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3548U -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3548U
CN210823548U CN201921650181.7U CN201921650181U CN210823548U CN 210823548 U CN210823548 U CN 210823548U CN 201921650181 U CN201921650181 U CN 201921650181U CN 210823548 U CN210823548 U CN 210823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cap
collection container
sample collection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0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学胜
王敏
李元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0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3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3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354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4748 priority patent/WO202106309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24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瓶体形成有用于盛放样品的容置腔;能通过螺纹与瓶口配合的瓶盖,瓶口的外壁设有限行齿,瓶盖可分离的连接有止转圈,止转圈的内壁设有与限行齿相啮合的止回齿;标识组件,包括设置在瓶盖上的RFID标签以及设在RFID标签背对瓶盖的正面的识别码;识别码与RFID标签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可以较佳的保证检测样品的真实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样品存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检测用样品的运输与保存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目前市场对检测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要求较低,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样品放入信封内邮寄到检测机构。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遇到暴力分拣,可能会导致信封破损,样品被污染,这样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信封极易拆封,寄送的样品很容易被替换,无法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另一种是使用普通的塑料瓶(一般为一个带有瓶盖的瓶子),虽然起到了抗震防破损的作用,但是由于瓶盖可随意被打开,同样无法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综上,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较佳的保证检测样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可以较佳的保证检测样品的真实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包括:
具有瓶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形成有用于盛放样品的容置腔;
能通过螺纹与所述瓶口配合的瓶盖;所述瓶口的外壁设有限行齿,所述瓶盖可分离的连接有止转圈,所述止转圈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限行齿相啮合的止回齿;
标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瓶盖上的RFID标签以及设在所述RFID标签背对所述瓶盖的正面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与所述RFID标签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行齿具有导斜面和止挡面,所述止回齿具有滑切面和挂接面;
当所述瓶盖被执行旋转操作而沿上扣方向转动时,所述滑切面在所述导斜面上滑动;当所述瓶盖具有沿卸扣方向旋转的趋势时,所述挂接面顶触所述止挡面。
优选地,所述瓶盖通过多个连接条与所述止转圈连接。
优选地,所述瓶口的下端外壁沿径向向外形成环形凸台,所述限行齿设置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背对所述瓶盖的正面设有防伪涂层,所述防伪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识别码;所述防伪涂层上印刷有图案。
优选地,所述瓶盖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置槽,所述RFID标签设在所述容置槽中。
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与瓶盖的上表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瓶口的上端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瓶口的上端面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瓶体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通过设置RFID标签与识别码的二合一标签,可以较佳的保证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唯一性。并且,通过设置与瓶盖可分离连接的止转圈,并籍由限行齿和止回齿的啮合作用来抑制瓶盖沿卸扣方向旋转,从而可防止盛放的样品被替换,从而确保样品的真实性,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中附带有标识组件的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指向或面对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上”,将与之相反,或者背对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下”。更具体的,将图1所示意的向上的方向定义为“上”,将图1所示意的向下的方向定义为“下”。
