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925U -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7925U
CN210917925U CN201921476352.9U CN201921476352U CN210917925U CN 210917925 U CN210917925 U CN 210917925U CN 201921476352 U CN201921476352 U CN 201921476352U CN 210917925 U CN210917925 U CN 210917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concave
building brick
groove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6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来
郭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76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7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7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7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通过设置通孔可以减轻砖体重量,使砖砌筑的墙体有隔热保温功用;通过上下左右的凸凹配合,使得砌筑的墙体的每块砖紧密相连,同时因每块砖都有配合,可以实现机械化砌筑;同时在砖体上可以预设凹槽用于放置的钢筋、水电管道,减少砖体开孔,更加方便简洁;在砌筑墙体时使用墙面砖,遇到转角时使用转角砖,遇到需要拼接的位置时使用拼接砖,通过三种砖体的组合,可以快速的砌筑整栋建筑。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背景技术
砖是建筑上用的最基本的型材,从一开始的土烧砖到如今广泛使用的空心砖,砖的发展给人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砌筑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砖的种类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土木工程用砖虽然种类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土木工程用砖在砌筑建筑需要工人通过水泥灰浆将砖一层层叠加,而且在砌筑每一块砖时工人都需要对其位置进行摆正和调整,这样不仅影响了砌筑的速度,增加了工作强度,使用不够方便,而且在砌筑建筑时不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新型建筑砖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砌筑,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实现机械化砌筑的新型建筑用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用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一凹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陷部均为居中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的深度;
或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或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的深度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与第一凹槽位置一致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沿本体长度方向上居中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凹孔,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与凹孔位置一致的凸起;或者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凸起,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与凸起位置一致的凹孔。
优选的,所述凹孔和凸起设有多个且均沿本体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顶面相平,所述本体底部设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底面相平,侧面设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覆盖所述第一凸起部。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凹陷孔,所述凹陷孔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凹陷部组成,沿所述凹陷空的对称对称中心将所述本体切断,可将本体分割成多个拼接砖体,每个拼接砖体上单独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
优选的,为方便切断,在所述凹陷孔的对称中心位置设有切断槽,所述切断槽位于本体的顶面和底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孔可以减轻砖体重量,使砖砌筑的墙体有隔热保温功用;通过上下左右的凸凹配合,使得砌筑的墙体的每块砖紧密相连,同时因每块砖都有配合,可以实现机械化砌筑;同时在砖体上可以预设凹槽用于放置的钢筋、水电管道,减少砖体开孔,更加方便简洁;在砌筑墙体时使用墙面砖,遇到转角时使用转角砖,遇到需要拼接的位置时使用拼接砖,通过三种砖体的组合,可以快速的砌筑整栋建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的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的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形式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形式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形式的立体切断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砖体上下配合叠加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砌筑图。
其中,1、本体,2、拼接砖,11、通孔,12、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第一凹陷部,15、第二凹陷部,16、第一平面,17、第二平面,18、第三平面,19、凹陷孔,20、切断槽,131、第一凹槽,132、凹孔,151、第二凹槽,15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1,沿所述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12,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2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14;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二凸起部13,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3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15。
其中,通过设置通孔可以减轻砖体重量,使用砖砌筑的墙体有隔热保温功用;通过上下左右的凸凹配合,使得砌筑的墙体的每块砖紧密相连,同时因每块砖都有配合,可以实现机械化砌筑。
具体的,所述第一凸起部12、第一凹陷部14、第二凸起部13和第二凹陷部15均为居中贯通设置,贯通设置使砖体结构更美观,也便于砌筑时砖体的衔接,同时,所述通孔11设有两个,也为居中对称布置,能使所述本体1壁厚均匀。
具体的,所述第一凸起部12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14的深度;
或者所述第二凸起部13的高度也小于第二凹陷部15的深度;
或者所述第一凸起部12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14的深度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3的高度小于第二凹陷部15的深度。
其中,凸起部的高低小于凹陷部的深度,其配合和间隙配合,配合的间隙可以用来填充胶泥,按需放置钢筋,上下左右的间隙配合能使砌筑更快,参考图8,展示了上下配合叠加时的一种情况,所述本体1装配后,第二凸起部13和第二凹陷部15之间产生了缝隙,该缝隙可以用来填充胶泥、放置钢筋,填充的胶泥使上下砖体粘合不松动,放置钢筋可以使整栋房屋结构更牢固,对不需要填充胶泥的位置,该缝隙可以用来放置贴片,隔离下层砖体,贴片阻挡胶泥进入铁片以下的砖层,同时,胶泥只能填充凹凸配合的缝隙之间,内外墙体上均看不到缝隙中的胶泥,可使胶泥隐藏于砖体里面。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有第一凹槽131,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31位置一致的第二凹槽151。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51均沿本体1长度方向上居中布置。
