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8961U -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78961U CN210878961U CN201922015663.1U CN201922015663U CN210878961U CN 210878961 U CN210878961 U CN 210878961U CN 201922015663 U CN201922015663 U CN 201922015663U CN 210878961 U CN210878961 U CN 210878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mounting
- piston pin
- plate
- rotating
- chamfer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该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当需要对限制在夹持架上的活塞销角度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使转动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灵活调节夹持架以及活塞销的角度,接着启动气缸,通过推动板将倒角盘推动至活塞销处,启动转动电机,使倒角盘高速转动,即可对活塞销进行打磨倒角处理,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角度灵活的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工,使设备达到加工效率高的效果,更满足生产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背景技术
倒角机是一种专业用于模具制造、五金机械、机床制造、液压零件、阀类制造和纺织机械的倒角及去铣和刨等加工方式产品的毛刺的小型精密机床,采用快速机器倒角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市场上所用于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一般存在着加工效率较低的缺点,在汽车活塞销进行倒角处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整转动角度对多个周边做倒角处理,而常用的角度调节方式为人工调节,同时需要不停的更换各个角度,这使得人工调节的方式非常麻烦,对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故而提出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具备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所用于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一般存在着加工效率较低的缺点,在汽车活塞销进行倒角处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整转动角度对多个周边做倒角处理,而常用的角度调节方式为人工调节,同时需要不停的更换各个角度,这使得人工调节的方式非常麻烦,对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工效率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推动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倒角盘,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且位于侧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侧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转动轮与从动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转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所述移动套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压板,所述夹持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上压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夹持架固定连接的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左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转动杆相适配,所述转动杆与侧板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移动套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相适配,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限位杆相适配,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板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夹持架的顶部开设有穿孔,且穿孔与螺杆相适配,所述倒角盘呈T字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杆以夹持架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当需要对限制在夹持架上的活塞销角度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使转动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灵活调节夹持架以及活塞销的角度,接着启动气缸,通过推动板将倒角盘推动至活塞销处,启动转动电机,使倒角盘高速转动,即可对活塞销进行打磨倒角处理,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角度灵活的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工,使设备达到加工效率高的效果,更满足生产的需求。
2、该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通过设置转环,将活塞销置于下底板上,转动转环,使螺杆转动,通过在移动套杆内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并在上压板上设有伸缩杆,当螺杆转动时,移动套杆受其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螺杆的转向,将上压板下推,即可将活塞销固定在夹持架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板、2气缸、3推动板、4限位杆、5上压板、6夹持架、7侧板、8转动杆、9从动轮、10传动皮带、11转动轮、12驱动电机、13底座、14下底板、15倒角盘、16转动电机、17压缩弹簧、18转环、19螺杆、20伸缩杆、21移动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包括底座13,底座13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固定板1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4,底座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2,气缸2的型号可为MPT63-20T,气缸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推动板3,推动板3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限位杆4相适配,限位杆4与固定板1呈九十度垂直安装,推动板3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杆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17,推动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6,转动电机16的型号可为SF980,转动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倒角盘15,底座13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侧板7的左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转动杆8相适配,转动杆8与侧板7呈九十度垂直安装,底座13顶部的左侧且位于侧板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型号可为YOB,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2,当需要对限制在夹持架6上的活塞销角度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12,使转动轮11转动,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从动轮9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8转动,从而灵活调节夹持架6以及活塞销的角度,接着启动气缸2,通过推动板3将倒角盘15推动至活塞销处,启动转动电机16,使倒角盘15高速转动,即可对活塞销进行打磨倒角处理,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角度灵活的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工,使设备达到加工效率高的效果,更满足生产的需求,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1,侧板7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杆8,转动杆8外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9,转动轮11与从动轮9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10,转动杆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架6,夹持架6的顶部开设有穿孔,且穿孔与螺杆19相适配,倒角盘15呈T字形,夹持架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环18,通过设置转环18,将活塞销置于下底板14上,转动转环18,使螺杆19转动,通过在移动套杆21内开设有与螺杆19相适配的螺纹孔,并在上压板5上设有伸缩杆20,当螺杆19转动时,移动套杆21受其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螺杆19的转向,将上压板5下推,即可将活塞销固定在夹持架6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转环