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2370U - 暖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暖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2370U
CN210872370U CN201921635948.9U CN201921635948U CN210872370U CN 210872370 U CN210872370 U CN 210872370U CN 201921635948 U CN201921635948 U CN 201921635948U CN 210872370 U CN210872370 U CN 210872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heat storage
outle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59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昌良
周书贤
谭洪川
贺勇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59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2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2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2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一种暖风装置,其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对储热部件加热的第二出风口,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发热部件后形成暖风,并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该第一出风口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供使用者取暖。该第二出风口内、风道内或壳体上设有安装结构,能够将储热部件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安装结构上,以便对储热部件进行加热。在本暖风装置中,单独设置有储热部件加热位置,不占据第一出风口的空间,可保证第一出风口的暖风出风量,提高取暖效率。

Description

暖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够提供暖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暖风装置(例如暖风扇)是人们常用的取暖工具。通常的暖风装置包括风扇和发热部件,由风扇形成的气流吹拂过加热部件,从而形成暖风,最后将暖风排出到暖风装置外,给使用者取暖。不过,传统的暖风装置只具有暖风吹拂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目前,一些暖风装置中加入了暖手宝,其将暖手宝放置在暖风出风口,利用暖风对暖手宝进行加热,这样既能排出暖风,使用者又能用暖手宝取暖,一机两用。但,这种暖风装置虽然增加了暖手宝的功能,但是由于暖手宝本身具有一定体积,其在暖风出风口处形成阻挡,大大降低了暖风的出风量,导致暖风装置取暖效率降低,而且还将增加发热部件的做功,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暖风装置,以提高暖风出风量。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暖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对储热部件加热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内、风道内或壳体上设有用于可拆卸安装储热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
风源组件,用以驱动空气流动而形成风,所述风源组件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与风道相通;
发热部件,用以产生热量,从所述风源组件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所述发热部件后形成暖风,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发热部件以及风源组件的工作状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形成一个大出风口。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为至少一个,所述风道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相通,所述风道出风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相通;或,
所述风道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均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相通,其中一个风道出风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相通,一个风道出风的一端与第二出风口相通。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自下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发热部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源组件与风道进风一端对接或位于所述风道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以放置储热部件的隔网,所述隔网具有若干缝隙并对应第二出风口设置,使从风道内吹出的暖风能够穿过所述缝隙对储热部件进行加热。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所述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拼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储热部件为暖手宝;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暖手宝,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内部分暖风能够从暖手宝四周排出;所述风源组件为风扇;所述发热部件为PCT加热器。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存储热量的储热部件,所述储热部件可拆卸的放置在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储热部件具有感温变色结构,使所述储热部件能够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热部件包括外壳和用于存储热能的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区域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温变色结构。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暖风装置,其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对储热部件加热的第二出风口,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发热部件后形成暖风,并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该第一出风口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供使用者取暖。该第二出风口内、风道内或壳体上设有安装结构,能够将储热部件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安装结构上,以便对储热部件进行加热。在本暖风装置中,单独设置有储热部件加热位置,不占据第一出风口的空间,可保证第一出风口的暖风出风量,提高取暖效率。
尤其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这样第二出风口除了能够给储热部件加热外,还能够向其他方向排出暖风,进一步增大出风量,提高取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暖风装置(装上储热部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暖风装置(拆卸储热部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暖风装置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暖风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风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或相同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暖风装置,其用于输出暖风以便使用者取暖。
