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0885U - 风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0885U
CN215170885U CN202120289919.2U CN202120289919U CN215170885U CN 215170885 U CN215170885 U CN 215170885U CN 202120289919 U CN202120289919 U CN 202120289919U CN 215170885 U CN215170885 U CN 215170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outlet
shell
out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99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权
杨广
严健
岳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899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0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0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0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包括外壳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风扇,所述风扇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定义一出风方向并提供沿所述出风方向的风,所述风机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设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沿所述出风方向引导来自所述风扇的风,所述出风部在所述出风方向上前端截面面积大于后端截面面积,所述出风部内设有至少一隔板将所述出风部的内腔绕所述出风方向的中心进行环形分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中,风扇的出风口前设置出风部,出风部在出风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扩大,从而可将风机的出风面积增大;出风部内绕出风方向设有隔板,隔板将出风部内分隔成中心风道和绕中心风道的外围风道,保证风机的出风方向的中心和外围均有风吹出。

Description

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通常可以根据需要送出冷风和/或暖风,从而达到对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气流进行调节的目的。
以暖风机为例,暖风机内设置有风扇和发热体,主要通过发热体发热对风扇的风进行加热,从而把从风扇出来的冷风加热成热风并送到暖风机外供暖。一般而言,传统暖风机的出风面积是与风扇的出风口面积和发热件的面积相等,如此导致暖风机的热风覆盖面较小。
为此,有的风机上设有摇头机构,通过移动出风口来扩大风机的出风覆盖面积。然而,增设摇头机构的方式虽然有效地扩大了出风覆盖面积,但却将风机的结构复杂化了,也增加了成本和提高了售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机,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扩大风机的出风覆盖面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包括外壳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风扇,所述风扇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定义一出风方向并提供沿所述出风方向的风,所述风机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设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沿所述出风方向引导来自所述风扇的风,所述出风部在所述出风方向上前端截面面积大于后端截面面积,所述出风部内设有至少一隔板将所述出风部的内腔绕所述出风方向的中心进行环形分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呈沿出风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呈沿出风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在一实施例中,述出风部内间隔设有两层所述隔板,以将所述出风部的内腔分隔为中间的中心风道和两圈环绕在所述中心风道外的外围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负离子模块,所述负离子模块的负离子释放端设置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内壳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形成有所述出风部,所述内壳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后端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出风部连通,所述风扇、所述加热件沿所述出风方向顺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出风部的熔点高于所述安装部的熔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对应所述安装部设置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按压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所述风扇、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关按键、加热按键分别用于触发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件对应的所述按压电子元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沿所述出风方向包括壳体及前盖,所述前盖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壳体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后端设有进风网罩,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网罩,所述出风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前盖,所述前盖上均匀分布出风孔;所述壳体的下端的两侧延伸出支脚,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提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风机内的风扇的出风口前设置出风部,出风部在出风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扩大,从而可将风机的出风面积增大;出