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1833U - 一种可拼装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拼装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1833U
CN216651833U CN202122572038.4U CN202122572038U CN216651833U CN 216651833 U CN216651833 U CN 216651833U CN 202122572038 U CN202122572038 U CN 202122572038U CN 216651833 U CN216651833 U CN 216651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earing
plug
furnitur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2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洪
李朝磊
王新宇
王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zhu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zh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zhu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zh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2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1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1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1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装家具,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包括承载单元和拼装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区和承托区,成对的所述承托区设于承载区两端,所述承载区和承托区相互配合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承载单元上设有插接结构A,所述拼装单元中部设有与插接结构A匹配的插接结构B,所述插接结构A可与插接结构B相互咬合,使拼装单元限制于承载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拼装家具通过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不同位置的配合,实现床和沙发功能的转换,提高家具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拼装单元和承载单元还可配合形成不同朝向的沙发,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Description

一种可拼装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装家具。
背景技术
传统床、沙发等家具,姿态固定,功能单一,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作出调整,每样家具都价格不菲,且占据了较大的生活空间,一旦闲置,就会造成资金和空间上的浪费。传统的双人沙发朝向一致,但在一些公共场合,则需求不同朝向的沙发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家具,通过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不同位置的配合,实现床和沙发功能的转换,提高家具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拼装单元和承载单元还可配合形成不同朝向的沙发,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拼装家具,包括承载单元和拼装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区和承托区,成对的所述承托区设于承载区两端,所述承载区和承托区相互配合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承载单元上设有插接结构A,所述拼装单元中部设有与插接结构A匹配的插接结构B,所述插接结构A可与插接结构B相互咬合,使拼装单元限制于承载单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不同位置的配合,使得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之间可以组合形成床或沙发,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改变家具的种类,提高家具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插接结构A可与插接结构B相互咬合,结构简单,拆装便利。
进一步地,插接结构A包括边部插接结构和中部插接结构,所述边部插接结构设于承载区和承托区的交界处或承托区上部,所述中部插接结构设于承载区中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拼装单元与中部插接结构匹配时,拼装单元和承载单元匹配形成沙发;当拼装单元与边部插接结构匹配时,拼装单元和承载单元匹配形成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结构A为贯穿承载单元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A垂直于承载单元的侧边边部,并自承载单元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B为贯穿拼装单元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B垂直于拼装单元的侧边边部,并自拼装单元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A的长度与插接结构B的长度相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拼装单元在与承载单元匹配时,可从承载单元边部插入,安装便捷;插接结构A与插接结构B均为长条通孔,咬合更为牢固,确保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配合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结构A成对设于承载单元的两端,所述插接结构A的长度等于承载单元边长的四分之一,所述插接结构B的长度等于拼装单元边长的一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拼装单元在与承载单元匹配时,可以仅与承载单元的一端匹配,形成适用于单人使用的家具;拼装单元也可与承载单元的中部插接结构匹配,形成不同朝向的沙发,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进一步地,所述拼装单元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拼装单元以插接结构B所在的直线为分界线,一端为支撑部,另一端为靠背部;所述支撑部可伸入承载区与承托区之间,且所述支撑部远离靠背部的一端可支撑于基面;所述靠背部可自承载单元向外延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可以支撑于基面,确保拼装单元的稳固性;靠背部自承载单元向外延伸,可以作为靠背使用,也可以作为置物架使用,在其上放置物品。