请参考图1至4,该暖风装置1000包括壳体100、风源组件200、发热部件300以及控制单元(例如电路板400)。
该壳体100具有一个安装腔,风源组件200、发热部件300以及控制单元通常安装在该安装腔内。当然,某些实施例中,风源组件200、发热部件300以及控制单元中的某些部件也可设置于壳体100之外。壳体100通常由几个部件拼合而成,如图1和3所示,该壳体100可包括主壳体110和底板120,该底板120和主壳体110拼合形成安装腔。该壳体100内设置有风道600,壳体100上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出风口102和用于对储热部件700加热的第二出风口103。其中,该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均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例如图1和2中,该第二出风口103为两个。第二出风口103内、风道600内或壳体100上设有用于可拆卸安装储热部件700的安装结构800,第一出风口102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该储热部件700为一类可吸收并储存热量的部件,例如暖手宝。该储热部件700与暖风直接接触,其本身可吸收热能,使得自身温度升高,这样可方便使用者将其取下,用来暖手或暖其他部位。一种实施例中,该暖风装置1000可含有配套的储热部件700,如图1和2所示。当然,某些实施例中,该暖风装置1000也可不配套对应的储热部件700,其可通过将安装结构800设计为能够与市面上已有储热部件(例如暖手宝)匹配,从而对这些已有的储热部件进行加热,进行配合使用。
该风源组件200用以驱动空气流动而形成风,风源组件200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出风端与风道600相通。该风源组件200包括采用各种能够产生风的装置,例如较为常用的为风扇(如图3和4所示),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能为其他形式,例如无叶风扇等。该风源组件200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空气由进风端进入到风源组件200内,并在风源组件200的作用下由出风端排出,形成一定风速的风。该风源组件2000的工作状态可由控制单元控制。该控制单元包括设置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400,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发热部件300以及风源组件200的工作状态。请参考图1至3,可设置一些按键,例如电源键410以及其他功能按键。该按键与控制电路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发热部件300以及风源组件200进行控制。
该发热部件300用以产生热量,从风源组件200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发热部件300后形成暖风,并从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4,该发热部件300采用PTC加热器(又叫PTC发热体,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当然,该PTC加热器只是一种示例,本暖风装置1000中可采用各种能够产生热量的部件,例如电阻丝发热单元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暖风装置1000,从风源组件200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发热部件300后形成暖风,并从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排出。该第一出风口102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供使用者取暖。在本暖风装置1000中,单独设置有储热部件700加热位置,不占据第一出风口102的空间,可保证第一出风口102的暖风出风量,提高取暖效率。
通常,请参考图1至3,在第一出风口102处设置有前网111,该前网111具有网格结构,不影响出风,又能避免异物从第一出风口102伸入到壳体100内。
该第二出风口103和第一出风口102可以任意设置在壳体100的任意位置,两者可以位于壳体100的同一侧外壁,也可位于不同侧的外壁。请参考图1和2,将壳体100朝向使用者的一面称为正面,通常来说,可将第一出风口102设置在该正面,这样可便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第二出风口103当然也可设置在该正面。不过,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二出风口103和第一出风口102朝向不同的方向,两者位于不同侧的外壁上。这样第二出风口103不占据第一出风口102的空间,有利于根据需求将第一出风口102设计的更大。而且,第二出风口103除了能够给储热部件700加热外,还能够向其他方向排出暖风,进一步增大出风量,提高取暖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1和2,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二出风口103位于壳体100的顶壁上。这样,便于使用者从上方取放储热部件700,同时,第二出风口103和第一出风口102能将暖风吹向顶部和正前面,增大了出风角度和覆盖面积。
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该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为独立分开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连通,形成一个大出风口。
进一步地,虽然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位置不同,但两者可采用同一风道600供风。请参考图3至5,一种实施例中,风道600为至少一个,风道600与风源组件200的出风端相通,风道600出风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均相通。当然,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位置也可通过各自的风道600进行供风。例如,一种实施例中,该风道600为至少两个,风道600均与风源组件200的出风端相通,其中一个风道600出风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02相通,一个风道600出风的一端与第二出风口103相通。
该风道600用于引导气流的走向。该风道600可由壳体100内壁结构围成,可以由壳体100内的一些部件围成,也可以采用专门的风道构件来围成。请参考图3至5,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道盖910和第二风道盖902,第一风道盖910和第二风道盖902拼合形成风道600。其中,该第一风道盖910和第二风道盖902可以为左右拼合,也可为上下拼合。该发热部件300可安装在风道600内,风源组件200与风道600相通,例如与风道600进风一端对接或位于风道600内(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一种实施例中,该风道600自下向上倾斜设置。与现有风道600水平设置相比,这种倾斜设置的风道600不仅可以满足同时对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的供风,尤其是第二出风口103位于壳体100顶壁时对第二出风口103的供风,无需在单独设置导风结构,有利于装置结构的简化以及紧凑。而且,该倾斜设置的风道600还可以减小整个装置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尺寸,避免造成装置体积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出风口103的口径大于储热部件700,使第二出风口103内部分暖风能够从储热部件700四周排出,这样可进一步增大暖风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和4,一种实施例中,安装结构800包括用以放置储热部件700的隔网800,隔网800具有若干缝隙并对应第二出风口103设置,使从风道600内吹出的暖风能够穿过缝隙对储热部件700进行加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800可以为其他可拆卸式结构,例如卡接结构、粘接结构等,以便使储热部件700能够稳定在某个位置,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一种实施例中,储热部件700包括外壳和用于存储热能的储热单元(图中未示出),储热单元位于外壳内。该外壳可包括上盖701和下盖702,两者扣合围成一个容置腔。该上盖701和下盖702之间可通过硅胶密封圈703来进行密封。该储热单元可安装在该容置腔内。该储热单元可采用具有储热功能的材料制成,当周围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该材料能够吸收并储存热量,并在周围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释放热量。这种材料现有技术已公开,在此不在赘言。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储热部件700具有感温变色结构,使储热部件700能够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该感温变色结构可通过感温变色材料(例如温变粉)或其他手段(例如温度检测加显示屏显示等手段)来实现。
