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1877U - 一种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1877U
CN220061877U CN202321503823.7U CN202321503823U CN220061877U CN 220061877 U CN220061877 U CN 220061877U CN 202321503823 U CN202321503823 U CN 202321503823U CN 220061877 U CN220061877 U CN 220061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an
air
shell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38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振
黄龙飞
蔡先浩
乐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38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1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1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1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暖风机,壳体组件内部至少形成第一空间;暖风机本体包括暖风壳体、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暖风壳体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壳体组件位于暖风壳体的外侧,暖风壳体内部形成导风腔;控制组件位于第一空间内,且与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电连接。通过壳体组件和暖风壳体的内部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导风腔,两者处于两个不同的空间且保持一定的距离,风机组件在导风腔内形成负压条件,外部空气进入导风腔内与加热组件发生热传递并经出风口排出,通过壳体组件位于暖风壳体的外侧边缘,排出的热风不会径直作用在壳体组件,相比现有的暖风机其大多控制组件设置在导风腔内,能够避免气流的热量直接辐射在控制组件,提高暖风机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风机。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暖风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取暖装置,其结构简单,一般包括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的叶轮,在出风口处设置发热体,风经过发热体加热后从出风口送出,由于暖风机内的风腔温度较高,长时间运行容易对风腔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降低性能或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暖风机风腔温度较高,长时间运行容易对风腔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暖风机。
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至少形成第一空间;暖风机本体,所述暖风机本体包括暖风壳体、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暖风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壳体组件位于所述暖风壳体的外侧边缘,所述暖风壳体内部形成导风腔,所述暖风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导风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导风腔内;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暖风机,壳体组件和暖风壳体的内部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导风腔,第一空间与导风腔处于两个不同的空间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均安装在导风腔内,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一空间内,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控制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工作模式,加热组件和风机组件接收指令工作后,风机组件在导风腔内形成负压条件,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导风腔内,加热组件工作产生热量并与导风腔的气流发生热传递并经出风口排出,通过壳体组件位于暖风壳体的外侧边缘,从暖风壳体的出风口排出的热风不会径直作用在壳体组件,而且相比现有的暖风机其大多控制组件设置在导风腔内,能够避免高温气流的热量直接作用在控制组件的电子元器件上,提高暖风机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贴片电路板,所述贴片电路板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所述贴片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不少一个贴片电路板。由于贴片电路板具有占用空间小壳体组件能够在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下体积尽可能的小,以减少暖风机的整体体积,同时贴片式电路板性能敏捷,反映速度快,能够提高暖风机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享受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贴片电路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贴片电路板用于接收用户按键触发或红外遥控的指令信号并转换传输至另一个贴片电路板,另一个贴片电路板用于接收指令信号和电源信号驱动风机组和加热组件工作,通过分散设置两个贴片电路板能够尽可能地压缩上壳体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暖风壳体包括前盖和后壳,所述前盖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所述导风腔,所述前盖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后壳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前盖、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后壳依次相对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前盖、风机组件、加热组件和后壳依次相对设置,由于控制组件处于第一空间能够避免高温的影响,因此在导风腔内,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能尽可能大且相对设置,能够提高暖风机的输出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盖与后壳为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主体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暖风壳体上,所述风机主体和所述加热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机主体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留有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为PTC发热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TC发热体呈块状,从而增大PTC发热体与空气发生热传递的接触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暖风机本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底座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与底座为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暖风机本体可相对于所述上壳体纵向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暖风机本体能相对于上壳体发生纵向转动,从而改变暖风机本体的纵向出风方向,能够灵活用户不同高度的取暖需求。