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1604U -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 Google Patents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1604U
CN210771604U CN201921503076.0U CN201921503076U CN210771604U CN 210771604 U CN210771604 U CN 210771604U CN 201921503076 U CN201921503076 U CN 201921503076U CN 210771604 U CN210771604 U CN 210771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latform
groove
shel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3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凤云
甘彩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30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1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1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1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包括通过密封件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一平台内侧的密封槽,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二平台内侧、且与所述密封槽位置相应的密封凸起;所述密封件包括置入所述密封槽的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体结构且朝外侧延伸的第二密封部,所述密封件在被夹持形变后的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部夹持在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槽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通过改变密封件的截面形状,提高路灯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灯由于防水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雨水或者水汽等容易进入灯体内,在灯体内受热成水蒸气,影响路灯的照明效果以及使用寿命。常用的防水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结构上设计防水,另一种是利用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密封件和防水槽防水,但是两者均不能阻止水汽的进入。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的4.2.4中对路灯的IP要求:道路照明灯具,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实际上,路灯要保证50000小时的寿命,光源腔和电气腔的防护等级要达到IP66才可以。当达到IP66的防护等级后,水不是被冲进灯体内的,假如灯具的电气腔或光源腔内进水,只能是由于灯具工作时冷热交替,产生气压差,水汽被吸收进去的。因此,在达到IP66的防护等级的路灯也需要更多设计来提高防水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防水性的路灯,通过改变密封件的截面形状,提高路灯的防水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包括通过密封件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有与第一平台位置相应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一平台内侧的密封槽,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二平台内侧、且与所述密封槽位置相应的密封凸起;
所述密封件包括置入所述密封槽的第一密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体结构且朝外侧延伸的第二密封部,所述密封件具有置入所述密封槽且未被夹持的初始状态、以及被夹持形变后的密封状态,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部夹持在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槽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设有第三平台,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三平台分别处在所述密封槽的两侧;初始状态下,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三平台高于所述密封件。
可选的,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三平台的高度为H3;且满足H3大于H1。
可选的,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为H1;相对于所述第二平台,所述密封凸起的高度为H2;且满足H1大于H2。可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形状为L形,L形的其中一臂作为所述第一密封部置入所述密封槽内,L形的另一臂作为所述第二密封部搭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
可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壁之间留有用于吸收密封件形变的第一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槽底部位仅局部贴合,所述第一间隙处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槽底部位的非贴合部位。
可选的,所述密封槽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密封部靠近密封槽槽底一侧的角部为圆角结构,所述第一间隙处在该圆角结构与矩形拐角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的区域为夹持缝,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的第二密封部在夹持缝内由灯壳内侧向外侧延伸,且在该夹持缝的端部留有用以吸收密封件形变的第二间隙。
