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8585U -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8585U
CN210928585U CN201921320283.2U CN201921320283U CN210928585U CN 210928585 U CN210928585 U CN 210928585U CN 201921320283 U CN201921320283 U CN 201921320283U CN 210928585 U CN210928585 U CN 210928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lic
seed
seeds
arc
garlic se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02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瑜
崔荣江
位国建
何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13202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8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8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8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段、弧形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包括截面为椭圆形的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内配合有压种块,所述压种块配合有拉簧,所述压种块用于在拉簧的作用下将输送筒内的蒜种推向弧形段,所述水平段靠近弧形段的一端设有投种口,所述弧形段上配合有取种爪,所述取种爪用于将输送筒内的蒜种输送到投种口;通过推动装置便能将大蒜以鳞芽朝上、背部朝向相同的方式种植,解决了传统的人工蹲姿种植大蒜所导致的效率低下和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蒜播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大蒜种植时,采用鳞芽朝上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大蒜的产量、品质,并且,在种植时通过控制蒜种种植时的蒜背朝向相同,大蒜在生长后叶片方向相同,便于更好的获取光照、生长也更加均匀。
发明人发现,虽然目前对于大蒜播种机械的研制方向是具有方向调整功能的大蒜输送机构,但是,大蒜种子本身结构差异大、品种多,仅仅依靠机械化技术进行鳞芽方向的调整难度较大,一些高精度的专用机械并不适合小块耕地的大蒜种植,因此难以进行大型专用机械的普及,而采用人工种植,人工需求量大,并且种植时需要工人以蹲姿操作,且随着种植的进行,需要频繁进行蹲起,劳作强度大,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大蒜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通过设置输送筒容纳人工确定好方向的多个蒜种,蒜种从输送筒依次进入到下方,进入开好的种穴内,避免了人工频繁蹲起的问题,只需要推动装置前进,即可进行蒜种的开穴、放种、覆土操作,辅助人工进行大蒜的种植,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种植的劳作强度,提高了种植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输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段、弧形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包括截面为椭圆形的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内配合有压种块,所述压种块配合有拉簧,所述压种块用于在拉簧的作用下将输送筒内的蒜种推向弧形段,所述水平段靠近弧形段的一端设有投种口,所述弧形段上配合有取种爪,所述取种爪用于将输送筒内的蒜种输送到投种口。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筒连接弧形段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输送筒的内部,用于限制蒜种进入弧形段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种块的主体为与输送筒内部配合的椭圆柱体,压种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能够与蒜种贴合的三角形状,对应压种块主体的短轴两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配合拉簧带动压种块推动蒜种。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筒筒壁上设有对应两个连接柱的滑槽,两个连接柱穿过对应的滑槽分别连接一个拉簧,所述压种块在两个拉簧的作用下沿输送筒轴线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段内部包括弧形通道,用于连通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弧形段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杆连接取种爪,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通过伸缩杆带动取种爪在弧形通道内作往返运动,所述伸缩杆用于带动取种爪做远离或靠近驱动机构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取种爪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铰接,铰接点处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改变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夹角以实现对蒜种的夹持和释放;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连通,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蒜种的夹持槽。