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0382U -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0382U
CN210870382U CN201920706520.2U CN201920706520U CN210870382U CN 210870382 U CN210870382 U CN 210870382U CN 201920706520 U CN201920706520 U CN 201920706520U CN 210870382 U CN210870382 U CN 210870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ssembling
shelving
cro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65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健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i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65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0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0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0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置物桌,包括桌架、第一置物模块以及第二置物模块;桌架的顶端形成为承托面;第一置物模块和第二置物模块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面上;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用于相互拼接形成与所述承托面结构匹配的桌板;第一置物模块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盒盖封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置物桌,其桌板由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拼接形成,可灵活调整大小;且第一置物模块的盒体内可收纳物品。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具领域,用于吃饭的饭桌或者用于置物喝茶的茶几,其桌板均是整块结构,体积大小固定,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使用起来不够灵活。而且在桌面置物时,通常都是放在表面,容易掉落,尤其是小东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模块化置物桌,其桌板由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拼接形成,可灵活调整大小;且第一置物模块的盒体内可收纳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包括桌架、第一置物模块以及第二置物模块;桌架的顶端形成为承托面;第一置物模块和第二置物模块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面上;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用于相互拼接形成与所述承托面结构匹配的桌板;第一置物模块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盒盖封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置物模块与所述承托面以磁吸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永磁体,所述承托面上设有磁性条,永磁体与磁性条以磁吸配合的方式固定。
进一步地,盒盖上设有置物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置物模块与第一置物模块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者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设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2=N*S1,N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该模块化置物桌还包括第三置物模块,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设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3,S3=2*S2;桌架的底端设有承托架;所述第三置物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设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1=2*S2。
进一步地,桌架包括两个第一组装杆、两个第二组装杆、支撑杆以及多个承托杆,其中第一组装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的其中一个端部之间;另一个第一组装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的另一个端部之间;多个承托杆的两端固接于两个第二组装杆上;两个第一组装杆、两个第二组装杆以及多个承托杆共同围成所述承托面;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杆和第二组装杆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形成为安装端;安装端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插块以及用于供第一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的第一插槽;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插块以及供第二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贯通;第一组装杆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组装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块;第二组装杆侧面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组装杆的端部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插块用于在第一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第一插槽内时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二插块用于在第二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第二插槽内时嵌入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块用于在第一组装杆的端部和第二组装杆的端部分别由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入后嵌装于第三凹槽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桌板由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拼接而成,第一置物模块和第二置物模块均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桌架连接,因而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选择第二置物模块的数量,从而调整桌板的使用面积,灵活调整。而第一置物模块的盒体内可收纳小物品,防止物品掉落,收纳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桌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桌架;10、第一组装杆;11、第一凸块;12、第一凹槽;13、第四凹槽;20、第二组装杆;21、第二凹槽;22、第三凹槽;23、第二凸块;30、支撑杆;31、第一插块;32、第二插块;33、第一插槽;34、第二插槽;40、承托杆;50、磁性条;60、承托架;200、第一置物模块;210、盒体;220、盒盖;230、置物凹槽;300、第二置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模块化置物桌,包括桌架100、第一置物模块200以及第二置物模块300,该桌架100的顶端形成为承托面,第一置物模块200和第二置物模块300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面上。具体第一置物模块200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用于相互拼接并形成与承托面结构匹配的桌板。