进一步地,成对的所述拼装单元可分别与成对的插接结构A匹配,其中,两拼装单元带有插接结构B的一端相互抵靠,并配合形成双人靠背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成对的拼装单元可相互抵靠配合形成表面无间隙的双人靠背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靠垫,所述靠垫与靠背部形状匹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靠垫改变靠背部的使用感。
进一步地,还包括床垫,所述承载区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床垫为与二分之一承载区匹配的矩形结构,成对的床垫相互配合可覆盖所述承载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拼装单元与中部插接结构匹配形成沙发时,床垫可以横向摆放于拼装单元两侧作为沙发坐垫使用;当拼装单元与边部插接结构匹配形成床时,床垫可以纵向摆放于承托区,作为双人床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区下方设有置物结构,所述置物结构包括置物板和连接板,所述置物板的两端通过成对的连接板连接于承载区的两端,所述承载区、置物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置物空间,所述置物空间的开口朝向承载区的两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赋予了承载单元置物的功能,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靠垫和床垫不使用时,也可以收纳于置物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区向远离承载区的方向倾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承托区、拼装单元与基面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拼装单元与承载单元不同位置的配合,实现床和沙发功能的转换,提高家具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
2、本实用新型插接结构A可与插接结构B相互咬合,结构简单,拆装便利。
3、本实用新型拼装单元可以仅与承载单元的一端匹配,形成适用于单人使用的家具。
4、本实用新型拼装单元可与承载单元的中部插接结构匹配,形成不同朝向的沙发,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5、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靠垫改变靠背部的使用感。
6、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可以横向摆以匹配沙发使用,也可以纵向摆放以匹配床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单元置物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拼装家具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拼装家具为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部插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拼装家具为床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拼装单元作为置物架使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拼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承载单元,2-拼装单元,3-插接结构A,4-插接结构B,5-靠垫,6-床垫,7-置物结构,101-承载区,102-承托区,201-支撑部,202-靠背部,301-边部插接结构,302-中部插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可拼装家具,如图1-6所示,包括承载单元1和拼装单元2,所述承载单元1包括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成对的所述承托区102设于承载区101两端,所述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相互配合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承载单元1上设有插接结构A3,所述拼装单元2中部设有与插接结构A3匹配的插接结构B4,所述插接结构A3可与插接结构B4相互咬合,使拼装单元2限制于承载单元1。具体地说,通过拼装单元2与承载单元1不同位置的配合,使得拼装单元2与承载单元1之间可以组合形成床或沙发,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改变家具的种类,提高家具的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插接结构A3可与插接结构B4相互咬合,结构简单,拆装便利。
插接结构A3包括边部插接结构301和中部插接结构302,所述边部插接结构301设于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的交界处或承托区102上部,所述中部插接结构302设于承载区101中部。具体地说,当拼装单元2与中部插接结构302匹配时,拼装单元2和承载单元1匹配形成沙发;当拼装单元2与边部插接结构301匹配时,拼装单元2和承载单元1匹配形成床。
所述插接结构A3为贯穿承载单元1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A3垂直于承载单元1的侧边边部,并自承载单元1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B4为贯穿拼装单元2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B4垂直于拼装单元2的侧边边部,并自拼装单元2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A3的长度与插接结构B4的长度相等。具体地说,拼装单元2在与承载单元1匹配时,可从承载单元1边部插入,安装便捷;插接结构A3与插接结构B4均为长条通孔,咬合更为牢固,确保拼装单元2与承载单元1配合时的稳定性。
所述插接结构A3成对设于承载单元1的两端,所述插接结构A3的长度等于承载单元1边长的四分之一,所述插接结构B4的长度等于拼装单元2边长的一半。具体地说,拼装单元2在与承载单元1匹配时,可以仅与承载单元1的一端匹配,形成适用于单人使用的家具;拼装单元2也可与承载单元1的中部插接结构302匹配,形成不同朝向的沙发,以起到隔离的作用,保障个人隐私。
所述拼装单元2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拼装单元2以插接结构B4所在的直线为分界线,一端为支撑部201,另一端为靠背部202;所述支撑部201可伸入承载区101与承托区102之间,且所述支撑部201远离靠背部202的一端可支撑于基面;所述靠背部202可自承载单元1向外延伸。具体地说,支撑部201可以支撑于基面,确保拼装单元2的稳固性;靠背部202自承载单元1向外延伸,可以作为靠背使用,也可以作为置物架使用,在其上放置物品。
成对的所述拼装单元2可分别与成对的插接结构A3匹配,其中,两拼装单元2带有插接结构B4的一端相互抵靠,并配合形成双人靠背部202。具体地说,成对的拼装单元2可相互抵靠配合形成表面无间隙的双人靠背部202。
还包括靠垫5,所述靠垫5与靠背部202形状匹配。具体地说,可通过靠垫5改变靠背部202的使用感。
还包括床垫6,所述承载区101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床垫6为与二分之一承载区101匹配的矩形结构,成对的床垫6相互配合可覆盖所述承载区101。具体地说,当拼装单元2与中部插接结构302匹配形成沙发时,床垫6可以横向摆放于拼装单元2两侧作为沙发坐垫使用;当拼装单元2与边部插接结构301匹配形成床时,床垫6可以纵向摆放于承托区102,作为双人床使用。
