志。
现有的火车、高铁、城际列车等通常在车厢中配置行李架,以供人们安置行李。然而现有的行李架通常都是固定的,且位置都较高,遇到个子小的旅客,有可能会没办法将行李放到行李架上,更别说若行李较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道车辆,通过将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单元化,将其分成各个独立存在的搁置台,然后通过每个搁置台都配置的升降机构将需要放下的搁置台放下,以便于个子较小的旅客放置行李,待放置完毕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搁置台升起,最终全部位于最高位置的各个搁置台会与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没有区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道车辆,包括若干车厢,每一所述车厢的车窗上方的厢壁上均设有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均用于搁置行李的若干独立的搁置台以及用于驱使任一所述搁置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升至最高点的各所述搁置台呈一字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搁置台紧挨彼此,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搁置台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置。
进一步,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嵌入所述厢壁内的传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传送链条正转或者反转的传送驱动件,每一所述传送链条上均安装有随动的连接架且每一所述传送链条均竖向设置,所述厢壁开设有竖向的滑道,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滑道中,且部分位于所述厢壁内,部分伸出所述厢壁,所述搁置台安设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架伸出所述厢壁的部分上。
进一步,每一所述传送链条的传送行程均不超过所述车厢的车窗。
进一步,每一所述搁置台的边沿处均竖向安设有用于格挡行李的挡板。
进一步,每一所述搁置台均具有用于搁置行李的搁置面,所述行李架还包括设于任一所述搁置台底面的用于承载行李的行李承载箱以及用于将所述行李承载箱从所述搁置台的底面运送至所述搁置台的搁置面的托运机构,所述搁置台具有供所述托运机构行走的通道,所述通道呈U型,且部分位于所述搁置面上,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上。
进一步,所述托运机构包括驱动头、设于所述搁置台内部的运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运送链条正转或反转的传送驱动件,所述运送链条为环形,且部分沿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所述驱动头设在所述通道中,且部分置于所述搁置台的内部,部分伸出在所述搁置台的外部,位于所述搁置台的内部的所述驱动头安装在所述运送链条上,所述行李承载箱安装在伸出至所述搁置台的外部的所述驱动头上。
进一步,所述通道的数量和所述托运机构的数量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配置,各所述通道沿所述搁置台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
进一步,所述行李承载箱包括与所述托运机构连接的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挡,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挡围合形成供行李安置的腔体,所述腔体一侧具有供行李放入的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U型的所述通道的弯曲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侧挡为弹性绷带。
进一步,所述侧挡为竖向设置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铁道车辆,通过将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单元化,将其分成各个独立存在的搁置台,然后通过每个搁置台都配置的升降机构将需要放下的搁置台放下,以便于个子较小的旅客放置行李,待放置完毕后再利用升降机构将搁置台升起,最终全部位于最高位置的各个搁置台会与现有的一整条搁置台没有区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道车辆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道车辆的链条上安装连接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厢壁;2-搁置台;20-搁置面;3-滑道;4-链条;5-连接体;6-挡板;7-通道;8-行李承载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铁道车辆,包括若干车厢,每一所述车厢的车窗上方的厢壁1上均设有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均用于搁置行李的若干独立的搁置台2以及用于驱使任一所述搁置台2升降的升降机构,升至最高点的各所述搁置台2呈一字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搁置台2紧挨彼此,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搁置台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现有的一整条行李架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小搁置台2,一整条行李架由这些独立的搁置台2组合而成。然后给每个搁置台2都配制一个升降机构,可以用来升降这些搁置台2,如此,个子较小的旅客就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其面前的搁置台2方下一些,将行李放在搁置台2上后,再通过升降机构将搁置台2升起到最高处,以保证与其他的搁置台2位于同一高度。将整体的行李架分割成多个独立的搁置台2,一方面可以减轻升降整体行李架所产生的负担,因为升降一整个行李架所需要耗费的能量是很大的,而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旅客都需要升降搁置台2,个高力量大的旅客完全可以将行李自己放到行李架上,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能量。升至最高点的各所述搁置台2呈一字排布,如此可以保证行李架的一致性,而且搁置台2紧挨彼此,行李就不会出现从缝隙掉出的情况。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2,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嵌入所述厢壁1内的传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传送链条正转或者反转的传送驱动件,每一所述传送链条上均安装有随动的连接架且每一所述传送链条均竖向设置,所述厢壁1开设有竖向的滑道3,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滑道 3中,且部分位于所述厢壁1内,部分伸出所述厢壁1,所述搁置台2安设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架伸出所述厢壁1的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细化上述升降机构,它主要采用传送链条以及传送驱动件,此处所采用的传送驱动件可以是电机,它通过驱动齿轮转动来驱使传送链条旋转,而传送链条上安装有随动的连接架,搁置台2安装在连接架上,如此,当传送链条被驱动后,连接架也可以随之运动,进而带着搁置台2运动。