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1823U -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1823U
CN210881823U CN201921725896.4U CN201921725896U CN210881823U CN 210881823 U CN210881823 U CN 210881823U CN 201921725896 U CN201921725896 U CN 201921725896U CN 210881823 U CN210881823 U CN 210881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tray
carri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58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yu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yu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yu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yu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58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1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1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1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涉及装卸设备领域,包括无人机托盘、滑道机构和托盘固定装置,无人机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用对无人机起落架进行固定的机架固定装置;滑道机构与车厢底板、无人机托盘连接,托盘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通过设置滑道机构,装卸无人机时只需很小的推力便可将无人机推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通过机架固定装置将无人机固定于无人机托盘上,通过托盘固定装置将无人机托盘固定于车厢底板上,避免运输过程中无人机出现移动或侧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装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划分,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但是无人机在非作业状态下一般都需要使用卡车进行运输,现有的无人机装卸过程由于缺少专业的装卸设备,导致装卸不便,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无人机装卸技术存在装卸不便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所述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包括:
无人机托盘,所述无人机托盘用于承载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用对无人机起落架进行固定的机架固定装置;
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与车厢底板、无人机托盘连接,所述滑道机构用于承载无人机托盘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在无人机托盘到达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后降低无人机托盘的高度,防止无人机托盘运动;
托盘固定装置,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所述托盘固定装置用于对无人机托盘进行固定,防止无人机发生移动或侧翻。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轨和两个可升降小车,两个所述滑轨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可升降小车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的下表面,并分别与两个滑轨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所述可升降小车包括承载架、车体、连接件和手柄,所述车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架体,两个所述架体之间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和多个导向轮,所述承载架呈倒置的槽型结构,所述承载架扣合于车体的上方,所述承载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位置与导向轮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架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活动地设置有与承载架的一端连接的销轴,所述手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手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依次穿过承载架、无人机托盘后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小车还包括套环和限位杆,所述套环与承载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杆穿过套环后与两个架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槽和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两个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滑槽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的下表面,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滑槽一一对应地卡设于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包括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型支撑架、气囊、槽型滚轮安装架,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槽型支撑架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所述气囊设置于槽型支撑架内,所述槽型滚轮安装架设置于槽型支撑架内,并位于气囊的上方;多个所述滚轮分别通过销轴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槽型滚轮安装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还包括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气囊与槽型滚轮安装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拧螺栓和压板,所述第一手拧螺栓通过基座与无人机托盘上表面铰接,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基座与无人机托盘上表面铰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手拧螺栓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固定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手拧螺栓,所述第二手拧螺栓通过基座与车厢底板铰接,所述无人机托盘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与第二手拧螺栓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托盘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两条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防滑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通过设置滑道机构,装卸无人机时只需很小的推力便可将无人机推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通过机架固定装置将无人机固定于无人机托盘上,通过托盘固定装置将无人机托盘固定于车厢底板上,避免运输过程中无人机出现移动或侧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托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与可升降小车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托盘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托盘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小车处于抬升状态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小车未抬升状态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无人机托盘;11、滑槽;12、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3、第一手拧螺栓;14、压板;15、第二手拧螺栓;16、防滑片;17、槽型支撑架;18、气囊;19、槽型滚轮安装架;20、滑轨;21、支撑板;30、可升降小车;31、承载架;32、车体;33、连接件;34、手柄;35、架体;36、滚轮;37、导向轮;38、楔形块;39、条形孔;40、销轴;41、支撑件;42、套环;4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包括无人机托盘10、滑道机构和托盘固定装置,如图6所示,无人机托盘10用于承载无人机,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托盘10呈矩形板状结构,无人机托盘10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在满足托盘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设置镂空部可有效降低托盘的重量。