另外,第一置物模块200包括盒体210以及盒盖220;所述盒体210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盒盖220封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在此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置物桌时,可将第一置物模块200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放在桌架100的承托面上,且将第一置物模块200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进行拼接,使第一置物模块200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拼接后形成的桌板结构与桌架100的承托面结构匹配,如此,桌板结构拼接而成,可正常使用。而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选择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数量,从而调整桌板的使用面积,灵活调整。而第一置物模块200的盒体210内可收纳小物品,防止物品掉落,收纳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块化置物桌可作为一个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多个桌架100拼接在一起,在单独的桌架100上拼接第一置物模块200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如此,可形成更大使用面积的桌子结构(具体可参见图2或者图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模块200与承托面以磁吸的方式固定连接,如此拆装方便,且便于第一置物模块200的稳定放置。
具体的是,在盒体210的底端设有永磁体,上述承托面上设有磁性条50,永磁体与磁性条50以磁吸配合的方式固定,如此,可通过承托面上的磁性条50与盒体210底端的永磁体磁性配合,实现第一置物模块200在承托面上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磁性条为铁片或者其他具有磁性吸附性能的金属条,而永磁体为磁铁。在其他情况下,也可选用电磁铁。
进一步地,还可在盒盖220上设有置物凹槽230,该置物凹槽230可供电子屏幕插装,也可供用于放置烟灰缸等小物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而上述的盒体210内可放置充电座或者用作抽纸盒,在用做充电座或者抽纸盒时,上述置物凹槽230可与盒体210内部贯通,电线或者纸巾可由置物凹槽230引出,对内部物品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第二置物模块300与第一置物模块20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置物模块300也可包括盒体210和盒盖220,使由多个第二置物模块300和第一置物模块200形成的桌板具有更大的收纳空间,且第二置物模块300也可与承托面采用磁吸配合的方式连接。
而在第一置物模块200和第二置物模块300的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即拼接时,可选用多个第一置物模块200拼接形成,可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置物模块200的盒盖220颜色不同,从而使拼接形成的桌板呈格子状,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当然,还可在上述盒盖220上设置棋盘结构,多个第一置物模块200拼接后可形成完成的棋盘,功能更全。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第一置物模块200的盒盖220上设置装饰图案或者功能图案。
进一步地,第一置物模块20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者等腰梯形,如此,多个第一置物模块200拼接后可形成方向的桌面或者形成除方形外的其他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参见图2,可使第一置物模块20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而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设第一置物模块200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2=N*S1,N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N=2,如此,在进行拼接时,可经面积最小的第一置物模块200放置在最中间,而面积相对较大的第二置物模块300围在第一置物模块200的周边,进行拼接,形成较大的收纳空间以及不规格的桌表面。当然,N=3时,可选用两个第二置物模块300和三个第一置物模块200拼成,具体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第一置物模块200和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数量。
进一步地,该模块化置物桌还包括第三置物模块,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设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3,S3=2*S2;桌架100的底端设有承托架60;第三置物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架60上,如此,可将面积较大的第三置物模块放置在桌架100底端的承托架60上备用,在需要拼接较大面积的桌面时,可将第三置物模块放置在承托面上,减小小模块的使用,操作灵活,且拼接起来更快,使用起来也更加稳定。
当然,参见图3,上述第一置物模块200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设第一置物模块200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300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1=2*S2。如此,在拼接时,正六边形的第一置物模块200放置在最中间,而沿第一置物模块200的六边均拼接第二置物模块300,形成六边形的桌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桌架100包括两个第一组装杆10、两个第二组装杆20、支撑杆30以及多个承托杆40,其中第一组装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20的其中一个端部之间;另一个第一组装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20的另一个端部之间;多个承托杆40的两端固接于两个第二组装杆20上;两个第一组装杆10、两个第二组装杆20以及多个承托杆40共同围成所述承托面。
具体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杆10和第二组装杆20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杆30;支撑杆30的顶端形成为安装端;安装端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插块31以及用于供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插入的第一插槽33;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插块32以及供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插入的第二插槽34;第二插槽34与第一插槽33贯通;第一组装杆10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块11;第二组装杆20侧面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设有第三凹槽22;第一插块31用于在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插入第一插槽33内时嵌入第一凹槽12内;第二插块32用于在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插入第二插槽34内时嵌入第二凹槽21内;所述第一凸块11用于在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和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分别由第一插槽33和第二插槽34插入后嵌装于第三凹槽22内。