可选的,所述灯壳上还装有呼吸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通过改变密封件的截面形状,使密封件与密封槽更好地的配合使用,至少具有如下效果之一,不仅可以防止外界的水被冲进灯体内;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光源腔或者电气腔等工作产生的高温,而导致灯壳内外的气压差使水汽进入灯壳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高防水性的路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未置入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壳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壳体;11、第一平台;12、密封槽;13、第三平台;15、密封拐角;2、第二壳体;21、第二平台;22、密封凸起;3、密封件;31、第一密封部;32、第二密封部;4、夹持缝;5、第一间隙;6、第二间隙;7、呼吸器;8、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包括灯壳,灯壳包括通过密封件3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的边缘设有第一平台11,第二壳体2的边缘设有与第一平台11位置相应的第二平台21;第一壳体1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一平台11内侧的密封槽12,第二壳体2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二平台21内侧、且与密封槽12位置相应的密封凸起22;
密封件3包括置入密封槽12的第一密封部31、以及与第一密封部31一体结构且朝外侧延伸的第二密封部32,密封件3具有置入密封槽12且未被夹持的初始状态、以及被夹持形变后的密封状态,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部31夹持在密封凸起22和密封槽12之间,第二密封部32夹持在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2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灯壳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主要用于保护灯壳内的各种元件,所以在材质的选择上,需要具备防水的特性。在第一壳体1的边缘设有第一平台11,在第二壳体2的边缘设有第二平台21,两个平台在位置上满足能够相互对应,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相互扣合准备条件。在第一平台11的内侧设有密封槽12,在第二平台21的内侧设有密封凸起22。本文中的“内侧”、“外侧”指相对于灯壳整体而言,即灯壳的“内侧”和“外侧”。密封槽12与密封凸起22在位置上相互对应,确保密封凸起22能够置入密封槽12内,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密封件3扣合在一起,可防止灯壳外的水汽进入。
密封件3主要用于防止水汽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扣合的缝隙中进入灯壳内。对于密封件3的材质来说,可以选择弹性较好的橡胶、硅胶或发泡硅胶等。使用不同材质的密封件,会有不同的密封效果,这对路灯的密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优选,材质为发泡硅胶,硬度为15°的密封件3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可以对灯壳起到预紧、补偿和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足够的弹性来克服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摩擦等的惯性,保证接触面密封良好的贴合,使灯壳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对于密封件3的构造来说,密封件3包括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第一密封部31置入第一平台11上的密封槽12,第二密封部32位于第一密封部31朝外延伸的一侧,置于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21之间,且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为一体结构。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如果不是一体结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密封性会大大降低,因为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之间的空隙容易进入空气,造成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扣合不紧密;同时,在实际拆装过程中,第二密封部32容易脱出而丢失。故将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设计为一体结构可以增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密封效果。
由于密封件3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密封件3在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夹持前与夹持后的形态有较大的差别,而防水效果主要是在被夹持后的密封状态下体现出。为了便于表达密封件3的形状特点,图3中示意了密封件3受压形变前的初始形状。
对于密封件3的作用来说,在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部31夹持在密封凸起22与密封槽12之间,经过夹持变形,第一密封部31填充密封槽12,并且同时与密封凸起22以及密封槽12的接触面紧密贴合;第二密封部32夹持在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21之间,经过夹持变形,填充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21之间的缝隙,与第一平台11的接触面以及第二平台21的接触面紧密贴靠,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相当于两道防护线,阻绝外界水汽的进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密封件,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的密封效果更好,特别是可以防止在密封拐角15出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下咬合不紧密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边缘还设有第三平台13,且第一平台11与第三平台13分别处在密封槽12的两侧;初始状态下,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部位,第三平台13高于密封件3。
在密封状态下,密封件3因受力会发生形变,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设置第三平台13高于密封件3,可以防止密封件3受力被挤入灯壳内,造成密封件3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的第二密封部32搭置在第一平台11上,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部位,以密封件3整体而言,密封件3会高于第一平台11。高出第一平台11的密封件3部位可以配合密封槽12与第一平台11连接的外边口拐角,倚靠高于密封件3的第三平台13,使得密封件3在密封槽12内以及第一平台11上更加稳固。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部位,第一平台11的高度为H1,第三平台13的高度为H3;且满足H3大于H1。
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第一平台的高度为H1,第三平台的高度为H3,如果H3小于或者H1,那么在密封状态下,水汽若沿着第一平台11,通过密封槽12边沿,更容易进入灯壳内;如果H3大于H1,满足内高外低的设计,水汽更难进入灯壳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部位,第一平台11的高度为H1;相对于第二平台21,密封凸起22的高度为H2;且满足H1大于H2。