从而提高暖风机的灵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本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转向结构,第二转向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暖风壳体上,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第二从动齿轮与上壳体固定连接且保持相对静止,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当第二电机工作时,第二齿轮相对第二从动齿轮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暖风机本体相对上壳体发生纵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方向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能相对于底座发生水平方向转动,满足用户水平方向宽范围的取暖需求,从而提高暖风机的灵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一转向结构,所述第一转向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呈椭圆形,与所述暖风机本体形状相适配。
上述实施例中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呈椭圆形且与暖风机本体的形状相适配,使得上壳体套设在暖风机本体的外围避免暖风机本体排出的热风直接辐射到上壳体,同时,通过此设计提高暖风机的整体美感,符合用户审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的正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的立体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的爆炸图之一;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的爆炸图之二;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的剖面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底座部分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暖风机本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上壳体,12底座,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
20暖风机本体,21暖风壳体,22加热组件,211前盖,212后盖,231风机主体,232安装支架,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导风腔;
30贴片电路板;
40第一转向结构,41第一电机,42第一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
50第二转向结构,51第一电机,52第二主动齿轮,53第二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组件10,壳体组件10内部至少形成第一空间;暖风机本体20,暖风机本体20包括暖风壳体21、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暖风壳体21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壳体组件10位于暖风壳体21的外侧边缘,暖风壳体21内部形成导风腔203,暖风壳体21设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进风口201、导风腔203和出风口202依次连通,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位于导风腔203内;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位于第一空间内,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暖风机,壳体组件10和暖风壳体21的内部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导风腔203,第一空间与导风腔203为两个不同的空间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均安装在导风腔203内,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一空间内,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控制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工作,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接收指令工作后,风机组件在导风腔203内形成负压条件,外部空气从进风口201进入导风腔203内,加热组件22工作产生热量并与导风腔203的气流发生热传递并经出风口202排出,通过壳体组件10位于暖风壳体21的外侧边缘,从暖风壳体21的出风口202排出的热风不会径直吹向壳体组件10,而且相比现有的暖风机其大多控制组件设置在导风腔203内,能够避免高温气流的热量直接作用在控制组件的电子元器件上,提高暖风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4至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贴片电路板30,贴片电路板30的数量不少于一个,贴片电路板30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
上述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不少一个贴片电路板30。由于贴片电路板30具有占用空间小,从而壳体组件10能够在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下体积尽可能的小,以减少暖风机的整体体积,同时贴片式电路板性能敏捷,反映速度快,能够提高暖风机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享受体验。
可选地,贴片电路板3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贴片电路板30用于接收用户按键触发或红外遥控的指令信号并转换传输至另一个贴片电路板30,另一个贴片电路板30用于接收指令信号和电源信号驱动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22工作,通过设置两个贴片电路板30能够尽可能地使上壳体11的体积减小。
如图4和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暖风壳体21包括前盖211和后壳212,前盖211和后壳212围合形成导风腔203,前盖211设有出风口202,后壳212设有进风口201,前盖211、风机组件、加热组件22和后壳212依次相对设置。
上述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前盖211、风机组件、加热组件22和后壳212依次相对设置,由于控制组件处于第一空间能够避免高温的影响,因此在导风腔203内,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22能尽可能大且相对设置,能够提高暖风机的输出功率。
可选地,前盖211与后壳212为可拆卸连接。
如图4和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主体231和安装支架232,安装支架232设置在暖风壳体10上,风机主体231和加热组件22均设置在安装支架232上,风机主体231与加热组件22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的暖风机进一步限定了风机主体231与风热组件均安装在安装支架232上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风机主体231工作产生气流后直接吹向加热组件22上,提高气流与加热组件22的热交换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加热组件22为PTC发热体。
可选地,PTC发热体呈块状,从而增大PTC发热体与空气发生热传递的接触面积。
如图1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0包括上壳体11和底座12,上壳体11设置在底座12上,暖风机本体20设置在上壳体11上,上壳体11设有第一腔体101,底座12设有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连通形成第一空间,控制组件位于第一腔体101内。
可选地,上壳体11与底座12为可拆卸连接。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暖风机本体20可相对于上壳体11纵向转动。