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段的轴线与竖直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垂直,所述水平段包括一个空腔,所述空腔连通弧形段,水平段远离弧形段的一端封闭,并设有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用于推开阻挡物。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播种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机架、控制器、地轮和上述的大蒜输送装置,所述大蒜输送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开合机构、伸缩杆分别电联,所述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地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压穴锥,所述压穴锥用于在地轮沿地面行走时刺入地面形成容纳蒜种的种穴,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开合机构将蒜种释放到种穴内;
优选的,所述压穴锥为小径端带有尖刺的圆台形结构,在刺入地面后形成倒圆台形状的种穴,所述种穴能够使落入其中的蒜种始终保持鳞芽朝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覆土轮和扶手,所述扶手用于接收外力并机架移动,所述覆土轮用于在进入种穴的蒜种上覆盖土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采用输送筒作为蒜种的暂存和供应通道,将排布好的蒜种进行依次输送和种植,输送过程中保证了蒜种的完整性,种植后的蒜种的鳞芽朝上和蒜背朝向相同,保证了大蒜的良好成长;
(2)压种块配合卡扣能够实现将蒜种暂存于输送筒中,配合拉簧实现蒜种的逐个输送和种植,实现蒜种的定向输送;根据蒜种的外形设计了椭圆形的外形,与输送筒的形状相配合,椭圆形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与蒜种的接触,同时又能节省自身的重量,还可以限制压种块与输送筒之间的相对旋转,使压种块在输送筒中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运动,采用椭圆形的输送筒能够贴合蒜种的形状,从而使蒜种在输送筒内不会发生旋转和翻滚,保证了蒜种以合适的姿态被取种爪所夹持,避免了因翻滚和旋转导致的蒜种形态改变,从而避免了释放到种穴时鳞芽无法朝上和蒜背朝向不一致的问题;
(3)压种体底部设计了三角形的缺口,优选为上部角度为60度,可以与绝大部分蒜种贴合,同时压种体底部缺口处做了弧形设计,防止在压种过程中损伤蒜种;压种体的上部椭圆短边处设计了连接柱,与弹簧挂接,连接柱设计在短边处可以减少装置整体的长度,使整体结构更加均匀,也减少两侧弹簧的作用距离,弹簧作用更加稳定有力;
(4)取种爪内大外小的缺口设计,在抓取过程中在取种爪的作用力下蒜种向取种爪内部运动,蒜种越抱越紧,可以防止蒜种掉落和在运动过程中蒜种从取种爪中脱出;取种爪整体为橡胶材质,根据蒜种的形状可以有适度的变形,防止损伤蒜种的同时保证抓取力;
(5)通卡扣采用压缩弹簧式,固定在输送筒外部,其作用点为圆形,作用力较小,实现对大蒜种子限位的同时防止损伤种子;
(6)水平段的尖端设计斜切面,形成闭合的尖型铲状,闭合可以防止在实际应用中土壤进入输送装置,铲形设计可以用于清土和护种;
(7)采用压穴锥体设置为两段锥形,下部为较短的尖型锥,便于入土形成种穴底部,上层的椎体呈圆台状,长度大、角度小,形成种穴的腔体,保证种子直立。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大蒜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压种块和蒜种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压种块和蒜种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压种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竖直段、弧形段和水平段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蒜种与卡扣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取种爪释放蒜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取种爪夹持蒜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取种爪夹持蒜种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取种爪从抓取蒜种到释放蒜种的过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播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蒜种进入种穴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地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种块,2、蒜种,3、拉簧,4、控制模块,5、驱动机构,6、伸缩杆,7、取种爪,701、第一夹爪,702、第二夹爪,703、铰链,8、竖直段,801、滑槽,9、弧形段,901、取种爪槽,10、水平段,11、卡扣,12、机架,13、地轮,1301、轮体,1302、压穴锥,14、扶手,15、覆土轮,16、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申请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大蒜种子本身结构差异大、品种多,仅仅依靠机械化技术进行鳞芽方向的调整难度较大,一些高精度的专用机械并不适合小块耕地的大蒜种植,因此难以进行大型专用机械的普及,而采用人工种植,人工需求量大,并且种植时需要工人以蹲姿操作,且随着种植的进行,需要频繁进行蹲起,劳作强度大,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大蒜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求,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实施例1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0所示,提出了一种辅助大蒜种植用的输送装置。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段8、弧形段9和水平段10,所述竖直段包括截面为椭圆形的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内配合有压种块1,所述压种块配合有拉簧,所述压种块用于在拉簧3的作用下将输送筒内的蒜种2推向弧形段,所述水平段靠近弧形段的一端设有投种口,所述弧形段上配合有取种爪,所述取种爪用于将输送筒内的蒜种输送到投种口;
