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0488U -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0488U
CN210760488U CN201921676500.1U CN201921676500U CN210760488U CN 210760488 U CN210760488 U CN 210760488U CN 201921676500 U CN201921676500 U CN 201921676500U CN 210760488 U CN210760488 U CN 210760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lens
rearview mirror
controlle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65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ufuxiang Cat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765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0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0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0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视镜视野小、存在较大盲区的技术问题。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控制部与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后视镜的角度调节。

Description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后视镜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车辆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以及侧方车辆或障碍物的主要装置,对于驾驶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后视镜尺寸往往不会太大,以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这就导致后视镜的视野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存在一定范围的盲区,这就给车辆的行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车辆后视镜的镜片一般都可以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其适合不同身材的驾驶员使用,但角度调节都是在车辆行驶前进行调节,然后固定镜片角度,车辆行驶过程中镜片是固定的。这样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变道、转弯或掉头时驾驶员会有较大的盲区,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在人多、车多的复杂路况时,很容易发生车辆剐蹭事故,给驾驶员造成一定的损失,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为了减小盲区,充分利用后视镜,一些车辆上配置了智能调节后视镜,可根据驾驶员的动作或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自动控制后视镜调节角度。虽然可以通过调节后视镜角度减小盲区,给驾驶员带来更大的视野,但是智能系统可靠性不容易保证,并且,频繁的调节对后视镜的控制系统要求也会更高,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并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通过调节后视镜角度来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主要在一些复杂或不好的路况有需求,因此智能调节后视镜的实际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至少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视镜视野小、存在较大盲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设置在车辆上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后视镜的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
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
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车辆的转向灯开关上,通过所述转向灯开关控制所述调节开关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控制左侧后视镜的左侧开关,和控制右侧后视镜的右侧开关,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左侧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随着所述转向灯开关的复位而关闭。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纵轴和横轴,
所述纵轴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横轴水平设置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镜片连接到所述横轴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所述预定角度。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设定开关,所述角度设定开关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角度设定开关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对所述镜片的初始位置进行设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镜片、外壳和上述后视镜调节系统,所述后视镜调节系统的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镜片与所述驱动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镜片的边缘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为柔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构造为折叠结构,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镜片的整个周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了调节开关对镜片角度进行调节,驾驶员可以选择是否开启调节开关,从而使调节功能更加实用,例如,在路况较好,车辆较少时,行驶过程中的简单变道则可以不用开启后视镜调节的功能,省去了操作的麻烦,又不会影响驾驶安全。当路况比较复杂,车辆较多,或者车辆转弯等行驶方向改变较大时,则可以通过转向灯开关开启后视镜调节功能,从而在需要时通过调整镜片角度增大视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驱动部;20、控制部;30、角度设定开关;40、镜片;50、传动机构;51、支架;52、纵轴;53、横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设置在车辆上,用于车辆后视镜的调节,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部10和控制部20,所述控制部20与所述驱动部10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10动作,所述驱动部10与后视镜的镜片40相连,并且所述驱动部10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以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
所述驱动部10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40和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横向微型直流电机和竖向微型直流电机,分别用于在横向和竖向上对所述镜片40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传动机构为枢轴,两个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齿轮副与所述枢轴相连,所述镜片40连接到所述枢轴上。
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50包括支架51和安装在所述支架51 上的纵轴52和横轴53,所述纵轴52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51上,所述纵轴52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竖向微型直流电机可通过齿轮驱动所述纵轴52转动,所述纵轴52转动可带动所述支架51左右转动,并且所述纵轴52 的两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后视镜外壳上。所述横轴53水平设置,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51上,所述镜片40连接在所述横轴53上,可随所述横轴53转动。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轴52转动带动所述支架51以及所述镜片40左右转动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所述横轴53转动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上下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所述传动机构50可以使所述镜片40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大,特别是左右调节范围可以更大,以增大车辆转向时镜片40的可调范围。并且传动机构50在车体较大的车辆上应用时效果更好,例如在越野车、货车、客车等。
所述控制部20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调节开关能够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10动作,使所述镜片40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10动作使所述镜片40恢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同时与两个所述驱动部10相连,所述控制器可以为电子控制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单片机等,可通过预设程序对镜片40的角度进行调节,例如可以设定所述镜片40转动的预定角度为5°-10°,或者,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内可以存储预设数据,如在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预定角度等。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竖向微型直流电机的动作,即控制所述镜片40 的左右角度调节,以使车辆转向时能获得更大的可视范围。
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车辆的转向灯开关上,通过所述转向灯开关控制所述调节开关的开闭,所述转向灯开关包括拨杆和控制开关,所述拨杆沿顺时针拨动开启第一开关,使右转向灯开启,所述拨杆逆时针转动开始第二开关,使左转向灯开启。
