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8292U -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8292U
CN210978292U CN201921744651.6U CN201921744651U CN210978292U CN 210978292 U CN210978292 U CN 210978292U CN 201921744651 U CN201921744651 U CN 201921744651U CN 210978292 U CN210978292 U CN 21097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cover body
disc
cove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46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萌
宋振翔
李敬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46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8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包括安装盘和环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防护罩包括弧形的第一罩体、弧形的第二罩体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后端之间;在所述第二罩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卡钳的罩体缺口部;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在所述防护罩平板上向内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上面向所述第二罩体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通风孔。本申请公开的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兼具有通风功能,提高了散热效果,提升了制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背景技术
浮钳盘式制动器由于其重量轻、结构简单、制动效果稳定、易实现制动间隙自调隙等功能,故被广泛应用于轿车上,但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泥、砂、石子等异物通过浮动卡钳的间隙进入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摩擦位置,加剧摩擦片的损耗,影响制动性能,故常设计一种与浮钳盘式制动器外形相匹配的钣金件作为防止杂物进入的防护装置。
但由于该防护装置的包裹作用常常影响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散热,造成制动效果减弱;且由于制动盘直径大,为完美地防护制动盘,防护装置常被设计成平板面零件,平板面零件通常结构强度弱,容易引起变形。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兼具有通风功能的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包括安装盘和环形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防护罩环绕着所述安装盘;
所述防护罩包括弧形的第一罩体、弧形的第二罩体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
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后端之间;
在所述第二罩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卡钳的罩体缺口部;
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在所述防护罩平板上向内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上面向所述第二罩体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通风孔。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外表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罩体的外表面为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齐。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的两端的边缘分别通过第一倾斜板与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前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倾斜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孔。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后侧的弧形边缘通过弧形的第二倾斜板与所述安装盘连接;
在所述第二倾斜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孔。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平面上设置有平面缺口部,所述平面缺口部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的所述通风孔连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防护罩平板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罩体翻边。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平板在所述安装盘上向内凸起设置。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盘的中部具有中心圆孔,在所述安装盘上环绕着所述中心圆孔布置有多个安装定位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动盘组件,包括制动盘、轮毂轴承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
所述轮毂轴承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盘,所述制动盘防护罩和所述制动盘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安装盘的内外两侧;
所述制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盘上;
所述制动盘防护罩中的所述安装盘套在所述轮毂轴承上,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轮毂轴承间隙配合;
所述制动盘防护罩中的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朝向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凸起。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与车辆悬架连接的转向节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的卡钳;
所述转向节套在所述轮毂轴承上,并与所述轮毂轴承间隙配合;