所述承载区101下方设有置物结构7,所述置物结构7包括置物板和连接板,所述置物板的两端通过成对的连接板连接于承载区101的两端,所述承载区101、置物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置物空间,所述置物空间的开口朝向承载区101的两侧。具体地说,赋予了承载单元1置物的功能,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靠垫5和床垫6不使用时,也可以收纳于置物空间内。
所述承托区102向远离承载区101的方向倾斜。具体地说,使得承托区102、拼装单元2与基面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稳固。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1)和拼装单元(2),所述承载单元(1)包括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成对的所述承托区(102)设于承载区(101)两端,所述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相互配合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承载单元(1)上设有插接结构A(3),所述拼装单元(2)中部设有与插接结构A(3)匹配的插接结构B(4),所述插接结构A(3)可与插接结构B(4)相互咬合,使拼装单元(2)限制于承载单元(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A(3)包括边部插接结构(301)和中部插接结构(302),所述边部插接结构(301)设于承载区(101)和承托区(102)的交界处或承托区(102)上部,所述中部插接结构(302)设于承载区(101)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A(3)为贯穿承载单元(1)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A(3)垂直于承载单元(1)的侧边边部,并自承载单元(1)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B(4)为贯穿拼装单元(2)的长条通孔,所述插接结构B(4)垂直于拼装单元(2)的侧边边部,并自拼装单元(2)的侧边边部向内延伸;所述插接结构A(3)的长度与插接结构B(4)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A(3)成对设于承载单元(1)的两端,所述插接结构A(3)的长度等于承载单元(1)边长的四分之一,所述插接结构B(4)的长度等于拼装单元(2)边长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单元(2)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拼装单元(2)以插接结构B(4)所在的直线为分界线,一端为支撑部(201),另一端为靠背部(202);所述支撑部(201)可伸入承载区(101)与承托区(102)之间,且所述支撑部(201)远离靠背部(202)的一端可支撑于基面;所述靠背部(202)可自承载单元(1)向外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成对的所述拼装单元(2)可分别与成对的插接结构A(3)匹配,其中,两拼装单元(2)带有插接结构B(4)的一端相互抵靠,并配合形成双人靠背部(20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垫(5),所述靠垫(5)与靠背部(202)形状匹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垫(6),所述承载区(101)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床垫(6)为与二分之一承载区(101)匹配的矩形结构,成对的床垫(6)相互配合可覆盖所述承载区(101)。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区(101)下方设有置物结构(7),所述置物结构(7)包括置物板和连接板,所述置物板的两端通过成对的连接板连接于承载区(101)的两端,所述承载区(101)、置物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置物空间,所述置物空间的开口朝向承载区(101)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拼装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区(102)向远离承载区(101)的方向倾斜。
CN202122572038.4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可拼装家具 Active CN216651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2038.4U CN216651833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可拼装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2038.4U CN216651833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可拼装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1833U true CN21665183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2038.4U Active CN216651833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可拼装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1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9216U (zh) 一种下沉床网的床架
US11457742B1 (en) Modular sofa
CN201022532Y (zh) 一种拆装式沙发
CN216651833U (zh) 一种可拼装家具
KR200485471Y1 (ko) 무볼팅 조립식 테이블
CN214905277U (zh) 一种带有收容腔的装配式座椅
CN210870382U (zh) 一种模块化置物桌
CN209750220U (zh) 一种组合式桌架
CN215685971U (zh) 一种模块式组合家具
JP3213073U (ja) 組立式ソファー
CN216135509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组合沙发
CN218279126U (zh) 一种带储物功能的模块沙发结构
CN219629115U (zh) 拼接式收纳架
CN201182397Y (zh) 一种模块式组合沙发
CN215685982U (zh) 一种组合式桌椅两用家具
CN214433001U (zh) 一种可变形为座椅的储物柜
CN220606917U (zh) 一种猫窝边几
CN218651071U (zh) 一种应急瓦楞纸床
CN217337947U (zh) 组合式沙发
CN210810134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便于安装的组合式床
CN215423749U (zh) 一种组合机构、组合床、茶几和沙发
CN204580543U (zh) 椅子及用该椅子组装的桌子
CN213282284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床
CN213097029U (zh) 一种可拼装成置物架的餐椅
CN217090068U (zh) 一种模块组合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