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4935U -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4935U
CN210944935U CN201921596617.9U CN201921596617U CN210944935U CN 210944935 U CN210944935 U CN 210944935U CN 201921596617 U CN201921596617 U CN 201921596617U CN 210944935 U CN210944935 U CN 21094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rain
moving
adaptabl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66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路红
伍恒汉
蒋邦友
叶汉龙
杨晓东
王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u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u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u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u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66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4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包括容器;所述马达驱动转动件旋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下设置,并具有外螺纹;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当所述转动件原位旋转时,驱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收集件,自上而下地,所述收集件的内径变小;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件,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容器外;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连通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收集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收集效率高、准确等优点。

Description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离,特别涉及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削液是金属在切、削、磨等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的金属加工液。其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通常包含基础油、乳化剂、防锈剂等。切削液(主要针对水基切削液)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杂油、颗粒等问题。这些杂油主要由工件带入或者机床液压油、导轨油泄露造成。传统的机床都自带油水分离操作,利用钢带除油机将使用过的切削液中的油分离出来,但是处理速度慢而且效果有限,致使厚厚的油层飘浮于液体表面,时间久了滋生微生物影响切削液性能。
脱模剂是压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在压铸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模具型腔的使用寿命,并使压铸件顺利脱模,保证压铸件表面光洁、轮廓清晰完整,必须“脱模剂”,在压铸生产中,大量的脱模剂会被喷到模具上,部分脱模剂在高温下蒸发,部分吸附在模具上使用消耗,而大部分则一次性使用后直接流入模具下方,成为含油废液,一般通过压铸机下方地沟收集再进行后续处理。
脱脂工序是汽车涂装前处理工艺的一个基本工序,白车身经过焊接之后,车身内外表面和内腔都有很多污油,包括冷却油、抗拉伸油和防锈油等。脱脂工艺出现问题,会影响电泳漆的质量,进而影响漆膜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随着生产线上过车量日益增多,脱脂液含油量也增多,污油处理不干净电泳槽会被污染,甚至导致涂装车间停产整顿,所以要将脱脂槽液取出进行油水分离操作。
切削液、脱模剂和脱脂剂净化回用处理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危险废物的排放量,实现绿色清洁生产。但是在油水分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一般是通过溢流的方式除去,为了避免处理废液随油一起溢流出去,一般会通过U型管人为调控油水分离器液面高度,当U型管调低,油水分离器内部的水从池底部U型管排出,油水分离器内液面较低,上层的浮油无法溢流到排油管;当U型管液面调高,油水分离器内部液面升高,上层浮油溢流到排油管内实现油水分离,油水分离完成以后,人为将U型管液面调低,油水分离器内部的液体由油水分离器下方通过U型管排出,完成一次排油操作。
(实际上就是连通器原理)。
在排除杂油时,采用人工调节U型管液面高度的方式,设备在运行时需要工作人员值守,便于及时将油排除油水分离器,但费时费力,由于是人为判断与调整油水分离器液面,排出的油或多或少携带废液。采用钢带除油机,虽然可以实现自动除油,但是钢带除油机除油效果差,处理效率低,同时排出的油也携带过多处理废液。油水分离的目的是把分离的油从油水分离器排除,最理想的状态是不携带处理废液。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收集效率高的自动排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还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转动件旋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下设置,并具有外螺纹;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当所述转动件原位旋转时,驱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收集件,自上而下地,所述收集件的内径变小;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件,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容器外;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连通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收集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收集件根据需要地调整上下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高度、不同厚度的不同层液体;多层液体的分界处的获得是现有技术,利用现有技术获得分界处,从而将收集件的上端分别移动到分界处,从而准确收集分层后的每一层液体,收集效率高、准确,提高了后续排液的精准度,排出的液体基本为每一层液体。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包括:
容器11,隔离件将所述容器11内部分割为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和第三部分14;第三部分14具有出口16;
马达31,如电机,所述马达31驱动转动件32旋转,如转动件直接固定在马达的转轴上,或通过其它部件间接连接马达的转轴;
转动件32,所述转动件32上下设置,并具有外螺纹,如螺杆;所述转动件32在马达31驱动下原地旋转;
移动件33,所述移动件33连接所述转动件32,当所述转动件32原位旋转时,驱动所述移动件33上下移动,也即,将所述转动件32的转动转换为移动件33的上下移动;
收集件61,自上而下地,所述收集件61的内径变小,从而收集更多的液体;
第一管道21,所述第一管道21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件61,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容器外,从而将收集件上方的液体排出;
连接件71,所述连接件71一端连通所述移动件33,另一端连接所述收集件61;也即,利用被转动件32上下驱动的移动件33去驱动收集件61的上下移动;所述收集件、移动件、转动件和第一管道设置在第一部分内。
为了简化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和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33设置在所述转动件32外缘,且具有与转动件32具有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当所述转动件32原位旋转时,所述移动件33上下移动;所述移动件33是螺母的部分或全部。