传送链条为环形,并竖直摆放,以保证其朝上运动。本实施例中的这种驱动方式此处就不再详述,它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考自行车的链条旋转。当然,除了可以采用传送链条来进行传送以外,还可以采用传送带来带动,这也是可行的方案。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每一所述传送链条的传送行程均不超过所述车厢的车窗。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传送链条的传送行程,以保证搁置台2不会太低,妨碍旅客在过道行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每一所述搁置台2的边沿处均竖向安设有用于格挡行李的挡板6。在本实施例中,在搁置台2上安设挡板6,以防止行李从搁置台2掉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2,每一所述搁置台2均具有用于搁置行李的搁置面20,所述行李架还包括设于任一所述搁置台2底面的用于承载行李的行李承载箱8以及用于将所述行李承载箱8从所述搁置台2的底面运送至所述搁置台2的搁置面20的托运机构,所述搁置台2具有供所述托运机构行走的通道7,所述通道7呈U型,且部分位于所述搁置面 20上,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搁置台2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搁置面20加上厚度再加上底面可以形成一个U字形。通常情况下,搁置台 2的搁置面20所处的位置较高,不太便于个子较小或力气不大的旅客放置行李,本实施例为了解决这一缺陷,通过在搁置台2的底面安设位置相对搁置台2较低的行李承载箱8,如此便方便了个子较小的旅客放置行李,然后再通过托运机构可以将放置好行李后的行李承载箱8从下方翻转至上方,如此也解决了行李较重,旅客无法推送至搁置台2上的问题。在选择行李承载箱8和托运机构的材质时,当选择强度高的钢板制成,以保证在翻转的过程中它们不会受到损坏。优选的,搁置台2略向上翘起,以防止在行车过程中行李从搁置台2上滑下,或者可以在U型的弧形段处设可拆卸的护栏(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2,所述托运机构包括驱动头、设于所述搁置台2内部的运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运送链条正转或反转的运送驱动件,所述运送链条为环形,且部分沿所述通道7的延伸方向布设,所述驱动头设在所述通道7中,且部分置于所述搁置台2的内部,部分伸出在所述搁置台2的外部,位于所述搁置台2的内部的所述驱动头安装在所述运送链条上,所述行李承载箱8安装在伸出至所述搁置台2的外部的所述驱动头上。在本实施例中,细化上述的托运机构,它主要采用运送链条以及运送驱动件,此处所采用的运送驱动件可以是电机,它通过驱动齿轮转动来驱使运送链条旋转,而运送链条上安装有驱动头,驱动头优选为安装板,它一部分安装在运送链条上,随着运送链条的转动而移动,另一部分安装在行李承载箱8上,以带动行李承载箱8移动,运送链条为环形设置,以便于啮合齿轮,而且实际上运转链条是无法正转一整周,就需要反转,因为驱动头从搁置台2的下方运送到上方,就已经将行李承载箱8运送到了搁置面20上。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保证运送链条是沿着通道7的延伸方向布设,简单来说,就是驱动头需要在通道7中行走,运送链条如果不按照通道7的方向走,那就会使驱动头与搁置台2产生干涉。当需要使用时,打开开关,电机开始工作,驱动运送链条。本实施例中的这种驱动方式此处就不再详细说明,它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考自行车的链条旋转,只是本实施例中,不会让链条朝一个方向旋转一整周。当然,除了可以采用运送链条来进行运送以外,还可以采用传送带来带动驱动头,这也是可行的方案。实际上,该运转链条与上述的传送链条可以为同一类链条4,上述的安装架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头也可以是同一类连接体5,只需要在加工时考虑它们合理的尺寸大小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通道7的数量和所述托运机构的数量均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配置,各所述通道7沿所述搁置台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优选的,各所述通道7沿所述搁置台2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布设。在本实施例中,设多个托运机构和多个通道7,通常情况下,一个行李承载箱8由两套托运机构来运送,这样会使运送更为稳定。相邻的两个通道7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这个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而定,距离大,则行李承载箱8的承载空间可以设得相对大一些。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行李承载箱8包括与所述托运机构连接的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挡,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挡围合形成供行李安置的腔体,所述腔体一侧具有供行李放入的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U 型的所述通道7的弯曲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行李承载箱8由顶板、底板以及侧挡组成,例如顶板、底板均为方形,那么该行李承载箱8可以看做是一个立方体,该立方体的其中一个侧面没有侧挡,即具有开口,该开口朝向旅客,方便旅客将行李放入立方体,而且开口也仅只有该方向能开口,因为在翻转的过程中需要靠后板来挡住行李,防止行李掉落,就类似舀水,可以将本行李承载箱8看做是舀水瓢。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侧挡为弹性绷带。在本实施例中,优化上述的侧挡,将其优化为弹性绷带,弹性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放入行李承载箱8的行李的体积更一大些。若出现行李体积过大,行李承载箱8无法放入时,这个时候就还是需要旅客自己将行李放入到搁置台2上,此时通过卡扣将顶板和底板重合扣起,以减小其占用空间。