无人机托盘10上设置有四个用对无人机起落架进行固定的机架固定装置,其中,两个机架固定装置设置于无人机托盘10的一侧边,剩余两个机架固定装置设置于无人机托盘10的另一侧边。如图2所示,机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拧螺栓13和压板14,第一手拧螺栓13通过第一基座与无人机托盘10上表面铰接,压板14的一端通过第二基座与无人机托盘10上表面铰接,压板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手拧螺栓13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时将无人机起落架放置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将压板14另一端的卡槽卡住第一手拧螺栓13,拧紧第一手拧螺栓13,以确保第一手拧螺栓13的螺母将压板14压紧,从而将无人机牢牢固定于无人机托盘10上,由于每个机架固定装置最大可提供2.5吨的压紧力,完全不用担心无人机在无人机托盘10上的松动。为了防止无人机起落架在压紧后在颠簸下发生的蠕动,无人机托盘1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两条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凹槽内镶嵌有防滑片16,防滑片16的厚度为6mm,材质为橡胶,防滑片16可保护起落架的圆柱面,防止压紧时损伤起落架表面,同样地,压板14与起落架接触的部位也可设置防滑片16。
如图3、4、5所示,滑道机构与车厢底板、无人机托盘10连接,滑道机构用于承载无人机托盘10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在无人机托盘10到达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后降低无人机托盘10的高度,防止无人机托盘10运动。本实施例中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轨20和两个可升降小车30,两个滑轨20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滑轨20用于为可升降小车30提供导向作用,并减小可升降小车30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经测试只需要20KG力气就可以推动无人机滑轨20移动,非常省力。滑轨20的材质为不锈钢,确保长期使用不会生锈。为了更方便的装卸无人机,车厢尾板上也设置有两个滑轨20,且车厢尾板上滑轨20的位置与车厢底板上滑轨20的位置对应,确保可升降小车30可从车厢尾板上的滑轨20直接滑入车厢底板上的滑轨20,滑轨20与车厢底板、车厢尾板通过螺栓连接。为了防止无人机托盘10从车厢尾板上滑落以及限制无人机托盘10在车厢内的移动距离,车厢尾板上的滑轨20和车厢底板上的滑轨20均设置有托盘限位块。
如图11、12、13所示,两个可升降小车30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10的下表面,并分别与两个滑轨20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可升降小车30包括承载架31、车体32、连接件33和手柄34,车体3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架体35,两个架体35之间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36和多个导向轮37,承载架31呈倒置的槽型结构,承载架31扣合于车体32的上方,无人机托盘10通过螺栓与承载架31连接,承载架3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楔形块38,楔形块38的位置与导向轮37的位置一一对应,连接件33的一端与架体35的一端连接,连接件33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39,条形孔39内活动地设置有与承载架31的一端连接的销轴40,手柄34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支撑件41,手柄34一端的端部与连接件33连接,手柄34另一端依次穿过承载架31、无人机托盘10后向上延伸。为了方便使用,可将手柄34一端的端部与连接件33插接连接,不使用时,可将手柄34去掉。可升降小车30在未抬升状态时无人机托盘10平稳放置在滑轨20上,此时无人机的重量由滑轨20承担,可升降小车30的滚轮36将悬空,无人机托盘10由于与滑轨20直接接触,不会发生移动。可升降小车30需要提升高度时,扳动手柄34,手柄34通过连接件33带动承载架31向架体35的一端运动,同时由于楔形块38与导向轮37配合的面为斜面,承载架31在运动过程高度会升高,最大提升高度为10mm,最大提升重量可达1500KG。当需要降低可升降小车30的高度时,反向推动手柄34,便可降低可升降小车30的高度。为了对承载架31的移动距离和抬升高度进行限制,可升降小车30还包括套环42和限位杆43,套环42与承载架31的下表面连接,限位杆43穿过套环42后与两个架体35连接。
如图7所示,托盘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托盘固定装置用于对无人机托盘10进行固定,防止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动或侧翻。托盘固定装置包括四个第二手拧螺栓15,四个第二手拧螺栓15布置于轨道的两侧,当然,第二手拧螺栓15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手拧螺栓15通过基座与车厢底板铰接,无人机托盘10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与第二手拧螺栓15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数量同样为四个。当无人机托盘10进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后,转动第二手拧螺栓15,将第二手拧螺栓15卡入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内,拧紧第二手拧螺栓15,便可将无人机托盘10牢牢固定于车厢底板上,相较于其它固定装置,本实施例的托盘固定装置锁定速度快,而且可靠性好。
无人机装车过程:
1、使用专用的移动工具将无人机放置在无人机托盘10的指定位置;
2、将压板14另一端的卡槽卡住第一手拧螺栓13,拧紧第一手拧螺栓13,将无人机牢牢固定于无人机托盘10上;
3、将车厢尾板上升至指定高度位置;
4、扳动手柄34使得承载架31的高度升高,使得无人机托盘10离开滑轨20;
5、将无人机托盘10连同无人机推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反向推动手柄34,降低可升降小车30的高度,此时,无人机的重量由滑轨20承担,可升降小车30的滚轮36将悬空,无人机托盘10由于与滑轨20直接接触,不会发生移动。
6、转动第二手拧螺栓15,将第二手拧螺栓15卡入与其对应的第二卡槽内,拧紧第二手拧螺栓15,便可将无人机托盘10牢牢固定于车厢底板上,从而完成装车过程。
通过设置滑道机构,装卸无人机时只需很小的推力便可将无人机推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通过机架固定装置将无人机固定于无人机托盘10上,通过托盘固定装置将无人机托盘10固定于车厢底板上,避免运输过程中无人机出现移动或侧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卸车过程与装车过程相反,因此不再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无人机托盘10呈矩形框架结构,如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的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槽11和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2,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2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滑槽11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10的下表面,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滑槽11一一对应地卡设于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2的上方;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2包括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型支撑架17、气囊18、槽型滚轮安装架19,以及多个滚轮36;槽型支撑架17通过螺栓固定于车厢底板上,气囊18设置于槽型支撑架17内,本实施例中气囊18为橡胶管,当然也可采用PVC材质的农业灌溉用管或消防用管替代,气囊18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气囊1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气管线与供气设备连接,气囊18可根据输送货物的重量选择不同的尺寸和壁厚。槽型滚轮安装架19设置于槽型支撑架17内,并位于气囊18的上方;多个滚轮36分别通过销轴40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槽型滚轮安装架19内。此外,气举滚轮输送装置12还包括沿车厢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放置于气囊18与槽型滚轮安装架19之间。通过使用供气设备给气囊18充气,气囊18会由扁平的状态慢慢变成近似圆柱状,气囊18托举槽型滚轮安装架19向上运动,使得滚轮36从槽型支撑架17的上端口伸出后与滑槽11接触,使滑槽11与车厢底板分离,此时,滚轮36与滑槽11滑动配合,只需很小的推力便可将无人机推入车厢内的预定位置,无人机到达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后,卸放气囊18内的气体,槽型滚轮安装架19向下运动,滑槽11与车厢底板接触,此时,无人机的重量由车厢底板承担,使用托盘固定装置将无人机托盘10牢牢固定于车厢底板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包括:
