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667U -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2667U
CN210852667U CN201921287444.2U CN201921287444U CN210852667U CN 210852667 U CN210852667 U CN 210852667U CN 201921287444 U CN201921287444 U CN 201921287444U CN 210852667 U CN210852667 U CN 210852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pair
portions
axial direction
jo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74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2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2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的耐受性且在设计、生产成本方面也有优势的车身部件以及具有该车身部件且在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和弯曲载荷同时输入的耐受性方面也有优势的车身部件集合体和车身构造。横梁用车身部件包括:上表面部;一对侧面部;以及一对凸缘部,其与一对侧面部的下端相连续并向侧方延伸和沿轴向延伸,一对侧面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台阶部,一对侧面部包含侧面上部和侧面下部,且包含宽度缩小区间,该宽度缩小区间形成为台阶部的宽度越朝向轴向上的一端部侧延伸变得越窄,上表面部的宽度和一对侧面部的侧面上部的间隔在轴向上的与宽度缩小区间相对应的区间中逐渐扩大。

Description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具有车身部件集合体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汽车的车身梁构件,在该汽车的车身梁构件中,在长轴线方向上的自碰撞前端侧到碰撞后端侧的整个范围内形成沿长轴线方向逐渐连续地渐变的渐变部,使所述碰撞后端侧的与轴线垂直的截面积大于碰撞前端侧的与轴线垂直的截面积,在两纵壁的壁面上形成了在其长度方向全长范围内延伸的阶梯状的阶梯加强筋(日文:ステップビード)。
但是,这样的车身梁构件存在如下问题,即,渐变形状会对车身的安装对应面的设计造成影响,其结果使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在托架等安装于该构件的情况下,可能不仅轴向压缩载荷向托架安装部输入,而且弯曲载荷也向托架安装部输入,在同时输入有这样的两个方向上的载荷的情况下,还存在如下担心:当在对截面较小的碰撞前端侧施加的弯曲载荷的作用下该碰撞前端侧的部分提前发生截面屈服时,无法发挥截面扩大了的碰撞后端侧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3496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的耐受性且在设计、生产成本方面也有优势的车身部件以及具有该车身部件且在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和弯曲载荷的同时输入的耐受性方面也有优势的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车身部件是与车身的地板相接合的横梁用车身部件,该车身部件包括:上表面部,其沿所述部件的长轴向延伸;一对侧面部,其与所述上表面部的两侧相连续地向下方延伸且沿所述轴向延伸;以及一对凸缘部,其与所述一对侧面部的下端相连续并向侧方延伸和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一对凸缘部的间隔在整个所述轴向的范围内相同,所述一对侧面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台阶部,所述一对侧面部包含被所述台阶部划分出的侧面上部和侧面下部,且包含宽度缩小区间,该宽度缩小区间形成为所述台阶部的宽度越朝向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侧延伸变得越窄,所述上表面部的宽度和所述一对侧面部的所述侧面上部的间隔在所述轴向上的与所述宽度缩小区间相对应的区间中逐渐扩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部件集合体,其特征在于,该车身部件集合体包含由所述车身部件构成的横梁和与所述横梁的所述一端部相邻并接合的托架,所述托架包括:腿部,其自所述横梁的所述上表面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位于所述腿部的上端的其他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集合体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的所述腿部包括:第1倾斜面,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横梁的所述一端部侧;以及第2倾斜面,其位于与所述一端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所述第1倾斜面和所述第2倾斜面形成为通过使所述横梁的所述上表面部相接合的下端部的间隔大于与所述安装部相连续的上端部的间隔的倾斜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集合体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的所述第1倾斜面和所述第2倾斜面包括:底面部,其接合于所述横梁的所述上表面部;以及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面部的两侧相连续并接合于所述横梁的所述侧面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集合体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横梁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宽度缩小区间自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或该一端部的附近沿着包含所述托架的所述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在内的所述轴向上的区间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身构造中,所述车身部件集合体设置为所述横梁的长轴方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且在所述一对凸缘部接合于地板,该车身部件集合体在所述横梁的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接合于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且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接合于地板通道的侧面。