所述输送筒连接弧形段的一端设有卡扣11,所述卡扣位于输送筒的内部,用于限制蒜种进入弧形段内。
如图1所示,输送筒为大蒜输送装置的主体,其他部件合理安装在输送筒上,蒜种按蒜背朝下鳞芽方向相同的顺序依次放置在输送筒中,压种块位于输送筒的上部,将最上方的蒜种压紧,拉伸弹簧安装在输送筒的两侧,与压种块相连;输送筒垂直部分下方设有卡扣,防止蒜种掉落,同时实现大蒜的单粒取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卡扣采用触头和弹簧配合的形式,从蒜种的两端对蒜种进行支撑,接触卡扣的蒜种在向下的外力作用下挤压触头,触头压缩弹簧,从而使弹簧回缩,取出一个蒜种,当蒜种脱离后,触头回到原位置,对后续上方的蒜种进行支撑,从而实现间隙性限制蒜种进入弧形段内。
输送筒为中空的筒型设计,选用透明的塑料材料,可以方便观察内部的情况,及时发现缺种等状态。输送筒为整个输送装置的载体,输送装置实现蒜种的压送、掉头、投种。输送筒整体椭圆柱状的管件,截面为椭圆形,与蒜种的外形统计尺寸和压送块的外形相配合,椭圆形的设计可以使蒜种在输送筒内不发生截面方向的转动,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规则排列时蒜种的体积,从而在减小输送筒体积得同时增大容种量。
蒜种排列方式利用了蒜种最小尺寸,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规则排列时蒜种的体积,增大容种量,同时这种规则的排列不仅可以使蒜种鳞芽方向相同,而且可以实现蒜背朝向相同,实现农艺要求的最佳种植要求,研究表明,这样的种植方式大蒜发芽后叶片生长方向基本一致,可以使大蒜生长中叶片的光照均匀,蒜头品质好且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压种块的主体为与输送筒内部配合的椭圆柱体,压种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能够与蒜种贴合的三角形状,对应压种块主体的短轴两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配合拉簧带动压种块推动蒜种;
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筒壁上设有对应两个连接柱的滑槽801,两个连接柱穿过对应的滑槽分别连接一个拉簧,所述压种块在两个拉簧的作用下沿输送筒轴线做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压种块由压种体和连接柱组成。压种体为软橡胶材质,与蒜种接触时可以适度变形,防止与蒜种接触时损伤蒜种,同时保证较大的摩擦力,可以较好的实现对蒜种的接触和压送。根据蒜种的外形设计了椭圆形的外形,与输送筒的形状相配合,椭圆形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与蒜种的接触,同时又能节省自身的重量,还可以限制压种块与输送筒之间的相对旋转,使压种块在输送筒中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很好的实现蒜种压送。压种体底部设计了三角形的缺口,上部角度为60度,根据蒜种的统计数据得出,可以与绝大部分蒜种贴合,同时压种体底部缺口处做了弧形设计,防止在压种过程中损伤蒜种。压种体的上部椭圆短边处设计了连接柱,与弹簧挂接,连接柱设计在短边处可以减少装置整体的长度,使整体结构更加均匀,也减少两侧弹簧的作用距离,弹簧作用更加稳定有力。
图2-图4为压种块工作示意图,可以看出,工作时蒜种的腹部角度与压种块缺口角度相贴合,压种块有微量变形以贴合蒜种表面,蒜种的长度方向上压种块几乎全部覆盖,压送作用强。
如图6所示,为大蒜种子在输送筒内的排列示意图,种子按照蒜头朝左,鳞芽朝右,蒜背朝下,腹部朝上的方式顺序排列在输送筒中,下部通过卡扣限位,上部通过压种块在拉簧的作用下向下压实种子序列。卡扣采用压缩弹簧式,固定在输送筒外部,其作用点为圆形,作用力较小,实现对大蒜种子限位的同时防止损伤种子。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段内部包括弧形通道,用于连通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弧形段还设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杆6连接取种爪7,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通过伸缩杆带动取种爪在弧形通道内作往返运动,所述伸缩杆用于带动取种爪做远离或靠近驱动机构的伸缩运动;
所述取种爪包括第一夹爪701和第二夹爪702,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铰链703铰接,铰接点处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改变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夹角以实现对蒜种的夹持和释放;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连通,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蒜种的夹持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从功能上分为3段,分别为送种段、换向段和投种段,分别对应竖直段、弧形段和水平段。送种段竖直设置,蒜种在压送块的作用下顺序排列在此段中,拉簧工作时带动压种块沿送种段上下运动。
换向段为1/4的圆弧形管件,在此段输送装置的截面由水平逐渐变为垂直,实现了输送方向的渐变调整,在此段内,输送装置完成蒜种的方向调整。为了方便取种爪在换向段内的运动,换向段两侧留出了配合取种爪运动的取种爪槽901。
投种段为水平段,输送装置在这一段完成蒜种的投放,水平段和弧形段的连接处设有投种口,取种爪在此处将种子放开,完成整个送种过程。水平段的尖端设计为闭合的尖型铲装,闭合可以防止在实际应用中土壤进入输送装置,铲形设计可以用于清土和护种。
