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7778U -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7778U
CN210967778U CN201921404593.2U CN201921404593U CN210967778U CN 210967778 U CN210967778 U CN 210967778U CN 201921404593 U CN201921404593 U CN 201921404593U CN 210967778 U CN210967778 U CN 210967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assembling
rotary
cap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45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法清
崔华球
吴麟畅
张彦庆
王秋波
苏民军
杨虎
宾昌理
何水金
周建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xu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xu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xu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xu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45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7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7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7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包括用于将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第一装配机构、用于将旋转笔杆装配于第一装配机构所输出的笔筒内及将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第二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二装配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的笔套旋紧机构、用于将经由笔套旋紧机构旋紧后的旋转笔套压紧于笔筒的上端的压紧机构、用于对压紧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进行卸料的卸料机构以及用于承载并移送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转笔的自动化组装,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旋转笔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背景技术
蜡笔或者彩色画笔主要是学生学习绘画的一种工具,具有很长的生产历史。因为色彩艳丽,色系丰富,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亦因为蜡笔或彩色画笔的特性,也被人们常常使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比如作为记号或标记用途等。由于传统的蜡笔或彩色画笔只是用纸包着,笔芯裸露,使用不便,所以如今市场出现了旋转笔,由此解决笔芯裸露,使用不便的问题,大受欢迎。
如图8所示,现有的旋转笔包括笔盖01、笔筒02、旋转笔杆03以及旋转笔套04等部件,该旋转笔套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中,仍然是采用人手将各个部件进行组装成旋转笔,采用人工装配方式,会使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装配质量差,而且劳动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取代人工装配方式,实现旋转笔套的自动化装配,及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装配质量的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包括用于将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第一装配机构、用于将旋转笔杆装配于第一装配机构所输出的套装有笔盖的笔筒内及将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第二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二装配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的笔套旋紧机构、用于将经由笔套旋紧机构旋紧后的旋转笔套压紧于笔筒的上端的压紧机构、用于对压紧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进行卸料的卸料机构以及用于承载并移送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料机构,所述承料机构在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笔套旋紧机构、压紧机构与卸料机构之间依次移动。
其中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第一装配座、设置于第一装配座的第一装配台、设置于第一装配台的一侧的第一推料装置、设置于第一装配台的另一侧的第一移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笔盖输送至第一装配台上的笔盖上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笔筒输送至第一装配台所承载的笔套的后方的笔筒上料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装配座与第二装配机构之间的压紧装置,所述第一推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装配台所承载的笔筒与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一移料装置,所述第一移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装配台所输出的笔套和笔筒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上,所述承料机构承载笔套和笔筒后移动至压紧装置的压紧工位,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承料机构所竖直放置的笔筒压紧于笔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台设有用于容设笔筒上料装置所输出的笔筒和笔套上料装置所输出的笔套的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包括沿着第一装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推杆及用于驱动推杆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移料装置的第一移动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并位于第一装配台远离推杆的一端的翻转台及用于驱动翻转台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翻转台设有用于容设笔筒和笔套的容设通槽,所述容设通槽的一端与第一装配槽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容设通槽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或者打开容设通槽的挡止块,所述承料机构位于翻转台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上方的第一压杆及用于驱动第一压杆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
