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1383U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1383U
CN210901383U CN201921556759.2U CN201921556759U CN210901383U CN 210901383 U CN210901383 U CN 210901383U CN 201921556759 U CN201921556759 U CN 201921556759U CN 210901383 U CN210901383 U CN 21090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ssembly
smoke outlet
smoke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67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权
张云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67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1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和壳体组件,雾化组件上设置进油孔,进油孔供烟油流入雾化组件,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雾化组件插设于第二腔体且伸入第一腔体,壳体组件沿雾化组件的轴向可移动,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进油孔位于第二腔体的内部且进油孔与壳体组件相贴合;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第一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含控制模块和上述雾化器,雾化组件固定在控制模块上。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使用雾化器雾化烟油或者其他化学物质,产生雾气来代替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成为一种烟草替代品,雾化器内烟油通过雾化组件上的进油孔进入雾化组件,雾化组件与烟油发生作用产生雾气。在目前大部分的雾化器结构中,雾化组件直接暴露在烟油中,烟油和雾化组件一直接触在一起,而烟油与雾化组件长期接触会使烟油变质,且烟油有通过雾化组件上的进油孔漏油到外部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变质和漏油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通过移动雾化组件来实现进油孔与烟油的导通和隔绝,但雾化组件在工作的时候需通电,因此雾化组件上需固定一组或多组电连接件与电子烟内部的电源连接,雾化组件的频繁移动会造成电连接件晃动或脱落,从而导致雾化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不良或断电,影响电子烟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不仅能解决电子烟烟油因长时间与雾化组件接触而变质以及烟油外漏的问题,而且能解决雾化组件因频繁移动导致通电过程接触不良或断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雾化器,包括: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上设置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用于供烟油流入所述雾化组件的内部;以及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存放烟油,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雾化组件插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且伸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壳体组件沿所述雾化组件的轴向可移动,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贴合;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上设置第一限位件,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当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卡接;当所述壳体组件移动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为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密封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覆盖所述进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出烟密封管道,所述出烟密封管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出烟密封管道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出烟管,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出烟管连接,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雾化芯上,所述雾化芯用于将烟油雾化形成烟雾,所述出烟管用于排出烟雾,所述出烟密封管道沿其轴向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出烟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出烟管与所述出烟密封管道之间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出烟密封管道的内壁还设有第四限位件,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上设有第五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五限位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五限位件为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含控制模块和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组件固定在所述控制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第一电连接件,所述雾化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雾化器及电子烟之后,当用户使用电子烟时,可将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进油孔位于第一腔体内,进油孔能够与存放烟油的第一腔体导通,烟油可通过雾化组件上的进油孔流入雾化组件内部,与雾化组件作用产生烟雾;当用户停止使用电子烟时,可将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进油孔位于第二腔体内部且与壳体组件相贴合,烟油无法通过进油孔进入雾化组件内部,实现烟油和雾化组件内部的隔离,防止烟油与雾化组件长期接触而变质,且能够避免烟油通过进油孔漏油。而且,在本申请的电子烟中,雾化组件能够保持不动,而使壳体组件移动,可以有效避免雾化组件因频繁移动导致雾化组件的电连接件晃动或脱落导致雾化器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不良或断电的问题,提升电子烟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壳体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局部位置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壳体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雾化组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壳体组件;11、密封件;12、壳体;13、出烟密封管道;131、第四限位件;14、第一腔体;15、第二腔体;16、第二限位件;17、第三限位件;
2、雾化组件;21、雾化芯;22、进油孔;23、出烟管;24、第二电连接件;25、第一限位件;
