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1343U - 外观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观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1343U
CN210981343U CN201921805712.5U CN201921805712U CN210981343U CN 210981343 U CN210981343 U CN 210981343U CN 201921805712 U CN201921805712 U CN 201921805712U CN 210981343 U CN210981343 U CN 210981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iece
assembly
detect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57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卫锋
孙杰
尹建刚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57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1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1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1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观进行检测,被检测件上设置有加工孔,外观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承载单元、输送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搬运组件,抓取被检测件至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搬运组件抓取所述被检测件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所述被检测件不同的位置进行第一次检测,然后所述搬运组件将所述被检测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所述输送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靠近所述被检测件以进行第二次检测;其中,所述第一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被检测件表面是否有凹坑或缺角,所述第二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加工孔在所述被检测件的位置是否满足预设距离。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
近几年,伴随路由器技术的提升以及家用路由器数量的增加,路由器已经进入每家每户,成为上网必不可少的设备。屏蔽罩是路由器中电子元件的防护元件,因此对屏蔽罩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如果通过传统的人工检测屏蔽罩的外观,很容易出现漏检或误检的情况。人工检测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检测效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的外观检测设备。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观进行检测,所述被检测件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外观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承载单元、输送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
搬运组件,抓取被检测件至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搬运组件抓取所述被检测件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所述被检测件不同的位置进行第一次检测,然后所述搬运组件将所述被检测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所述输送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靠近所述被检测件以进行第二次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被检测件表面是否有凹坑或缺角,所述第二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加工孔在所述被检测件的位置是否满足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透光板和发光件,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所述透光板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发光件进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所述被检测件放置在所述透光板上遮挡部分光以使所述被检测件形成清晰的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导轨和第二输送导轨,所述第一输送导轨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输送导轨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输送导轨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输送导轨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输送导轨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支架和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为CCD检测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CD检测单元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所述相机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信号连接有显示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盛放被检测件的上料盘,所述上料盘设置有用于定位被检测件的定位件,被检测件与定位件的配合后,所述被检测件相对于所述上料盘能够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置纠偏组件,所述搬运组件从所述上料盘吸取所述被检测件后,在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上进行位置确定,以得到所述被检测件最终的位置坐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纠偏组件至少包括相机a、镜头a和光源a,通过所述相机a对被检测件进行拍照,通过所述光源a在拍照时进行补光,拍照后得到图像信息,所述相机a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最终的位置坐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上方或下方,所述搬运组件吸取所述被检测件运动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之间,所述位置纠偏组件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先后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架,所述上料盘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检测组件对被检测件表面是否有加工缺陷进行检测,当被检测件上设置有加工孔时,通过第二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加工孔在所述被检测件的位置是否满足预设距离,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相互独立的工作,且独立的分别检测被检测件的不同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外观检测设备代替人工对被检测件的外观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且通过设备代替人工工作,能够保证检测精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内所包含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内所包含的第一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内所包含的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内所包含的上料盘或下料盘盛放有被检测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内所包含的位置纠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被检测件;11、顶面;12、周面;13、加工孔;21、第一方向;22、第二方向;23、第三方向;100、机架;110、第一检测组件;111、支架;112、第一检测单元;112A、相机;112B、镜头;112C、光源;120、第二检测组件;121、承载单元;121A、透光板;121B、发光件;122、输送单元;122A、第一输送导轨;122B、第二输送导轨;122C、第一驱动件;122D、第一移动件;122E、第二驱动件;122F、第二移动件;122G、搬运单元;123、第二检测单元;130、搬运组件;131、机械手;132、吸盘;141、上料盘;142、下料盘;150、位置纠偏组件;151、相机a;152、镜头a;153、光源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的立体图。该外观检测设备能够对被检测件10的外观进行检测,以判断被检测件10的外观是否符合加工要求。被检测件10的外观检测的参数至少包括被检测件10表面是否有加工缺陷和被检测件10的外形尺寸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当被检测件10上设置有加工孔13时,还包括检测加工孔13的尺寸以及加工孔13在被检测件10上的相对位置。
