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695U -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1695U
CN210861695U CN201921879077.5U CN201921879077U CN210861695U CN 210861695 U CN210861695 U CN 210861695U CN 201921879077 U CN201921879077 U CN 201921879077U CN 210861695 U CN210861695 U CN 210861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heat conduction
oil
main oi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90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VEMAS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鸥 filed Critical 陈鸥
Priority to CN2019218790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1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1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用以与蒸汽产生装置连接,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油箱、一个副油箱、若干根电热棒和若干根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位于所述主油箱的上方,所述副油箱的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副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油箱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入油端连接,所述导热管和电热棒设在所述主油箱中,所述导热管从所述主油箱中穿设出且所述电热棒轴向插设在所述导热管中,所述导热管呈多排多列等间距排布,所述主油箱中位于每列所述导热管之间设有隔板,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交替开设有导油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碳排放、节能、环保、升温快、重复利用、方便维修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蒸汽发生器广泛用于各种需要使用蒸汽的场合。食品行业通常借助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给食品加热,如蒸包子、蒸各种美味的饭菜佳肴等;工业生产行业通常使用蒸汽发生器给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供应蒸汽动力。
导热油加热装置是蒸汽装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一般先将导热油加热到220-250℃,再将导热油输送到蒸汽仓内,通过导热油加热仓内的水从而产生蒸汽,但是现有导热油的加热、都是通过燃煤、柴油、石油、天然气燃烧完成,其主要缺陷是温度难以准确控制,使能耗增大,燃烧煤油气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大,且热转化效率低,现有能源紧缺会造成加大的资源浪费,且该种方式升温较慢,温度不均匀,因此,如何改进加热方式,实现准确控制加热温度,节约能源,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碳排放、节能、环保、升温快、重复利用、方便维修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用以与蒸汽产生装置连接,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油箱、一个副油箱、若干根电热棒和若干根导热管,所述副油箱位于所述主油箱的上方,所述副油箱的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副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油箱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入油端连接,所述导热管和电热棒设在所述主油箱中,所述导热管从所述主油箱中穿设出且所述电热棒轴向插设在所述导热管中,所述导热管呈多排多列等间距排布,所述主油箱中位于每列所述导热管之间设有隔板,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交替开设有导油口。
在上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中,所述导热管呈竖直设置,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主油箱的顶部、底部穿设而出,所述导热管的底端封闭设置,所述导热管的顶端向其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热棒自上而下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电热棒的外壁与所述导热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热棒的一端设在所述导热管内,所述电热棒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导热管外。
在上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中,所述副油箱的顶部设有第一主进油口,所述副油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其出油端连接的第一支进油口,所述副油箱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主油箱连接的第一出油口。
在上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中,所述主油箱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进油口,所述主油箱的前侧设有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其入油端连接的第二出油口。
在上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中,所述导热管的底端露出所述主油箱的底部 4CM-5CM,所述导热管的顶端高出所述主油箱的顶部4CM-5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1、主油箱中设置有多根导热管和电热棒,电热棒的外壁与导热管的内壁相接触,加热速度快,同时也提高了加热的效率,极大地减少了电热的散失损耗,电热棒插设在导热管中,方便后期维修;2、本装置中设置了副油箱,导热油从蒸汽产生装置中流出后先到副油箱重新分配到各主油箱中进行加热,副油箱可以起到很好排气缓冲的作用;3、导热管的两端均超出主油箱4CM,因电热棒的结构设计原因,电热棒的两端的温度低于中段的温度,其设置可以保证导热油受热均匀,温度提升快;4、相邻两块隔板的导油口为交错设置,主要是为了使主油箱内的导热油能全面循环流动,避免存在加热死角,保证导热油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油箱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棒和导热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用以与蒸汽产生装置(未示出)连接,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油箱1、一个副油箱2、若干根电热棒3和若干根导热管4,副油箱2位于主油箱1的上方,副油箱2的一端与蒸汽产生装置的出油端连接,副油箱2的另一端与主油箱1 的一端连接,主油箱1的另一端与蒸汽产生装置的入油端连接,导热管4和电热棒3设在主油箱1中,导热管4从主油箱1中穿设出且电热棒3轴向插设在导热管4中,导热管4呈多排多列等间距排布,主油箱1中位于每列导热管4之间设有隔板11,相邻两块隔板11交替开设有导油口12。详细地,导热管4可以由导热性良好的铜、铁等金属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主油箱1中各设置有24根导热管4、电热棒3,可迅速提升导热油的温度,降低电能耗,导油口12交替设置使主油箱1内的导热油能循环流动加热,保证加热均匀,电热棒3插设在导热管4中避免了电热棒3直接与导热油接触,延长电热棒使用寿命,同时不会影响其导热效果。导热油从蒸汽产生装置中输入经由副油箱2排气缓冲后重新分配到各主油箱1中进行加热,导热油从主油箱1的一端通过各导油口循环流向主油箱1的另一端并输出至蒸汽产生装置。