其中的,所述承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载治具及用于驱动承载治具移动的治具移动驱动装置。
其中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第二装配座、设置于第二装配座的第二装配台、设置于第二装配台的一侧的第二推料装置、设置于第二装配台的另一侧的第二移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杆输送至第二装配台上的旋转笔杆上料装置以及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套输送至第二装配台所承载的旋转笔杆的后方的旋转笔套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推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装配台所承载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二移料装置,所述第二移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装配台所输出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上。
其中的,所述笔套旋紧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承料机构所承载的旋转笔套的夹紧件、用于挡止承料机构所承载的笔筒转动的笔筒挡止装置、用于驱动夹紧件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夹紧件旋转的夹紧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夹紧件位于承料机构的上方,所述笔筒挡止装置位于承料机构的一侧。
其中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上方的第二压杆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件。
其中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一侧的卸料机械手和卸料导轨,所述卸料导轨与外界的储料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第一装配机构用于将外界的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一端,承料机构将第一装配机构所输出的装有笔盖的笔筒移送至第二装配机构,此时第二装配机构便从笔筒的另一端将外界的旋转笔杆装配至笔筒内,并同时将外界的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顶部;接着,承料机构继续将完成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的装配的笔筒从第二装配机构移送至笔套旋紧机构,笔套旋紧机构用于将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以确保旋转笔杆能够与旋转笔套螺接,从而实现旋转笔的旋转伸缩功能;然后,承料机构继续将笔筒从笔套旋紧机构移送至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便对笔筒上的旋转笔套进行压紧,以将旋转笔套的一端压进笔筒内,由此完成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组装工序;最后,承料机构将组装好的旋转笔从压紧机构移送至卸料机构,卸料机构对承料机构所承载的旋转笔进行卸料。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在承料机构、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笔套旋紧机构、压紧机构与卸料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以实现旋转笔的自动化组装,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旋转笔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笔盖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笔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装配机构;11、第一装配座;12、第一装配台;121、装配槽;13、第一推料装置;131、推杆;132、第一移动驱动件;14、第一移料装置;141、第一固定座;142、翻转台;143、第一转动驱动件;144、容设通槽;145、挡止块;146、移动驱动气缸;15、笔盖上料装置;151、震料盘;152、送料轨道;153、勾料件;16、笔筒上料装置;17、压紧装置;171、第一压杆;172、第一升降驱动件;2、第二装配机构;21、第二装配台;22、第二推料装置;23、第二移料装置;24、旋转笔杆上料装置;25、旋转笔套上料装置;3、笔套旋紧机构;31、夹紧件;32、第二升降驱动件;33、夹紧旋转驱动装置;34、笔筒挡止装置;4、压紧机构;41、第二压杆;42、第三升降驱动件;5、卸料机构;51、卸料机械手;52、卸料导轨;6、承料机构;61、承载治具;62、治具移动驱动装置;611、部件容置槽;7、检测机构;8、二次笔套旋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包括用于将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第一装配机构1、用于将旋转笔杆装配于第一装配机构1所输出的套装有笔盖的笔筒内及将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第二装配机构2、用于将第二装配机构2所输出的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的笔套旋紧机构3、用于将经由笔套旋紧机构3旋紧后的旋转笔套压紧于笔筒的上端的压紧机构4、用于对压紧机构4所输出的旋转笔进行卸料的卸料机构5以及用于承载并移送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料机构6,所述承料机构6在第一装配机构1、第二装配机构2、笔套旋紧机构3、压紧机构4与卸料机构5之间依次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装配机构1用于将外界的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一端,承料机构6将第一装配机构1所输出的装有笔盖的笔筒移送至第二装配机构2,此时第二装配机构2便从笔筒的另一端将外界的旋转笔杆装配至笔筒内,并同时将外界的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顶部;接着,承料机构6继续将完成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的装配的笔筒从第二装配机构2移送至笔套旋紧机构3,笔套旋紧机构3用于将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以确保旋转笔杆能够与旋转笔套螺接,从而实现旋转笔的旋转伸缩功能;然后,承料机构6继续将笔筒从笔套旋紧机构3移送至压紧机构4,压紧机构4便对笔筒上的旋转笔套进行压紧,以将旋转笔套的一端压进笔筒内,由此完成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组装工序;最后,承料机构6将组装好的旋转笔从压紧机构4移送至卸料机构5,卸料机构5对承料机构6所承载的旋转笔进行卸料。