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通过因设置台阶部而实现的针对轴向压缩载荷的有效宽度增加和因设置台阶部的宽度缩小区间而实现的截面扩大,来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的耐受性,并且,侧面下部以下的截面形状在长度方向上相同和成为与车身地板接合的接合部的凸缘部的间隔在长度方向上相同,从而确保作为车身部件的通用性,还能够避免车身侧的设计变更、与此相伴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集合体包含与所述横梁的所述一端部相邻并接合的托架,由此,在输入有轴向压缩载荷的情况下,该轴向压缩载荷的分力作为经由托架朝向下方去的弯曲载荷输入,但在该弯曲载荷的作用部位,所述轴向压缩载荷引起的使横梁侧面部扩宽的方向上的分力和所述弯曲载荷引起的将侧面部向内侧压缩的那样的分力相抵消,由此能够期待抑制地板横梁变形的效果,在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和弯曲载荷同时输入的耐受性方面上也有优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构造,能够期待抑制地板横梁变形的效果,在确保对于轴向压缩载荷和弯曲载荷同时输入的耐受性方面上也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部件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部件的设置部位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的(a)是图3的A-A剖视图,图4的(b)是图3的B-B剖视图,图4的(c)是图3的C-C剖视图,图4的(d)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5的(a)是表示向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身部件输入轴向载荷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D-D剖视图。图5的(c)是图5的(a)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边梁;2、地板通道;3、地板纵梁;4、地板横梁(横梁);5、6、座椅托架(托架);10、地板;40、上表面部;41、侧面部;42、台阶部;42a、宽度缩小区间;43、侧面下部;44、侧面上部;45、凸缘部;50、安装部;51、第1倾斜面(腿部);52、第2倾斜面(腿部);53、54、底面部;55、56、侧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部件作为地板横梁4来实施的车身构造。在图中,划分出车厢地面的地板10配置在下边梁1与地板通道2之间,该下边梁1在车身的两侧部沿车辆长度方向Fw延伸,该地板通道2在车辆宽度方向W中央沿车辆长度方向Fw延伸。
地板横梁4的长轴向为车辆宽度方向W,该地板横梁4接合于地板10的上表面,且在下边梁1与地板通道2之间延伸设置。地板横梁4呈左右对称地设于地板通道2的两侧,在图1中,仅示出右侧的地板横梁4,左侧的地板横梁在右侧的前围侧部(日文:カウルサイド部)隐藏起来。
图2示出地板横梁4的设置部位,在图中,对于下边梁1,仅示出下边梁内侧部11。在地板10的下表面,以与地板横梁4的延伸设置部位交叉的方式沿大致车辆长度方向Fw延伸设置有地板纵梁3,在地板纵梁3与地板10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
地板通道2在平坦的上表面21的两侧包括倾斜的侧面26,在自侧面26的下端起向车辆宽度方向W外侧延伸的凸缘22之上重叠地接合有地板10的缘部12,在地板10与凸缘22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20。
(作为车身部件的地板横梁)
地板横梁4是对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压制成形而成的通道状的车身构造要件,基本上,在长轴向(在图2中是车辆宽度方向W)上具有相同的帽状截面(日文:ハット状断面)。
即,如图2~图4所示,地板横梁4包括:上表面部40,其沿长轴向延伸;一对侧面部41,其与上表面部40的两侧相连续地向下方延伸且沿轴向延伸;以及一对凸缘部45,其与一对侧面部41的下端连续地向侧方延伸且沿轴向延伸,凸缘部45的间隔在整个轴向范围内相同(4w)。
在地板横梁4的两侧的侧面部4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台阶部42,侧面部41被该台阶部42划分为侧面上部44和侧面下部43,侧面上部44相对于侧面下部43向中央侧后退与台阶部42相应的量,相应地,侧面上部44的间隔比侧面下部43的间隔和凸缘部45的间隔窄。
但是,台阶部42的宽度在全长范围内不为恒定,在图示例中,在接合于下边梁1(11)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具有朝向该一端侧逐渐变窄的宽度缩小区间42a,如图4的(d)所示,侧面上部44的间隔(和上表面部40的宽度)在该区间中逐渐扩大。此外,在宽度缩小区间42a以外的部位,台阶部42的宽度为恒定,地板横梁4的截面形状也为图4的(a)所示的形状。
此外,如图3和图4的(c)所示,在地板横梁4的一端部47处,侧面上部44与侧面下部43之间的台阶部42消失,自侧面下部43的下端向侧方延伸的凸缘部45与一端部47相连续,且成为与下边梁内侧部11接合的接合面。
另外,如图2所示,在地板横梁4的另一端部46,同样地,凸缘部45连续到另一端部46,且成为与地板通道2的侧面26接合的接合面。在侧面下部43的在地板横梁4的长轴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处的部位设有重量减轻孔48。
(包含托架的车身部件集合体)
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地板横梁4预先接合对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压制成形而成的座椅托架5、6,且作为地板横梁ASSY(集合体)安装于车身。以下,说明各个座椅托架5、6的构造和接合。
首先,与地板横梁4的接合于下边梁1(11)的一端部47相邻并接合的座椅托架5包括:腿部,其包含自地板横梁4的上表面部40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倾斜面51、52;以及平坦的安装部50,其在该一对倾斜面51、52的上端之间延伸,一对倾斜面51、52形成为通过使地板横梁4的上表面部40相接合的下端部的间隔大于与安装部50相连续的上端部的间隔的倾斜状,座椅托架5在整体上具有梯形形状或倒V字状的基本形状。
相对于座椅托架5的安装部50位于地板横梁4的一端部47侧的第1倾斜面51包括:底面部53,其与第1倾斜面51的下端相连续并向一端部47侧延伸;以及侧面部55,其与底面部53的两侧相连续并向下方延伸,且该侧面部55接合于地板横梁4的侧面上部44。底面部53包括延伸部58,该延伸部58越过地板横梁4的一端部47地延伸且接合于下边梁内侧部11的上部。
相对于安装部50位于与一端部47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2倾斜面52包括:底面部54,其与第2倾斜面52的下端相连续并向另一端部46侧延伸;以及侧面部56,其与底面部54的两侧相连续并向下方延伸,且该侧面部56接合于地板横梁4的侧面上部44。