一种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感温变色效果,储热部件700的外壳至少部分区域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以形成感温变色结构。其中,例如只有上盖701或下盖702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这样储热部件700温度上升时,上盖701或下盖702的感温变色材料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色。或者,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壳的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位单独设置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的感温变色区域,由这些区域起到上述感温变色的作用。当然,较好的,外壳可以整体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例如,外壳(例如包括上盖701和下盖702)的材料中采用加入感温变色粉,使整个外壳具有感温变色功能。这样,可以给使用者一个直观的温度变化过程,让使用者知道该储热部件700正在加热,而且可以实时的观察到储热部件700的加热情况,在使用该储热部件700取暖时,也可以实时的了解到储热部件700热量释放情况,例如当温度降低时,该储热部件700同样也会变色。
进一步地,本暖风装置1000可配至少一个储热部件700,如图1和2所示,其中储热部件700为两个,这样使用者双手都可以同时取暖,而且用户可以选择轮换使用,既可节省储热部件700加热的等待时间,也可连续使用储热部件700。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朝向使用者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对储热部件加热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内、风道内或壳体上设有用于可拆卸安装储热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将暖风导向使用者所在方向;
风源组件,用以驱动空气流动而形成风,所述风源组件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与风道相通;
发热部件,用以产生热量,从所述风源组件的出风端吹出的风经过所述发热部件后形成暖风,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发热部件以及风源组件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形成一个大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至少一个,所述风道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相通,所述风道出风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相通;或,
所述风道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均与风源组件的出风端相通,其中一个风道出风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相通,一个风道出风的一端与第二出风口相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自下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发热部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源组件与风道相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以放置储热部件的隔网,所述隔网具有若干缝隙并对应第二出风口设置,使从风道内吹出的暖风能够穿过所述缝隙对储热部件进行加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所述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拼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储热部件为暖手宝;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暖手宝,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内部分暖风能够从暖手宝四周排出;所述风源组件为风扇;所述发热部件为PCT加热器。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存储热量的储热部件,所述储热部件可拆卸的放置在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储热部件具有感温变色结构,使所述储热部件能够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部件包括外壳和用于存储热能的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区域采用感温变色材料制成,以形成所述感温变色结构。
CN201921635948.9U 2019-09-26 2019-09-26 暖风装置 Active CN210872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948.9U CN21087237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暖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948.9U CN21087237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暖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2370U true CN21087237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5948.9U Active CN21087237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暖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2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5129649A (ru) Духовой шкаф
CN103705137A (zh) 烤箱的散热系统及电烤箱
CN111059582A (zh) 微波烹饪电器
CN210872370U (zh) 暖风装置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2204637U (zh) 烹饪电器
KR101219099B1 (ko) 선풍기용 냉각장치
CN111248729A (zh) 门组件及具有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CN107923628A (zh) 组合式炊具
CN213931069U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门体散热结构
CN112944416B (zh) 烹饪装置
CN216814315U (zh) 一种改进电暖器
CN211902991U (zh) 微波烹饪电器
CN209787681U (zh)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装置
KR102481604B1 (ko) 복합식 조리기기
KR100747815B1 (ko) 전기오븐의 배기필터 장착구조
CN210463496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5113831U (zh) 一种烘干风道结构
CN215605089U (zh) 一种烤箱
CN212081407U (zh) 一种快速升温电暖器
CN214259064U (zh) 烹饪器具
CN104266279A (zh) 桌面空调
CN215170885U (zh) 风机
CN212177456U (zh) 送风装置
CN216114655U (zh) 挡雨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