竖直段和弧形段的结合处截面椭圆短轴方向设有挂钩,用于挂接拉簧,截面椭圆长轴处设有卡扣槽,为卡扣安装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取种爪由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组成,两个夹爪结构相同,通过底部的铰链连接为一体,安装不分方向,这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安装的简易程度。夹爪侧面设有连接体,与伸缩杆相连,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伸缩杆实现自身运动。夹爪采用半圆形设计,根据大蒜蒜背的形状形成一个夹持槽,夹持槽具有一个缺口,便于大蒜的抓取。取种爪闭合后,两边缺口的角度为60度,贴合蒜种腹部的角度,同时取种爪可以包裹绝大部分蒜种体,抓取牢固可靠。取种爪内大外小的缺口设计,在抓取过程中在取种爪的作用力下蒜种向取种爪内部运动,蒜种越抱越紧,可以防止蒜种掉落和在运动过程中蒜种从取种爪中脱出。取种爪整体为橡胶材质,根据蒜种的形状可以有适度的变形,防止损伤蒜种的同时保证抓取力即可;
取种爪取种过程如图7-图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取种时,取种爪在驱动机构和伸缩杆的作用下打开,打开角度为30度,如图7所示,此角度时取种爪的开口距离可以囊括所有统计的蒜种尺寸。取种爪打开后向上运动,将蒜种纳入内部后取种爪闭合,将蒜种抱紧,如图8所示。取种爪闭合后将蒜种牢牢抱紧,设计的形状紧紧贴合蒜种的外形,同时橡胶的材质避免损伤蒜种。图9为取种爪闭合时蒜种长度方向上的抓取位置,长度方向上取种时,取种爪一侧抓取蒜种长度方向的中心稍偏前的位置,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取种爪抓到蒜种长度方向最大截面位置,实现对蒜种的有效抓取,又可以保证在投种时至少一半的蒜种体可以进入种穴而固定投种方向,防止蒜种在投种过程中改变方向从而不能完成直立栽种。
下面结合图10对整个取种爪运动蒜种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从左到右,共经历4个阶段,换向时蒜种在输送筒内顺序排列,最下方被送种段两侧的卡扣固定,左一为取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取种爪张开,运动到最下方的蒜种处闭合抓住蒜种的后半部分,然后在执行机构的控制下以O为圆心转动,首先克服卡扣的固定力将蒜种从输送筒取出,然后向下向后运动,运动过程如左二图所示;如右二图所示,当取种爪运动到投种口正上方时,取种爪的圆周方向运动停止,取种爪不再向后运动,水平位置固定,此时,蒜种位于投种口的中心位置,投种口的投影覆盖整个蒜种,伸缩杆带动取种爪继续动作,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取种爪底部接触水平段底部,如右一图所示,然后取种爪打开,放开蒜种,蒜种从投种口落下,完成投种过程。
实施例2
在本申请的另一典型实施例中,如图11-13所示,提出一种利用实施例1大蒜输送装置的大蒜播种机。
一种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12、控制器、地轮13和上述的大蒜输送装置,所述大蒜输送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开合机构、伸缩杆分别电联,所述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地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压穴锥,所述压穴锥用于在地轮沿地面行走时刺入地面形成容纳蒜种的种穴,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开合机构将蒜种释放到种穴内;
优选的,所述压穴锥为小径端带有尖刺的圆台形结构,在刺入地面后形成倒圆台形状的种穴,所述种穴能够使落入其中的蒜种始终保持鳞芽朝上;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覆土轮15和扶手14,所述扶手用于接收外力并机架移动,所述覆土轮用于在进入种穴的蒜种上覆盖土壤。
机架是整个播种机的载体,所有部件都安装在机架上,地轮位于机架的前方,通过轴承与机架两侧相连,地轮可以在机架上实现转动;输送装置通过螺栓与机架相连,位于机架的后部,地轮的正后方,覆土轮位于机架的后方下侧,位于地轮、定向输送装置的正后方,机架的上方安装有扶手。
如图13所示,地轮包括一个轮体1301,上面均布有压穴锥1302,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四个压穴锥。压穴锥体设置为两段锥形,下部为较短的尖型锥,便于入土形成种穴底部,上层的椎体呈圆台状,长度大、角度小,形成种穴的腔体,保证种子直立;
图12为播种过程中蒜种在种穴内的状态图,左一图所示为正常状态,也是播种机设计的理想状态,此时蒜种完全直立,鳞芽朝上;中间图为蒜种在种穴内的底部极限状态,此时蒜种根部位于种穴最底部,腹部与种穴壁接触,此时蒜种鳞芽的直立度最小,但在可以理解为直立的范围内;右一图为蒜种在种穴内的侧边极限状态,此时蒜种根部位于种穴锥体交界处,蒜背与种穴壁接触,此时蒜种的鳞芽直立度也能够满足生长需求,因此,种穴限制了取种爪释放的蒜种在直立范围内。
大蒜播种机在耕翻后的土壤工作,工作时人工手推扶手使整机向前运动,地轮与地面16接触,压出种穴,接着控制模块控制输送装置将蒜种取出换向后投放,恰好落入种穴中,覆土轮从两侧取土将种子覆土后压实,完成覆土压实,从而完成整个播种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段、弧形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包括截面为椭圆形的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内配合有压种块,所述压种块配合有拉簧,所述压种块用于在拉簧的作用下将输送筒内的蒜种推向弧形段,所述水平段靠近弧形段的一端设有投种口,所述弧形段上配合有取种爪,所述取种爪用于将输送筒内的蒜种输送到投种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连接弧形段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输送筒的内部,用于限制蒜种进入弧形段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种块的主体为与输送筒内部配合的椭圆柱体,压种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能够与蒜种贴合的三角形状,对应压种块主体的短轴两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配合拉簧带动压种块推动蒜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筒壁上设有对应两个连接柱的滑槽,两个连接柱穿过对应的滑槽分别连接一个拉簧,所述压种块在两个拉簧的作用下沿输送筒轴线做直线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内部包括弧形通道,用于连通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