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3946U -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3946U
CN210913946U CN201921959516.3U CN201921959516U CN210913946U CN 210913946 U CN210913946 U CN 210913946U CN 201921959516 U CN201921959516 U CN 201921959516U CN 210913946 U CN210913946 U CN 210913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rod
fixed frame
hand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95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建政
苏玉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9219595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3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3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39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属于行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框、第一操作杆、承重板、第四连杆、连杆机构和移动机构,固定框包括竖直杆和两个水平杆,第一操作杆的一端铰接在竖直杆上,承重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框上,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操作杆和承重板上,当第一操作杆向左转动时,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向右转动时,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右下方移动,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上下台阶。本实用新型能够搬运较重的行李,还能带着行李上下楼梯。

Description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旅游或者回家探亲的次数越来越多,坐火车或者飞机出行时都会带上大包小包和行李箱,虽然行李箱的底部都装有可以滚动的轮子,但由于行李太多,需要携带多个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时,一个人不能同时搬运,需要借助行李推车,由于行李推车的放置平台有一定高度,需要花较大的力气将较重的行李搬上放置平台,此外,由于车站部分通道设置有台阶,一般的行李推车不能上下台阶,需要绕道而行,可能会延误出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便于搬运较重的行李,还能带着行李上下台阶,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竖直杆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两端的两个水平杆;
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竖直杆上,所述铰接轴的轴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承重板,所述承重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框上;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上侧面的左侧;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和承重板之间,当第一操作杆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移动,初始状态,所述移动机构使固定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的右端,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上下台阶。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之间,所述
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的下侧面上;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之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的下侧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两个所述水平杆之间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杆位于第一转轴的左侧。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挡杆外侧设有两个橡胶套,两个所述橡胶套和两个第一连杆一一对应,当第一连杆绕着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与相对应的橡胶套相接触。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承重板的右侧边沿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方向和水平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筒顶部的轮面和承重板的上侧面平齐。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承重板的左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滚筒的轴向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
两个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均固设在第二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三连杆和相对应的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固设在竖直杆内,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两端均伸出竖直杆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轴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呈圆形,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板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固设有三个分叉板,三个所述分叉板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一操作杆远离承重板的一侧垂直固设有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远离第一操作杆的一端固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挡杆上设有两个插销板,两个所述插销板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橡胶套的两侧,所述插销板上均设有第一穿孔,靠近插销板的水平杆上固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设有插销,两个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同轴设置,当第一连杆转动至接触橡胶套时,所述插销位于第一连杆的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初始状态,承重板的下侧面与两个水平杆相接触,承重板和固定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较重的行李箱放倒在承重板的右侧,然后再将其推动至承重板上,不需要直接将较重的行李提至承重板上,简单省力,然后操作第一操作杆,使其沿着铰接轴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使承重板远离固定框,抬升承重板上的行李,再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固定框移动,将行李搬运至指定位置;此外,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使固定框和承重板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在搬运的过程中滑落下来,由于增大了固定框和地面的距离,使固定框可以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第二行走机构还能带动固定框和行李上下台阶,提高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2、将第一操作杆绕着铰接轴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第一连杆绕着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绕着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使承重板可以上下移动,改变承重板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将行李搬运至承重板,结构简单;
3、当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连杆逆时针转动至接触挡杆时,所述挡杆能够限制第一连杆继续转动,使承重板能够保持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结构简单;此外,挡杆上的橡胶套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连杆和挡杆发生刚性碰撞,造成损坏;
4、初始状态,承重板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行李箱倾斜放倒在承重板的右侧,然后推动行李箱向承重板的左侧移动,承重板右侧边沿的滚筒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防止承重板将行李箱划伤,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通过第四连杆向左上方抬升承重板,同时固定框的右端抬升,行李箱向承重板的左侧滑动,最后抵靠在挡板上,挡板可以防止行李箱滑出承重板;
5、初始状态,承重板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当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绕着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使第三连杆上的第一滚轮逐渐转动至第二转轴的右侧,将固定框抬升,使其远离地面,便于搬运装置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此外,当固定框被抬升至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时,承重板也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滑落;