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侧挡为竖向设置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在本实施例中,优化上述的侧挡,将其优化为伸缩轴,伸缩轴的作用是改变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以放入更高的行李。优选的,所述伸缩轴伸至最长时,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搁置台2的储存空间的高度,作此限定,是为了防止调的太高而导致行李承载箱8进入不了搁置台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铁道车辆,包括若干车厢,每一所述车厢的车窗上方的厢壁上均设有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包括均用于搁置行李的若干独立的搁置台以及用于驱使任一所述搁置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升至最高点的各所述搁置台呈一字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搁置台紧挨彼此,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搁置台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嵌入所述厢壁内的传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传送链条正转或者反转的传送驱动件,每一所述传送链条上均安装有随动的连接架且每一所述传送链条均竖向设置,所述厢壁开设有竖向的滑道,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滑道中,且部分位于所述厢壁内,部分伸出所述厢壁,所述搁置台安设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架伸出所述厢壁的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传送链条的传送行程均不超过所述车厢的车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搁置台的边沿处均竖向安设有用于格挡行李的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搁置台均具有用于搁置行李的搁置面,所述行李架还包括设于任一所述搁置台底面的用于承载行李的行李承载箱以及用于将所述行李承载箱从所述搁置台的底面运送至所述搁置台的搁置面的托运机构,所述搁置台具有供所述托运机构行走的通道,所述通道呈U型,且部分位于所述搁置面上,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运机构包括驱动头、设于所述搁置台内部的运送链条以及用于驱使所述运送链条正转或反转的传送驱动件,所述运送链条为环形,且部分沿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所述驱动头设在所述通道中,且部分置于所述搁置台的内部,部分伸出在所述搁置台的外部,位于所述搁置台的内部的所述驱动头安装在所述运送链条上,所述行李承载箱安装在伸出至所述搁置台的外部的所述驱动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数量和所述托运机构的数量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配置,各所述通道沿所述搁置台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承载箱包括与所述托运机构连接的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挡,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挡围合形成供行李安置的腔体,所述腔体一侧具有供行李放入的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U型的所述通道的弯曲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为弹性绷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为竖向设置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
CN201921104576.7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铁道车辆 Active CN211032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576.7U CN21103256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铁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576.7U CN21103256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铁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568U true CN211032568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4576.7U Active CN21103256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铁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2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974B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货物存取方法
US4508484A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automatic removal and reception of loads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transport vehicles
CN203294643U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
CN109094682B (zh) 一种集升降、倾倒多功能搬运的全向物流车
PL2020388T3 (pl) Platforma ruchoma awaryjna do magazynu zautomatyzowanego
CN107499808A (zh) 一种立体货架的货物出入库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213110967U (zh) 一种具备辅助搬运功能的物流仓储货架
CN211032568U (zh) 一种铁道车辆
JP3375061B2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N211032569U (zh) 一种铁道车辆行李架
CN104960834A (zh) 一种自动货柜
US6866138B2 (en)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oad carriers
CN2839190Y (zh) 密集式高架库堆垛机存取装置
CN211282370U (zh) 一种无动力多层存储系统
CN210654763U (zh) 一种自动垂直分层叠放水平输送的物料周转库
US3447704A (en) Container type automatic loading and discharge system for dumbwaiters
CN215709470U (zh) 分流输送系统
CN212098597U (zh) 无人物流车厢
CN209890684U (zh) 一种铝材回火设备
CN104477590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空中输送系统
CN110203224B (zh) 一种用于高铁物流的货运车厢
CN109205436A (zh) 多功能托盘式垂直输送机
CN208166493U (zh) 一种高速堆垛机
CN217320169U (zh) 用于应急炊事车的自动装卸料装置
CN220115597U (zh) 一种用于立体库托架类货物出入库输送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