例如,被检测件10为路由器的屏蔽罩,图1中的放大视图部分示意出了屏蔽罩的结构。屏蔽罩为壳体结构,屏蔽罩可以由金属等不易透光的材料制成,以图1所示的情形而言,作为被检测件10的屏蔽罩包括顶面11、底面和周面12,还包括贯穿顶面11和底面的加工孔13。外观检测设备在对被检测件10进行检测时,需要检测被检测件10表面是否有加工缺陷(例如凹坑、缺角等)、被检测件10的外形尺寸数值、加工孔13的尺寸以及加工孔13的位置。
如图1所示,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00和分别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搬运组件130、第一检测组件110和第二检测组件120。搬运组件130用于抓取被检测件10,搬运组件130抓取被检测件10在第一检测组件110中对被检测件10的表面进行第一次检测,第一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被检测件10表面是否有加工缺陷,加工缺陷例如为凹坑、缺角或划伤等。第二检测组件120包括承载单元121、输送单元122和第二检测单元123,其中,承载单元121设置在机架100上,输送单元122用于驱动第二检测单元123移动。搬运组件130将被检测件10放置在承载单元121上,输送单元122驱动第二检测单元123朝向被检测件10移动,通过第二检测单元123对被检测件10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包括检测被检测件10的尺寸,以及检测加工孔13的尺寸和加工孔13在第二检测件上的位置,例如判断加工孔13的大小和形状是否满足加工要求,判断加工孔13相对于被检测件10的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距离。
例如,第二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被检测件10的外形尺寸、检测加工孔13的尺寸,以及检测加工孔13的位置相对于被检测件10是否满足预设距离。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检测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承载单元121包括透光板121A和发光件121B,发光件121B设置在机架100和透光板121A之间,透光板121A设置在发光件121B和第二检测单元123之间,被检测件10放置在透光板121A上,发光件121B发出的光源112C透过透光板121A进入第二检测单元123,被检测件10遮挡一部分光,从而使被检测件10显示出清晰的轮廓,提高第二检测单元123检测的精度。例如,发光件121B可以为LED灯源。例如,透光板121A可以为玻璃面板。
如图2所示,为了表述方便,引入第一方向21、第二方向22和第三方向23,例如第一方向21、第二方向22和第三方向23可以两两垂直。输送单元122包括第一输送导轨122A和第二输送导轨122B,第一输送导轨122A沿着第一方向21延伸,第二输送导轨122B沿着第二方向22延伸。第一输送导轨122A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22C和第一移动件122D,第一驱动件122C驱动第一移动件122D沿着第一方向21移动。第二输送导轨122B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122E和第二移动件122F,第二驱动件122E驱动第二移动件122F沿着第二方向22移动。第一驱动件122C和第二驱动件122E可以为电机。第二输送导轨122B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2D上,以使第二输送导轨122B能够沿第一方向21移动。第二检测单元123设置在第二移动件122F上,通过整个输送单元122最终能够使第二检测单元123沿第一方向21和第二方向22移动。
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组件110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检测组件110包括支架111和第一检测单元112,支架111将第一检测单元112支撑在机架100上。其中,第一检测单元112和第二检测单元123均可以为CCD检测单元,CCD检测单元至少包括相机112A、镜头112B和光源112C,通过相机112A能够对被检测件10进行拍照,通过光源112C在拍照时进行补光,拍照后得到图像信息,相机112A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图像信息传递给分析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系统信号连接有显示装置,最终通过显示装置输出结果。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
其中,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搬运组件130包括机械手131和设置在机械手131输出端的吸盘132,通过吸盘132吸附被检测件10,如图1所示,被检测件10上设置有可以被吸盘132吸附的平面区域x。机械手131吸附被检测件10,且使被检测件10在空间旋转。如图1所示,机械手131吸附被检测件10,使被检测件10位于第一检测单元112下方,机械手131移动,以通过第一检测单元112对被检测件10的周面12和底面进行拍照。当被检测件10放置在承载单元121上时,第二检测单元123对被检测件10的顶面11进行拍照。通过第一检测单元112进行第一次检测,第一次检测可以检测被检测件10周面12的形状和尺寸,还可以检测被检测件10底面的形状和尺寸,还可以检测被检测件10周面12和底面的表面是否有缺陷。
如图1所示,机架100上设置有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均用于盛放被检测件10。图5为图1中的上料盘141或下料盘142盛放有被检测件10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可以相同,也可以有区别。如图1所示,搬运组件130从上料盘141吸取被检测件10,最终将被检测件10放置在承载单元121上。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单元12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件122F上的搬运单元122G,搬运单元122G可以为抓手或吸盘,搬运单元122G能够沿第一方向21和第二方向22移动,当搬运单元122抓取或吸附承载单元121上的被检测件10,从而将被检测件10放置在图1所示的下料盘142中。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一次可以盛放多个被检测件10,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被检测件10的定位件,定位件可以为定位销或定位槽。为了便于搬运组件130能够轻易的从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上取出被检测件10,被检测件10与定位件的配合为粗精度配合,例如,被检测件10通过定位件定位在上料盘141上时,被检测件10相对于上料盘141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范围,该自由活动范围可以为1mm左右,这意味着虽然被检测件10容易从上料盘141取出,如图1所示,搬运组件130吸取被检测件10的具体位置可能在平面区域x上有偏移,后续进行外观检测时检测精度将下降。
为此,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位置纠偏组件150,位置纠偏组件150设置在机架100上。搬运组件130从上料盘141吸取被检测件10后,在位置纠偏组件150上进行位置确定,搬运组件130根据重新确定的位置坐标t1与预设在搬运组件130内的表征被检测的原始位置坐标t2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被检测件10最终的位置坐标t3。若位置纠偏组件150直接重新确定被检测件10的新的位置坐标t1时,以该新位置坐标t1作为被检测件10最终的位置坐标t3;若位置纠偏组件150检测的是被检测件10的位置偏移量t4时,通过位置偏移量t4与原始位置坐标t2拟合以得到最终的位置坐标t3。
