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1652U -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41652U CN210941652U CN201922079052.3U CN201922079052U CN210941652U CN 210941652 U CN210941652 U CN 210941652U CN 201922079052 U CN201922079052 U CN 201922079052U CN 210941652 U CN210941652 U CN 2109416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ed sensor
- wheel speed
- brake
- positioning fram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架和与所述安装架垂直连接的定位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架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卡接槽和固定制动管路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控制管路及线束的走向,以优化管路及线束的布置,避免干涉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且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汽车悬架弹性地连接车桥与车架,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因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力,并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并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轻卡类车型的前悬架普遍选用钢板弹簧型式的非独立式悬架,此类悬架结构中,前轮与车架间没有类似于独立悬架中前支柱上用于固定前轮速传感器及前制动软管的支架,从而导致了前轮速传感器与前制动软管从前轮制动器端出来后,中间无支撑(或过渡)的直接连接到车架端。
由于需要满足前悬架上下跳极限的要求,前轮速传感器线束及前制动软管的长度普遍较长,目前,前轮速传感器及前制动软管一般采用捆扎一体的形式进行装配,这增加了总装员工的装配难度,同时很难保证装配的一致性。此种布置形式,在车轮上下跳动及转向的情况下,前轮速传感器及前制动软管存在与减振器、车轮轮辋、轮胎、转向节臂等干涉的情况,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因磨损破裂导致ABS报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用以控制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前制动软管的走向,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安装困难,且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而产生破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架和与所述安装架垂直连接的定位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架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卡接槽和固定制动管路的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定位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架与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同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架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圆弧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定位架上,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架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为两个,所述固定支架能够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安装在前桥转向节上。
进一步,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所述固定支架安装时,通过套设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外的套管卡设在所述卡接槽中。
进一步,所述制动管路与所述固定支架安装时,通过与所述制动管路连接的管接头卡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设置有安装架和定位架,通过安装架可以将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安装在车体上,通过定位架上的卡接槽和定位孔可以分别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和制动管路,从而实现与独立式悬架类似的管线路走向效果,优化目前轻卡类车型管路及线束布置紊乱的现象,易于操作,同时避免干涉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固定支架;11-安装架;111-安装孔;12-定位架;121-第一定位架;121a-定位孔;122-第二定位架;122a-卡接槽;20-制动管路;21-制动软管;22-制动硬管;23-硬管接头;30-轮速传感器线束;31-套管;40-前桥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1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10,用于将汽车上的轮速传感器线束和制动管路进行固定,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架11和与所述安装架11垂直连接的定位架12,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1,所述定位架12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30的卡接槽122a和固定制动管路20的定位孔121a。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0,使汽车前轮的轮速传感器线束30卡设在卡接槽122a中固定,制动管路20卡设在定位孔121a中固定,从而能够控制轮速传感器线束30及制动管路20的走向,避免二者相互发生干涉或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优化了线束管路的布置。
具体的,所述安装架11与所述定位架1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有利于保证固定支架10的强度,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提高固定支架10的抗震程度。
其中,所述定位架12包括第一定位架121和第二定位架122,所述安装架11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架122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定位架122与所述安装架1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同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架121呈倒挂的L形,所述安装架11与第一定位架121的左端下部分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1垂直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所述第二定位架12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右端连接,第二定位架122的右端靠近所述安装架11,且所述第二定位架122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之间的夹角介于90°~170°之间,具体可以根据轮速传感器线束30的走向需求设定。这样,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与制动管路20经过定位架12后各自朝向分散的方向,可以有效避免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与制动管路20之间的干涉。
为了保证第二定位架122与第一定位架121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定位架122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圆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定位架122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上边沿圆弧过渡,所述安装架11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下边沿圆弧过渡。