在座椅托架5的侧面形成有与侧面部55和侧面部56相连续的侧面凸缘部57,利用该侧面凸缘部57来确保腿部(倾斜面51、52)和安装部50这两者相对于底面部53、54的弯曲刚度,提高了整个座椅托架5的刚度。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座椅托架5在侧面部55、56的各两处55a、56a点焊于地板横梁4的侧面上部44,并在底面部53、54点焊于地板横梁4的上表面部40。在图示例中,设想了点焊(电阻焊),但也可以利用激光焊等其他方法进行接合。
接下来,与地板横梁4的另一端部46相接合的座椅托架6呈由倾斜面61、平坦的安装部60以及一对侧面部62构成的盒形形状(日文:ボックス形状),该倾斜面61自地板横梁4的上表面部40向斜上方延伸,该安装部60与倾斜面61的上端相连续,该一对侧面部62与安装部60和倾斜面61这两者的两侧相连续。
并且,座椅托架6还包括:底面部63,其与倾斜面61的下端相连续并接合于地板横梁4的上表面部40;侧面部62的下部64,其与底面部63的两侧相连续并接合于地板横梁4的侧面上部44;以及凸缘部65,其自安装部60和侧面部62的缘部延伸并接合于地板通道2的侧面26。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因侧面碰撞等而自车身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下,经由下边梁1,自地板横梁4的一端部47输入轴向载荷F。
此时,如图5的(b)所示,地板横梁4的截面在一端部47侧扩大,而且在地板横梁4的侧面部41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台阶部42,从而使有效宽度(卡门有效宽度)增加,提高了地板横梁4对轴向压缩载荷F的耐受性,能够期待抑制变形的效果。
另一方面,自车身侧方输入的轴向载荷F的分力还经由座椅托架5的底面部53、第1倾斜面51、安装部50、第2倾斜面52、底面部54而作为自底面部54附近朝向下方去的弯曲载荷Fd输入。另外,此时,自安装于座椅托架5的座椅等经由安装部50、第2倾斜面52输入的载荷也作为弯曲载荷Fd发挥作用。
反过来讲,地板横梁4的截面在一端部47侧扩大这点意味着,截面越远离一端部47侧越缩小,如图5的(b)所示,在底面部54附近产生使地板横梁4的侧面部41扩宽的方向上的分力Fx。
不过,当输入上述那样的自底面部54附近朝向下方去的弯曲载荷Fd时,如图5的(c)的附图标记41′所示,会产生将地板横梁4的侧面部41向内侧压缩那样的分力Fc,从而抵消使上述侧面部41扩宽的方向上的分力Fx,通过这样的作用,也能够期待抑制地板横梁4的变形的效果。
如此,通过一端部47侧的截面扩大和由台阶部42实现的有效宽度增加而得到提高对轴向压缩载荷F的耐受性的效果,并且,由于成为与地板10接合的接合部的凸缘部45的间隔在地板横梁4的全长范围内为恒定,一端部47的形状也不需要变更,因此,还能够避免地板10、下边梁1等车身侧的接合部的设计变更、与此相伴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例如,对于地板10来说,为了提高面刚度,避开地板横梁4的接合部地形成有膨出部、加强筋等,但由于地板横梁4的接合部(凸缘部45)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平行且为恒定的宽度,因此,既不会使地板10的形状布局复杂化,也不会损害作为车身部件的通用性。
此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地板横梁4,示出了其在座椅托架5的设置区域设有台阶部42的宽度缩小区间42a的情况,但宽度缩小区间42a也可以到达比座椅托架5的设置区域靠另一端部46侧的位置。
另外,宽度缩小区间42a的开始地点既可以为地板横梁4的一端部47,也可以为座椅托架5的侧面部55、56的中间位置。并且,也可以设有台阶部42的宽度朝向另一端部46侧去减小的宽度缩小区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座椅托架5,示出了其形成为包含一对倾斜面51、52的梯形形状或倒V字状的情况,但座椅托架5还能够与另一端部46侧的座椅托架6同样地构成为盒状的托架。另外,还能够使座椅托架6与座椅托架5同样地构成为梯形形状或倒V字状的托架。
另外,也可以是,座椅托架6相对于地板横梁4独立设置,仅利用地板横梁4和座椅托架5来构成地板横梁ASSY(集合体)。
以上,叙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顺便说一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6)

1.一种车身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部件是与车身的地板相接合的横梁用车身部件,
该车身部件包括:上表面部,其沿所述车身部件的轴向延伸;一对侧面部,其与所述上表面部的两侧相连续地向下方延伸且沿所述轴向延伸;以及一对凸缘部,其与所述一对侧面部的下端相连续并向侧方延伸和沿所述轴向延伸,
所述一对凸缘部的间隔在整个所述轴向的范围内相同,
所述一对侧面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台阶部,所述一对侧面部包含被所述台阶部划分出的侧面上部和侧面下部,且包含宽度缩小区间,该宽度缩小区间形成为所述台阶部的宽度越朝向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侧延伸变得越窄,所述上表面部的宽度和所述一对侧面部的所述侧面上部的间隔在所述轴向上的与所述宽度缩小区间相对应的区间中逐渐扩大。
2.一种车身部件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部件集合体包含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部件构成的横梁和与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一端部相邻并接合的托架,
所述托架包括:腿部,其自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上表面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位于所述腿部的上端的其他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部件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的所述腿部包括:
第1倾斜面,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一端部侧;以及第2倾斜面,其位于与所述一端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1倾斜面和所述第2倾斜面形成为通过使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上表面部相接合的下端部的间隔大于与所述安装部相连续的上端部的间隔的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部件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的所述第1倾斜面和所述第2倾斜面包括:
底面部,其接合于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上表面部;以及
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面部的两侧相连续并接合于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侧面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身部件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宽度缩小区间自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或该一端部的附近沿着包含所述托架的所述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在内的所述轴向上的区间延伸。
