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7350U -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7350U
CN210937350U CN201921942818.XU CN201921942818U CN210937350U CN 210937350 U CN210937350 U CN 210937350U CN 201921942818 U CN201921942818 U CN 201921942818U CN 210937350 U CN210937350 U CN 210937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achine
machine tool
clamping
cut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28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Lingj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Lingj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Lingj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Lingj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28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7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7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7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包括:夹刀旋转轴、驱动轴以及支撑管;夹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刀,以带动转刀旋转;驱动轴与夹刀旋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刀旋转轴旋转;支撑管连接在三轴数控机床上,且支撑管与夹刀旋转轴和驱动轴连接,以使支撑管带动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沿X、Y、Z三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三轴数控机床主轴输出给予分解,将竖向单输出转换为横向双输出,配合三轴数控机床X、Y、Z三轴方向联动可以实现横向进给,从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的侧、立面或有孔、或有形等的加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电产品里,有很多重要零部件,例如箱体、支撑座、固定架等均需要由数控机床刀具来完成加工,这些零部件尺寸精度、相对位置、形位公差均要求极高,为保证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实现工件一次装夹、完成所有重要部位加工是最佳选择。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零部件在立面(侧面)或有孔、或有形,现有的三轴数控机床刀具难以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加工,甚至即使多次装夹有些部位也无法实现加工,面对这些技术难题,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技术方案。
因此,目前关于数控机床用侧铣刀具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寻找一种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的数控机床刀具,变得非常的急迫和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该侧铣刀具包括:夹刀旋转轴(100)、驱动轴(200)以及支撑管(300);
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刀,以带动所述转刀旋转;
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旋转;
所述支撑管(300)连接在三轴数控机床上,且所述支撑管(3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管(300)带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沿X、Y、Z三轴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管(300)内部。
可选的,所述转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上。
可选的,所述转刀设置有多个备用转刀,且备用转刀的大小不同。
可选的,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两端转刀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
可选的,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转刀的角度可以调节。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200)连接有驱动电机。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器。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驱动电机轴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如下所述:
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三轴数控机床主轴输出给予分解,将竖向单输出转换为横向双输出,配合三轴数控机床X、Y、Z三轴方向联动可以实现横向进给,从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的侧、立面或有孔、或有形等的加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夹刀旋转轴(100)左右两端可拆卸地装夹有不同刀具,转刀的大小不同,转刀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转刀的角度可以调节,如此设计,加工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加工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3、驱动轴(200)的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器,从而可以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加工生产模式,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4、驱动轴(200)设置在支撑管(300)内部,使生产加工时更加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数控机床上,不用进行任何的技术改造,也无需任何资金投入,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拥有更加巨大的实施应用范围和市场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将在以下部分得到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行走机构支撑座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行走机构支撑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夹刀旋转轴、200-驱动轴、300-支撑管、400-左轴套孔、500-可调紧固孔、600-右轴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侧铣刀具包括:夹刀旋转轴(100)、驱动轴(200)以及支撑管(300);
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刀,以带动所述转刀旋转;
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旋转;
所述支撑管(300)连接在三轴数控机床上,且所述支撑管(3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管(300)带动所述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沿X、Y、Z三轴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还可以做如下所述的进一步改进: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轴(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管(300)内部。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转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上。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转刀设置有多个备用转刀,且备用转刀的大小不同。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两端转刀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转刀的角度可以调节。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轴(200)连接有驱动电机。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驱动电机轴承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能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现有设备和方法,关于这些设备和方法具体如何操作,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现有技术中,三轴数控机床刀具一般都是一个旋转夹具杆(轴)夹持一把转刀,转刀只能在竖向转动,即转刀只能在沿旋转夹具杆(轴)长度方向上转动,是竖向单输出,遇到很多零部件在立面(例如横向侧面)或有孔、或有形等,现有的三轴数控机床刀具难以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加工,只能是多次不断变换零部件的加工位置,而且即使如此,对于某些需要横向使用转刀来加工的零件,也无法实现加工。