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在承料机构6、第一装配机构1、第二装配机构2、笔套旋紧机构3、压紧机构4与卸料机构5的配合作用下,以实现旋转笔的自动化组装,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旋转笔的生产质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承料机构6包括用于承载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载治具61及用于驱动承载治具61移动的治具移动驱动装置6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治具移动驱动装置62为现有的转动盘机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1、第二装配机构2、笔套旋紧机构3、压紧机构4和卸料机构5依次围绕转动盘机构而设,所述转动盘机构上圆周设置有多个承载治具61,每个承载治具61分别位于上述每个机构的加工工位。该结构的设计简单紧凑,能够实现每个工序均能同步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旋转笔的生产效率,还可以节省整个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的占地空间。具体地,所述承载治具61设置有用于容置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部件容置槽611。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一装配机构1包括第一装配座11、设置于第一装配座11的第一装配台12、设置于第一装配台12的一侧的第一推料装置13、设置于第一装配台12的另一侧的第一移料装置14、用于将外界的笔盖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上的笔盖上料装置15、用于将外界的笔筒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所承载的笔套的后方的笔筒上料装置16以及设置于第一装配座11与第二装配机构2之间的压紧装置17,所述第一推料装置13用于将第一装配台12所承载的笔筒与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一移料装置14,所述第一移料装置14用于将第一装配台12所输出的笔套和笔筒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6上,所述承料机构6承载笔套和笔筒后移动至压紧装置17的压紧工位,所述压紧装置17用于将承料机构6所竖直放置的笔筒压紧于笔套。具体地,所述笔盖上料装置15和笔筒上料装置16均为现有的震料盘上料机构。将笔套和笔筒呈竖直状态放置在承载治具61的部件容置槽611内,由此使得笔套和笔筒能够稳定地被移送,且更加易于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装配。
在实际应用中,笔盖上料装置15将外界的笔盖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上,同时,笔筒上料装置16也将外界的笔筒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上并将其放置在笔盖的后方;接着,第一移料装置14便推动笔筒靠近第一移料装置14的方向移动,以将笔筒的一端推进笔盖内并带动笔盖一并移动,直至第一推料装置13将笔筒与笔盖一并推移至第一移料装置14;再接着,第一移料装置14将笔筒与笔盖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6的其中一个承载治具61上,此时笔盖位于笔筒的下方;然后,该承载治具61在转动盘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压紧装置17,压紧装置17便将承载治具61所承载的笔筒压紧于笔盖内,由此使笔盖套装在笔筒上;完成笔盖与笔筒的装配后,承载治具61在转动盘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二装配机构2。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5,所述笔盖上料装置15包括用于储放外界的笔盖的震料盘151及送料轨道152,所述送料轨道152的一端与震料盘151的出料端连通,送料轨道152的另一端与第一装配台12连通;所述震料盘151的出料端转动设置有勾料件153。在实际应用中,笔盖从震料盘151中输出经由送料轨道152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由于笔盖与笔筒的装配需求,必须要将笔盖的闭口端朝向送料轨道152的送料方向再输送至第一装配台12,这样才能使得笔盖的开口端位于笔筒的一侧,以便于笔筒在装配时能够插设于笔盖内,因此,当笔盖的开口端经过震料盘151的出料端时,勾料件153便勾住笔盖的开口端,此时,笔盖的移动便带动勾料件153转动,而转动的勾料件153便能够勾住笔盖并将其翻转一个方向,以使笔盖的闭口端朝向送料轨道152的送料方向。该结构的设计简单巧妙,能够自动调整笔盖的输出方向,以确保笔盖与笔筒能够准确地实现装配。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一装配台12设有用于容设笔筒上料装置16所输出的笔筒和笔套上料装置所输出的笔套的装配槽121;所述第一推料装置13包括沿着装配槽1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推杆131及用于驱动推杆131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移料装置14的第一移动驱动件132。
在实际应用中,装配槽121的形状与旋转笔的外形相配合,装配槽121的设计可以使得笔筒和笔盖能够呈水平状态稳定地放置于第一装配台12上。具体地,推杆131可以滑动设置于装配槽121的内部或者装配槽121的外部;在第一移动驱动件132的驱动下,推杆131沿着装配槽121靠近第一移料装置14移动,移动的推杆131将装配槽121内的笔筒和笔套一并推动至第一移料装置14。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3和图4,所述第一移料装置14包括第一固定座141、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41并位于第一装配台12远离推杆131的一端的翻转台142及用于驱动翻转台142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件143,所述翻转台142设有用于容设笔筒和笔套的容设通槽144,所述容设通槽144的一端与装配槽121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容设通槽144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或者打开容设通槽144的挡止块145,所述承料机构6位于翻转台142的下方。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143为旋转电机;所述翻转台142设置用于驱动挡止块145移动的移动驱动气缸146。
