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123U -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123U
CN210797123U CN201921317772.2U CN201921317772U CN210797123U CN 210797123 U CN210797123 U CN 210797123U CN 201921317772 U CN201921317772 U CN 201921317772U CN 210797123 U CN210797123 U CN 210797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pporting
track beam
track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77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鉴
邓茂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silk Road Express Rail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silk Road Express Rai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silk Road Express Rail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silk Road Express Rai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77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及支撑连接方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其中第二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本申请所述轨道梁支撑装置对轨道梁提供有效固定支撑,同时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及支撑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轨道梁与其支撑装置之间的支撑连接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一、插销连接;即支撑装置与轨道梁之间通过插销进行连接;
二、支座连接;即支撑装置与轨道梁之间采用支座进行连接;
上述两种模式皆是轨道交通领域中常用的轨道梁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其中,插销连接本身在结构设置上调节困难,调节方向有限,如专利申请CN201510486884.0、CN201820901732.1。支座连接占空大、安装复杂、钢材耗费较多,如专利申请CN201910158471.8。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希望获得一种不仅能够对轨道梁提供有效固定支撑,同时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有效的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
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其中第二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
可选的,第二主体的下端垂直连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侧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部。
可选的,包括若干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可选的,第三主体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可选的,包括两个第二主体,相邻第二主体之间设置间隙。
可选的,包括第四主体,第二主体的上端连接第四主体。
可选的,第四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上端的部分的下表面的尺寸与第一支撑部相同。
本申请还提供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
所述横梁包括两侧并行连接的型钢结构,所述型钢结构分别包括上翼板、中板和下翼板;中板形成第二主体,两侧型钢结构的上翼板形成第四主体,两侧型钢结构的下翼板形成第一主体;
第二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
可选的,包括若干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本申请还提供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即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连接机构,包括轨道梁、支撑装置、连接件和弹性支座;所述支撑装置采用前述任一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第一支撑部位于轨道梁的上方位置;连接件的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连接件的第二底面与轨道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连接件是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设置第一底面,第二连接件设置第二底面。
可选的,第一支撑部的下沿与轨道梁的上沿之间预设有第一间隙。
可选的,支撑装置的第二主体的侧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连接件、弹性支座之间预设有第二间隙。
可选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预设有第三间隙。
可选的,支撑装置的第三主体形成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侧方位置。
可选的,第三支撑部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预设有第四间隙。
可选的,沿轨道梁的走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支座,其中一个弹性支座沿轨道梁走行方向固定连接,另一个弹性支座沿轨道梁走行方向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支座为球型支座或橡胶支座。
可选的,弹性支座安放的位置不超过第一支撑部的外沿。
本申请还提供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即前述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连接机构的支撑连接方法,连接件是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设置第一底面,第二连接件设置第二底面;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二连接件与轨道梁预先固定连接得预制件;
2)在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的上方调节并放置弹性支座;
3)在弹性支座的上方调节并放置第一连接件,将步骤1)的预制件吊装至适当位置;
4)调节并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本申请采用特定的组合结构,即: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并且第一支撑部基本属于第一主体的上表面;支撑装置在实际应用时,第一支撑部位于轨道梁的上方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部与轨道梁。第一支撑部、轨道梁和连接件,这三者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有效的简化了现有利用支座连接轨道梁及支撑装置的方式,尤其是悬挂式单轨系统中需要在支撑装置使用吊箱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沿轨道梁走行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的立体截面图;
图4为横梁的截面拼装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立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立柱的截面拼装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与轨道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悬挂式单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沿轨道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沿轨道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轨道梁的纵向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弹性支座在轨道梁的走行方向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考图1至图1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200支撑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横梁1和立柱2,横梁1包括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其中第二主体120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110;第一主体110超出第二主体120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101。