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方便,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在包括但不限定于使用、测试、运输和制造等等其他可能导致检测样品采集容器方位发生颠倒或者位置发生变换的场景中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包括瓶体1和瓶盖2。其中,瓶体1具有瓶口101和用于盛放样品的容置腔,瓶盖2能盖合在瓶口101上。具体的,瓶口10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瓶盖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籍此,瓶盖2与瓶口101通过螺纹配合,以密封容置腔。
为了保证盖合的密封性,瓶口101的上端面可以形成有环形凹槽(未示出),瓶盖2与瓶口101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可以设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未示出)。或者,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对调,即环形凸起形成在瓶口101的上端面,环形凹槽设在瓶盖2与瓶口101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并且,环形凸起嵌入环形凹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的横截面可以呈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矩形、三角形等,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应的与之匹配。通过设置相配合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凸凹槽,可以提高瓶盖2在拧紧后与瓶口101之间的密封效果。
瓶体1的容置腔可用于盛放液体样品,也可用于盛放固体或粉末状样品。并且,瓶体1的外壁可设有刻度线,以便在瓶体1盛放液体样品时丈量液体样品的容量。
瓶体1和瓶盖2可均由塑料材料制成,这样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可解决因包括但不限定于高处跌落、碰撞、冲击等到导致采样瓶易碎的问题,从而使采样瓶具有耐摔、耐撞的性能,进而可较佳的保护样品,并且可回收处理再利用。其中,瓶体1优选采用透明塑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碳酸脂(PC)等制成,这样便于观察样品的形态及读取刻度。瓶盖2可采用不透明塑料例如聚甲醛(POM)、聚酰胺(PA)、ABS塑料等制成,也可采用上述的透明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前,包括但不限于基因检测在内的消费级检测的大致流程是:用户(待检者)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邮寄的方式提供给检测机构。诚如上文描述,已知的样品保存方式可以是信封保存,也可以是用一个普通的塑料瓶保存。但是,不论是上述哪种保存方式,在邮寄途中,样品均有被污染或替换的风险,从而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失真。
为了减少甚至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本申请发明人想到对用于保存样品的容器进行唯一性标识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解决思路是:在用于保存样品的容器-检测样品采集容器上设置防伪标签。
目前,市面上的防伪标签包括电子标签(又称RFID标签301),此标签具有一签一码的特征,即每个标签都具有唯一的UID号。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一般都没有配备此类标签的读码设备(解读器),无法读取该类标签的UID信息及其写入的内容,从而造成用户信息无法与电子标签绑定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FID二合一标签。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还包括由RFID标签301和识别码302构成的用于标识样品唯一性的标识组件3,RFID标签301设在瓶盖2上,识别码302设在RFID标签301背对瓶盖2的正面。
RFID标签301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瓶盖2的上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瓶盖2的上表面可以向下凹陷形成有与RFID标签301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201(例如圆形凹槽),RFID标签301设在容置槽201中。容置槽201的深度优选与RFID标签301的厚度相同。当RFID标签301嵌设在容置槽201中后,其与瓶盖2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可使瓶盖2上表面平整,具有美学舒适的外观。
RFID标签301包括RFID芯片和天线,RFID天线采用不易被转移的易碎天线。RFID芯片写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字母、网址等。不同的RFID标签301,其写入内容也不同。并且,写入内容加密,只有知道标签加密形式且经过特殊开发的读码设备才可以读取出。
识别码可以为用于存储并表达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如图2所示,具体的,识别码3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条形码、二维码或者三维码。识别码302可通过印刷或者粘贴的方式形成在RFID标签301的正面。采用预定的解析规则对识别码302进行解析,便可以获取编译及存储在其中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码302中编译及存储的信息可以包括标识符以及网络链接。其中,标识符可以为字符串例如55013190846107,用于唯一标识识别码302,相当于识别码302的编码。每个识别码302均唯一具有一个标识符。网络链接用于供用户的终端设备扫描以跳转至预定的网络页面,进行样品信息的填写和提交。
具体的,检测机构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邮寄给用户后,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手机扫描识别码302,解析编译在识别码302中的网络链接,并使终端设备页面跳转至该网络链接对应的下单界面。用户在该下单界面填写样品信息,完成订单信息与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识别码302的绑定。随后,用户再将盛放有样品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邮寄给检测机构。检测机构通过扫码设备读取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RFID标签301后,即可解析得到订单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码302与RFID标签301相配合。即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的内容与UID号之间相互关联,且一一对应。