在实际应用中,在初始状态时,翻转台142的容设通槽144与第一装配台12的装配槽121平行并连通;第一推料装置13将第一装配台12所承载的笔筒和笔盖一并推移至翻转台142的容设通槽144内,接着第一转动驱动件143驱动翻转台142转动,以将笔筒和笔盖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移动驱动气缸146驱动挡止块145远离容设通槽144移动,以打开容设通槽144的出料端,由此使笔筒和笔盖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落至承料机构6的承载治具61上;此时,笔盖位于笔筒的下方,再接着,承载治具61将笔筒和笔盖移动至压紧装置17。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压紧装置17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6的上方的第一压杆171及用于驱动第一压杆171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172,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172为驱动气缸。承载治具61承载笔筒和笔盖移动至第一压杆171的下方,第一升降驱动件172驱动第一压杆171下降,第一压杆171的下降与承载治具61所承载的笔筒抵触并将其压紧于笔盖上,由此使笔盖与笔筒完成装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装配机构2包括第二装配座(图中未标示)、设置于第二装配座的第二装配台21、设置于第二装配台21的一侧的第二推料装置22、设置于第二装配台21的另一侧的第二移料装置23、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杆输送至第二装配台21上的旋转笔杆上料装置24以及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套输送至第二装配台21所承载的旋转笔杆的后方的旋转笔套上料装置25,所述第二推料装置22用于将第二装配台21所承载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二移料装置23,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3用于将第二装配台21所输出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6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装配机构2的作用是用于对外界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进行自动化上料,并且将旋转笔杆放进承载治具61所承载的笔筒内和将旋转笔套装设至旋转笔杆的底端。第二装配机构2的工作步骤及其原理与第一装配机构1的工作步骤及其原理是相同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6和图7,所述笔套旋紧机构3包括用于夹紧承料机构6所承载的旋转笔套的夹紧件31、用于挡止承料机构6所承载的笔筒转动的笔筒挡止装置34、用于驱动夹紧件3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32以及用于驱动夹紧件31旋转的夹紧旋转驱动装置33,所述夹紧件31位于承料机构6的上方,所述笔筒挡止装置34位于承料机构6的一侧。具体地,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32为驱动气缸;所述夹紧件31为现有的手指气缸,所述夹紧件31装设于第二升降驱动件32的活塞杆;所述夹紧旋转驱动装置33为旋转驱动电机。
在实际应用中,承料机构6的承载治具61将所承载的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移动至夹紧件31的下方,笔筒挡止装置34对承载治具61将所承载的笔筒进行挡止;第二升降驱动件32驱动夹紧件31下降至夹紧位置,夹紧件31对旋转笔套进行夹紧,然后,夹紧旋转驱动装置33驱动夹紧件31转动,夹紧件31的转动便带动旋转笔套转动,转动的旋转笔套便可与旋转笔杆实现旋紧螺接装配。完成旋转笔套与旋转笔杆的装配后,承载治具61继续移动至压紧机构4。
具体地,所述承载治具61的侧面设有与部件容置槽611连通的通孔(图中未标示),其通孔的中心线与部件容置槽611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笔筒挡止装置34包括挡止杆及用于驱动挡止杆突伸进通孔或者远离通孔的第二移动驱动件。当承载治具61移动至夹紧件31的下方时,第二移动驱动件驱动挡止杆移动进入通孔以将承载治具61内的笔筒顶住,以防止笔筒发生转动,进而保证旋转笔套与旋转笔杆能够稳定地实现旋紧装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7,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6的上方的第二压杆41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杆41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件42。具体地,第三升降驱动件42为驱动气缸。在实际应用中,当承料机构6的承载治具61将所承载的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移动至第二压杆41的下方时,第三升降驱动件42驱动第二压杆41下降并与旋转笔套抵触进行下压,由此将旋转笔套压进笔筒的顶端,从而使承载治具61将所承载的各个部件完所有的装配工序,实现旋转笔的整个自动化装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6的一侧的卸料机械手51和卸料导轨52,所述卸料导轨52与外界的储料装置连通。具体地,所述卸料机械手51为现有的两轴移动的夹料手指。在实际应用中,承料机构6的承载治具61将完成装配的旋转笔从压紧机构4移送至卸料机械手51的取料位置,此时卸料机械手51便将旋转笔从承载治具61拾取并移送至卸料导轨52进行卸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治具61设有两个部件容置槽611,所述第一装配台12设有两个装配槽121,所述第一推料装置13包括有两根推杆131,所述第一移料装置14的翻转台142设有两个容设通槽144,具体地,第二装配台21、第二推料装置22和第二移料装置23亦然;所述压紧装置17包括有两根第一压杆171,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有两根第二压杆41;本实用新型的笔套旋紧机构3有两个,分别用于对承载治具61所承载的两个旋转笔套进行旋紧装配。由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工位的生产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旋转笔的生产效率。
参见图1和图7,本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还包括用于对承料机构6所承载的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7,所述检测机构7设置于第二装配机构2与笔套旋紧机构3之间。所述检测机构7用于检测承料机构6的承载治具61是否承载有旋转笔的部件,假如检测到承载治具61没有承载旋转笔的部件,则检测机构7便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笔套旋紧机构3和卸料机构5并命令其无需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装配机构1和第二装配机构2出现漏上料的情况下导致承载治具61出现空载,该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承载治具61空载的状态下,笔套旋紧机构3和卸料机构5能够停止动作,由此可以节省非必要的工作时间,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参见图1,本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还包括设置于压紧机构4与卸料机构5之间的二次笔套旋紧机构8,所述二次笔套旋紧机构8用于对承料机构6所承载旋转笔的旋转笔套进行再次旋紧,以确保旋转笔套和旋转笔杆能够稳定地实现螺接配合,从而提高旋转笔的生产质量。