所述调节开关包括左侧开关和右侧开关,所述左侧开关用于控制左侧后视镜的镜片40角度,所述右侧开关用于控制右侧后视镜的镜片40角度,即所述左侧开关与左侧后视镜内的驱动部10对应,所述右侧开关与右侧后视镜内的驱动部10对应。并且,当所述拨杆逆时针转动使所述转向灯开启左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当所述拨杆顺时针转动使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转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具体的,所述转向灯开关的拨杆设置四个拨动档位,分别为逆时针拨动两个档位和顺时针拨动两个档位,当逆时针拨动所述拨杆至第一挡位时,左侧转向灯开启,左侧后视镜的镜片40处于初始位置不发生转动,此时再次沿逆时针拨动所述拨杆则开启所述左侧开关,所述控制器控制左侧后视镜的镜片40向车辆外侧转动预定角度,并且此时左侧转向灯保持开启;当所述拨杆复位关闭左侧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关闭,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左侧后视镜的镜片40 反向转动,即朝向车辆内侧转动至初始位置。
同样的,当顺时针拨动所述拨杆至第一挡位时,右侧转向灯开启,右侧后视镜的镜片40处于初始位置不发生转动,此时再次沿顺时针拨动所述拨杆则开启所述右侧开关,所述控制器控制右侧后视镜的镜片40向车辆外侧转动预定角度,并且此时右侧转向灯保持开启;当所述拨杆复位关闭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开关关闭,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右侧后视镜的镜片40方向转动,即朝向车辆内侧转动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还包括角度设定开关30,所述角度设定开关30与所述驱动部10相连,所述角度设定开关30可以控制所述驱动部10动作,对所述镜片40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角度设定开关30可以分别控制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的镜片40角度,以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驾驶员使用,并且,角度设定开关30优选只在车辆停车状态下使用,并且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单独对其中一个后视镜的镜片40进行设定,并且设定完成后所述角度设定开关30可以关闭,不需要其再对所述驱动部10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上述后视镜调节系统、镜片和外壳,所述外壳构造为壳状结构,包括与所述镜片形状相同的开口,所述后视镜调节系统的驱动部10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镜片与所述驱动部10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开口处,在所述驱动部10的作用下所述镜片可以进行转动以调节其与所述外壳的相对角度。
为了避免对所述镜片的转动造成影响,在所述镜片和所述外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处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镜片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镜片的整个周向设置,可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到外壳内部,对所述外壳内的部件起到防护作用,还能够起到防水、防晒等作用。所述密封结构为柔性结构,可以随着所述镜片转动变形,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为折叠结构,以减小其占用空间,使所述镜片的转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适用于各种车辆,如轿车、越野车、货车、客车等均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增大驾驶员视野,特别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由于设置了调节开关对镜片角度进行调节,驾驶员可以选择是否开启调节开关,从而使调节功能更加实用,例如,在路况较好,车辆较少时,行驶过程中的简单变道则可以不用开启后视镜调节的功能,省去了操作的麻烦,又不会影响驾驶安全。当路况比较复杂,车辆较多,或者车辆转弯等行驶方向改变较大时,则可以通过转向灯开关开启后视镜调节功能,从而在需要时通过调整镜片角度增大视野。并且由于调节开集成在转向灯开关上,更适合驾驶员的操作习惯,操作简单不会对操作造成太多麻烦,并且,利用了转向灯开关可自行复位的功能,使调节开关的控制更加简单,可以在转向完成后自行关闭,不会对正常驾驶造成影响。
而且,由于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由驾驶员判断是否需要开启,使其启动频率比较低,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的故障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辆上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后视镜的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
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车辆的转向灯开关上,通过所述转向灯开关控制所述调节开关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控制左侧后视镜的左侧开关,和控制右侧后视镜的右侧开关,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左侧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随着所述转向灯开关的复位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纵轴和横轴,
所述纵轴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横轴水平设置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镜片连接到所述横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所述预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设定开关,所述角度设定开关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角度设定开关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对所述镜片的初始位置进行设定。
8.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外壳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所述后视镜调节系统的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镜片与所述驱动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边缘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为柔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构造为折叠结构,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镜片的整个周向设置。
CN201921676500.1U 2019-10-09 2019-10-09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Active CN210760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500.1U CN210760488U (zh) 2019-10-09 2019-10-09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500.1U CN210760488U (zh) 2019-10-09 2019-10-09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0488U true CN21076048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6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6500.1U Active CN210760488U (zh) 2019-10-09 2019-10-09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0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4025A (zh) * 2020-07-22 2020-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4025A (zh) * 2020-07-22 2020-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2767A (zh) 汽车侧后视镜智能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77520U (zh) 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
CN210760488U (zh)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JPS62218248A (ja) 自動車用後退灯
CN106347226A (zh) 一种减少驾驶盲区的车辆外后视镜系统及方法
CN201597516U (zh) 组合式车厢外后视镜
CN111619454A (zh) 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后视镜侧后方视野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3231680A (zh) 汽车辅助视镜
CN206306939U (zh) 一种减少驾驶盲区的车辆外后视镜系统
CN205674945U (zh) 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
CN111516597A (zh) 一种新型智能外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09852A (zh)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CN103386928A (zh) 汽车后视镜智能调节系统
CN108791083A (zh) 一种用于大型车辆以减少交通意外的设备
CN104890577B (zh) 一种汽车反光镜
CN209225073U (zh) 车载智能停车防碰撞设备
CN206155311U (zh) 一种安装在汽车外后视镜上的可自动调节的摄像头装置
CN212447313U (zh) 随动汽车后视镜电控系统
CN214189498U (zh) 一种避强光的智能汽车后视镜
CN212243165U (zh) 新型后视防盲区系统以及新型机动车
CN211335760U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汽车内后视镜
CN205523977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后视镜
CN218877067U (zh) 用于汽车防眩目控制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216636325U (zh) 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
CN216069860U (zh) 一种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5

Address after: No. 2, Shunbai Road, Ximapo Village, Mapo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ufuxiang Cat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Group 1, Changsheng village, Chang'an Town, Fujin City,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6100

Patentee before: Meng Qingz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