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9157U -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9157U
CN210789157U CN201921731189.6U CN201921731189U CN210789157U CN 210789157 U CN210789157 U CN 210789157U CN 201921731189 U CN201921731189 U CN 201921731189U CN 210789157 U CN210789157 U CN 210789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rod
launder
jac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1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31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9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9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涉及冶金浇筑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流槽支撑稳定性差,易导致流槽内的铁水落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发生偏移,最终导致铸管质量不合格。本方案包括流槽,流槽一端上翘并形成落槽部,落槽部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承机构,流槽下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承机构,第二支承机构包括设于流槽下方的第二支承架、固定于流槽下侧的下弧形件、支承于第二支承架与下弧形件之间的两组顶起组件,两组顶起组件分列流槽延伸方向的两侧。本方案可对流槽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用的机器称为离心铸管机。
离心铸管机的前端通常设置有浇注机,且浇注机与离心铸管机的进料端之间还设有流槽,浇注机的浇包可通过翻转,将铁水逐渐倾倒至流槽内,经流槽的引导,铁水流入离心铸管机内。
现有的流槽下方通常仅设有一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设于流槽靠近浇注机一端,并用于支撑起流槽,流槽另一端仅架设于离心铸管机的进料口处;则细长的流槽无法得到稳定的支撑,尤其是在高温铁水流过后,流槽易变形、下垂,导致流槽将铁水引导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发生变化,影响铸管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槽装置,可对流槽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流槽装置,包括流槽,流槽一端上翘并形成落槽部,落槽部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承机构,所述流槽下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承机构,第二支承机构包括设于流槽下方的第二支承架、固定于流槽下侧的下弧形件、支承于第二支承架与下弧形件之间的两组顶起组件,两组顶起组件分列流槽延伸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承机构可对流槽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优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承架上的顶起杆、连接于顶起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承架之间且用于带动顶起杆翻转的顶起件、转动连接在顶起杆周壁上的支承辊,顶起杆的翻转轴线平行于流槽的延伸方向,支承辊抵接于下弧形件,且支承辊的轴线平行于顶起杆的翻转轴线;落槽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承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顶起件,以带动顶起杆翻转,从而控制支承辊与下弧形件的接触点升降,以及带动下弧形件、流槽升降;离心铸管机在加工不同规格的铸管时,需要调整流槽内的铁水落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流槽与第一支承机构之间加塞铁片,以实现流槽靠近离心铸管机一端上翘的高度,这种方法存在操作不便、调高准确性低、不稳定的缺陷,而本方案中,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顶起件以控制流槽一端上翘的高度,具有操作方便、调高准确性高、更稳定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顶起件包括子杆和滑动套于子杆外周的母套,子杆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承架,子杆内螺纹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子杆同轴设置,螺纹杆上端穿出母套;母套上端口设有环形的防脱槽,螺纹杆外周壁上固定有防脱环,防脱环卡接于防脱槽内;母套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顶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工具转动螺纹杆,以带动母套相对于子杆沿其轴向位移,从而实现顶起杆的翻转。
优选的:所述顶起件为油缸且包括活塞杆和缸套,活塞杆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承架,缸套设于活塞杆上端且缸套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顶起杆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仅需控制油缸伸缩即可实现流槽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顶起杆上端开有第一卡槽,且第一转轴卡接进第一卡槽内,第一卡槽的槽口朝下设置;第二支承架上开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的槽口均朝上设置,顶起件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卡接于第二卡槽内,顶起杆下端固定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卡接于第三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可较为方便的将顶起组件安装于第二支承架上,以及当顶起组件损坏并需要维修时,可快速将顶起组件从第二支承架上拆下。