具体地,所述二次笔套旋紧机构8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笔套旋紧机构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笔盖套装在笔筒外的第一装配机构、用于将旋转笔杆装配于第一装配机构所输出的套装有笔盖的笔筒内及将旋转笔套装配于旋转笔杆的第二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二装配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套旋紧于旋转笔杆上的笔套旋紧机构、用于将经由笔套旋紧机构旋紧后的旋转笔套压紧于笔筒的上端的压紧机构、用于对压紧机构所输出的旋转笔进行卸料的卸料机构以及用于承载并移送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料机构,所述承料机构在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笔套旋紧机构、压紧机构与卸料机构之间依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第一装配座、设置于第一装配座的第一装配台、设置于第一装配台的一侧的第一推料装置、设置于第一装配台的另一侧的第一移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笔盖输送至第一装配台上的笔盖上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笔筒输送至第一装配台所承载的笔套的后方的笔筒上料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装配座与第二装配机构之间的压紧装置,所述第一推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装配台所承载的笔筒与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一移料装置,所述第一移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装配台所输出的笔套和笔筒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上,所述承料机构承载笔套和笔筒后移动至压紧装置的压紧工位,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承料机构所竖直放置的笔筒压紧于笔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台设有用于容设笔筒上料装置所输出的笔筒和笔套上料装置所输出的笔套的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包括沿着第一装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推杆及用于驱动推杆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移料装置的第一移动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并位于第一装配台远离推杆的一端的翻转台及用于驱动翻转台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翻转台设有用于容设笔筒和笔套的容设通槽,所述容设通槽的一端与第一装配槽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容设通槽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或者打开容设通槽的挡止块,所述承料机构位于翻转台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上方的第一压杆及用于驱动第一压杆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旋转笔的各个部件的承载治具及用于驱动承载治具移动的治具移动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第二装配座、设置于第二装配座的第二装配台、设置于第二装配台的一侧的第二推料装置、设置于第二装配台的另一侧的第二移料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杆输送至第二装配台上的旋转笔杆上料装置以及用于将外界的旋转笔套输送至第二装配台所承载的旋转笔杆的后方的旋转笔套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推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装配台所承载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一并推移至第二移料装置,所述第二移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装配台所输出的旋转笔杆和旋转笔套进行移送并将其竖直放置于承料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套旋紧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承料机构所承载的旋转笔套的夹紧件、用于挡止承料机构所承载的笔筒转动的笔筒挡止装置、用于驱动夹紧件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夹紧件旋转的夹紧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夹紧件位于承料机构的上方,所述笔筒挡止装置位于承料机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上方的第二压杆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承料机构的一侧的卸料机械手和卸料导轨,所述卸料导轨与外界的储料装置连通。
CN201921404593.2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Active CN210967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4593.2U CN210967778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4593.2U CN210967778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7778U true CN210967778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4593.2U Active CN210967778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77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9888A (zh) * 2019-08-27 2019-11-15 东莞市嘉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9888A (zh) * 2019-08-27 2019-11-15 东莞市嘉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2296B (zh) 一种编码开关全自动组装机
CN211991757U (zh) 一种用于灭火器阀体自动装配机的铜壳上料机构
CN112024281A (zh) 一种可精准点胶的led灯生产用外壳组装设备
CN207839324U (zh) 一种手机壳按键点胶装配设备
CN202022719U (zh) 直线输送式自动旋盖机
CN204859887U (zh) Usb模块自动化组装机
CN210967778U (zh)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CN110893544B (zh) 一种小型充电器自动装配与检测系统
CN113386083B (zh) 一种环境设计用绘图工具组装设备
CN110449888A (zh) 一种旋转笔自动化组装机
CN108147089B (zh) 一种元器件位置调整排列统一输出装置
CN212043447U (zh) 一种螺纹盖子组装机构
CN110802403A (zh) 一种旋转笔杆自动组装机
CN112517432A (zh) 双珠笔头自动装配设备
CN208093919U (zh) 数据线的定位保压载具和数据线的点胶保压机
CN106141662B (zh) Led灯头端子铆接机
CN112460119A (zh) 化妆刷智能装配设备
CN203380593U (zh) 全自动活塞装配机
CN111085459A (zh) 一种笔自动划线检测装置
CN215881394U (zh) 防干涉工件固定治具
CN202163894U (zh) 一种油封取料器
CN204584650U (zh) 打火机内机头自动安装设备
CN211515238U (zh) 一种笔自动划线检测装置
CN208051338U (zh) 一种旋转蜡笔自动组装机
CN210068776U (zh) 一种全自动特微型转盘式合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