6、当搬运装置需要上台阶时,使第二行走机构接触台阶,向左上方拉动推杆,使三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绕着第二固定轴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转动至接触上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脱离地面,在固定板的逆时针转动下,搬运装置上升一个台阶,同理,当搬运装置需要下台阶时,使第一行走机构悬空,向右下方推动推杆,使三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绕着第二固定轴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转动至接触下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脱离地面,在固定板的顺时针转动下,搬运装置下降一个台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行李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插销依次穿过第二穿孔和两个第一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承重板被抬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放置行李箱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放置行李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11、水平杆;111、切口;12、竖直杆;13、挡杆;131、橡胶套;132、插销板;133、第一穿孔;14、导向板;141、插销;142、第二穿孔;2、第一转轴;21、第一连杆;3、第二转轴;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第一滚轮;4、承重板;41、挡板;42、滚筒;421、第一眼板;5、套管;51、铰接轴;52、第二眼板;53、第一操作杆;54、第二操作杆;55、推杆;56、第四连杆;6、第二固定轴;61、固定板;611、分叉板;62、第二滚轮;7、行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8所示,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包括固定框1、第一操作杆53、承重板4、第四连杆56、连杆机构和移动机构。
所述固定框1包括竖直杆12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12两端的两个水平杆11,两个所述水平杆11的右端均设有切口111。
所述竖直杆12上平行设有两个第二眼板52,两个第二眼板52之间固连有铰接轴51,所述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1铰接在竖直杆12的中部,所述铰接轴51的轴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承重板4活动设置在固定框1上,初始状态,所述承重板4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与两个水平杆11相接触,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在固定框1的上方移动。
所述第四连杆56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53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上侧面的左侧。
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和承重板4之间,当第一操作杆53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53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1。
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移动,初始状态,所述固定框1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右端,当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1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上下台阶。
初始状态,承重板4的下侧面与两个水平杆11相接触,承重板4右侧到地面的距离较小,由于固定框1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较重的行李箱7放倒在承重板4的右侧,然后再将其推动至承重板4上,不需要直接将较重的行李箱7提至承重板4上,简单省力,然后操作第一操作杆53,使其沿着铰接轴51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使承重板4远离固定框1,抬升承重板4上的行李箱,再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固定框1移动,将行李箱7搬运至指定位置;此外,当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1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使固定框1和承重板4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7在搬运的过程中滑落下来,由于增大了固定框1和地面的距离,使固定框1可以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第二行走机构还能带动固定框1和行李箱7上下台阶,提高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来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
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一转轴2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2上垂直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和第一转轴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轴3上垂直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远离第二转轴3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将第一操作杆53绕着铰接轴51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第一连杆21绕着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31绕着第二转轴3逆时针转动,使承重板4可以上下移动,改变承重板4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将行李箱7搬运至承重板4上,结构简单。
具体来说,两个所述水平杆11之间设有挡杆13,所述挡杆13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杆13位于第一转轴2的左侧。
当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连杆21逆时针转动至接触挡杆13时,所述挡杆13能够限制第一连杆21继续转动,使承重板4能够保持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结构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挡杆13外侧设有两个橡胶套131,两个所述橡胶套131和两个第一连杆21一一对应,当第一连杆21绕着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第一连杆21与相对应的橡胶套131相接触。
当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连杆21逆时针转动至接触挡杆13时,挡杆13上的橡胶套13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连杆21和挡杆13发生刚性碰撞,造成损坏。
具体来说,所述承重板4的右侧边沿设有两个第一眼板421,两个所述第一眼板421之间转动设置有滚筒42,所述滚筒42的轴线方向和水平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筒42顶部的轮面和承重板4的上侧面平齐。
初始状态,承重板4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行李箱7倾斜放倒在承重板4的右侧,然后推动行李箱7向承重板4的左侧移动,承重板4右侧边沿的滚筒42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防止承重板4将行李箱7划伤。
具体来说,所述承重板4的左侧设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与滚筒42的轴向平行。
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53,通过第四连杆56向左上方抬升承重板4,同时固定框1的右端升高,使行李箱7向承重板4的左侧滑动,最后抵靠在挡板41上,挡板41可以防止行李箱7滑出承重板4。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两个第三连杆32。
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均固设在第二转轴3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和两个第二连杆31一一对应,所述第三连杆32和相对应的第二连杆31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连杆32远离第二转轴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33,当承重板4接触两个水平杆11的上侧面时,所述第一滚轮33的轮面伸出水平杆11的下侧面与地面接触。
初始状态,承重板4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当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53,带动第二连杆31和第三连杆32绕着第二转轴3逆时针转动,使第三连杆32上的第一滚轮33逐渐转动至第二转轴3的右侧,将固定框1抬升,使其远离地面,便于搬运装置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此外,当固定框1被抬升至左低右高的倾斜时,承重板4也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7滑落。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轴6和两个固定板61。
所述第二固定轴6固设在竖直杆12内,所述第二固定轴6的两端均伸出竖直杆12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轴6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所述固定板61均呈圆形,两个所述固定板61分别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轴6的两端,所述固定板61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固设有三个分叉板611,三个所述分叉板611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2。