所述安装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
所述卡钳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所述卡钳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后侧;
所述制动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钳的钳口内;
所述卡钳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罩体缺口部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防护罩,可以对制动盘提供防护,避免泥、砂、石子等异物通过卡钳的间隙进入卡钳与制动盘的摩擦位置,提供防护作用。通过将防护罩设置为弧形的第一罩体、弧形的第二罩体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并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分别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凸起设置,同时在第一罩体上面向第二罩体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使得制动盘在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被从通风孔流经的风或气流快速带走散热,在车辆刹车过程中空气逆向进入通风孔带走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卡钳制动的散热性,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的正视图;
图3为气流流经通风孔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卡钳、制动盘和制动盘防护罩组装在一起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申请中的所涉及的“内”是指安装时制动盘防护罩朝向车辆中间的方向,本申请中的所涉及的“外”是指制动盘防护罩朝向车外的方向;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前”是指安装时朝向车头的方向,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后”是指安装时朝向车尾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盘防护罩100,包括安装盘1和环形的防护罩2。
防护罩2安装在安装盘1上,防护罩2环绕着安装盘1。
防护罩2包括弧形的第一罩体21、弧形的第二罩体22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23。
两块防护罩平板23相对地安装在安装盘1的上下两侧,第一罩体21连接在两块防护罩平板23的前端之间,第二罩体22连接在两块防护罩平板23的后端之间。
在第二罩体22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卡钳的罩体缺口部222。
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分别在防护罩平板23上向内凸起设置,在第一罩体21上面向第二罩体22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通风孔24。
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100主要用于安装在制动盘的内侧,对制动盘的内侧起到防护作用。制动盘的外侧由轮毂防护。
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100主要由安装盘1和防护罩2组成,防护罩2与安装盘1一体成型。安装盘1用于套在轮毂轴承上,防护罩2环绕在安装盘1上。
防护罩2主要由第一罩体21、第二罩体22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23组成。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分别呈弧形。第一罩体21、第二罩体22和防护罩平板23的内侧边缘分别与安装盘1连接。
两块防护罩平板23相对地安装在安装盘1的上下两侧,其中一块防护罩平板23安装在安装盘1的上部,另一块防护罩平板23安装在安装盘1的下部。
第一罩体21与两块防护罩平板23一体成型,第一罩体21连接在两块防护罩平板23的前端之间。第二罩体22与两块防护罩平板23一体成型,第二罩体22连接在两块防护罩平板23的后端之间。
罩体缺口部222设置在第二罩体22的后端,其用于容纳卡钳的一部分。
在第一罩体21与防护罩平板23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一罩体21在防护罩平板23上向内凸起设置,或者说第一罩体21在防护罩平板23上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凸起设置。
在第二罩体22与防护罩平板23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二罩体22在防护罩平板23上向内凸起设置,或者说第二罩体22在防护罩平板23上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凸起设置。
为了提高卡钳的通风散热性能,在第一罩体21上设置有通风孔24,通风孔24朝向第二罩体22的方向。
由此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通过在安装盘1上设置防护罩2,可以对制动盘提供防护,避免泥、砂、石子等异物通过卡钳的间隙进入卡钳与制动盘的摩擦位置,提供防护作用。
由此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通过将防护罩2设置为弧形的第一罩体21、弧形的第二罩体22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23,并将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分别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凸起设置,同时在第一罩体21上面向第二罩体22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24,使得制动盘在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被从通风孔24流经的风或气流快速带走散热,在车辆刹车过程中空气逆向进入通风孔24带走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卡钳制动的散热性,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罩体21的外表面为第一平面211,第二罩体22的外表面为第二平面221,第一平面211与第二平面221平齐,提高了防护罩2的表面平整性,便于安装。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罩体21的两端的边缘分别通过第一倾斜板25与两块防护罩平板23的前端连接。在第一倾斜板2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24。
第一倾斜板25倾斜向内延伸,其一端连接在第一罩体21的端部边缘上,其另一端连接在防护罩平板23的前端上。使得第一罩体21与防护罩平板23之间形成台阶。
第一倾斜板25、第一罩体21和防护罩平板23一体成型,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每块第一倾斜板25上都设置有通风孔24,通风孔24朝向第二罩体22的方向,可以通过风流快速将卡钳或制动盘中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果。