导热管4呈竖直设置,导热管4的两端分别从主油箱1的顶部、底部穿设而出,导热管4的底端封闭设置,导热管4的顶端向其底端开设有通孔41,电热棒3自上而下插入通孔41中,电热棒3的外壁与导热管4的内壁相接触,电热棒3的一端设在导热管4内,电热棒3的另一端露出导热管4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管4的底端露出主油箱1的底部4CM,导热管4的顶端高出主油箱1的顶部4CM。电热棒3的外壁与导热管4的内壁相接触,降低电热的散失损耗,保证加热效果,电热棒3自上而下插入到导热管4的通孔41中,方便拆卸安装。
副油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主进油口21,副油箱2的底部设有与蒸汽产生装置其出油端连接的第一支进油口22,副油箱2的侧壁设有与主油箱1连接的第一出油口23。主油箱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出油口23连接的第二进油口13,主油箱1的前侧设有与蒸汽产生装置其入油端连接的第二出油口14。详细地,第一出油口23靠近副油箱2的侧壁底边设置,第二出油口14靠近副油箱2的前侧底边设置,导热油可从第一主进油口21中倒入,导热油进入副油箱2后从第一出油口23输送至第二进油口13从而流进各主油箱1内,主油箱1内的导热油从第二出油口14输出流向蒸汽产生装置的入油端,通过蒸汽产生装置的出油端输出后经由第一支进油口22回到副油箱2内,导热油的路径形成循环,从而可重复循环加热利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5)

1.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用以与蒸汽产生装置连接,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油箱、一个副油箱、若干根电热棒和若干根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位于所述主油箱的上方,所述副油箱的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副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油箱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入油端连接,所述导热管和电热棒设在所述主油箱中,所述导热管从所述主油箱中穿设出且所述电热棒轴向插设在所述导热管中,所述导热管呈多排多列等间距排布,所述主油箱中位于每列所述导热管之间设有隔板,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交替开设有导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呈竖直设置,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主油箱的顶部、底部穿设而出,所述导热管的底端封闭设置,所述导热管的顶端向其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热棒自上而下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电热棒的外壁与所述导热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热棒的一端设在所述导热管内,所述电热棒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导热管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的顶部设有第一主进油口,所述副油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其出油端连接的第一支进油口,所述副油箱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主油箱连接的第一出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进油口,所述主油箱的前侧设有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其入油端连接的第二出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底端露出所述主油箱的底部4CM-5CM,所述导热管的顶端高出所述主油箱的顶部4CM-5CM。
CN201921879077.5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Active CN21086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9077.5U CN210861695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9077.5U CN210861695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1695U true CN210861695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9077.5U Active CN210861695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1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6941U (zh) 新型换热器
CN105180424A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210861695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CN205299897U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12178217U (zh) 一种多蒸汽管网系统热补偿装置
CN105466000A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
CN105004051A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107265821B (zh) 污泥连续热处理改性装置及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工艺
CN105444413A (zh) 一种电力燃烧装置
CN104061806A (zh) 一种沉浸式换热器
CN102178129A (zh) 列管换热式高效杀菌釜
CN210292937U (zh) 一种蒸馏供水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7438916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4832909A (zh) 一种干熄焦除尘焦粉的热量回收装置及其热量回收工艺
CN210688732U (zh) 一种远红外线加热热风炉
CN208332670U (zh) 电加热气体加热器
CN203964726U (zh) 高效热交换器
CN220472416U (zh) 热电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04880717U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203788492U (zh) 分腔加热式节能电热辊
CN202019706U (zh) 列管换热式高效杀菌釜
CN220352320U (zh) 一种加弹机节能热箱
CN202401268U (zh) 一种定型机散热器
CN208968048U (zh) 一种导热介质电加热器
CN214747454U (zh) 一种厨余处理机的新型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2

Address after: 318020 No.2, Xinyuan Road, industrial zone, Yuanqiao Town,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VEMAS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No.127, aoan village, Xicheng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O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