请参考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横梁1可采用拼接板连接,例如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获得的横梁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3-图4所示,采用两个型钢结构111、112侧边连接而获得的横梁结构,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获取本申请所述的横梁结构,包括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以及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之间连接形成的第一支撑部101。
如图3-图4所示,可采用两个第二主体120,相邻第二主体120之间设置有一定预设间隙。或者可采用第二主体120的下端垂直连接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侧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部102。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轨道梁支撑装置中还可设置有若干第三主体130或/和第四主体140;其中,第三主体130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01与第二主体120,尤其可采用第三主体130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01与第二主体120,或者第三主体130连接于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
如图1-图4所示,第二主体120的上端连接第四主体140,第四主体140超出第二主体120上端的部分的下表面的尺寸与第一支撑部101相同。
如图3-图4所示,当采用两个型钢结构侧边连接而获得的横梁结构时,所采用实施方式的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1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2;
所述横梁1包括两侧并行连接的型钢结构111、112,所述型钢结构分别包括上翼板、中板和下翼板;中板形成第二主体120,两侧型钢结构的上翼板形成第四主体140,两侧型钢结构的下翼板形成第一主体110;
第二主体120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110;第一主体110超出第二主体120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101。
如上所示,采用两个型钢结构侧边连接而获得的横梁结构时,例如第二主体、第三主体、第四主体的设置均可参考前述拼接板连接获得的横梁结构中对于第二主体、第三主体和第四主体的设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如图5-图6所示的立柱结构,其中立柱2同样可以采用拼接板连接而获得,或者采用两个型钢结构211、212的侧边连接而获得。
如图3-图6所示,本支撑装置由横梁1和立柱2组成,横梁1和立柱2均可采用型钢结构,例如H型钢,沿H型钢的上翼板、下翼板的侧边焊接而成,具有用钢量低,强度较高的优点。
本申请采用特定的组合结构,即: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并且第一支撑部基本属于第一主体的上表面;支撑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如图7-图8所示,第一支撑部位于轨道梁的上方位置,可通过一个结构较为简单的连接件300连接第一支撑部与轨道梁。第一支撑部101、轨道梁200和连接件300,这三者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有效的简化了现有利用支座连接轨道梁及支撑装置的方式,尤其是悬挂式单轨系统中需要在支撑装置使用吊箱的方式。
轨道梁200有可能会出现生产尺寸误差,即其尺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通过应用期间的施工调节,消除这种误差。
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轨道梁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能与连接件结合以较好的减小轨道梁因生产制造误差产生的安装影响,以下是本申请支撑装置在应用连接轨道梁时的原理及方案说明。
请参考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沿轨道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方案,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的支撑连接机构,包括轨道梁200、支撑装置100、连接件300和弹性支座400;所述支撑装置100采用本申请所述的任一轨道梁支撑装置,第一支撑部101位于轨道梁200的上方位置;连接件300的第一底面311位于第一支撑部101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101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400;连接件300的第二底面321与轨道梁20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位于轨道梁的上方位置;连接件的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连接件的第二底面与轨道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轨道梁、连接件的第一底面、连接件的第二底面,这四者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有效的简化了现有利用支座连接轨道梁及支撑装置的方式,尤其是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需要支撑装置使用吊箱的方式。同时,利用连接件的第一底面、第二底面以及其与弹性支座和轨道梁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不仅可实现轨道梁的固定支撑,还能达到轨道梁与支撑装置之间的有效缓冲作用。
请参考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沿轨道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方案实例中,可选择设置连接件300是整体结构,或者连接件300是由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组合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310设置第一底面311,第二连接件320设置第二底面321。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前述后者的结构设置相比于前者更易达到简化安装及根据轨道梁的实际制造误差进行有效调节的效果。
图10所示的实例,可采用以下方法获得:
步骤1)将第二连接件320与轨道梁200预先固定连接得预制件;
步骤2)在支撑装置100的第一支撑部101的上方调节并放置弹性支座400;
步骤3)在弹性支座400的上方调节并放置第一连接件310,将步骤1)的预制件吊装至适当位置;
步骤4)调节并连接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
上述步骤所得图10所示实例相比于图9所示实例而言,连接件与轨道梁之间的固定支撑更稳固,同时,连接件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的方式,相较于连接件是整体结构而言,组合结构的连接件更利于实际安装的便利及对工艺制造误差的调节。
在实际生产制造中,轨道梁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全一模一样,零误差的标准,无论是从轨道梁的高度、长度以及宽度方向上均可能出现误差的情况。本申请方案中,若采用连接件是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连接而成的结构,则可以利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采用可调安装的模式,例如螺栓调节安装,从而可以调节轨道梁的高度方向上的误差值。若连接件是一整体,为达到同样的效果,则可能需要加工出不同尺寸大小的连接件,以适应并减小轨道梁的实际制造误差。
为更进一步的达到调节安装,并消除轨道梁的实际制造误差的效果,本申请实例中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实现,例如请参考图9-图11所示,第一支撑部101的下沿与轨道梁200的上沿之间预设有第一间隙A1,这样的设置可以在轨道梁200安装时有效调节轨道梁200在高度方向上的实际制造误差。
如图9-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轨道梁的纵向方向的结构示意图;还可以是本申请所述支撑装置100的第二主体的侧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部102,第二支撑部102与第一连接件310、弹性支座400之间预设有第二间隙A2;或者,第一支撑部101与第二连接件320之间预设有第三间隙A3;这样的设置均可以在轨道梁200安装时有效调节轨道梁200在走行方向上的实际制造误差,也是轨道梁200的长度方向上的误差。图11中,弹性支座的安放位置不超过第一支撑部的外沿,这样促使本方案更简洁。
请参考图9-图11,还可以是支撑装置100设置有第三支撑部103即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三主体130,第三支撑部103位于第一连接件310的侧方位置,第三支撑部103与第一连接件310之间预设有第四间隙A4;这样的设置可以在轨道梁200安装时有效调节轨道梁200在纵向方向上的实际制造误差,也是轨道梁200的宽度方向上的误差。
另外,请参考图12,本申请实例中还可在沿轨道梁200的走行方向即图示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支座400,其中一个弹性支座400沿轨道梁200走行方向固定连接,另一个弹性支座400沿轨道梁200走行方向活动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更有效的消除轨道梁在长度方向上的误差,以及同时提高轨道梁之间的有效缓冲性能。本申请实例中的弹性支座可以是现有例如球形支座或橡胶支座等具有一定弹性值的支座,并且本申请所述的弹性支座预设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阻尼。