第二罩体22的两端的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倾斜板28与防护罩平板23的后端连接,第三倾斜板28向内倾斜延伸,从而使得第二罩体22与防护罩平板23之间形成台阶。第三倾斜板28、第二罩体22和防护罩平板23一体成型,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罩体21的后侧的弧形边缘通过弧形的第二倾斜板26与安装盘1连接。在第二倾斜板2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24。
第二倾斜板26倾斜延伸,其向内倾斜延伸。第二倾斜板26的一端与安装盘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罩体21的后侧的弧形边缘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罩体21的后侧与安装盘1之间形成台阶部。
至少一个通风孔24设置在第二倾斜板26上,使得第二倾斜板26朝向罩体缺口部222,利于卡钳中的热量快速经第二倾斜板26上的通风孔24排出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倾斜板26上间隔地布置有两个通风孔24,提升气流流通量,提高散热效果。
第一罩体21、第二倾斜板26和安装盘1一体成型,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第一平面211上设置有平面缺口部212,平面缺口部212与第二倾斜板26上的通风孔24连通,拓展了通风孔的孔径或大小,提升了通风量,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第一罩体21、第二罩体22和防护罩平板23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罩体翻边27,用于包覆在制动盘的周边上,阻挡砂石粒子进入制动盘中,提高对制动盘的防护性能。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防护罩平板23在安装盘1上向内凸起设置,从而在安装盘1与防护罩平板23之间形成台阶,防护罩平板23朝向车内凸起,可以与外侧的零件形成间隙,避免干涉制动盘的转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装盘1的中部具有中心圆孔11,在安装盘1上环绕着中心圆孔11布置有多个安装定位孔12。中心圆孔11用于套在轮毂轴承上,并其与轮毂轴承间隙配合。安装盘1用于固定安装在转向节上,从而使得安装盘1相对于轮毂轴承固定,使得安装盘1不会随着轮毂轴承转动。安装定位孔12用于螺栓穿过以将安装盘1固定在转向节上。
如图4-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制动盘组件,包括制动盘3、轮毂轴承4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100。
轮毂轴承4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盘41,制动盘防护罩100和制动盘3分别位于轴承安装盘41的内外两侧。
制动盘3固定安装在轴承安装盘41上,制动盘防护罩100中的安装盘1套在轮毂轴承4上,安装盘1与轮毂轴承4间隙配合。
制动盘防护罩100中的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分别朝向远离制动盘3的方向凸起。
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组件主要由制动盘3、轮毂轴承4和制动盘防护罩100组成。
有关制动盘防护罩100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制动盘防护罩100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轮毂轴承4用于与汽车半轴连接,在轮毂轴承4内设置有花键42,花键42与汽车半轴上的花键连接,用于传递扭矩。
轮毂轴承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盘41,制动盘3位于轴承安装盘41的外侧,制动盘防护罩100位于轴承安装盘41的内侧。制动盘3通过螺栓7安装在轴承安装盘41上。螺栓7将轮毂和制动盘3一起安装在轴承安装盘41上。在轮毂轴承4由汽车半轴驱动转动时,制动盘3、轮毂随着轮毂轴承4一体转动。
制动盘防护罩100中的安装盘1套在轮毂轴承4上,安装盘1与轮毂轴承4间隙配合,安装盘1安装在转向节6上,由于,安装盘1与轮毂轴承4间隙配合,在轮毂轴承4转动时,安装盘1保持固定在转向节6上,而不会随着轮毂轴承4转动。
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分别朝向远离制动盘3的方向凸起,也即是向内凸起,在保护制动盘3的同时,还可以与制动盘3保持预设距离,避免干涉制动盘3的转动。
第一罩体21上的通风孔24朝向第二罩体22,在汽车制动时,风可经通风孔24将制动盘和卡钳散发的热量快速带走,提高散热效果,提升了制动盘的制动性能。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4-7所示,制动盘组件还包括用于与车辆悬架连接的转向节6和固定安装在转向节6上的卡钳5。
转向节6套在轮毂轴承4上,并与轮毂轴承4间隙配合。
安装盘1固定安装在转向节6上。卡钳5安装在转向节6上,卡钳5位于制动盘3的后侧。
制动盘3的至少部分位于卡钳5的钳口51内,卡钳5的一部分位于罩体缺口部222内。
转向节6的一端连接在车辆悬架上,其另一端套在轮毂轴承4上,并与轮毂轴承4间隙配合,使得转向节6相对于轮毂轴承4保持不动,不会随着轮毂轴承4转动。转动盘1通过螺栓8安装在转向节6上。
卡钳5固定安装在转向节6上,卡钳5的主要部分位于制动盘3的后侧。卡钳5上具有钳口51,制动盘3的一部分边缘位于钳口51内,在需要制动时,卡钳5作业,通过摩擦片或钳片收缩钳口51向制动盘3施压,增加摩擦力,实现制动。
在安装卡钳5时,卡钳5的一部分位于罩体缺口部222内,方便卡钳的安装,避免干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通过在安装盘上设置防护罩,可以对制动盘提供防护,避免泥、砂、石子等异物通过卡钳的间隙进入卡钳与制动盘的摩擦位置,提供防护作用。通过将防护罩设置为弧形的第一罩体、弧形的第二罩体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并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分别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凸起设置,同时在第一罩体上面向第二罩体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孔,使得制动盘在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被从通风孔流经的风或气流快速带走散热,在车辆刹车过程中空气逆向进入通风孔带走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卡钳制动的散热性,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盘和环形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防护罩环绕着所述安装盘;
所述防护罩包括弧形的第一罩体、弧形的第二罩体和两块相对布置的防护罩平板;
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罩体连接在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后端之间;
在所述第二罩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卡钳的罩体缺口部;
