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5850U -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5850U
CN210765850U CN201921555465.8U CN201921555465U CN210765850U CN 210765850 U CN210765850 U CN 210765850U CN 201921555465 U CN201921555465 U CN 201921555465U CN 210765850 U CN210765850 U CN 210765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driving
wire
embroidery machine
thread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54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oyu Computer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启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启聪 filed Critical 陈启聪
Priority to CN2019215554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5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5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5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包括锁线机构和顶出机构,还包括与锁线机构铰接的上下两个驱动机构,两个所述驱动机构独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与驱动轮偏心位置铰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端部与锁线机构铰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的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两个独立控制的驱动机构分别对锁线机构中上下两个夹线头进行驱动,使上下两个夹线头均可以独立完成夹紧和分离动作,相互之间不存在动作干预,灵活性更高,控制结构简化,提高锁线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绣花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绣花机送线装置作为电脑绣花机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完成绣花机工作过程中的自动送线功能,而对于电脑绣花机而言,其送线装置的送线量控制一直是其技术攻关难点,送线量精度控制将直接影响其绣花产品的品质以及绣花产品的制造成本,而现有的绣花机送线装置在送线量控制上一般采用电脑控制送线量的方式进行,通过控制线圈转动进行送线,而绣花线在线圈中环绕整理具有众多差异性,无法进行统一的整理绕制,导致绣花线转动送线量精度不足,难以进行精准的送线量控制,并且在进行送线装置进行动作的驱动过程中,其动作的协调性是本领域研发工程师的核心技术攻关之一,因此需要对送线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
为此,本发明人发明出了一种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包括用于配合形成夹线锁紧动作的锁线机构、用于带动锁线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用于进行送线量控制的顶出机构,所述锁线机构与驱动机构机构铰接。该装置通过夹线头对各区域中绣花线的夹紧、放松动作实现绣花线的送线量控制,使该装置的送线量精准度更高,控制稳定性也得到提高。上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上、下锁线机构进行控制,需要使驱动其中一个夹线头夹紧的同时另一个夹线头分离的动作,因此需要设计一套独立驱动机构以达到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包括锁线机构和顶出机构,还包括与锁线机构铰接的上下两个驱动机构,两个所述驱动机构独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与驱动轮偏心位置铰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端部与锁线机构铰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的中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线机构包括送线板、设置在送线板上下两端的两个夹线头、用于支撑两个夹线头转动的两条锁线转轴,两个所述夹线头分别套接在两条锁线转轴上,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夹线头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夹线头与送线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的伸缩安装状态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上夹线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送线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下夹线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送线板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始终保持拉伸状态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进行穿线引导的引导层,所述引导层上开设头上下贯穿引导层的穿线孔,所述引导层从送线板的侧面向外凸起,若干个所述引导层呈纵向间隔排列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与送线板的引导层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线板上设有用于顶出机构转动穿出的活动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驱动机构中驱动杆与驱动轮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远离驱动杆与锁线机构铰接处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下驱动机构中驱动杆与驱动轮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靠近驱动杆与锁线机构铰接处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两个独立控制的驱动机构分别对锁线机构中上下两个夹线头进行驱动,使上下两个夹线头均可以独立完成夹紧和分离动作,相互之间不存在动作干预,灵活性更高,同时通过将上下两个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杆设置在一前一后的起始位置,上下两个驱动机构只需要完成同步转动即可完成送线装置的夹紧和分离动作,控制结构简化,提高锁线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包括锁线机构1和顶出机构2,还包括与锁线机构1铰接的上下两个驱动机构3、3’,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3’独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31、与驱动轮31偏心位置铰接的驱动杆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可以有效提高其控制精度,所述驱动杆32端部与锁线机构1铰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31的中心连接,通过分别独立控制的两个驱动机构3、3’对锁线机构1进行控制,使上下两个夹线头12、12’均可以独立完成夹紧和分离动作,相互之间不存在动作干预,灵活性更高,同时通过将上下两个驱动机构3、3’中的驱动杆32设置在一前一后的起始位置,上下两个驱动机构3、3’只需要完成同步转动即可完成送线装置的夹紧和分离动作,控制结构简化,提高锁线机构1动作的可靠性,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其中的一个驱动机构3、3’动作,使上下两个夹线头12、12’均处于夹紧或分离的状态,便于进行停机和穿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线机构1包括送线板11、设置在送线板11上下两端的两个夹线头12、12’、用于支撑两个夹线头12、12’转动的两条锁线转轴13、13’,两个所述夹线头12、12’分别套接在两条锁线转轴13、13’上,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3’分别与夹线头12、12’铰接,驱动机构3、3’推动夹线头12、12’绕锁线转轴13、13’转动,实现夹紧和分离动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夹线头12、12’与送线板1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4和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与第二复位弹簧14’的伸缩安装状态相反。