图6为位置纠偏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位置纠偏组件150可以为CCD检测单元。CCD检测单元至少包括相机a151、镜头a152和光源a153,通过相机a151能够对被检测件10进行拍照,通过光源a153在拍照时进行补光,拍照后得到图像信息,相机a151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图像信息传递给分析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最终的位置坐标t3。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搬运组件130运动时损耗的时间,如图1所示,第一检测单元112设置在位置纠偏组件150上方或下方,搬运组件130吸取被检测件10运动到第一检测单元112和位置纠偏组件150之间,首先通过位置纠偏组件150得到被检测件10最终的位置坐标,然后紧接着第一检测单元112开始检测。
为了便于上下料,上料盘141和下料盘142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10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观进行检测,所述被检测件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外观检测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承载单元、输送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
搬运组件,抓取被检测件至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所述搬运组件抓取所述被检测件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所述被检测件不同的位置进行第一次检测,然后所述搬运组件将所述被检测件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所述输送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靠近所述被检测件以进行第二次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被检测件表面是否有凹坑或缺角,所述第二次检测至少包括检测所述加工孔在所述被检测件的位置是否满足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透光板和发光件,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所述透光板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发光件进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所述被检测件放置在所述透光板上遮挡部分光以使所述被检测件形成清晰的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导轨和第二输送导轨,所述第一输送导轨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输送导轨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输送导轨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输送导轨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输送导轨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支架和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为CCD检测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CD检测单元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所述相机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信号连接有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盛放被检测件的上料盘,所述上料盘设置有用于定位被检测件的定位件,被检测件与定位件的配合后,所述被检测件相对于所述上料盘能够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纠偏组件,所述搬运组件从所述上料盘吸取所述被检测件后,在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上进行位置确定,以得到所述被检测件最终的位置坐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纠偏组件至少包括相机a、镜头a和光源a,通过所述相机a对被检测件进行拍照,通过所述光源a在拍照时进行补光,拍照后得到图像信息,所述相机a信号连接有分析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最终的位置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上方或下方,所述搬运组件吸取所述被检测件运动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位置纠偏组件之间,所述位置纠偏组件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先后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上料盘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CN201921805712.5U 2019-10-23 2019-10-23 外观检测设备 Active CN210981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5712.5U CN210981343U (zh) 2019-10-23 2019-10-23 外观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5712.5U CN210981343U (zh) 2019-10-23 2019-10-23 外观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1343U true CN210981343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0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5712.5U Active CN210981343U (zh) 2019-10-23 2019-10-23 外观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1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2874B1 (ko) 자동 광학 검사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6920762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芯片贴装机
JP6487327B2 (ja) 実装検査装置
KR20140097968A (ko) 하부 받침핀 배치 판정 장치 및 하부 받침핀 배치 판정 방법
KR20120088330A (ko) 인쇄회로기판의 검사장치
JP6062226B2 (ja) 外観検査装置
JPWO2017208389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ワーク移載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KR101377988B1 (ko) 렌즈 어셈블리 고속 검사 장치
KR101672523B1 (ko) 카메라용 렌즈모듈 외관 검사공법
JP2001024003A (ja) Csp基板分割装置
CN210981343U (zh) 外观检测设备
CN110160959A (zh) 一种aoi检测方法及系统
JP4883636B2 (ja) 電子部品向き検査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向き検査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機
CN114128417B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16698745A (zh) 全自动复测aoi设备
CN107079620B (zh) 安装机及使用了安装机的电子元件的吸附姿势检查方法
CN112791996A (zh) 自动分拣系统
JP2000227401A (ja) テープキャリア欠陥検査装置及びテープキャリア欠陥検査装置におけるテープキャリアの搬送方法
KR102465275B1 (ko) 디스펜싱 마운트 시스템
CN215542830U (zh) 柔性屏双面3d检测设备
CN21351547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装置
JP7168788B2 (ja) 吸着ノズルの検査装置と吸着ノズルの検査方法
EP3352552B1 (en) Control system
CN212703073U (zh) 一种插芯镀膜检测装盘机及插芯镀膜系统
CN209935295U (zh) 一种音量键外观aoi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