下面将以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具体实例详细的说明本申请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3-图14所示,图13-图14是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设置有轨道梁200、支撑装置100、连接件300和弹性支座400;轨道梁200是组合结构梁,包括第一主件201、第二主件202和若干第三主件203,第三主件203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件201和第二主件20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01,第一支撑部101位于轨道梁200的上方位置;连接件300可以是整体连接件,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连接而成;连接件300设置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101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101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400;第二底面与轨道梁20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2
请参考图15所示,图15是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设置有轨道梁200、支撑装置、连接件300和弹性支座400;轨道梁200是H型梁;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01,第一支撑部101位于轨道梁200的上方位置;连接件300的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101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101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400;连接件300的第二底面与轨道梁20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3
请参考图16所示,图16是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设置有轨道梁200、支撑装置100、连接件300和弹性支座400;轨道梁200是下部开口的箱式结构梁,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01,第一支撑部101位于轨道梁200的上方位置;连接件300的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101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101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400;连接件300的第二底面与轨道梁20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
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其中第二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主体的下端垂直连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侧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主体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二主体,相邻第二主体之间设置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主体,第二主体的上端连接第四主体。
7.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吊挂轨道梁的横梁和支撑连接于横梁的立柱;
所述横梁包括两侧并行连接的型钢结构,所述型钢结构分别包括上翼板、中板和下翼板;中板形成第二主体,两侧型钢结构的上翼板形成第四主体,两侧型钢结构的下翼板形成第一主体;
第二主体的下端连接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超出第二主体下端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主体。
9.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连接机构,包括轨道梁、支撑装置、连接件和弹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装置;第一支撑部位于轨道梁的上方位置;连接件的第一底面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上方位置,并与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具有预设刚度和阻尼的弹性支座;连接件的第二底面与轨道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梁支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是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合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设置第一底面,第二连接件设置第二底面。
CN201921317772.2U 2019-08-14 2019-08-14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Active CN210797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7772.2U CN210797123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7772.2U CN210797123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123U true CN210797123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1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7772.2U Active CN210797123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327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武汉新丝路快铁物流有限公司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及支撑连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327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武汉新丝路快铁物流有限公司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及支撑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7123U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支撑装置、支撑连接机构
WO2017101768A1 (zh) 一种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WO2017101769A1 (zh) 一种磁悬浮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CN109736148B (zh)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悬挂式单轨的钢箱梁支撑系统
CN108755290A (zh) 全装配格构式悬挂单轨轨道结构及装配工艺
CN208563001U (zh) 全装配格构式悬挂单轨轨道结构
CN113957786A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梁端伸缩变形协调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48226A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节点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30516A (zh) 波纹钢板墙装配式高度可调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204624885U (zh) 一种升降机的标准节支撑底盘
CN208733862U (zh) 一种轻钢墙体拼接式支架
CN210194354U (zh) 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轨道梁的支撑连接机构
CN209836776U (zh) 空中轨道交通钢桥铰轴连接构造
CN203810679U (zh) 螺杆并联机组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螺杆并联机组
CN212128684U (zh) 轨道梁无缝伸缩装置及新型悬挂式轨道梁及轨道结构
CN215528518U (zh) 一种铁路桥梁外挂电缆槽道盖板的绑扎装置
CN217601709U (zh) 一种可调节倾角方向的钢构件
CN206307121U (zh) 抗颠簸装置以及医疗车
CN213867319U (zh) 加强型梳齿式减振降噪桥梁伸缩装置边梁
CN214783244U (zh) 一种桥梁伸缩装置的支座托架
CN215329061U (zh) 一种带有连接处加强结构的轨道交通用型钢
CN112080968A (zh) 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轨道梁的支撑连接机构及方法
CN217676413U (zh) 大跨度吊车桁架结构
CN215630661U (zh) 一种稳定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连接组件
CN213142770U (zh) 一种x型高架桥减震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