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一端与上夹线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另一端与送线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一端与上夹线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另一端与送线板11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始终保持拉伸状态设置,从而使驱动杆32在停机后可以自由回复至起始位置,避免送线装置在停机启动时发生错位,并且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有效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无需进行启动电子控制电机原点复位,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子控制电机原点复位的方式代替复位弹簧与本技术手段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送线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进行穿线引导的引导层111,所述引导层111上开设头上下贯穿引导层111的穿线孔112,所述引导层111从送线板11的侧面向外凸起,若干个所述引导层111呈纵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和第二复位弹簧14’设置在与送线板11的引导层111相反的一侧。所述送线板11上设有用于顶出机构2转动穿出的活动孔11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驱动机构3中驱动杆32与驱动轮31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远离驱动杆32与锁线机构1铰接处的一端。下驱动机构3’中驱动杆32与驱动轮31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靠近驱动杆32与锁线机构1铰接处的一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包括锁线机构(1)和顶出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锁线机构(1)铰接的上下两个驱动机构(3、3’),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3’)独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轮(31)、与驱动轮(31)偏心位置铰接的驱动杆(32),所述驱动杆(32)端部与锁线机构(1)铰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31)的中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线机构(1)包括送线板(11)、设置在送线板(11)上下两端的两个夹线头(12、12’)、用于支撑两个夹线头(12、12’)转动的两条锁线转轴(13、13’),两个所述夹线头(12、12’)分别套接在两条锁线转轴(13、13’)上,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3’)分别与夹线头(12、1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线头(12、12’)与送线板(1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4)和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与第二复位弹簧(14’)的伸缩安装状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一端与上夹线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另一端与送线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始终保持压缩状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一端与上夹线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另一端与送线板(11)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始终保持拉伸状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进行穿线引导的引导层(111),所述引导层(111)上开设头上下贯穿引导层(111)的穿线孔(112),所述引导层(111)从送线板(11)的侧面向外凸起,若干个所述引导层(111)呈纵向间隔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和第二复位弹簧(14’)设置在与送线板(11)的引导层(111)相反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板(11)上设有用于顶出机构(2)转动穿出的活动孔(1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驱动机构(3)中驱动杆(32)与驱动轮(31)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远离驱动杆(32)与锁线机构(1)铰接处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下驱动机构(3’)中驱动杆(32)与驱动轮(31)之间的铰接点起始位置设置在靠近驱动杆(32)与锁线机构(1)铰接处的一端。
CN201921555465.8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Active CN210765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5465.8U CN210765850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5465.8U CN210765850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5850U true CN210765850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5465.8U Active CN210765850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5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0435A1 (zh) 竹篾卷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104120547B (zh)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送线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08068004A (ja) ミシン
CN210765850U (zh)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独立驱动机构
CN101591839B (zh) 亮片供应单元的移送装置
CN105597993A (zh) 一种采用胶粘法的接头粘胶装置
CN102002828B (zh) 缝迹绽开防止方法以及其装置
JP4399335B2 (ja) ミシンの布押さえ装置
CN210765852U (zh)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上的夹线头结构
CN207308798U (zh) 钢带自动铆接机
CN109594219A (zh) 合成革布匹自动缝接设备
CN211335233U (zh) 交叉拉线绑线机构
CN211544012U (zh) 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
CN209447954U (zh) 预卷装置
CN210314791U (zh) 一种具有超长行程的高效墙绣机
CN209849780U (zh) 一种矩形截面弹簧制造装置
CN208738590U (zh) 一种全自动双头压端机
CN105775907A (zh) 一种绕线装置
JP2843480B2 (ja) 布線装置
CN111403172A (zh) 多轴自动套管机送线接管机构
CN202807214U (zh) 一种活结订牌机
CN216237629U (zh) 剪线机构及具有其的缝纫设备
CN215876228U (zh) 一种全自动抽丝装置
CN106953220A (zh) 全自动线材双端压端机
CN221116477U (zh) 一种纱线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Address after: 528000 North District,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Aoyu Computer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 2, Five Lanes, Dongtou East Street, Shajiaodong Village,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Qi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