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的内容与UID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依照表1所示的数据表的形式存储于信息系统。数据表的一列存储识别码302的标识符,另一列存储RFID标签301写入的内容,再一列存储UID号。相对应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的内容与UID号处于同一行。
当检测机构接收到用户邮寄来的盛放有样品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后,通过扫描设备扫描识别码302解析获得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及UID号这三个数据后,与预先存储于信息系统中的对应关系表进行比对,以判断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唯一性,并以此判断其保存的样品的真实性。
表1识别码生成的数据、RFID标签写入的内容与UID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识别码的标识符 RFID标签写入内容 UID号
A1 B1 C1
A2 B2 C2
An Bn Cn
具体的,当获取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和UID号在存储的对应关系表匹配时,位于对应关系表的同一行,例如获取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为Ai、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为Bi和UID号为Ci,即获取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和UID号在对应关系表中同属于i行,则表明获取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和UID号存在唯一关联性。从而,该标识组件3没有被篡改或破坏。
将在下文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2一旦与瓶体1的瓶口101拧紧后,除非通过暴力拆解,否则,将无法打开。因此,如果标识组件3没有被篡改或破坏,则说明附带该标识组件3的瓶盖2在邮寄途中没有被破坏,那么瓶盖2也就没有与瓶体1的瓶口101发生脱离,从而盛放在瓶体1里的样品也就不会被替换。如此,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性。
此外,为了保证识别码302的唯一性,RFID标签301的正面可以设有至少部分地覆盖识别码302的防伪涂层303,防伪涂层上可选择性地印刷特定的或指定的图案。并且,防伪涂层303可以仅覆盖并遮挡识别码302的一部分,也可以将识别码302完全覆盖遮挡。防伪涂层303其可被刮除,以使识别码302露出。
实际中,用户可根据防伪涂层303的完好性来判断瓶盖2是否被使用过。具体的,为便于用户通过扫描识别码302进行订单信息的填写,检测机构在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邮寄给用户时,瓶体1和瓶盖2处于拆分状态,即瓶盖2并未拧紧在瓶口101上。
当用户收到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后,观察瓶盖2上的防伪涂层303完好,则可以说明瓶盖2并未被替换。此时,用户即可刮除防伪涂层303,扫描并进行订单信息填写。如果瓶盖2上的防伪涂层303破损或者不完整,说明瓶盖2有可能是之前被使用过(已绑定过订单信息),或者在邮寄途中被损坏。从而,及时获知附带标识组件3的瓶盖2在唯一性。
当用户检查防伪涂层303完好,即可向瓶体1中装填样品。随后,将瓶盖2拧紧在瓶口101上,并将盛放有样品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邮寄给检测机构。承接上文描述,为了避免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在邮寄至检测机构的途中,其内盛放的样品被替换,一旦瓶盖2与瓶体1的瓶口101拧紧后,除非通过暴力拆解,否则,将无法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瓶盖2被设计为只能沿上扣方向旋转,而限制沿卸扣方向旋转。具体的,瓶口101的下端外壁设有限行齿102。如图1所示,限行齿102可以为多个,瓶口101的下端外壁可以沿径向向外形成环形凸台103,限行齿102可以设置在环形凸台103的外壁。
瓶盖2的下端可分离的连接有止转圈4。止转圈4的制成材料与瓶盖2相同,其直径略大于瓶盖2的直径,两者之间可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匀排布的连接条5(与止转圈4、瓶盖2的制成材料亦相同)连接。并且,外力作用可以使多个连接条5断裂,从而瓶盖2与止转圈4断脱或分离。
止转圈4的内壁可以设有与限行齿102相啮合的止回齿(未示出),止回齿与限行齿102配合以抑制瓶盖2沿卸扣方向转动。限行齿102具有导斜面和止挡面,止回齿具有滑切面和挂接面。其中,导斜面和滑切面为斜面,均朝向上扣方向倾斜。而止挡面和挂接面可以为垂直面,其与上扣或卸扣方向垂直,或者与止转圈4的周向垂直。
当瓶盖2被执行旋转操作而沿上扣方向转动时,滑切面可以在导斜面上滑动,从而实现瓶盖2的旋进。而当瓶盖2具有沿卸扣方向旋转的趋势时,挂接面顶触止挡面。
其中,瓶盖2沿卸扣方向旋转的趋势,可以由瓶盖2自身产生,也可以由外力作用而产生。具体的,当瓶盖2沿上扣方向旋进至预定位置(例如上扣死点)后,瓶盖2具有反向旋转的趋势。或者,当瓶盖2沿上扣方向旋进至任意位置(未必到达上扣死点),人为沿卸扣方向旋转瓶盖2,也可以使瓶盖2产生沿卸扣方向旋转的趋势。
此外,挂接面顶触止挡面,也是实现瓶盖2与止转圈4连接断脱或分离的原因。具体的,当检测机构收到用户寄来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后,需将盛放在检测样品采集容器中的样品取出,此时需要打开瓶盖2。而由于止挡圈的抑制作用,瓶盖2沿卸扣方向的旋转被暂时限制。而由于止挡圈上的挂接面顶触瓶口101上的止挡面,则工作人员只需施以较大的反向作用力,至该反向作用力大于连接条5的强度,即可使连接条5断裂。从而,抑制瓶盖2沿卸扣方向的旋转的止挡圈与瓶盖2断脱,瓶盖2即可顺利的实现卸扣打开。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流程:
检测机构将检测样品采集容器所涉及的瓶体1和瓶盖2以拆分的方式邮寄给用户,用户收到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后,观察瓶盖2上的防伪涂层303是否完整。当确认防伪涂层303完好后,刮除防伪涂层303,使用终端设备扫描识别码302,完成订单样品信息的填写和提交。随后,向瓶体1中装填样品。再将瓶盖2拧紧在瓶口101上,并将盛放有样品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邮寄给检测机构。由于止挡圈的抑制作用,在邮寄途中,除非暴力拆解,否则瓶盖2将不会被打开。从而样品不会在邮寄途中被替换,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当检测机构收到用户寄来的盛放有样品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后,通过扫描设备扫描识别码302解析获得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及UID号这三个数据后,与预先存储于信息系统中的对应关系表进行比对,以判断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唯一性,并以此判断其保存的样品的真实性。当获取的识别码302的标识符、RFID标签301写入内容和UID号在存储的对应关系表匹配时,位于对应关系表的同一行,说明该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即是检测机构先前发出的那个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并且在邮寄途中,附带标识组件3的瓶盖2没有被破坏,瓶盖2没有与瓶体1的瓶口101发生脱离,从而盛放在瓶体1里的样品也没有被替换。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通过设置RFID标签301与识别码302的二合一标签,可以较佳的保证检测样品采集容器的唯一性。并且,通过设置与瓶盖2可分离连接的止转圈4,并籍由限行齿102和止回齿的啮合作用来抑制瓶盖2沿卸扣方向旋转,从而可防止盛放的样品被替换,从而确保样品的真实性,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瓶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形成有用于盛放样品的容置腔;
能通过螺纹与所述瓶口配合的瓶盖;所述瓶口的外壁设有限行齿,所述瓶盖可分离的连接有止转圈,所述止转圈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限行齿相啮合的止回齿;
标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瓶盖上的RFID标签以及设在所述RFID标签背对所述瓶盖的正面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与所述RFID标签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行齿具有导斜面和止挡面,所述止回齿具有滑切面和挂接面;
当所述瓶盖被执行旋转操作而沿上扣方向转动时,所述滑切面在所述导斜面上滑动;当所述瓶盖具有沿卸扣方向旋转的趋势时,所述挂接面顶触所述止挡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通过多个连接条与所述止转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下端外壁沿径向向外形成环形凸台,所述限行齿设置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背对所述瓶盖的正面设有防伪涂层,所述防伪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识别码;所述防伪涂层上印刷有图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置槽,所述RFID标签设在所述容置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与所述RFID标签的厚度相同,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瓶盖的上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上端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上端面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上端面抵接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CN201921650181.7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Active CN210823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181.7U CN210823548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PCT/CN2020/104748 WO2021063093A1 (zh) 2019-09-30 2020-07-27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0181.7U CN210823548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3548U true CN21082354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0181.7U Active CN210823548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3548U (zh)
WO (1) WO2021063093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8946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98178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快递寄送方法、装置和电商服务器
CN111798945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平台
CN111798206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98179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寄送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06309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CN11387968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一种环境监测的水质样品封存装置及跟踪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5682B2 (en) * 2005-03-24 2007-10-02 Varian, Inc. Sample identification utilizing RFID tags
CN103886349A (zh) * 2014-04-14 2014-06-25 长沙建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与rfid电子标签一体化防伪的建材见证取样方法