3、密封环;31、第五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为电子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安装在电子烟上。
该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1和雾化组件2,壳体组件1用于存放烟油;雾化组件2用于雾化烟油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壳体组件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第一腔体14用于存放烟油,第一腔体14与第二腔体15连通;雾化组件2插设于第二腔体15且伸入第一腔体14,雾化组件2上设置进油孔22,进油孔22用于供烟油流入雾化组件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1沿雾化组件2的轴向可移动:如图1所示,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进油孔22位于第二腔体15的内部,此时进油孔22与壳体组件1相贴合,也即,进油孔22与第二腔体15的内壁相贴合,进油孔22能够被壳体组件1所封堵,第一腔体14内的烟油无法通过进油孔22进入雾化组件2内;如图3所示,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油孔22位于第一腔体14内,此时进油孔22与第一腔体14连通,第一腔体14内的烟油能够通过进油孔22进入雾化组件2内。
一般地,电子烟在被使用之前,壳体组件1被设于第一位置,此时进油孔22位于第二腔体15的内部且与壳体组件1相贴合,烟油无法进入雾化组件2的内部,实现烟油与雾化组件2内部的隔离,防止烟油与雾化组件2长期接触而变质,且能够避免烟油通过进油孔22漏油;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子烟时,将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进油孔22与第一腔体14导通,烟油能够通过进油孔22流入雾化组件2的内部,与雾化组件2作用产生烟雾;当用户停止使用电子烟时,将壳体组件1再移回至第一位置,通过壳体组件1的来回移动可以实现烟油与雾化组件2的导通和隔离。而且,在本申请的电子烟中,雾化组件2保持不动,壳体组件1移动,可以有效避免雾化组件2因频繁移动导致雾化组件2上的电连接件晃动或脱落,从而避免雾化器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不良或断电问题,提升电子烟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组件2的整体形状为柱状,具体可为圆柱或方形柱,第二腔体15的形状与雾化组件2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雾化组件2的外壁上设置第一限位件25,壳体组件2上设置第二限位件16和第三限位件17。如图1和图2所示,当用户不需要使用电子烟时,可将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限位件25与第二限位件16卡接,可将壳体组件1稳定在第一位置,避免壳体组件1在雾化组件2的轴向上产生任意滑动而使烟油与进油孔22接触,从而避免部分烟油流入雾化组件2的内部,保证在用户不使用电子烟的情况下烟油与雾化组件2一直是隔绝的;如图3所示,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子烟时,可将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一限位件25与第三限位件17卡接,可将壳体组件1固定在第二位置,使进油孔22稳定地在第一腔体14内,以使烟油能够稳定地通过进油孔22进入雾化组件2,从而保证电子烟持续稳定的工作状态。而且,第一限位件25分别与第二限位件16和第三限位件17配合,可以限制壳体组件1在雾化组件2的轴向的移动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5为环形凸起,第二限位件16和第三限位件17均为环形凹槽,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件25在雾化组件2轴向上的相对两侧均具有导向面,该导向面便于第一限位件25分别与第二限位件16和第三限位件17的配合或分离。具体的,该导向面可以是弧形面,也可以是相对于雾化组件2的轴向倾斜的平面。第二限位件16和第三限位件17的形状与第一限位件25的形状相配合。
具体地,如图4所示,壳体组件1包含密封件11和壳体12,密封件11固定在壳体12的内部,密封件11和壳体12围合形成第一腔体14,在密封件11上开设第二腔体15,雾化组件2插设于第二腔体15内且伸入第一腔体14,参考图1和图2,在壳体组件1移动的过程中,密封件11与雾化组件2始终是相贴合的,保证了存放烟油的第一腔体14的密封性,避免了烟油漏油情况。当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件11覆盖进油孔22,此时隔绝了烟油与雾化组件2,烟油无法与雾化组件2发生作用产生烟雾,而且能够避免烟油通过进油孔22漏油。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件11为弹性密封元件,弹性材质的密封件11既能够保证壳体组件1能够相对于雾化组件2顺利地移动,又能够保证壳体组件1与雾化组件2紧密贴合,以保证第一腔体14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壳体组件1还包括出烟密封管道13,出烟密封管道13设于第一腔体14的内部,出烟密封管道13的一端与壳体12密封连接,且与外界连通。如图1和图5所示,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芯21和出烟管23,雾化芯21和出烟管23连接,进油孔22位于雾化芯21上,雾化芯21用于将烟油雾化形成烟雾,出烟管23用于排出烟雾,出烟密封管道13沿其轴向可移动的套设于出烟管23上。
当用户使用电子烟时,将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二位置,烟油通过进油孔22流入雾化芯21,烟油与雾化芯21发生作用产生烟雾,烟雾顺着出烟管23进入出烟密封管道13,然后沿着出烟密封管道13排出壳体12,最终到达用户的口中。在本实施例中,出烟密封管道13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确保壳体组件1移动时,出烟管23始终在出烟密封管道13内,也即,不管壳体组件1移动至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出烟管23始终位于出烟密封管道13的内部,这样,可保证在壳体组件1移动的过程中,烟油不会流入出烟管23。
进一步地,出烟密封管道13和出烟管23之间设置有密封环3,可以提高出烟密封管道13与出烟管2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第一腔体14内的烟油从出烟密封管道13和出烟管23之间的位置泄露。
出烟密封管道1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限位件131,密封环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五限位件31,通过第四限位件131和第五限位件31的配合,可将密封环3固定在出烟密封管道13的内壁上,这样,即使壳体组件1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也能保证出烟密封管道13与出烟管23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限位件131为环形凸起,第五限位件31为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卡接配合。当然,也可将第四限位件131设为环形凹槽,将第五限位件31设为环形凸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密封环3固定在出烟管23的外壁上,使出烟密封管道13能够相对于密封环3移动,也即,在出烟管23的外壁上设置第六限位件,在密封环的内壁上设置第七限位件,通过第六限位件与第七限位件的卡接配合实现密封环3与出烟管23之间的固定。具体的,可以将第六限位件设为环形凹槽,第七限位件设为环形凸起;也可以将第六限位件设为环形凸起,第七限位件设为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进油孔22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当壳体组件1位于第二位置时,烟油可通过多个进油孔22流入雾化芯21的内部,有利于烟油与雾化芯21的充分接触,便于产生更多的烟雾。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孔22的数量为2个,2个进油孔相对于雾化芯2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在雾化芯21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含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雾化组件2固定在控制模块上,壳体组件1沿雾化组件2的轴向可移动,也即,壳体组件1能够相对于控制模块进行移动,这种壳体组件1移动而雾化组件2保持不动的移动方式可以避免雾化组件2上的电连接件因雾化组件2的频繁移动而晃动或脱落的问题,从而提升电子烟质量。