弧形段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杆连接取种爪,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通过伸缩杆带动取种爪在弧形通道内作往返运动,所述伸缩杆用于带动取种爪做远离或靠近驱动机构的伸缩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爪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铰接,铰接点处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改变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夹角以实现对蒜种的夹持和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连通,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蒜种的夹持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的轴线与竖直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垂直,所述水平段包括一个空腔,所述空腔连通弧形段,水平段远离弧形段的一端封闭,并设有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用于推开阻挡物。
8.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蒜输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控制器和地轮,所述大蒜输送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开合机构、伸缩杆分别电联,所述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地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压穴锥,所述压穴锥用于在地轮沿地面行走时刺入地面形成容纳蒜种的种穴,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合机构将蒜种释放到种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覆土轮和扶手,所述扶手用于接收外力并带动机架移动,所述覆土轮用于在进入种穴的蒜种上覆盖土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锥为小径端带有尖刺的圆台形结构,在刺入地面后形成倒圆台形状的种穴,所述种穴能够使落入其中的蒜种始终保持鳞芽朝上。
CN201921320283.2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Active CN210928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0283.2U CN21092858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0283.2U CN21092858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8585U true CN21092858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0283.2U Active CN21092858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85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555A (zh) * 2019-08-13 2019-11-22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N112715128A (zh) * 2021-02-01 2021-04-30 海南大学 一种农业作物培养浇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555A (zh) * 2019-08-13 2019-11-22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N110476555B (zh) * 2019-08-13 2024-05-14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N112715128A (zh) * 2021-02-01 2021-04-30 海南大学 一种农业作物培养浇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8585U (zh)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A2692173C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108076757A (zh) 新型夹片式秧苗移栽机
CN110810071A (zh) 一种穴盘式大葱精量育苗机
CN109644593A (zh) 蔬菜移栽起垄一体机
CN110476555B (zh) 一种大蒜输送装置及播种机
CN113016300B (zh) 一种钵苗自动移栽机
CN112243652B (zh) 一种农业种植播种机
CN106576515B (zh) 半自动大蒜种植机
CN110972649A (zh) 一种钵苗移栽装置及钵苗移栽机
CN207869684U (zh) 新型夹片式秧苗移栽机
CN110637575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装置
CN105660000A (zh) 机械式双体精量点播器
CN214508041U (zh) 山林油茶采摘装置
EP2223585B1 (en) Transplanting apparatus
CN212381820U (zh) 一种芦菇培育系统
CN210834857U (zh) 散装玉米取样抽检装置
CN209882503U (zh) 移栽起垄设备
KR20030002619A (ko) 포트 상토 충전기
CN206963329U (zh) 一种手扶式插秧机
JP3465977B2 (ja) 仮植装置
CN216775458U (zh) 一种焦半夏播种装置
CN219182062U (zh) 便携式幼苗移栽器
CN109573628A (zh) 一种叠摞苗盆自动分离装置
CN219885054U (zh) 一种自动装卸智能育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