优选的:所述下弧形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形件,且上弧形件和下弧形件组成封闭环,流槽穿过该封闭环并与该封闭环固定;流槽由落槽部和引导部组成,落槽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承机构,第一支承机构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流槽绕引导部长度方向转动的动力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可驱动流槽绕引导部长度方向周向转动,以使流槽的槽口朝下,方便清理残留铁水,而上弧形件和下弧形件组成的封闭环可实现流槽能更为顺畅的翻转。
优选的:所述流槽下侧安装有流槽托架,落槽部承托于流槽托架的上侧,流槽托架与下弧形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槽托架可提高落槽部和引导部的整体性,当流槽绕引导部长度方向转动时,在流槽托架的限制下,流槽不容易过度扭曲,从而降低流槽损坏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安装有两组防护板且两组防护板设于流槽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用于防止下弧形件脱出支承辊上侧,进而在流槽绕引导部长度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提高其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可拆卸连接有两组限位架,两组防护板分别安装于两组限位架上,且限位架上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维修下弧形件处的部件时,通常需要将防护板和限位架拆离下弧形件,而本方案中的每个限位架上均固定有一个把手,把手方便操作者将限位架拿离下弧形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注机,可对流槽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浇注机,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安装架的浇包、用于驱动浇包翻转的翻转组件、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安装架一侧的横移小车、安装于横移小车上的至少一组流槽装置,横移小车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流槽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老式浇注机,为了节省空间,横移小车的大部份体积藏于安装架内,则存在不便维修的问题;而本方案中由于设有第二支承机构,则第二支承机构与安装架之间的空间通常无法用于其他操作,因此横移小车可设置到安装架一侧,即横移小车可设置到第二支承机构与安装架之间,则当横移小车发生故障时,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供操作者去实施维修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可对流槽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本方案的第二支承机构可方便操作者调节流槽端部上翘的高度,从而可调节流槽内的铁水落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适用于生产不同规格的铸管;
本方案中,当操作者需要清理流槽时,可控制动力组件实现流槽的翻转,以使流槽槽口朝下;
本方案中,由于横移小车设于安装架外侧,则方便横移小车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顶起件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三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中,1、流槽;11、落槽部;12、引导部;13、流槽托架;2、第一支承机构;21、支承架;22、动力组件;3、第二支承机构;31、第二支承架;32、下弧形件;33、上弧形件;4、顶起组件;41、顶起杆;42、顶起件;421、活塞杆;422、缸套;423、子杆; 424、母套;425、螺纹杆;426、防脱环;427、防脱槽;43、支承辊;44、第一转轴; 441、第一卡槽;45、第二转轴;451、第二卡槽;46、第三转轴;461、第三卡槽;5、限位架;51、防护板;52、把手;6、底座;61、安装架;62、浇包;7、横移小车;71、推动油缸;8、流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流槽装置,包括流槽1,流槽1一端上翘并形成落槽部11,流槽1由落槽部11和引导部12组成,落槽部11和引导部12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落槽部11可承接于浇注机(图中未示出)的浇包62处,引导部12一端可架设于离心铸管机(图中未示出)的进料口处。
流槽1下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流槽托架13,落槽部11和部分引导部12均承托于流槽托架13上侧,流槽托架13可提高落槽部11和引导部12的整体性。
流槽托架13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承机构2和第二支承机构3,第一支承机构2设于落槽部11远离引导部12的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承机构3设于落槽部11另一端的下方,且靠近引导部12设置;第一支承机构2包括支承架21,流槽托架13上固定有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支承架21上安装有调心滚子轴承(图中未示出),连接杆连接于调心滚子轴承的内圈,则流槽1可实现一定角度的偏转;支承架21上还安装有动力组件22,动力组件22用于驱动流槽1绕引导部12长度方向周向转动,以使流槽1的槽口朝下,方便清理残留铁水;动力组件22可以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安装于支承架21,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连接杆连接,则液压马达能够带动连接杆和流槽1转动。
第二支承机构3包括:设于流槽托架13下侧的第二支承架31、固定于流槽托架13下侧的下弧形件32、支承于第二支承架31与下弧形件32之间的两组顶起组件4;下弧形件32的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上弧形件33,且上弧形件33和下弧形件32组成封闭环,流槽托架13和流槽1穿过该封闭环并与该封闭环固定。