风部内设绕出风方向设有隔板,隔板将出风部内分隔成中心风道和绕中心风道的外围风道,保证风机的出风方向的中心和外围均有风吹出;隔板在出风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扩大,使得风机的出风相对均匀;风扇的前端设有加热件可对出风进行加热,从而风机可选择性地输出常温风或热风;加热件采用PTC电热器件,可靠性高、安全、省电;风机内提供前端带出风部的内壳,内壳的后端提供安装部,以供风扇、加热件、电路板等安装固定,风机组装时将安装好风扇、加热件、电路板等的内壳置入壳体内,再安上前盖即可,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风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风机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的风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的风机局部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
外壳10(其中,壳体11、前盖12;进风网罩111、支脚112、提手113、开关按键114、加热按键115、负离子按键116;出风孔121);风扇20(其中,进风口21、出风口22);内壳30(其中,安装部31、出风部32;隔板321、中心风道322、外围风道323);加热件40;负离子模块50;电路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用于向外输送冷风和/或热风。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以暖风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机进行说明,其包括外壳10、风扇20、内壳30、加热件40、负离子模块50及电路板60,风扇20、内壳30、加热件40、负离子模块50及电路板60均安装在外壳10内。更具体地,风扇20、加热件40、负离子模块50及电路板60仅安装在内壳30上,内壳30安装在外壳10内。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外壳10包括壳体11及前盖12,前盖12连接在壳体11的前端开口处,将内壳30及内壳30上固定的元件收容到壳体11的腔体内。
如图3和图4中所示,壳体11的后端为进风网罩111,用于供空气由此进入壳体11的腔体内。壳体11的下端的两侧延伸出支脚112,用于将整个风机放置于使用环境的底面上。为使风机便于移动位置,壳体11的上端连接有提手113,用于通过提手113将风机整体提起。壳体11上还根据需要设有多个按键,以实现对风机的控制。在图示实施例中,壳体11的上端面上设有三个按键,分别为开关按键114、加热按键115、负离子按键116,三按键分别与电路板60上对应的按压电子元器件相对应。在其它实施例中,按键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前盖12为风机的出风端面,前盖12上密集分布有出风孔121。
整个风机的出风方向为由进风端面向出风端面,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示(由后往前的方向),由进风网罩111进入壳体11内的空气依次经过内部的风扇20、加热件40后由前盖12吹出。
风扇20安装在外壳10内,以进风口21朝向出风方向后端(进风网罩111)、出风口22朝向出风方向前端(加热件40)的方式安装在外壳10内。
内壳30固定在壳体11内,内壳30为沿出风方向两端贯通的空腔。内壳30的后端开口供从外壳11的进风网罩111进入的空气进入内壳30内部,内壳30的前端开口供从内壳30中出来的空气流向前盖12。在图示实施例中,内壳30在出风方向上顺次包括安装部31及出风部32,出风部32连接在安装部31的前端。
安装部31用于风扇20、加热件40、负离子模块50及电路板60的安装固定,出风部32用于将对出风进行引导后输送至前盖12。安装部31在出风方向上呈等截面形状,出风部32在出风方向上呈前端截面接大于后端截面的扩口状。具体地,安装部31在垂直于出风方向的截面呈与风扇20的外廓相匹配的矩形,以供将风扇20安装在安装部31的后端。出风部32与安装部31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分体连接,优选地,出风部32与安装部31组装连接形成,且出风部3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出风部32的熔点高于所述安装部31的熔点,使得加热件40开启工作吹热风时,能够有效防止出风部32受热融化,出风部32与安装部31分体组装形成使得安装部31可以不采用耐高温材料,制造成本低。
出风部32用于沿出风方向引导风扇20的出风。出风部32呈扩口状,其沿出风方向截面逐渐增大,使得出风面积逐渐增大。在图示实施例中,出风部32的后端呈与安装部31相接的矩形,出风部32的前端呈与前盖12相匹配的圆形。
为了使得出风部32的出风均匀,出风部32内设有隔板321将出风部32的内腔绕出风方向的中心进行分隔。隔板321将出风部32的内腔分隔为中间的中心风道322和环绕在中心风道322外的外围风道323。隔板321同样呈扩口状,其沿出风方向截面逐渐增大。进入出风部32的风经隔板321分隔后分别从中心风道322和外围风道323吹出,使得出风部32的中心和外侧均有风送出,既扩大了出风面积,又使得出风部32的整个截面上出风均匀。在图示实施例中,出风部32内间隔设有两层隔板321,从而将出风部32的内腔分隔成中心风道322和两圈外围风道232。在其它实施例中,隔板321的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设一层隔板,也可设多层隔板。
加热件40呈与风扇20相同的外廓形状,安装在安装部31内且位于风扇20的前端。加热件40优选采用PTC(正温度系数)电热器件,具体地,PTC电热器件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半导体功能陶瓷。PTC电热器件相交于电阻丝、电加热片等传统的电加热器件而言,自身具有温度调节功能,能够克服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安全性差的问题,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安全、省电等优点。
负离子模块50安装在安装部31内,能够在通电作用下生成空气负离子,用于在出风中提供空气负离子。在图示实施例中,负离子模块50安装在安装部31的内壁上且其负离子释放端位于风扇20的出风方向的前端。负离子模块50与电路板60电连接,且通过负离子按键116进行控制。需要指出的是,负离子模块5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对应地,负离子按键116及电路板60上对应的按压电子元器件也可省略。
电路板60固定在安装部31的外侧,可以是固定在外壳10的内侧壁上或固定在安装部31的外侧壁上,与风扇20、加热件40及负离子模块50电连接。具体地,电路板60固定在安装部31的上端面上,其上设有按压电子元器件分别与开关按键114、加热按键115、负离子按键116相对齐,通过按压三个按键可分别触发电路板60上对应的按压电子元器件,从而实现相对应的电路功能。
