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4680U -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4680U
CN210774680U CN201922349909.9U CN201922349909U CN210774680U CN 210774680 U CN210774680 U CN 210774680U CN 201922349909 U CN201922349909 U CN 201922349909U CN 210774680 U CN210774680 U CN 210774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lywheel
mounting seat
motor mount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99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
孙常波
刘高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ul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ul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ul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ul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99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4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4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4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电机安装座和电机支架,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接起动电机的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电机支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依次连接有联轴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联轴器、编码器和回转总成,回转总成与飞轮相连接,飞轮与起动电机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发动机整机,仅用飞轮模拟,降低初期成本;除了安装样件,无需专人长时间照看设备,降低使用成本;多种传感器自动测量,试验数据精确可靠;设备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动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背景技术
汽车起动电机是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启动发动机的第一步。使用过程中被频繁启停,所以起动电机的稳定性关系到发动机的故障率,起动电机生产厂商必须对其做耐久试验。目前,零部件厂商一般将起动电机安装在发动机上测试,该方法测试不方便分类细化;另外,或者通过来自售后反馈,属于事后补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发动机整机、测量数据精确,且成本较低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电机安装座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接起动电机的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依次连接有联轴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联轴器、编码器和回转总成,所述回转总成与飞轮相连接,所述飞轮与起动电机相啮合;编码器用于记录飞轮的转角,起动电机安板可加工系列化,已适应不同的起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多条平行的T型槽,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底端通过螺栓与T型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底端设置有卡装螺栓的连接槽。电机安装座可沿着T型槽的槽向移动,也可沿连接槽的槽向移动,以方便与不同的发动机飞轮对位。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两个,可模拟出起动电机的运动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总成包括有轴承、轴承座和轴,用于连接左端设备和支持飞轮,同时传递扭矩。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总成的下端与安装在安装台一端的回转支撑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座底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T型槽固定连接;通过两侧的固定板对电机安装座的限制,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机安装座的牢固性。
试验过程:起动电机启动,并迅速与飞轮啮合,飞轮通过联轴器和电磁离合刹车器组带动伺服电机转动;之后,起动电机与飞轮分离,电磁离合刹车器组启动刹车,飞轮减速;飞轮低速时,编码器判定飞轮即将停止的角度是超前还是滞后设定角度,电磁离合刹车器组启动伺服电机输出扭矩修正飞轮停止位置,确保飞轮每次与起动电机用同一个齿开始啮合。整个过程6s,周而复始,验证起动电机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适应不同发动机整机,仅用飞轮模拟,降低初期成本;除了安装样件,无需专人长时间照看设备,降低使用成本;多种传感器自动测量,试验数据精确可靠;设备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板,11、T型槽,12、连接槽,13、固定板,2、电机安装座,21、电机安装板,22、起动电机,23、位移传感器,3、电机支架,311、伺服电机,312、电磁离合刹车器组,313、联轴器,321、编码器,322、回转总成,323、飞轮,33、回转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的实施例,包括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1上的电机安装座2和电机支架3,底板1上均匀设置有多条平行的T型槽11,电机安装座2的底端通过螺栓与T型槽11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座2的底端设置有卡装螺栓的连接槽。电机安装座2可沿着T型槽的槽向移动,也可沿连接槽的槽向移动,以方便与不同的发动机飞轮对位;电机安装座2底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通过螺栓与T型槽11固定连接;通过两侧的固定板13对电机安装座的限制,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机安装座2的牢固性。
电机安装座2上设置有连接起动电机22的电机安装板21,电机安装板21上安装有两个位移传感器23,可模拟出起动电机的运动曲线;电机支架3上设置有伺服电机311,伺服电机311依次连接有联轴器313、电磁离合刹车器组312、联轴器313、编码器321和回转总成322,回转总成322与飞轮323相连接,飞轮323与起动电机22相啮合;编码器用于记录飞轮的转角,起动电机安板可加工系列化,已适应不同的起动电机,回转总成322包括有轴承、轴承座和轴,用于连接左端设备和支持飞轮,同时传递扭矩;回转总成的下端与安装在安装台一端的回转支撑座33相连接。
说明书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电机安装座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接起动电机的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依次连接有联轴器、电磁离合刹车器组、联轴器、编码器和回转总成,所述回转总成与飞轮相连接,所述飞轮与起动电机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多条平行的T型槽,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底端通过螺栓与T型槽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底端设置有卡装螺栓的连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总成包括有轴承、轴承座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总成的下端与安装在安装台一端的回转支撑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底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T型槽固定连接。
CN201922349909.9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Active CN210774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9909.9U CN21077468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9909.9U CN21077468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4680U true CN210774680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4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9909.9U Active CN21077468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4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0635B (zh) 一种电机转矩脉动试验测试台架和测试方法
US844755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motely testing system components over a network
CN205449514U (zh) 一种汽车踏板检测装置
CN211576357U (zh) 减速器振动噪声测试设备
CN112834196A (zh) 一种作动筒智能测试系统
CN202710298U (zh) 离合器橡胶轮毂扭转耐久检测设备
GB2605737A (en) Rotational inertia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asuring method for crash dummies
CN204269369U (zh) 一种减速机启动性能高效自动测试装置
CN210774680U (zh) 一种汽车起动机啮合台
CN205941010U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
CN110793690B (zh) 一种在混合动力总成台架上测试电机效率的方法
CN109297459B (zh) 附件机匣花键角误差测量方法
CN105890832A (zh) Ibs电机扭矩测试台
CN216160786U (zh) 电机性能测试设备
CN109632297A (zh) 摆线针轮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
CN114659781A (zh) 一种用于缓速器恒速控制的台架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203405299U (zh) 集成式制动钳的驻车制动力及制动行程的测试装置
CN108548673A (zh)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58454A (zh) 无刷直流电机集成测试系统
CN113008554B (zh) 一种新能源减速器冲击耐久试验方法
CN112697344B (zh) 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20340355U (zh) 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CN117969057A (zh) 制动衬块消音片粘结耐久性台架试验方法及系统
CN219736809U (zh) 离合系统模拟使用试验台
CN112284733B (zh) 一种用于轴承的疲劳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Changbo

Inventor before: Huang Li

Inventor before: Sun Changbo

Inventor before: Liu Gaoj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