两组顶起组件4分列流槽1延伸方向的两侧,每组顶起组件4包括: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承架31上的顶起杆41、连接于顶起杆41上端与第二支承架31之间且用于带动顶起杆41翻转的顶起件42、转动连接在顶起杆41周壁上的支承辊43,顶起杆41的翻转轴线平行于引导部12的延伸方向,支承辊43抵接于下弧形件32,且支承辊43的轴线平行于顶起杆41的翻转轴线;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顶起件42,以带动顶起杆41翻转,从而控制支承辊43与下弧形件32的接触点升降,以及带动下弧形件32、流槽1升降;离心铸管机在加工不同规格的铸管时,需要调整流槽1内的铁水落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流槽1与第一支承机构2之间加塞铁片,以实现流槽1靠近离心铸管机一端上翘的高度,这种方法存在操作不便、调高准确性低、不稳定的缺陷,而本方案中,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顶起件42以控制流槽1一端上翘的高度,具有操作方便、调高准确性高、更稳定的优点。
参考图2,顶起件42为油缸,且顶起件42包括活塞杆421和缸套422,活塞杆421 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承架31,缸套422设于活塞杆421上端且缸套422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44,顶起杆41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4;因此,仅需控制油缸伸缩即可实现流槽 1的升降。
顶起杆41上端开有第一卡槽441,且第一转轴44卡接进第一卡槽441内,第一卡槽441的槽口朝下设置;第二支承架31上开有第二卡槽451和第三卡槽461,第二卡槽451和第三卡槽461的槽口均朝上设置,顶起件42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轴45,且第二转轴45卡接于第二卡槽451内,顶起杆41下端固定有第三转轴46,且第三转轴46卡接于第三卡槽461 内;则当操作者可较为方便的将顶起组件4安装于第二支承架31上,以及当顶起组件4损坏并需要维修时,可快速将顶起组件4从第二支承架31上拆下。
第二支承架31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两组限位架5,每组限位架5上安装有一组防护板51,且两组防护板51设于流槽1的两侧,防护板51用于防止下弧形件32脱出支承辊43上侧,进而在流槽1绕引导部12长度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提高其稳定性。当操作者需要维修下弧形件32处的部件时,通常需要将防护板51和限位架5拆离下弧形件32,而本方案中的每个限位架5上均固定有一个把手52,把手52方便操作者将限位架5拿离下弧形件3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二支承机构3可对流槽1进一步支撑,提高流槽1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流槽1对于离心铸管机的落点发生偏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铸管质量。
而且第二支承机构3可方便操作者调节流槽1端部上翘的高度,从而可调节流槽1内的铁水落进离心铸管机内的落点,适用于生产不同规格的铸管。
实施例二: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顶起件42存在不同,具体为,顶起件42包括:子杆423、滑动套于子杆423外周的母套424,子杆423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轴45,子杆423内螺纹穿设有螺纹杆425,螺纹杆425与子杆423同轴设置,螺纹杆 425上端穿出母套424,且母套424上端口设有环形的防脱槽427,螺纹杆425外周壁上固定有防脱环426,防脱环426卡接于防脱槽427内,以防止螺纹杆425向上完全脱出于母套 424上端口;母套424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4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通过工具转动螺纹杆425,以带动母套424相对于子杆423沿其轴向位移,从而实现顶起杆41的翻转。
实施例三:参考图4和图5,一种浇注机,包括底座6、固定在底座6上的安装架 6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61的浇包62、用于驱动浇包62翻转的翻转组件(图中未示出)、设于底座6上且位于安装架61一侧的横移小车7、安装于横移小车7上的两组流槽装置8;翻转组件可以是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的伸缩以带动浇包62的翻转,翻转组件也可以是设于浇包62上方的卷扬机,通过卷扬机的收放钢丝绳以带动浇包62的翻转。流槽装置8为实施例一或二中任意一种。横移小车7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引导部12的延伸方向,底座6上安装有推动油缸71,可推动横移小车7实现往复运动;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当其中一组流槽装置8接完一浇包62铁水后,可在横移小车7的驱动下远离安装架61,并使另一组流槽装置 8承接于安装架61一侧,而远离的那组流槽装置8可实现流槽1的翻转,并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现有老式浇注机,为了节省空间,横移小车7的大部份体积藏于安装架61内,则存在不便维修的问题;而本方案中由于设有第二支承机构3,则第二支承机构3与安装架61之间的空间通常无法用于其他操作,因此横移小车7可设置到安装架61一侧,即横移小车7可设置到第二支承机构3与安装架61之间,则当横移小车7发生故障时,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供操作者去实施维修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槽装置,包括流槽(1),流槽(1)一端上翘并形成落槽部(11),落槽部(11)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1)下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承机构(3),第二支承机构(3)包括设于流槽(1)下方的第二支承架(31)、固定于流槽(1)下侧的下弧形件(32)、支承于第二支承架(31)与下弧形件(32)之间的两组顶起组件(4),两组顶起组件(4)分列流槽(1)延伸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4)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承架(31)上的顶起杆(41)、连接于顶起杆(41)另一端与第二支承架(31)之间且用于带动顶起杆(41)翻转的顶起件(42)、转动连接在顶起杆(41)周壁上的支承辊(43),顶起杆(41)的翻转轴线平行于流槽(1)的延伸方向,支承辊(43)抵接于下弧形件(32),且支承辊(43)的轴线平行于顶起杆(41)的翻转轴线;落槽部(1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承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件(42)包括子杆(423)和滑动套于子杆(423)外周的母套(424),子杆(423)