6.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该车身构造中,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部件集合体设置为所述车身部件的轴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且在所述一对凸缘部接合于地板,该车身部件集合体在所述车身部件的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接合于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且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接合于地板通道的侧面。
CN201921287444.2U 2018-08-13 2019-08-09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Active CN2108526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2462 2018-08-13
JP2018152462A JP7115134B2 (ja) 2018-08-13 2018-08-13 車体部品、車体部品集合体、および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2667U true CN210852667U (zh) 2020-06-26

Family

ID=6918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7444.2U Active CN210852667U (zh) 2018-08-13 2019-08-09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15134B2 (zh)
CN (1) CN210852667U (zh)
DE (1) DE102019121705A1 (zh)
FR (1) FR3084871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18916A1 (fr) * 2021-01-18 2022-07-22 Renault S.A.S Poutre de renfort d’ancrage de sièges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associ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2137U (ja) * 1983-09-20 1985-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トの取付構造
JPH0683572U (ja) * 1993-05-12 1994-11-2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側部構造
JP2004203116A (ja) * 2002-12-24 2004-07-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骨格部材同士の結合構造
JP2005067396A (ja) * 2003-08-25 2005-03-17 Hino Motors Ltd 板材の接合構造
JP5534966B2 (ja) * 2010-06-14 2014-07-02 ユニプレス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メンバー部材
JP5673018B2 (ja) * 2010-11-25 2015-02-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JP6319215B2 (ja) * 2015-07-17 2018-05-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骨格構造
JP6484140B2 (ja) * 2015-08-05 2019-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側突検出アセンブリ
WO2017151069A1 (en) * 2016-03-04 2017-09-08 Asian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21705A1 (de) 2020-02-13
JP7115134B2 (ja) 2022-08-09
FR3084871A1 (fr) 2020-02-14
JP2020026234A (ja) 2020-02-20
FR3084871B1 (fr)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52226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4751620B2 (ja)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4029301B2 (ja) 車両の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取付構造
KR101376024B1 (ko) 차량용 후드
JP2007083830A (ja) 車体上部構造
CN109476348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941349B (zh) 车辆后部结构
US8919869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10228534B (zh) 车辆中柱
US20200140015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JP2018039449A (ja) 車両のフード
CN210852667U (zh) 车身部件、车身部件集合体、以及车身构造
CN101925500B (zh) 车身前部结构
JP5040343B2 (ja) フレーム付き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JP2013010424A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9591898B (zh) 车辆下部构造
WO2018061669A1 (ja) ドアインパクトビーム
JP5115386B2 (ja) 車両用フロア構造
CN108177695B (zh) 车辆侧部结构
CN108502024B (zh) 车辆车顶结构
JP4354331B2 (ja) 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CN111434568B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7414115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4228920B2 (ja) サイドメンバ構造
JP6398691B2 (ja) 車両用センタピラ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