与现有的三轴数控机床刀具不同,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刀旋转轴(100)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刀,驱动轴(200)驱动夹刀旋转轴(100)旋转,使夹刀旋转轴(100)能够带动转刀旋转,由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三轴数控机床主轴输出给予分解,将竖向单输出转换为横向双输出,即夹刀旋转轴(100)左右两端可以装夹不同刀具,配合三轴数控机床X、Y、Z三轴方向联动可以实现横向进给,从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的侧、立面或有孔、或有形等的加工。
为了进一步准确、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列举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子。
实施例1:加工行走机构支撑座
如图2-5所示,加工行走机构支撑座时,该支撑座左轴套孔(400)、右轴套孔(600)、可调紧固孔(500)均分布在内侧立面,且均扩孔在内,如果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三轴数控机床刀具加工,则难以通过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加工,只能是多次不断变换支撑座的位置,而且即使如此,也无法完全实现加工。
与此不同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来加工该支撑座,驱动轴(200)驱动夹刀旋转轴(100)旋转,夹刀旋转轴(100)能够带动左右两端的刀具旋转,再配合三轴数控机床X、Y、Z三轴方向联动,从而可以实现横向进给,对支撑座内侧立面的左轴套孔(400)、右轴套孔(600)、可调紧固孔(500)完成加工,而且是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不用变换支撑座的位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三轴数控机床主轴输出给予分解,将竖向单输出转换为横向双输出,配合三轴数控机床X、Y、Z三轴方向联动可以实现横向进给,从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的侧、立面或有孔、或有形等的加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夹刀旋转轴(100)左右两端可拆卸地装夹有不同刀具,转刀的大小不同,转刀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转刀的角度可以调节,如此设计,加工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加工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3、驱动轴(200)的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器,从而可以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加工生产模式,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4、驱动轴(200)设置在支撑管(300)内部,使生产加工时更加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数控机床上,不用进行任何的技术改造,也无需任何资金投入,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拥有更加巨大的实施应用范围和市场推广价值。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现有技术的或已经阐述过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该侧铣刀具包括:夹刀旋转轴(100)、驱动轴(200)以及支撑管(300);
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刀,以带动所述转刀旋转;
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旋转;
所述支撑管(300)连接在三轴数控机床上,且所述支撑管(300)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管(300)带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和驱动轴(200)沿X、Y、Z三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管(300)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刀设置有多个备用转刀,且备用转刀的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两端转刀的相对距离可以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刀旋转轴(100)的两端转刀的角度可以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0)连接有驱动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0)与所述驱动电机轴承连接。
CN201921942818.X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Active CN210937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2818.XU CN210937350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2818.XU CN210937350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7350U true CN210937350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2818.XU Active CN210937350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7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55907B1 (de) 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spanabhebenden 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von metallischen Werkstücken
EP0249046B1 (de) Drehmaschine
EP1118428B1 (de) Drehmaschine
US4141278A (en) Polygonal turning machine
CN201471151U (zh) 多方位自动化加工机床
CN205587692U (zh) 机床
DE102013003769B4 (de) Verzah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zahnten Werkstückes
CN210633059U (zh) 一种加工双导程异形螺杆自动换刀的数控机床
CN104781037A (zh) 十字轴在车床上的加工过程
CN214769032U (zh) 一种单主轴式四轴联动复合型数控机床
CN214393248U (zh) 一种车铣组合机床的钻铣头定位装置
EP1270145A2 (de)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drehbaren Mehrfachwerkzeugträger
CN211866605U (zh) 一种用于切削铝锭的车床结构
CN21093735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输出侧铣刀具
CN213470237U (zh) 一种双主轴双刀塔cnc车铣复合装置
CN209793118U (zh) 一种高刚性走心式数控车床
CN202540415U (zh) 一种数控立体滚铣加工装置
CN204711571U (zh) 一种多刀头车铣复合机床用旋转动力头
CN205927177U (zh) 一种自动化铣镗加工装置
CN205660450U (zh) 一种一体化双刀具机床
CN209007032U (zh) 一种c60端面落地式车床
CN208230860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08614212U (zh)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平台
CN210255404U (zh) 一种龙门式多主轴数控加工机床
CN211839725U (zh) 一种旋压机副轴加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