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6476U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26476U CN210926476U CN201921197191.XU CN201921197191U CN210926476U CN 210926476 U CN210926476 U CN 210926476U CN 201921197191 U CN201921197191 U CN 201921197191U CN 210926476 U CN210926476 U CN 210926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socket
- core
- shield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插接配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屏蔽线束、插座注塑胶芯、插座金属外壳以及主线公端子组件,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插头端子盖、主线母端子组件、插头屏蔽罩、屏蔽线束压线环、插头封线体、插头尾夹、插头屏蔽线束、插头胶芯以及信号互锁公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插头胶芯装入所述插头屏蔽罩内,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头外壳配合,所述插头胶芯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一体注塑成型。该两芯加热连接器金属外壳插座连接器整体的气密结构设计与插座金属外壳结构创新使得本连接器的防水气密性能可靠,屏蔽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因为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而连接器作为新能源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配件,在设计理念上日趋向空间小、重量小、大电流传输、所需温升小、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并且要求电磁屏蔽效果好,还要满足13A~23A需求。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加热系统电路连接及其他系统的电路连接使用的新能源高压连接器设计时往往是插座装到箱体上时不能够单独防水,在很多应用领域的安装连接器都用的是用塑胶的连接器,虽然重量比较轻,但是没有屏蔽性能与信号互锁的功能,插座密闭性不好且没有屏蔽性能不利于电流的稳定影响正常工作的功能,而且没有信号互锁的功能也不利于故障检测工作的进行,给维修和故障排除工作带来了麻烦,插座单独不能过气密的缺电使得插座在装配电箱时不能做整体防水气密的测试,现需要一种针对上述缺点改良设计的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插接配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屏蔽线束、插座注塑胶芯、插座金属外壳以及主线公端子组件,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插头端子盖、主线母端子组件、插头屏蔽罩、屏蔽线束压线环、插头封线体、插头尾夹、插头屏蔽线束、插头胶芯以及信号互锁公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插装在所述插座注塑胶芯内,所述插头端子盖装入所述插头胶芯中,所述插头胶芯装入所述插头屏蔽罩内,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头外壳配合,所述插头胶芯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插头屏蔽线束插入所述插头尾夹和所述插头封线体中,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配合,所述主线母端子组件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压紧,所述插头尾夹与所述插头外壳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插座注塑胶芯和所述插座金属外壳之间夹设有防水垫片。
优选的,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头外壳卡接配合,所述插头外壳内布置有适配的插头防水圈和插头前盖,所述插头前盖与所述插头外壳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插头外壳上加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插座金属外壳上对应的卡耳适配。
优选的,所述插座注塑胶芯中还插装有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插接配合,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外接信号线束。
优选的,所述插头屏蔽罩上加工有若干压爪,所述压爪与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配合。
优选的,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以及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均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插座金属外壳内部具有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插头屏蔽罩接触配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中加工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芯加热连接器金属外壳插座连接器使用时,插头端子盖装入插头胶芯,然后一起装入插头屏蔽罩中,插头屏蔽罩和插头胶芯卡接配合后再一起装入插头外壳,插头屏蔽罩与插头外壳同样通过卡接方式配合固定,装配好插头屏蔽罩后,再把插头防水圈套入插头外壳内,然后装入插头前盖,插头前盖同样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插头外壳相对应的位置配合固定,其中插头胶芯是与信号互锁公针注塑而成,其他全部零件的固定方式由扣位连接固定,插头屏蔽线束插入插头尾夹与插头封线体,然后把屏蔽线束压线环套入插头屏蔽线束内压紧,再把主线母端子组件装到插头屏蔽线束上压紧,把插头尾夹和插头屏蔽线束的装配体整体插入到插头外壳内,插头尾夹与插头外壳也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插座金属外壳与插座注塑胶芯一体注塑成型,防水垫片与插座主体压紧配合装在一起不易脱落, 