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部位,第一平台11的高度为H1,可以大致表示为相对于第一平台11,密封槽12的深度;相对于第二平台21,密封凸起22的高度为H2。在两者的关系比较上,优选H1大于H2,可以保证密封凸起22伸入密封槽12内后,两者之间有更多的空间来夹持密封件3,避免空间过于狭小,密封件3受力过大,造成局部撕裂而失去密封弹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为平面。密封件3夹持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对于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当受到来自第二壳体2的压力时,最先与第二壳体2接触的部位是第一密封部31,故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部承接了来自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主要压力,故
在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置于密封槽12内,若密封件3与第二壳体2接触的一面不是平面,那么,在密封状态下,密封件3接收来自第二壳体2的压力,不是平面将会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能出现缝隙,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密封效果不好,影响防水效果。故设置密封件3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为平面,可以保证密封件3的两个部分能够与第二壳体2充分贴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的截面形状为L形,L形的其中一臂作为第一密封部31置入密封槽12内,L形的另一臂作为第二密封部32搭置在第一平台上。
密封件的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为一体结构,且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为一个平面,密封件3与第二壳体2贴合紧密。第一密封部31与第二密封部32的截面形状为L形,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扣合处起到横向密封和纵向密封的作用,横向密封的间隙是与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平行的间隙,纵向密封的间隙是与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垂直的间隙,多方位防护水汽进入。
由于密封件3的材质为发泡硅胶,具有一定的软度,在初始状态下以及密封状态下,密封件3发生了相应的形变,因此,需要为发生了相对运动的密封件3设计间隙,以满足密封所需的密封件3压缩的变形量。若没有相应的间隙设计,密封件3受力压缩,在拆卸时,密封件3可能会出现弹跳现象。在另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与密封槽12的槽壁之间留有用于吸收密封件3形变的第一间隙5。
密封件3与密封槽12之间留有第一间隙5,在密封状态下可以用来吸收密封件3的形变,排除密封槽12内的空气。同时,第一间隙5的大小需要根据密封槽12与密封件3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第一间隙5太小,制造、加工过程困难;第一间隙5太大,密封件3可能会被挤入第一间隙5而损坏。
对于密封件3与密封槽12之间的间隙设计,间隙处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密封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31与密封槽12槽底部位仅局部贴合,第一间隙5处在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12槽底部位的非贴合部位。
由于密封件3受到的压力是来自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具体的,一侧受力面是与第一壳体1接触的密封槽12槽底部位,另一侧受力面是与第二壳体2接触的密封凸起22部位。密封件3与第二壳体2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将第一间隙5设计在密封件3的第一密封部31与密封槽12槽底部位之间,第一密封部31与密封槽12槽底部位仅局部贴合,密封件3受力会填充第一间隙5。
为了给第一密封部31与密封槽12底部位设计合理的第一间隙5,对于在另一实施例中,密封槽12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第一密封部31靠近密封槽12槽底一侧的角部为圆角结构,第一间隙5处在该圆角结构与矩形拐角之间。
密封槽12的设计需要满足加工容易、对于密封件3拆装方便等条件,常见的密封槽12截面形状有矩形、V形、半圆形、三角形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密封槽12,便于保证密封件3具有必要的压缩量。同时,密封槽12槽底的矩形拐角设置为圆角,避免在密封状态下,应力过于集中。密封槽12连接第一平台11与靠近第二平台21的外边口拐角设置为圆角,这样可以避免外边口拐角部形成锋利的刃口,防止密封件3装配时受到刮伤。
当密封槽12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化时,与密封槽12相互扣合的密封凸起22以及置入密封槽12的密封件3的形状均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密封件3的第一密封部31靠近密封槽12槽底的一侧的角部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可以在安装以及压缩作用时,防止密封件3的损坏,从而影响密封效果。相对于密封槽12槽底的矩形拐角的圆角,第一密封部31的圆角结构的圆弧更大,在该圆角结构与矩形拐角之间形成第一间隙5。
在密封槽12与密封凸起22之间留有供第一密封部31发生形变的间隙,在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之间同样需要为第二密封部发生形变留有合理的间隙。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21之间的区域为夹持缝4,初始状态下,密封件的第二密封部在夹持缝4内由灯壳内侧向外侧延伸,且在该夹持缝4的端部留有用以吸收密封件3形变的第二间隙6。
第一平台11与第二平台21之间的夹持缝4与外界大气直接相连,为了防止水汽进入灯壳内,在初始状态下,在夹持缝4设置有由灯壳内侧向灯壳外侧延伸的第二密封部32。第二密封部32在靠近灯壳外侧的一端留有第二间隙6,主要用于吸收密封件3在密封状态下的形变量。如果没有第二间隙6,密封件3也有发生形变的空间,但是会发生密封件3挤出灯壳的现象,造成密封材料的浪费。
在另一实施例中,灯壳上还装有呼吸器7。呼吸器采用的微孔薄膜材料的表面能很低,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水分子相互拉扯),水汽会凝结成小水滴无法进入,而气体分子可以通过。安装呼吸器7可以起到防湿排气的作用,使外界气压与电源腔和电气腔达到平衡,避免电源腔和电气腔由于工作产生的高温导致腔体内外的气压差,杜绝气压差的产生,避免灯壳外的水汽侵入灯壳内部。
为了保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紧密扣合,可采用常规的紧固件或搭扣等形式,例如图中可见灯壳上还装有搭扣8,搭扣8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密封需求配置,本实施例中以呼吸器7所在灯壳一侧的平面为基准,该侧搭扣8的高度大于呼吸器7的高度,这样在包装运输或者工作状态下,搭扣8均能有效防护呼吸器7,避免呼吸器7损坏失效。