为了适应收集件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21采用弹性伸缩管。
为了防止移动件的过度上移和下移,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进一步包括:
限位件34,所述限位件34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件33的上部和下部,阻挡所述移动件33的进一步移动。
为了方便地排出第一部分内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2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2和第三部分14通过第二管道22连通,阀(未示出21)设置在第二管道22上。
为了排干净第一部分内密度较大的下层液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管道22。
为了可控制地排出第三部分内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部分14具有开口,另设的阀41连通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低于第二管道22。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例,如切削液、脱模剂、脱脂槽液处理中的油水分离,在这些应用中,油水发生分离,油处于上层。
在本应用例中,如图1所示,容器11内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和第三部分14,其中,第一部分12为破乳槽,废液在破乳槽内分离为上层的密度较小的油和下层的密度较大的水基物;马达31采用电机,转动件32采用螺杆,直接与电机转轴连接;移动件33采用螺母;第一管道21采用弹性伸缩管,在具有弹性伸缩管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弹性伸缩管呈锯齿状;设置上下限位件34,防止螺母的过度上移和下移;第一部分12具有出口,第一管道21的一端固定在该出口处;第二管道22,所述第二管道2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部分12内,另一端连通第三部分14,第二管道22的位置低于第一管道21;第三部分的出口的下游具有阀41。
上述排液装置的工作方式为:
废液进入第一部分(破乳槽)内,废液中不相溶的液体分离,密度较小的油上浮到上层,密度较大的液体下沉到下层;
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检测上层液体和下层液体的分界处,如专利CN218116499758;根据分界处的位置,获得收集件需下移的距离,再将下移的距离转换为马达的旋转角度;
马达根据所述旋转角度旋转,转动件的正向旋转转换为移动件的下移,使得所述收集件的上端处于分界处;
上层密度较小的油进入收集件,并送往第二部分内;
排油结束后,打开第二管道上的阀,第一部分内的下层液体通过第二管道和阀进入第三部分内;
待需要排出第三部分内的下层液体时,打开第三部分的出口下游的阀。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包括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还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驱动转动件旋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下设置,并具有外螺纹;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当所述转动件原位旋转时,驱动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收集件,自上而下地,所述收集件的内径变小;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件,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容器外;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连通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收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外缘,且具有与转动件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当所述转动件原位旋转时,所述移动件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是螺母的部分或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采用弹性伸缩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弹性伸缩管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弹性伸缩管呈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进一步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件的上部和下部,阻挡所述移动件的进一步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被隔离件分割为依次排列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破乳槽;所述转动件、移动件和收集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开口,另设的阀连通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低于第二管道。
CN201921596617.9U 2019-09-24 2019-09-24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Active CN21094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6617.9U CN210944935U (zh) 2019-09-24 2019-09-24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6617.9U CN210944935U (zh) 2019-09-24 2019-09-24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4935U true CN21094493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6617.9U Active CN210944935U (zh) 2019-09-24 2019-09-24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4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8091B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喷淋式清洗装置及方法
CN210176529U (zh) 用于冷凝式油水分离的刮油装置
CN210944935U (zh) 具有适应功能的排液装置
CN102976442A (zh) 浮油回收设备
CN210764451U (zh) 漂浮式液体收集装置
CN210944933U (zh) 自动排液装置
CN210944937U (zh) 多级除油装置
CN110697837A (zh) 溢流式油液分离装置
CN211004680U (zh) 撇油器
CN217019585U (zh) 一种实验室的工厂机床导轨
CN210944934U (zh) 溢流式油液分离装置
CN212347804U (zh) 浮动式液体收集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
CN101874942B (zh) 除油装置
CN212347803U (zh) 自动收集装置及油水分离装置
CN213049501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206366821U (zh) 具有油水分离结构的平导轨斜床身
CN204195390U (zh) 一种小型复合式机床油水分离机构
CN110668587A (zh) 不相溶液体的分离装置
CN210620324U (zh) 便于更换接油盒的油水分离器
CN212347805U (zh) 基于气浮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07788416U (zh) 一种改进后的上下流水迷宫式水箱
CN210583788U (zh) 分层液体的捕捉装置
CN201050674Y (zh) 自动撇除污油及泡沫装置
CN210583997U (zh) 浮动式吸液装置
CN204981253U (zh) 一种圆盘式油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