其中,开设凹槽方便水电管道的布置,参考图8,展示了凹槽为半圆形时,两块砖上下配合的一种情况,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51在两块砖体的中心组成了一个整圆,可以非常方便的把水电管道放置于内,不用在砖体上额为开设水电管道槽,节省砌筑时间。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有凹孔132,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凹孔132位置一致的凸起152;或者在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凸起,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凸起位置一致的凹孔。
具体的,所述凹孔和凸起设有多个且均沿本体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布置。
其中,开设凹孔和凸起均为增加连接紧固性,砖体上下面配合时,上下两块砖通过配合间隙填充的胶泥连接,分别在上下面开设凹孔和凸起,使胶泥连接的两块砖更加紧固。
综上,参考图1和图2,展示了新型建筑用砖的第一种结构,该结构的砖用来砌筑建筑的墙面,称为墙面砖。
砌筑时在碰到转角位置时,墙面砖有多面有凹凸形状,砌筑转角时会造成转角面总有一面不会平整,墙面转不适合转角的砌筑。
为了方便砌筑转角,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第一平面16,所述第一平面16与顶面相平,所述本体1底部设有第二平面17,所述第二平面17与底面相平,侧面设有第三平面18,所述第三平面18覆盖所述第一凸起部12。
参考图3和图4,展示了新型建筑用砖的第二种结构,通过第一平面16、第二平面17和和第三平面18使得转角接衔接平顺,同时不会影响砖体上下左右的凹凸配合,该结构的砖用来砌筑建筑的转角位置,称为转角砖。
砌筑时碰到需要拼接砌筑的位置时,墙面砖和转角砖都不好切断,更不好控制切断的位置。
为方便拼接砌筑,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凹陷孔19,所述凹陷孔19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凹陷部14组成,沿所述凹陷孔19的对称中心将所述本体1断,可将本体1割成多个拼接砖体2每个拼接砖体2上单独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1。
具体的,为方便切断,在所述凹陷孔19的对称中心位置设有切断槽20,所述切断槽20位于本体1的顶面和底面。
参考图5-图7,展示了新型建筑用砖的第三种结构及切断后的图,该结构的砖切断后用来对需要拼接砌筑的地方进行砌筑,该砖外形结构和墙面砖一致,切断后可以很方便的直接和墙面砖和转角砖配合,同时根据凹陷孔开设的位置不同,拼接砖可以根据砌筑需要做成各种不同大小,设置的切断槽,可很快速的沿切断槽吧砖体切断,方便快捷。
参考图9,展示了三种结构的砖组合砌筑时的效果,配合紧密,连接平顺美观,胶泥,钢筋和水电管道均隐藏布置于墙体内,直接可以免除内外墙的粉刷,直接的减短了房子的建筑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1),沿所述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12),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2)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14);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二凸起部(13),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3)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2)、第一凹陷部(14)、第二凸起部(13)和第二凹陷部(15)均为居中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部(12)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14)的深度;
或所述第二凸起部(13)的高度小于第二凹陷部(15)的深度;
或所述第一凸起部(12)的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14)的深度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3)的高度小于第二凹陷部(15)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有第一凹槽(131),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31)位置一致的第二凹槽(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51)均沿本体(1)长度方向上居中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有凹孔(132),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凹孔(132)位置一致的凸起(152);或者在所述第二凸起部(13)上设凸起,所述第二凹陷部(15)上设有与凸起位置一致的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132)和凸起(152)设有多个且均沿本体(1)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第一平面(16),所述第一平面(16)与顶面相平,所述本体(1)底部设有第二平面(17),所述第二平面(17)与底面相平,侧面设有第三平面(18),所述第三平面(18)覆盖所述第一凸起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凹陷孔(19),所述凹陷孔(19)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凹陷部(14)组成,沿所述凹陷孔(19)的对称对称中心将所述本体(1)切断,可将本体(1)分割成多个拼接砖体(2),每个拼接砖体(2)上单独设有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通孔(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建筑用砖,其特征在于:为方便切断,在所述凹陷孔(19)的对称中心位置设有切断槽(20),所述切断槽(20)位于本体(1)的顶面和底面。
CN201921476352.9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Active CN210917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6352.9U CN21091792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6352.9U CN21091792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7925U true CN21091792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6352.9U Active CN21091792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7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773A (zh) * 2019-08-28 2019-12-03 郭春来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773A (zh) * 2019-08-28 2019-12-03 郭春来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7916B1 (ko) 돔형 구조물
CN210917925U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砖
KR20080025107A (ko) 개량형 벽돌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203716286U (zh) 一种拼装建材板及采用该拼装建材板进行拼装的建筑结构
EP3620587B1 (en) Corner block and block kit comprising same
US6796094B1 (en) Mortarless concrete wall system
JP2017008578A (ja) 型枠パネル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施工方法
JP2625159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用型枠組立体製造方法および型枠組立体
CN210858228U (zh) 一种装配式仿石隔音围墙
CN210917831U (zh) 一种新型建筑装配结构
CN211473049U (zh) 一种建筑用砖
JPH03217538A (ja) 構築用ブロック体
CN218406018U (zh) 一种转角砖
JP2002201757A (ja) 化粧板ブロック及びその構造体
JP3930016B2 (ja) 建築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JP2001003489A (ja) ブロックタイル
CN218406019U (zh) 一种连接砖
KR200431819Y1 (ko) 조립식 벽돌
CN220768497U (zh) 装配式保温墙片
CN218405908U (zh) 一种隐形立柱结构
CN214739205U (zh) 一种装配式石膏砌块
CN218522005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承重墙结构
CN216552654U (zh) 一种混凝土墙体用烧结多孔砖
CN218405907U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CN209780228U (zh) 一种砌体墙现浇反坎转角处模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