插头与插座对插配合,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和信号互锁公针配对,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与信号线束配合,这样就使得插头和插座配合后具有二次锁结构,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与信号线束配合形成回路传输信号,插座金属外壳与插头屏蔽罩配合形成密闭屏蔽保证内部电流稳定,密封圈作为插座整体的气密结构设计部件,使得插座装配到箱体上不用与插头对插装配都可以解决单独防水IP68的问题,插座金属外壳内加工有台阶,台阶与插座注塑胶芯配合,在插座注塑胶芯一体注塑成型后,保证了插座注塑胶芯和插座金属外壳的可靠固定,实现零件数量化简的目的,可靠安全不易损坏,插座金属外壳内安设若干接触弹片,接触弹片与插头屏蔽罩形成多个紧密压紧接触配合的接触点,形成闭合回路实现稳定的屏蔽性能;本装置整体的气密结构设计与插座金属外壳结构创新使得本连接器的防水气密性能可靠,屏蔽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2中插头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插头部分的B-B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插头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主线公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主线母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线束压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胶芯和信号互锁公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台阶的位置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插座屏蔽线束,2、插座注塑胶芯,3、插座金属外壳,4、防水垫片,5、主线公端子组件,6、插头外壳,7、插头端子盖,8、主线母端子组件,9、插头屏蔽罩,10、屏蔽线束压线环,11、插头封线体,12、插头尾夹,13、插头屏蔽线束,14、卡扣,15、插头胶芯,16、信号互锁公针,17、插头防水圈,18、插头前盖,19、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20、信号线束,21、压爪,22、密封圈,23、接触弹片,2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插接配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屏蔽线束1、插座注塑胶芯2、插座金属外壳3以及主线公端子组件5,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6、插头端子盖7、主线母端子组件8、插头屏蔽罩9、屏蔽线束压线环10、插头封线体11、插头尾夹12、插头屏蔽线束13、插头胶芯15以及信号互锁公针16,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5插装在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内,所述插头端子盖7装入所述插头胶芯15中,所述插头胶芯15装入所述插头屏蔽罩9内,所述插头屏蔽罩9与所述插头外壳6配合,所述插头胶芯15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16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插入所述插头尾夹12和所述插头封线体11中,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10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配合,所述主线母端子组件8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压紧,所述插头尾夹12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和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之间夹设有防水垫片4,所述插头屏蔽罩9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所述插头外壳6内布置有适配的插头防水圈17和插头前盖18,所述插头前盖18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所述插头外壳6上加工有卡扣14,所述卡扣14与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上对应的卡耳适配,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中还插装有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16插接配合,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外接信号线束20,所述插头屏蔽罩9上加工有若干压爪21,所述压爪21与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10配合,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5以及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均通过密封圈22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密封配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内部具有接触弹片23,所述接触弹片23与所述插头屏蔽罩9接触配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中加工有台阶24,所述台阶24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适配。
工作原理:在装配该两芯加热连接器金属外壳插座连接器时,插头端子盖7装入插头胶芯15,然后一起装入插头屏蔽罩9中,插头屏蔽罩9和插头胶芯15卡接配合后再一起装入插头外壳6,插头屏蔽罩9与插头外壳6同样通过卡接方式配合固定,装配好插头屏蔽罩9后,再把插头防水圈17套入插头外壳6内,然后装入插头前盖18,插头前盖18同样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插头外壳6相对应的位置配合固定,其中插头胶芯15是与信号互锁公针16注塑而成,其他全部零件的固定方式由扣位连接固定,插头屏蔽线束13插入插头尾夹12与插头封线体11,然后把屏蔽线束压线环10套入插头屏蔽线束13内压紧,再把主线母端子组件8装到插头屏蔽线束13上压紧,把插头尾夹12和插头屏蔽线束13的装配体整体插入到插头外壳6内,插头尾夹12与插头外壳6也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插座金属外壳3与插座注塑胶芯2一体注塑成型,防水垫片4与插座主体压紧配合装在一起不易脱落, 