所述定位孔121a设置在第一定位架121上,所述卡接槽122a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架12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21a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上部,所述卡接槽122a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架122的下部,且卡接槽122a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架122的右端。
所述安装孔111为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0能够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111配合安装在前桥转向节40上。所述安装孔111并排设置,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螺母等)与所述安装孔111配合能够将所述安装架11与汽车的前桥转向节40侧壁连接,从而使所述固定支架10安装在前桥转向节40上。
结合图4及图5,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与所述固定支架10安装时,通过套设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外的套管卡设在所述卡接槽中。具体的,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30外套设有套管31,所述套管31卡设在所述卡接槽122a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31为橡胶套管,可以受挤压后卡设入卡接槽122a中,通过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上套设的套管31与所述卡接槽122a卡接,能够使轮速传感器线束30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10上,安装十分便捷。
所述制动管路20与所述固定支架10安装时,通过与所述制动管路20连接的管接头卡设在所述定位孔121a中。具体的,所述制动管路20包括制动软管21和制动硬管22,所述制动软管21连接有软管接头,所述制动硬管22连接有硬管接头23,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硬管接头23配合并卡设在所述定位孔121a中。其中,第一固定架前侧为制动硬管22,第一固定架后侧为制动软管21,即从前制动系统至第一固定架之间的这段管路采用制动硬管22,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软管在此段空间造成的干涉问题,通过制动硬管22代替该段的制动软管,更有利于控制管路的走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硬管接头23为公端,所述软管接头为母端,二者从所述第一定位架121的前后两侧同时插入所述定位孔121a中并配合连接。
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10在使用时,只需先通过紧固件将固定支架10安装在前桥转向节40上,之后,分别将制动硬管22的硬管接头23与制动软管21的软管接头配合并卡设在定位孔121a中,将轮速传感器线束30上的套管卡设在卡接槽122a中,即完成对制动管路20和轮速传感器线束30的固定,操作快速便捷。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由于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设置有安装架和定位架,通过安装架可以将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安装在车体上,通过定位架上的卡接槽122a和定位孔121a可以分别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和制动管路,从而实现与独立式悬架类似的管线路走向效果,优化目前轻卡类车型管路及线束布置紊乱的现象,易于员工操作,同时避免干涉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架和与所述安装架垂直连接的定位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架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卡接槽和固定制动管路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定位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架与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架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圆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定位架上,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两个,所述固定支架能够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安装在前桥转向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与所述固定支架安装时,通过套设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外的套管卡设在所述卡接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管路与所述固定支架安装时,通过与所述制动管路连接的管接头卡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79052.3U CN210941652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79052.3U CN210941652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41652U true CN210941652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93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79052.3U Active CN210941652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41652U (zh) |
-
2019
- 2019-11-27 CN CN201922079052.3U patent/CN2109416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85622B (zh) | 一种中小型客车独立空气悬架 | |
CN201597405U (zh) |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205033895U (zh) | 后悬架用下摆臂、后悬架及汽车 | |
CN103429484A (zh) | 悬架结构 | |
CN216467237U (zh) | 后驱电动车用后悬架装置 | |
CN210941652U (zh) | 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管路的固定支架 | |
CN208102102U (zh) |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 |
CN106627016B (zh) | 一种汽车纵横臂独立悬挂 | |
CN203046804U (zh) | 轻型汽车用后悬挂系统 | |
CN108382459A (zh) |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 |
CN205553836U (zh) | 车辆用悬架总成 | |
CN204687778U (zh) | 一种直壁式后下控制臂总成 | |
CN204895012U (zh) | 一种汽车拖曳臂及汽车 | |
CN2860990Y (zh) | 三轮摩托车车架 | |
CN219948110U (zh) | 一种前轮线束布置结构 | |
CN210706766U (zh) | 一种新型空气悬挂导向臂及含有该导向臂的汽车 | |
CN115835971A (zh) | 车轮侧设备及底盘用配线装置 | |
CN207416462U (zh) |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 |
CN204915177U (zh) |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均衡梁装置 | |
CN210000038U (zh) | 一种汽车及其后轮独立悬架 | |
CN213921218U (zh) | 一种液压成形悬架结构 | |
CN204398791U (zh) | 下摆臂及汽车 | |
CN200984954Y (zh) | 汽车立柱结构 | |
CN203809481U (zh) | 汽车转向管柱的减震螺母 | |
CN203713865U (zh) | 一种汽车制动软管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