当搬运装置需要上台阶时,向后拉动搬运装置,使第二行走机构接触台阶,向左上方拉动推杆55,使三个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绕着第二固定轴6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转动至接触上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脱离地面,在固定板61的逆时针转动下,搬运装置上升一个台阶,同理,当搬运装置需要下台阶时,向前推动搬运装置,使第一行走机构悬空,向右下方推动推杆55,使三个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绕着第二固定轴6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转动至接触下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611上的第二滚轮62脱离地面,在固定板61的顺时针转动下,搬运装置下降一个台阶,操作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操作杆53远离承重板4的一侧垂直固设有第二操作杆54,所述第二操作杆54远离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固设有推杆55,所述推杆55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
当承重板4上未放置行李时,第一操作杆53处于倾斜向右的状态,不利于人员推动搬运装置,推杆55设置在第一操作杆53远离承重板4的一侧,便于人员推动搬运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来说,所述挡杆13上设有两个插销板132,两个所述插销板132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橡胶套131的两侧,所述插销板132上均设有第一穿孔133,靠近插销板132的水平杆11上固设有导向板14,所述导向板14上设有第二穿孔142,所述第二穿孔142内插设有插销141,两个所述第一穿孔133和第二穿孔142同轴设置,当第一连杆21转动至接触橡胶套131时,所述插销141位于第一连杆21的右侧。
当承重板4上未放置行李时,承重板4接触两个水平杆11,插销141仅插设在第二穿孔142内,当承重板4上放置行李时,第一操作杆53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杆21绕着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使第一连杆21接触挡杆13上的橡胶套131,然后推动插销141,使其依次穿过第二穿孔142和两个插销板132上的第一穿孔133,此时,插销141位于第一连杆21的右侧,将第一连杆21固定住,在推动搬运装置前进时,防止第一连杆21发生顺时针转动,承重板4向右下方移动,使承重板4上的行李滑落下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包括竖直杆(12)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12)两端的两个水平杆(11);
第一操作杆(53),所述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1)铰接在竖直杆(12)上,所述铰接轴(51)的轴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活动设置在固定框(1)上;
第四连杆(56),所述第四连杆(56)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53)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上侧面的左侧;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和承重板(4)之间,当第一操作杆(53)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53)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1);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移动,初始状态,所述移动机构使固定框(1)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右端,当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1)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上下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一转轴(2)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第二转轴(3),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和第一转轴(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轴(3)上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远离第二转轴(3)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平杆(11)之间设有挡杆(13),所述挡杆(13)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杆(13)位于第一转轴(2)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3)外侧设有两个橡胶套(131),两个所述橡胶套(131)和两个第一连杆(21)一一对应,当第一连杆(21)绕着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第一连杆(21)与相对应的橡胶套(13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4)的右侧边沿转动设置有滚筒(42),所述滚筒(42)的轴线方向和水平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筒(42)顶部的轮面和承重板(4)的上侧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4)的左侧设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与滚筒(42)的轴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
两个第三连杆(32),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均固设在第二转轴(3)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和两个第二连杆(31)一一对应,所述第三连杆(32)和相对应的第二连杆(31)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连杆(32)远离第二转轴(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轴(6),所述第二固定轴(6)固设在竖直杆(12)内,所述第二固定轴(6)的两端均伸出竖直杆(12)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轴(6)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固定板(61),两个所述固定板(61)均呈圆形,两个所述固定板(61)分别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轴(6)的两端,所述固定板(61)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固设有三个分叉板(611),三个所述分叉板(611)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杆(53)远离承重板(4)的一侧垂直固设有第二操作杆(54),所述第二操作杆(54)远离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固设有推杆(55),所述推杆(55)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3)上设有两个插销板(132),两个所述插销板(132)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橡胶套(131)的两侧,所述插销板(132)上均设有第一穿孔(133),靠近插销板(132)的水平杆(11)上固设有导向板(14),所述导向板(14)上设有第二穿孔(142),所述第二穿孔(142)内插设有插销(141),两个所述第一穿孔(133)和第二穿孔(142)同轴设置,当第一连杆(21)转动至接触橡胶套(131)时,所述插销(141)位于第一连杆(21)的右侧。
CN201921959516.3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3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9516.3U CN210913946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9516.3U CN210913946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3946U true CN210913946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95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3946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39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917A (zh) * 2019-11-13 2020-01-2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CN110712917B (zh) * 2019-11-13 2024-05-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917A (zh) * 2019-11-13 2020-01-2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CN110712917B (zh) * 2019-11-13 2024-05-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9761B (zh) 一种方便卸货的货车车斗
KR100955167B1 (ko) 자주대차 사용의 물품이재방법 및 자주대차
CN104738940A (zh) 旅行箱
JP6588886B2 (ja) 道路コーン設置回収装置
CN210913946U (zh)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JP2009006958A (ja) ヘリコプターの移動装置及びヘリコプターの移動方法
CN110712917A (zh)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CN208291277U (zh) 一种新型自动对接转运台车
CN109230230B (zh) 一种箱包配件的转运系统
CN206213468U (zh) 一种省力推进式旅行箱
CN109018993B (zh) 一种箱包配件的转运装置
CN110712917B (zh)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JP6174621B2 (ja) 段差対応型のキャスター装置
CN206781804U (zh) 一种手推车
CN215752488U (zh) 一种自动化搬运设备的防掉落装置
JP3973595B2 (ja) 育苗箱積重ね装置
JP6609011B1 (ja) 搬送台車装置
CN204952160U (zh) 一种设有滚轮和撑杆的高尔夫球袋
CN211418912U (zh) 一种多功能装卸运输机
KR102103744B1 (ko) 마차용 트랙 장치
CN210116527U (zh) 一种购物手拉车
CN202557572U (zh) 一种具有行走支撑机构之行李车
CN109677856A (zh) 一种台车回收平台
CN210105262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移动操作平台
CN110126894B (zh) 一种购物手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