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在所述防护罩平板上向内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上面向所述第二罩体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外表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罩体的外表面为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两端的边缘分别通过第一倾斜板与两块所述防护罩平板的前端连接;
在所述第一倾斜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后侧的弧形边缘通过弧形的第二倾斜板与所述安装盘连接;
在所述第二倾斜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平面上设置有平面缺口部,所述平面缺口部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上的所述通风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防护罩平板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罩体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平板在所述安装盘上向内凸起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的中部具有中心圆孔,在所述安装盘上环绕着所述中心圆孔布置有多个安装定位孔。
9.一种制动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轮毂轴承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防护罩;
所述轮毂轴承上设置有轴承安装盘,所述制动盘防护罩和所述制动盘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安装盘的内外两侧;
所述制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安装盘上;
所述制动盘防护罩中的所述安装盘套在所述轮毂轴承上,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轮毂轴承间隙配合;
所述制动盘防护罩中的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朝向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车辆悬架连接的转向节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的卡钳;
所述转向节套在所述轮毂轴承上,并与所述轮毂轴承间隙配合;
所述安装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
所述卡钳安装在所述转向节上,所述卡钳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后侧;
所述制动盘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钳的钳口内;
所述卡钳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罩体缺口部内。
CN201921744651.6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Active CN21097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4651.6U CN21097829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4651.6U CN21097829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8292U true CN21097829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4651.6U Active CN21097829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8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3427A1 (zh) * 2019-10-17 2021-04-22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3427A1 (zh) * 2019-10-17 2021-04-22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05768A (en) Dust shield for disc brake
CN107917156B (zh) 制动器防尘罩
CA2316132A1 (en) Anti-dust and cooling cover for brake assembly
GB2072280A (en) Vehicle disc brakes
US6578678B2 (en) Splash shield with vanes for disc brake rotor cooling
US2687192A (en) Brake cooling device
EP0630447B1 (en) Shielded vehicle brake
CN210978292U (zh)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WO2004046578A1 (en) Protective shield for a disc brake and a disc brake including such a protective shield
CN110617282A (zh) 一种制动盘防护罩及制动盘组件
EP0204433A1 (en) Brake by-product deflection in wheel and disc brake assembly
US11549561B2 (en) Disk rotor of vehicle brake
JP3070066B2 (ja) 自動車のドラムブレーキ
JP5403427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7153336B2 (ja) ワイドトレッドスペーサー
CN214775163U (zh) 一种复合型汽车轮毂
JP7316514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2020117143A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および車両用ホイールカバー
CN209617118U (zh) 一种风冷式汽车轮毂散热结构
JP7316634B2 (ja) ブレーキダスト付着防止具
JPH0124931B2 (zh)
KR100540556B1 (ko) 자동차 타이어용 휠
JPS6141676Y2 (zh)
JPS61236935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デイ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H023253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Room 1402, basement and building T7, Nansha Jinmao Bay, No.01, jinmaozhong 2nd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3, basement and building T7, Nansha Jinmao Bay, No.01, Jinmao middle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