CN204310213U (zh) * 2014-10-31 2015-05-06 泸州市博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FR3028844B1 (fr) * 2014-11-26 2016-12-23 Advanced Track & Trac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ecurisation d'un recipient, recipient 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et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verification d'authenticite et d'integrite d'un tel recipient
CN205868295U (zh) * 2016-06-28 2017-01-11 上海兰博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样品瓶
CN106408317B (zh) * 2016-12-07 2018-08-10 栗华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伪样品转运储存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550884U (zh) * 2017-09-30 2018-06-29 浙江鑫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及包装防伪一次成型自毁式封装机械装置
CN108455063A (zh) * 2018-03-29 2018-08-28 新疆乾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样盒、质检系统及质检方法
CN210823548U (zh) * 2019-09-30 2020-06-23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309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CN111798946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98178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快递寄送方法、装置和电商服务器
CN111798945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平台
CN111798206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98179A (zh) * 2020-06-24 2020-10-20 霓检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寄送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259307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平台
CN111798206B (zh) * 2020-06-24 2023-11-14 霓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7968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一种环境监测的水质样品封存装置及跟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63093A1 (zh)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3548U (zh) 一种用于防伪的检测样品采集容器
AU2011202144B2 (en) Label system with fill line indicator
CN102271813B (zh) 试料收纳体
WO2009113694A1 (ja) 試料収納体
DE10059899A1 (de) Vorrichtung in Art eines Gefäßes und/oder Verschlusses
CN113573914B (zh) 用于瓶子鉴定的防篡改物理不可克隆功能密封件
US20040226984A1 (en) Tube for storing fluid
US20240067406A1 (en) High-integrity opaque-inset panel envelo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240592B (zh) 孔·粒镜像对应防伪方法
JP5658849B1 (ja) 押し栓構造を備えたストッパー付きチューブ
JP4303771B1 (ja) データ保存機能を有するテストチューブ
WO2015089569A1 (en) An assured integrity container
US11278904B2 (en) Container for a specime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3318523A (zh) 一种带有隐藏暗记的防伪瓶盖
RU214288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емкостей
CN1851727A (zh) 可方便机读验封及封验的锁封方法
CN102693485A (zh) 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AU5782001A (e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analyses of biologic matter
CN107860908B (zh) 一种用于检测分析的生化检测试剂盒
EP2381276B1 (de) Verfahren zur Validierung, Kalibrierung und/oder Funktionsüberprüfung einer Fremdkörpererkennungseinrichtung
ITRM20030045U1 (it) Sistema di massima sicurezza all'antimanomissione per intrusione o sos tituzione ed all'antimanomissione termica studiato per le operazioni di prelievo dei campioni destinati alle analisi di laboratorio nel settore della ricerca delle sostanze d'abus
CN108896491A (zh) 一种鉴定油墨形成时间的方法
EP4296183A1 (en) Container cap assembly with an rfid tag
CN202911327U (zh) 一种化学药品说明卡片
EA042638B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читывания 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рослеживаемости пломбы или ярлыка, пломба или ярлык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читывания 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рослеживаемости упомянутых пломбы и ярлы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