无人机托盘,所述无人机托盘用于承载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用对无人机起落架进行固定的机架固定装置;
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与车厢底板、无人机托盘连接,所述滑道机构用于承载无人机托盘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在无人机托盘到达车厢内的预定位置后降低无人机托盘的高度,防止无人机托盘运动;
托盘固定装置,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所述托盘固定装置用于对无人机托盘进行固定,防止无人机发生移动或侧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轨和两个可升降小车,两个所述滑轨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可升降小车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的下表面,并分别与两个滑轨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所述可升降小车包括承载架、车体、连接件和手柄,所述车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架体,两个所述架体之间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和多个导向轮,所述承载架呈倒置的槽型结构,所述承载架扣合于车体的上方,所述承载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位置与导向轮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架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活动地设置有与承载架的一端连接的销轴,所述手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手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依次穿过承载架、无人机托盘后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小车还包括套环和限位杆,所述套环与承载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杆穿过套环后与两个架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槽和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两个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间隔设置于车厢底板上,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滑槽间隔设置于无人机托盘的下表面,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滑槽一一对应地卡设于两个气举滚轮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包括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型支撑架、气囊、槽型滚轮安装架,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槽型支撑架设置于车厢底板上,所述气囊设置于槽型支撑架内,所述槽型滚轮安装架设置于槽型支撑架内,并位于气囊的上方;多个所述滚轮分别通过销轴沿车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槽型滚轮安装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举滚轮输送装置还包括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气囊与槽型滚轮安装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拧螺栓和压板,所述第一手拧螺栓通过基座与无人机托盘上表面铰接,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基座与无人机托盘上表面铰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手拧螺栓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固定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手拧螺栓,所述第二手拧螺栓通过基座与车厢底板铰接,所述无人机托盘上表面的边沿设置有与第二手拧螺栓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托盘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两条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防滑片。
CN201921725896.4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Active CN210881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5896.4U CN210881823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5896.4U CN210881823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1823U true CN210881823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5896.4U Active CN210881823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1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584A (zh) * 2019-10-15 2020-01-21 驰运装卸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584A (zh) * 2019-10-15 2020-01-21 驰运装卸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2584A (zh)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US3279631A (en) Transfer trailer
CN205555290U (zh) 一种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CN206476718U (zh) 一种卷筒料纸叉车转运装置
CN210881823U (zh) 一种运无人机卡车装卸系统
CN111605592A (zh) 多功能履带式自动爬楼搬运车
CN210392455U (zh) 一种运输杆组件及应用其的货物搬运传输机构
CN112239090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货物装车装置
CN218967864U (zh) 对接设备
CN216034781U (zh) 一种对接转运小车
CN203126614U (zh) 一种半挂车卸货装置
CN215478309U (zh) 上下料装置
CN204872609U (zh) 用于生产的转运装置
CN209988515U (zh) 货物搬运传输机构及应用其的运输系统
CN112078817B (zh) 一种航空用集装箱板拖车
CN114454930A (zh) 一种物料车
CN114671366A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的自动搬运小车
CN209956767U (zh) 一种智能搬运设备
CN203920533U (zh) 一种二类底盘式集装箱侧面自装卸运输车
JPH06297992A (ja) 自動荷役装置を備えた貨物自動車
CN210392605U (zh) 一种agv搬运器及应用其的运输系统
CN209871803U (zh) 一种便携式煤矿翻转设备
CN211468505U (zh) 一种物料推车
CN203651842U (zh) 一种手推式装卸料车
CN106081665B (zh) 一种大型轮胎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