本申请的路灯按照GB 7000.1-2015/IEC60598-1:2014规定的实验,通过了IP66的检验。
而后,为了使本申请的路灯在严酷的天气条件下(如夏季突发暴雨或者台风天气等)能够正常工作,依据GB 7000.1-2015/IEC60598-1:2014规定的实验,模拟路灯实际使用的环境,进行了IP66五次循环测试,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亮灯预热2h,冲水3min;然后路灯正常工作30min,然后冲水3min,如此循环五次,本申请中的路灯顺利通过了IP66五次循环的测试,实验测试合格。
防护等级IP66根据GB 7000.1-2015/IEC60598-1:2014中:防护等级IP数字的说明,第一位特征数字6所代表的防护等级为尘密,无尘埃进入腔体内部;第二位特征数字6所代表的防护等级为防猛烈海浪,猛烈海浪或强烈喷水时,进入外壳的水不应达到有害的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包括通过密封件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有与第一平台位置相应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一平台内侧的密封槽,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还设有处在第二平台内侧、且与所述密封槽位置相应的密封凸起;
所述密封件包括置入所述密封槽的第一密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一体结构且朝外侧延伸的第二密封部,所述密封件具有置入所述密封槽且未被夹持的初始状态、以及被夹持形变后的密封状态,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部夹持在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密封槽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还设有第三平台,且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三平台分别处在所述密封槽的两侧;初始状态下,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三平台高于所述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三平台的高度为H3;且满足H3大于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密封槽槽底部位,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为H1;相对于所述第二平台,所述密封凸起的高度为H2;且满足H1大于H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形状为L形,L形的其中一臂作为所述第一密封部置入所述密封槽内,L形的另一臂作为所述第二密封部搭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壁之间留有用于吸收密封件形变的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槽底部位仅局部贴合,所述第一间隙处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槽底部位的非贴合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密封部靠近密封槽槽底一侧的角部为圆角结构,所述第一间隙处在该圆角结构与矩形拐角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的区域为夹持缝,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的第二密封部在夹持缝内由灯壳内侧向外侧延伸,且在该夹持缝的端部留有用以吸收密封件形变的第二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防水性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上还装有呼吸器。
CN201921503076.0U 2019-09-10 2019-09-10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Active CN210771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076.0U CN2107716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076.0U CN2107716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1604U true CN21077160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3076.0U Active CN2107716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1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777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777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
CN112901777B (zh) * 2021-02-03 2023-03-28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069438A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CN210771604U (zh) 提高防水性的路灯
KR20140056643A (ko) 스틸 커튼월 장치
KR20130138447A (ko) 커튼월의 이중 결합구조
CN105609680B (zh) 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池箱
US11585523B2 (en) Lighting fixture and breathing structure for lighting fixture
CN110944478B (zh) 电子设备密封结构
JP2000161496A (ja) 防水ケース
JP3748873B2 (ja) 防水シートの立ち上がり壁面の納め構造
JP6426480B2 (ja) ソーラールーフ端部のシール構造
CN210896433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广告灯箱
CN207639018U (zh) 一种电源防水外壳
JP4969898B2 (ja) 建物用換気装置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CN107120627B (zh) 一种灯具密封装置
CN207298799U (zh) 一种led灯具的密封装置
CN220106773U (zh) 一种电池组的手柄座安装结构
CN219177654U (zh) 一种指示灯固定组件
CN219382186U (zh) 一种复合密封胶条
CN219644369U (zh) 一种控制盒保护盖
CN217737153U (zh) 用于灯具的防水装置
CN211423373U (zh) 一种密封用橡胶圈的结构
CN216200462U (zh) 一种具有抗振功能的可伸缩密封装置
CN210960430U (zh) 油仓结构及电子烟
CN210404242U (zh) 防气安装架
CN212344263U (zh) 一种线路板盒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