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承架(31),子杆(423)内螺纹穿设有螺纹杆(425),螺纹杆(425)与子杆(423)同轴设置,螺纹杆(425)上端穿出母套(424);母套(424)上端口设有环形的防脱槽(427),螺纹杆(425)外周壁上固定有防脱环(426),防脱环(426)卡接于防脱槽(427)内;母套(424)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44),顶起杆(41)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件(42)为油缸且包括活塞杆(421)和缸套(422),活塞杆(421)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承架(31),缸套(422)设于活塞杆(421)上端且缸套(422)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转轴(44),顶起杆(41)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杆(41)上端开有第一卡槽(441),且第一转轴(44)卡接进第一卡槽(441)内,第一卡槽(441)的槽口朝下设置;第二支承架(31)上开有第二卡槽(451)和第三卡槽(461),第二卡槽(451)和第三卡槽(461)的槽口均朝上设置,顶起件(42)下端固定有第二转轴(45),且第二转轴(45)卡接于第二卡槽(451)内,顶起杆(41)下端固定有第三转轴(46),且第三转轴(46)卡接于第三卡槽(4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弧形件(3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弧形件(33),且上弧形件(33)和下弧形件(32)组成封闭环,流槽(1)穿过该封闭环并与该封闭环固定;流槽(1)由落槽部(11)和引导部(12)组成,落槽部(1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承机构(2),第一支承机构(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流槽(1)绕引导部(12)长度方向转动的动力组件(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1)下侧安装有流槽托架(13),落槽部(11)承托于流槽托架(13)的上侧,流槽托架(13)与下弧形件(3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架(31)上安装有两组防护板(51)且两组防护板(51)设于流槽(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架(31)上可拆卸连接有两组限位架(5),两组防护板(51)分别安装于两组限位架(5)上,且限位架(5)上固定有把手(52)。
10.一种运用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槽(1)装置的浇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固定在底座(6)上的安装架(6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61)的浇包(62)、用于驱动浇包(62)翻转的翻转组件、设于底座(6)上且位于安装架(61)一侧的横移小车(7)、安装于横移小车(7)上的至少一组流槽(1)装置,横移小车(7)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流槽(1)的延伸方向。
CN201921731189.6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Active CN21078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1189.6U CN21078915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1189.6U CN21078915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9157U true CN21078915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1189.6U Active CN21078915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9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7506A (zh) * 2021-11-30 2022-04-1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流槽涂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7506A (zh) * 2021-11-30 2022-04-1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流槽涂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9157U (zh) 一种流槽装置及浇注机
CN209953792U (zh) 一种钢水或铁水罐倾翻锁紧装置
CN111482463A (zh) 一种换辊设备及方法
CN215032438U (zh) 一种张力卷取机辅助支撑装置
CN212043228U (zh) 动锥焊接支撑平台及包含该平台的焊接系统
CN210755052U (zh) 离心铸管机的离心主机
KR102080121B1 (ko) 회전구조를 갖는 곡면대상물용 웰드작업장치
CN112605378A (zh) 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
JP4112220B2 (ja) 遠心鋳造設備
CN219966300U (zh) 用于钢筋放料架
CN212682999U (zh) 一种便于拆机维护的环焊支撑座
CN217867641U (zh) 一种真空脱气炉的炉盖吊装机
CN218916792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在线检测装置
CN209935842U (zh) 一种可定位锁紧的钢(铁)水罐倾翻设备
CN220260714U (zh) 一种黑色金属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21018663U (zh) 一种电动水口机械手装置
CN218576156U (zh) 一种管件沟槽成型装置
CN210938698U (zh) 用于稳定辊加工的抛光设备
CN218836257U (zh) 一种管材切割夹持固定装置
CN220618148U (zh) 一种铁水包取样器快速安装工具
CN217618140U (zh) 一种带锯床的卸料架装置
CN216882991U (zh) 一种铸铁管在线切割机
CN215391778U (zh) 一种带有限位结构的不锈钢平板卷筒用自动卷圆机
CN215468070U (zh) 一种长水口工装和中间包车
CN217028306U (zh) 一种可靠易加工的吊点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