雾化组件2与控制模块的固定方式可为螺栓、螺母、螺钉或销钉连接。
雾化组件2与控制模块之间电连接,具体的,雾化组件2的底部设有第二电连接件24,控制模块上设有第一电连接件(图中未示),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24固定连接,由此实现了雾化组件2的通电过程,为烟油与雾化组件2发生作用产生烟雾提供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不仅能解决电子烟烟油因长时间与雾化组件接触而变质以及烟油外漏的问题,而且能解决雾化组件因频繁移动导致通电过程接触不良或断电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上设置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用于供烟油流入所述雾化组件的内部;以及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存放烟油,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雾化组件插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且伸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壳体组件沿所述雾化组件的轴向可移动,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贴合;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上设置第一限位件,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当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卡接;当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为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覆盖所述进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出烟密封管道,所述出烟密封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出烟密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出烟管,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出烟管连接,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雾化芯上,所述雾化芯用于将烟油雾化形成烟雾,所述出烟管用于排出烟雾,所述出烟密封管道沿其轴向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出烟管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管与所述出烟密封管道之间设有密封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密封管道的内壁还设有第四限位件,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上设有第五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五限位件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五限位件为环形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的数量为多个。
12.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组件固定在所述控制模块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第一电连接件,所述雾化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固定连接。
CN201921556759.2U 2019-09-18 2019-09-18 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1090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759.2U CN2109013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759.2U CN2109013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1383U true CN210901383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6759.2U Active CN2109013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1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2576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设备和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2576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设备和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924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3435688U (zh) 电子烟雾化器
WO202105643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2590248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0976898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090138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82521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EP3360430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111248511A (zh) 电子烟及其烟弹
CN220274893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6220199U (zh) 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气道组件密封储油仓装置
CN216651316U (zh) 具有弓形气路的电子烟
CN21534701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4759144U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0988216U (zh) 电子烟
CN210642446U (zh) 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CN216059195U (zh) 电子雾化器
CN220529272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1602864A (zh) 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CN219741875U (zh) 一种新型雾化吸入装置
CN218650292U (zh) 一种烟弹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500424U (zh) 一种防漏液电子烟
CN209931495U (zh) 双转换盲插式气雾生成装置
CN221012000U (zh)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N215455367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