插头与插座对插配合,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和信号互锁公针16配对,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与信号线束20配合,这样就使得插头和插座配合后具有二次锁结构,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与信号线束20配合形成回路传输信号,插座金属外壳3与插头屏蔽罩9配合形成密闭屏蔽保证内部电流稳定,密封圈22作为插座整体的气密结构设计部件,使得插座装配到箱体上不用与插头对插装配都可以解决单独防水IP68的问题,插座金属外壳3内加工有台阶24,台阶24与插座注塑胶芯2配合,在插座注塑胶芯2一体注塑成型后,保证了插座注塑胶芯2和插座金属外壳3的可靠固定,实现零件数量化简的目的,可靠安全不易损坏,插座金属外壳3内安设若干接触弹片23,接触弹片23与插头屏蔽罩9形成多个紧密压紧接触配合的接触点,形成闭合回路实现稳定的屏蔽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插接配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屏蔽线束(1)、插座注塑胶芯(2)、插座金属外壳(3)以及主线公端子组件(5),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6)、插头端子盖(7)、主线母端子组件(8)、插头屏蔽罩(9)、屏蔽线束压线环(10)、插头封线体(11)、插头尾夹(12)、插头屏蔽线束(13)、插头胶芯(15)以及信号互锁公针(16),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5)插装在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内,所述插头端子盖(7)装入所述插头胶芯(15)中,所述插头胶芯(15)装入所述插头屏蔽罩(9)内,所述插头屏蔽罩(9)与所述插头外壳(6)配合,所述插头胶芯(15)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16)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插入所述插头尾夹(12)和所述插头封线体(11)中,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10)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配合,所述主线母端子组件(8)与所述插头屏蔽线束(13)压紧,所述插头尾夹(12)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和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之间夹设有防水垫片(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屏蔽罩(9)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所述插头外壳(6)内布置有适配的插头防水圈(17)和插头前盖(18),所述插头前盖(18)与所述插头外壳(6)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6)上加工有卡扣(14),所述卡扣(14)与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上对应的卡耳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中还插装有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与所述信号互锁公针(16)插接配合,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外接信号线束(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屏蔽罩(9)上加工有若干压爪(21),所述压爪(21)与所述屏蔽线束压线环(10)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公端子组件(5)以及所述插座信号互锁母端子(19)均通过密封圈(22)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内部具有接触弹片(23),所述接触弹片(23)与所述插头屏蔽罩(9)接触配合,所述插座金属外壳(3)中加工有台阶(24),所述台阶(24)与所述插座注塑胶芯(2)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7191.XU CN210926476U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7191.XU CN210926476U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26476U true CN210926476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4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97191.XU Active CN210926476U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26476U (zh) |
-
2019
- 2019-07-29 CN CN201921197191.XU patent/CN2109264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47056B2 (en) | One-piece car charger | |
CN207425935U (zh) | 电池模组 | |
CN109103680B (zh)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
CN208889968U (zh) | 一种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 |
CN210926476U (zh) | 一种两芯加热连接器 | |
CN213636524U (zh) | 两芯高压连接器 | |
CN218160929U (zh)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
CN110544841B (zh) | 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 |
CN108054586B (zh) | 一种两芯塑胶带屏蔽连接器 | |
CN109449693B (zh) | 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绝缘体 | |
CN214280278U (zh) | 一种分箱换电连接装置 | |
CN211376782U (zh) | 电池连接器、电池上盖组件以及电池 | |
CN213816658U (zh) | 壳体结构、连接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212676518U (zh) | 防水发光模块以及连接器 | |
CN212389833U (zh) | 电磁阀线圈 | |
CN213636473U (zh) | 一种三芯高压连接器 | |
CN214957565U (zh) | 单孔旋转式储能连接器 | |
CN111682360A (zh) | 插头及连接器 | |
CN221417992U (zh) | 一种便于快速连接的充电桩 | |
CN211981868U (zh) | 一种电力猫 | |
CN218974441U (zh) | 一种防水外壳组件 | |
CN218387428U (zh) |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 |
CN220190035U (zh) | 线束连接器 | |
CN212412269U (zh) | 一种两芯高压连接器的插头组件 | |
CN210379515U (zh) | 一种塑胶高压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0000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