在进行组装时,可以支持杆为支撑,将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由支撑杆30为支撑,将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由第一插槽33插入,而此时可嵌装在第一组装杆10的侧面的第一凹槽12内,同时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可由第二插槽34插入,同样的,第二插块32便可嵌装在第二组装杆20的第二凹槽21内,如此,第一组装杆10和第二组装杆20均组装于支撑杆30的顶端,而由于第一插槽33和第二插槽34可由贯通,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和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在分别插入第一插槽33和第二插槽34后相交,此时,第一组装杆10端部的第一凸块11嵌装在第二组装杆20端部的第三凹槽22内,实现进一步固定,此时,第一组装杆10、第二组装杆20和支撑杆30便可完成组装,无需螺栓或者螺钉,组装方便快捷,且结构稳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块11设有两个,将两个第一凸块11间隔设置。该第一组装杆10的端部还可设有两个第四凹槽13,且其中一个四凹槽分布于两个第一凸块11之间;另一个第四凹槽13分布于其中一个凸块远离第四槽的侧部。同样的,第二组装杆20的第三凹槽22也可设有两个,对应的第二组装杆20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二凸块23,其中一个第三凹槽22形成于两个第二凸块23之间;另一个第三凹槽22分布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23远离第三凹槽22的侧部。在第一组装杆10和第二组装杆20对应插入第一插槽33和第二插槽34后,第一组装杆10上的各个第一凸块11可对应嵌装于第二组装杆20的各个第三凹槽22内,对应的第二组装杆20的各个第二凸块23用于对应嵌装于各个第四凹槽13内,即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23相错嵌装,如此,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且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第一组装杆10和第二组装杆20上的结构相同,即均具有两个凹槽和两个凸块,在加工时,可将杆件叠放在一起,同时对其端部进行铣削加工,铣刀一次过去便可同时加工多个杆件,提高加工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第一置物模块以及第二置物模块;桌架的顶端形成为承托面;第一置物模块和第二置物模块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面上;第一置物模块和多个第二置物模块用于相互拼接形成与所述承托面结构匹配的桌板;第一置物模块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盒盖封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物模块与所述承托面以磁吸的方式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永磁体,所述承托面上设有磁性条,永磁体与磁性条以磁吸配合的方式固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盒盖上设有置物凹槽。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物模块与第一置物模块的结构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者等腰梯形。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设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2=N*S1,N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置物桌还包括第三置物模块,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设第三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3,S3=2*S2;桌架的底端设有承托架;所述第三置物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托架上。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设第一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1,设所述第二置物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2,S1=2*S2。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置物桌,其特征在于,桌架包括两个第一组装杆、两个第二组装杆、支撑杆以及多个承托杆,其中第一组装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的其中一个端部之间;另一个第一组装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组装杆的另一个端部之间;多个承托杆的两端固接于两个第二组装杆上;两个第一组装杆、两个第二组装杆以及多个承托杆共同围成所述承托面;相邻的两个第一组装杆和第二组装杆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形成为安装端;安装端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插块以及用于供第一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的第一插槽;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插块以及供第二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贯通;第一组装杆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组装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凸块;第二组装杆侧面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组装杆的端部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插块用于在第一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第一插槽内时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二插块用于在第二组装杆的端部插入第二插槽内时嵌入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块用于在第一组装杆的端部和第二组装杆的端部分别由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入后嵌装于第三凹槽内。
CN201920706520.2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Active CN210870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6520.2U CN21087038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6520.2U CN21087038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0382U true CN210870382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9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6520.2U Active CN21087038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0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720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佛山市爱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720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佛山市爱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70382U (zh)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KR200441498Y1 (ko) 수납가구의 선반 고정시스템
WO2020228521A1 (zh)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KR20220052236A (ko) 상자 형 수납 가구
KR101343378B1 (ko) 테이블 조립체
JP3214234U (ja) 組立式収納コンテナ
KR200497361Y1 (ko) 다용도 테이블 조립 키트
JP5395946B2 (ja) システムデスク
JP2018114094A (ja) 組立式ディスプレイケース
KR20110008380A (ko) 조립식 가구
CN211673260U (zh) 挂盒、挂板及其组成的家具结构
CN219438526U (zh) 一种可任意组合的厅柜
CN216651833U (zh) 一种可拼装家具
KR101333922B1 (ko) 조립식 다용도 수납꽂이
KR101311049B1 (ko) 전원접속 모듈형 전시진열장
KR200374430Y1 (ko) 조립식 서랍
CN220606917U (zh) 一种猫窝边几
CN219889890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防倾倒箱体和制冷设备
KR20110054514A (ko) 책장 수납함 선반
JP2005103105A (ja) 多機能型陳列棚装置
JP2005323660A (ja) キャビネット用引出し構造
CN215603900U (zh) 带插座的桌子
CN202872997U (zh) 可与展示框架相组装的机顶盒及组装有机顶盒的展示框架
CN207375039U (zh) 多功能茶箱
JP7329356B2 (ja) マグネット吸着棚及びマグネット吸着棚の設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