上述风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风机接通电源(内置或外接),按下开关按键114,电路板60为风扇20供电,风扇40启动。由进风网罩111进入的空气由进风口21进入风扇20,风扇20运转产生的风由出风口22向出风部32吹出。出风部32的形状及内部隔板321将出风面积扩大并绕出风方向环形分隔后送向前盖12,最后由前盖12上的出风孔121送出到风机外,从而使风机具有较大的出风覆盖面积。在接通电源后,仅开启开关按键111时,风机吹出常温风。当需要风机吹出热风时,进一步按下加热按键115启动加热件40,加热件40发热对流经的风进行加热后送到出风部32,从而风机吹出热风。当额外需要提供负离子时,按下负离子按键116,负离子模块50启动产生负离子,风扇20的出风口22吹出的风挟带负离子吹出风机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至少具备如下特点:在风机内的风扇的出风口前设置出风部,出风部在出风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扩大,从而可将风机的出风面积增大;出风部内绕出风方向设有隔板,隔板将出风部内分隔成中心风道和绕中心风道的外围风道,保证风机的出风方向的中心和外围均有风吹出;隔板在出风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扩大,使得风机的出风相对均匀;风扇的前端设有加热件可对出风进行加热,从而风机可选择性地输出常温风或热风;加热件PTC电热器件,可靠性高、安全、省电;风扇的前端设有负离子模块可产生负离子,从而风机可选择性地提供带有负离子的风;风机内提供前端带出风部的内壳,内壳的后端提供安装部,以供风扇、加热件、负离子模块、电路板等安装固定,风机组装时将安装好风扇、加热件、负离子模块、电路板等的内壳置入壳体内,再安上前盖即可,装更加方便。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包括外壳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风扇,所述风扇自进风口向出风口定义一出风方向并提供沿所述出风方向的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设有出风部,所述出风部沿所述出风方向引导来自所述风扇的风,所述出风部在所述出风方向上前端截面面积大于后端截面面积,所述出风部内设有至少一隔板将所述出风部的内腔绕所述出风方向的中心进行环形分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呈沿出风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沿出风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内间隔设有两层所述隔板,以将所述出风部的内腔分隔为中间的中心风道和两圈环绕在所述中心风道外的外围风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负离子模块,所述负离子模块的负离子释放端设置在所述风扇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内壳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前端形成有所述出风部,所述内壳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后端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出风部连通,所述风扇、所述加热件沿所述出风方向顺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出风部的熔点高于所述安装部的熔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对应所述安装部设置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按压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所述风扇、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关按键、加热按键分别用于触发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件对应的所述按压电子元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所述出风方向包括壳体及前盖,所述前盖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壳体沿所述出风方向的后端设有进风网罩,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网罩,所述出风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前盖,所述前盖上均匀分布出风孔;所述壳体的下端的两侧延伸出支脚,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提手。
CN202120289919.2U 2021-02-01 2021-02-01 风机 Active CN215170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9919.2U CN215170885U (zh) 2021-02-01 2021-02-01 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9919.2U CN215170885U (zh) 2021-02-01 2021-02-01 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0885U true CN21517088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9919.2U Active CN215170885U (zh) 2021-02-01 2021-02-01 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0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9324B (zh) 烹饪装置
US4694142A (en) Electric air heater
CN215170885U (zh) 风机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109413935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的散热装置
US4146776A (en) Ceiling mounted forced circulation electric air heater
CN212746669U (zh) 一种带有暖手宝的取暖器
CN218588435U (zh) 吹风机
CN215982779U (zh) 一种风扇安装结构及取暖器
CN214468883U (zh) 快装式灯暖浴霸
CN2113455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288012B (zh) 用于桌面空调的壳体组件及桌面空调
CN212204706U (zh) 取暖器
CN112361397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0292315U (zh) 电致发热取暖器
KR100655403B1 (ko) 전기 온풍 난방기의 온풍열기 집열장치
CN218993498U (zh) 一种防烫式室内电暖器
CN210568648U (zh) 一种快速散热及防水的电磁炉机芯壳
CN218269381U (zh) 多功能便携调温装置
CN220061877U (zh) 一种暖风机
CN219103120U (zh) 多功能取暖器以及冷暖系统
CN220397444U (zh) 一种壁炉灯
CN219088600U (zh) 一种电吹风散热结构及电吹风机
CN210872370U (zh) 暖风装置
CN220511904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