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9737U -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9737U
CN210859737U CN201921960546.6U CN201921960546U CN210859737U CN 210859737 U CN210859737 U CN 210859737U CN 201921960546 U CN201921960546 U CN 201921960546U CN 210859737 U CN210859737 U CN 210859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an blades
shaft hole
supporting
powder metallu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05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杏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Xunda Power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Xunda Pow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Xunda Power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Xunda Pow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05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9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9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9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包括齿圈和支撑部,齿圈沿其外周面等间距形成有若干个凸齿,齿圈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多个支撑扇叶,凸齿为斜齿;支撑部至少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凸部,凸部具有三个贯穿的轴孔,轴孔的内壁沿其轴向形成有多个凹槽使轴孔的截面呈多边形;支撑扇叶具有压力面且支撑扇叶的压力面朝向一致,相邻的两个支撑扇叶之间形成空腔。凸齿为斜齿,传动更加稳定且噪音小;支撑扇叶之间形成空腔,有利于减重,且齿轮转动时,有利于驱动周围空气流动,提高齿轮及附近部件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齿轮及其相邻部件的寿命;轴孔具有三个,便于与三个动力轴连接,稳定性好,轴孔的截面为多边形,避免了以往键传动,传动扭矩小的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而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齿轮恰恰可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齿轮的形位与尺寸公差的一致性。与用硬模铸造、灰铸铁件、锻轧材料、锻件等机械加工、冲压、挤压、精密铸造等制造的齿轮相比,粉末冶金齿轮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各种制造因素上的考虑,粉末冶金齿轮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现有的传统的齿轮与动力轴之间为键连接,传递的扭矩较小,在需要大扭矩传动的时候不能满足要求,且键传动由于扭矩小,连接稳定性低,使用寿命短;同时,现有的齿轮重量大,齿轮传动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重量轻、稳定性好、扭矩大的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包括齿圈和支撑部,所述齿圈沿其外周面等间距形成有若干个凸齿,所述齿圈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多个支撑扇叶,所述凸齿为斜齿;所述支撑部至少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具有三个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其轴向形成有多个凹槽使所述轴孔的截面呈多边形;所述支撑扇叶具有压力面且所述支撑扇叶的压力面朝向一致,相邻的两个支撑扇叶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齿轮一体成型,且所述齿轮为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齿轮。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轴孔的截面处于同一条线上,且中间的所述轴孔和所述齿圈同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扇叶具有六个,且所述支撑扇叶等间距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凸齿为斜齿,咬合面积大,从而传动更加稳定且噪音小;
进一步地,设置支撑扇叶,支撑扇叶之间形成空腔,有利于减重,同时,齿轮转动时,有利于驱动周围空气的流动,提高齿轮及附近部件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齿轮及其相邻部件的寿命;
进一步地,轴孔具有三个,便于与三个动力轴连接,稳定性好,轴孔的截面为多边形,避免了以往键传动,传动扭矩小的的情况。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的一面的示意图(具有凸台的一面);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的另一面的示意图(不具有凸台的一面);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齿圈;2、支撑部;3、支撑扇叶;4、凸部;5、轴孔;6、空腔;7、斜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包括齿圈1和支撑部2,所述齿圈1沿其外周面等间距形成有若干个凸齿,所述齿圈1和所述支撑部2之间具有多个支撑扇叶3,所述凸齿为斜齿7;所述支撑部2至少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凸部4,所述凸部4具有三个贯穿的轴孔5,所述轴孔5的内壁沿其轴向形成有多个凹槽使所述轴孔5的截面呈多边形;所述支撑扇叶3略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扇叶3具有压力面且所述支撑扇叶3的压力面朝向一致,相邻的两个支撑扇叶3之间形成空腔6。
三个所述轴孔5的截面处于同一条线上,且中间的所述轴孔5和所述齿圈1同圆心,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所述支撑扇叶3具有六个,且所述支撑扇叶3等间距设置,以达到支撑强度。
本实施例的齿轮采用粉末冶金法制造,节省人力、物料、生产的效率高且成本低廉,较为经济,同时,所述齿轮一体成型,且所述齿轮为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齿轮。
本实施例的凸齿为斜齿7,咬合面积大,从而传动更加稳定且降低了传动的噪音;
进一步地,设置了支撑扇叶3,达到了需要的支撑强度,且相邻的支撑扇叶3之间形成空腔6,有利于减轻齿轮整体的重量,同时,支撑扇叶3倾斜设置,齿轮转动时,支撑扇叶3有利于驱动周围空气的流动,提高了齿轮及附近部件的散热效果,提高了齿轮及其相邻部件的寿命;
进一步地,轴孔5具有三个,便于与三个动力轴连接,稳定性好,轴孔5的截面为多边形,对应的与轴孔5连接的动力轴的截面为对应的多边形,避免了以往键传动,传动扭矩小的情况;其中,本实施例优化地,轴孔5的截面为六边形,那么动力轴也为多边形。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包括齿圈和支撑部,所述齿圈沿其外周面等间距形成有若干个凸齿,所述齿圈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多个支撑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为斜齿;所述支撑部至少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具有三个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其轴向形成有多个凹槽使所述轴孔的截面呈多边形;所述支撑扇叶具有压力面且所述支撑扇叶的压力面朝向一致,相邻的两个支撑扇叶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齿轮一体成型,且所述齿轮为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轴孔的截面处于同一条线上,且中间的所述轴孔和所述齿圈同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扇叶具有六个,且所述支撑扇叶等间距设置。
CN201921960546.6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Active CN210859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0546.6U CN210859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0546.6U CN210859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9737U true CN210859737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0546.6U Active CN210859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9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0780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fferential
CN210859737U (zh) 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
CN202597601U (zh) 拖拉机动力输出机械装置
CN100575749C (zh) 小功率起动机减速机构上的玻纤尼龙齿轮
CN103363082A (zh) 扭矩传递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387730B (zh) 组合结构的人字齿轮及其加工方法
CN201747896U (zh) 空压机传动齿轮
CN204775803U (zh) 用于方程式赛车的传动机构
CN210318433U (zh) 一种紧凑型轴承挡板结构
CN209892612U (zh) 一种止推片
CN204025597U (zh) 新型人字圆柱齿轮
CN202971858U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行星架
CN211550248U (zh) 一种分动器输出轴结构
CN215861394U (zh) 一种内孔具有凸矩形键的套类零件
CN201391589Y (zh) 一种组装式同步带轮
CN207554734U (zh) 一种齿轮
CN213954314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齿轮
CN216729360U (zh) 输出齿轮轴齿形锻造模具
CN215980707U (zh) 一种高精度高效传动齿轴
CN211901496U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齿轮
CN216242126U (zh) 整体式锻造轮间差速器壳
CN111059169A (zh) 多排浮动组合式重载超越离合器
CN212407495U (zh) 一种高强度主减速齿轮
CN216519507U (zh) 一种高额定输出扭矩的减速机
CN220082075U (zh) 一种双联齿轮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