上述的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暖风机本体20能相对于上壳体11发生纵向转动,从而改变暖风机本体20的纵向出风方向,能够灵活用户不同高度的取暖需求。从而提高暖风机的灵活性。
可选地,如图7所示,暖风机本体20与上壳体11之间设有第二转向结构50,第二转向结构50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主动齿轮52和第二从动齿轮53,第二电机51固定设置在暖风壳体21上,第二主动齿轮52与第二电机51的转动轴连接,第二从动齿轮53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且保持相对静止,第二主动齿轮52与第二从动齿轮53啮合连接,当第二电机51工作时,第二齿轮相对第二从动齿轮53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暖风机本体20相对上壳体11发生纵向转动。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11可相对于底座12水平方向转动。
上述的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11能相对于底座12发生水平方向转动,满足用户水平方向宽范围的取暖需求,从而提高暖风机的灵活性
如图5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11与底座12之间设有第一转向结构40,第一转向结构40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主动齿轮42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3,第一电机41固定设置在底座12上,第一主动齿轮42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从动齿轮43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42与第一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11呈椭圆形,与暖风机本体20形状相适配。
上述的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上壳体11呈椭圆形且与暖风机本体20的形状相适配,使得上壳体11套设在暖风机本体20的外围避免暖风机本体20排出的热风直接辐射到上壳体11,同时,通过此设计提高暖风机的整体美感,符合用户审美。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内部至少形成第一空间;
暖风机本体(20),所述暖风机本体(20)包括暖风壳体(21)、加热组件(22)和风机组件,所述暖风壳体(2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所述壳体组件(10)位于所述暖风壳体(21)的外侧,所述暖风壳体(21)内部形成导风腔(203),所述暖风壳体(21)设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所述进风口(201)、所述导风腔(203)和所述出风口(202)依次连通,所述加热组件(22)和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导风腔(203)内;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22)和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贴片电路板(30),所述贴片电路板(30)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所述贴片电路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壳体(21)包括前盖(211)和后壳(212),所述前盖(211)和所述后壳(212)围合形成所述导风腔(203),所述前盖(211)设有所述出风口(202),所述后壳(212)设有所述进风口(201),所述前盖(211)、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加热组件(22)和所述后壳(212)依次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主体(231)和安装支架(232),所述安装支架(232)设置在暖风壳体(21)上,所述风机主体(231)和所述加热组件(2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32)上,所述风机主体(231)与所述加热组件(22)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2)为PTC发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上壳体(11)和底座(12),所述上壳体(11)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暖风机本体(20)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上,所述上壳体(11)设有第一腔体(101),所述底座(12)设有第二腔体(102),所述第一腔体(101)与所述第二腔体(102)连通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机本体(20)可相对于所述上壳体(11)纵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可相对于所述底座(12)水平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底座(12)之间设有第一转向结构(40),所述第一转向结构(40)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主动齿轮(42)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3),所述第一电机(4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与所述上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呈椭圆形,与所述暖风机本体(20)形状相适配。
CN202321503823.7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暖风机 Active CN220061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823.7U CN22006187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823.7U CN22006187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1877U true CN22006187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3823.7U Active CN22006187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1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2341A1 (en) Electric hair dryer
CN220061877U (zh) 一种暖风机
CN102172304A (zh) 具有梳理和吹风一体化的电热吹风梳
CN100357613C (zh) 一种冷暖风扇
CN211233047U (zh) 一种风帽取暖器
CN114209141B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215603707U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108489089A (zh) 一种家用智能暖风器
CN215892757U (zh) 一种暖风机
CN109687317B (zh) 一种配电柜
CN109616903B (zh) 一种强制散热式配电柜
CN202019955U (zh) 具有梳理和吹风一体化的电热吹风梳
KR200339264Y1 (ko) 냉난방 겸용 송풍기
CN219090861U (zh) 理疗出风装置
CN110150829A (zh) 一种电吹风
CN213362576U (zh) 风道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5112868U (zh) 一种室内暖风机
CN218721808U (zh) 电暖器
CN219699691U (zh) 烹饪设备
CN213362620U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取暖器
CN217906687U (zh) 一种方便散热冷却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安装结构
CN2193536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951543U (zh) 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
CN219367979U (zh) 多功能暖风机
CN213786944U (zh) 一种热流式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