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杆19,螺杆1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21,移动套杆2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19相适配,限位杆4的数量为两个,移动套杆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压板5,夹持架6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底板14,上压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夹持架6固定连接的伸缩杆20,伸缩杆20由连接套杆和活动杆组成,连接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套杆外部的活动杆,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块,通过设置有卡位块,使第一活动杆向上延伸后不会与连接套杆脱离,两个伸缩杆20以夹持架6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限位杆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2的转动,带动转动杆8转动,从而灵活调节夹持架6以及活塞销的角度,过机械自动化对其角度灵活的调节,使设备达到加工效率高的效果,更满足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该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2,当需要对限制在夹持架6上的活塞销角度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12,使转动轮11转动,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从动轮9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杆8转动,从而灵活调节夹持架6以及活塞销的角度,接着启动气缸2,通过推动板3将倒角盘15推动至活塞销处,启动转动电机16,使倒角盘15高速转动,即可对活塞销进行打磨倒角处理,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角度灵活的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工,使设备达到加工效率高的效果,更满足生产的需求。
并且,通过设置转环18,将活塞销置于下底板14上,转动转环18,使螺杆19转动,通过在移动套杆21内开设有与螺杆19相适配的螺纹孔,并在上压板5上设有伸缩杆20,当螺杆19转动时,移动套杆21受其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螺杆19的转向,将上压板5下推,即可将活塞销固定在夹持架6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所用于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一般存在着加工效率较低的缺点,在汽车活塞销进行倒角处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整转动角度对多个周边做倒角处理,而常用的角度调节方式为人工调节,同时需要不停的更换各个角度,这使得人工调节的方式非常麻烦,对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包括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4),所述底座(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推动板(3),所述推动板(3)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杆(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17),所述推动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6),所述转动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倒角盘(15),所述底座(13)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所述底座(13)顶部的左侧且位于侧板(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1),所述侧板(7)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外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9),所述转动轮(11)与从动轮(9)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10),所述转动杆(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架(6),所述夹持架(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环(18),所述转环(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21),所述移动套杆(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压板(5),所述夹持架(6)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底板(14),所述上压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夹持架(6)固定连接的伸缩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的左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转动杆(8)相适配,所述转动杆(8)与侧板(7)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杆(2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19)相适配,所述限位杆(4)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3)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限位杆(4)相适配,所述限位杆(4)与固定板(1)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6)的顶部开设有穿孔,且穿孔与螺杆(19)相适配,所述倒角盘(15)呈T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20)以夹持架(6)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杆(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5663.1U CN21087896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5663.1U CN21087896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78961U true CN210878961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1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15663.1U Active CN21087896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789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48743A (zh) * | 2020-12-10 | 2021-03-26 | 安徽东华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倒角机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15663.1U patent/CN2108789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48743A (zh) * | 2020-12-10 | 2021-03-26 | 安徽东华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倒角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41225B (zh) | 一种齿轮的齿槽精加工装置 | |
CN209175464U (zh) | 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 |
CN210878961U (zh) | 一种生产活塞销的倒角机 | |
CN204913501U (zh) | 一种用于加工磨轮的铣床 | |
CN211277855U (zh) | 一种阀门加工用阀门法兰打磨装置 | |
CN211053300U (zh) | 一种刹车片生产倒角打磨装置 | |
CN110900230B (zh) | 一种离心泵壳体加工夹具 | |
CN113523927A (zh) | 一种用于齿轮铸件内侧孔壁打磨的打磨装置及方法 | |
CN211305808U (zh) | 一种垫圈毛刺打磨装置 | |
CN211249173U (zh) | 一种铣床加工夹持装置 | |
CN209830930U (zh) | 一种轴承座衬套孔精镗定位夹具 | |
CN214723172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的打磨装置 | |
CN214109633U (zh) |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用多功能夹具 | |
CN114178933A (zh) | 一种注塑模具零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 |
CN212858903U (zh) | 一种刀具生产用数控外圆磨床研磨工装 | |
CN210209764U (zh) | 一种铸造件毛边打磨机的工件夹紧机构 | |
CN210414237U (zh) | 一种便于机械零件固定的加工工装结构 | |
CN209830954U (zh) | 一种可调式数控铣削夹具 | |
CN207480303U (zh) | 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 |
CN208196392U (zh) | 一种新型磨床尾座和外圆磨床 | |
CN211760661U (zh) | 一种气动马达侧抛底座 | |
CN217571172U (zh) | 一种攻丝机用钢板固定装置 | |
CN219310987U (zh) | 一种模具抛光机的翻转机构 | |
CN216152076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研磨装置 | |
CN217343839U (zh) | 一种铝板随动异形自动锯床承载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