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5567U - 冲压件叠放平台 - Google Patents

冲压件叠放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5567U
CN210735567U CN201921174820.7U CN201921174820U CN210735567U CN 210735567 U CN210735567 U CN 210735567U CN 201921174820 U CN201921174820 U CN 201921174820U CN 210735567 U CN210735567 U CN 21073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mping
upright
stacking platform
uprigh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4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金权
任鹏远
韩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4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5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冲压件叠放平台,所述冲压件叠放平台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立柱限定出容纳空间以容纳冲压件,所述立柱在所述底座上的位置可调。其中,使多个立柱在底座上的位置均可调。这样,一方面,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冲压件叠放平台上的立柱与底座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码放机器人码放的冲压件与立柱产生干涉,从而提高冲压件叠放平台的生产连贯性;另一方面,避免冲压件叠放过程中变形、避免冲压件的损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冲压件叠放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件叠放平台。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冲压件叠放平台,底座与立柱直接焊接固定,使冲压件叠放平台的刚度较高。进而冲压件在冲压件叠放平台内叠放的过程中,导致冲压件容易与周围部件干涉(例如:代码放的冲压件、码放过程中的冲压件、码放机器人等),冲压件经常出现塌筐或者出槽现象。
这样,不仅会导致冲压件的破损报废,而且,会降低生产连贯性,导致生产线停机,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冲压件叠放平台,所述冲压件叠放平台生产连贯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立柱限定出容纳空间以容纳冲压件,所述立柱在所述底座上的位置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冲压件叠放平台,使多个立柱在底座上的位置均可调。这样,一方面,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冲压件叠放平台上的立柱与底座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码放机器人码放的冲压件与立柱产生干涉,从而提高冲压件叠放平台的生产连贯性;另一方面,避免冲压件叠放过程中变形、避免冲压件的损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立柱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冲压件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件叠放平台还包括:基座,所述立柱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柱本体,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具有长圆孔,所述底板通过穿设在所述长圆孔内的紧固件与所述基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圆孔的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立柱均通过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基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与所述立柱之间和/或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所述底座运动,以调整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顶杆在所述基座上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立柱两两一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立柱两两一组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棱角区域上还设置有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的基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冲压件叠放平台100,
底座10,
立柱20,第一立柱20a,第二立柱20b,底板21,立柱本体22,
基座30,长圆孔31,顶杆32,支撑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包括:底座10、立柱20,立柱20为多个,多个立柱20限定出容纳空间以容纳冲压件,立柱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可调。
具体而言,立柱20一端与底座10连接,另一端背离底座10延伸,且多个立柱20在底座10上间隔分布并相对设置以限定出容纳空间,从而通过容纳空间容纳冲压件,在容纳冲压件的过程中,使立柱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避免立柱20与周围部件出现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立柱20可以在底座10上相对底座10移动,立柱20也可以相对底座10旋转,以使立柱20倾斜设置在底座10上。
需要说明的是,冲压件在码件机器人的带动下放置到容纳空间内,进而使立柱20相对底座10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降低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刚度,从而避免冲压件叠放过程中产生变形;同时在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与周围部件干涉(例如:码件机器人)时,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即时对立柱20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避免冲压件破损、报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使多个立柱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均可调。这样,一方面,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上的立柱20与底座10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码放机器人码放的冲压件与立柱20产生干涉,从而提高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生产连贯性;另一方面,避免冲压件叠放过程中变形、避免冲压件的损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如图1所示,每个立柱20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冲压件运动。
具体而言,在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工作时,每个立柱20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冲压件运动。这样,在冲压件叠放过程中,可以即时调整立柱20与底座10的相对位置,并有效地降低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刚度,从而避免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与码放机器人码放的冲压件干涉,进而避免冲压件变形,减少成本浪费。
如图1和图2所示,冲压件叠放平台100还包括:基座30,立柱20包括:底板21以及连接在底板21上的立柱本体22,基座30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0上,底板21可拆卸地设置在立柱20上。
可以理解的是,立柱本体22一端可拆卸地与底板21连接,另一端背离底板21朝上延伸,底板21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30上,基座30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0上,使立柱20在底座10上的拆装更加方便。
如图3-图5所示,基座30上具有长圆孔31,底板21通过穿设在长圆孔31内的紧固件与基座30连接。
其中,紧固件穿过长圆孔31,以将基座30固定在底座10上,紧固件可选择地在长圆孔31内移动,并带动立柱20相对底座10移动。这样,一方面,通过设置长圆孔31,使立柱20相对与底座10的位置在一个方向上可调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立柱20的调节精度;另一方面,立柱20与基座30螺接,从而使立柱20与基座30之间无需焊接,避免了立柱20与基座30通过焊接连接过程中,立柱20出现热变形,导致立柱20与基座30之间的连接不平衡,提高了立柱20与基座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图5所示,长圆孔31的个数为多个,每个立柱20均通过多个紧固件与基座30连接。
具体而言,基座30上设置有多个长圆孔31,每个立柱20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穿过多个长圆孔31与基座30连接,使每个立柱20与基座30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如图3-图5所示,基座30与立柱20之间和/或基座30与底座10之间还设置有顶杆32,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底座10运动,以调整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与立柱20之间和基座30与底座10之间均设置有顶杆32,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底座10运动,以调整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与立柱20之间设置有顶杆32,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底座10运动,以调整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与底座10之间设置有顶杆32,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底座10运动,以调整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
由此,以在调节立柱20挠度的同时,使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并可以有效地降低立柱20的定位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顶杆32和紧固件均采用涂漆设计,以在避免顶杆32和紧固件的表面锈蚀的同时,延长了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3-图5所示,顶杆3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顶杆32在基座30上相对设置。
具体而言,基座30上设置有多个位置相对的顶杆32,多个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底座10运动,在基座30的一端相对设置的顶杆32朝向底座10运动、在基座30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的顶杆32远离底座10运动时,立柱20朝向基座30的一端倾斜;在基座30的一端相对设置的顶杆32远离底座10运动、在基座30的另一端相对设置的顶杆32朝向底座10运动时,立柱20朝向基座30的另一端倾斜。
换言之,在立柱20与基座30之间相对设置多个顶杆32,使多个顶杆32两两相对设置,以有效地提高立柱20挠度,加固顶杆32与立柱20的连接,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后,立柱20与基座30之间出现定位不良,从而提高制件质量。
这样,一方面,在冲压件叠放过程中,可以即时调节立柱20扰度,有效地降低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刚度,从而避免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与码放机器人码放的冲压件干涉,进而避免冲压件变形,减少成本浪费;另一方面,使立柱2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进而避免因单个顶杆32松动造成的立柱20定位误差。
如图1和图2所示,立柱20包括:第一立柱20a和第二立柱20b,第一立柱20a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立柱20b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立柱20a在第一方向上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冲压件运动,第二立柱20b在第二方向上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冲压件运动,以使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立柱20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均可调整,提高了第一立柱20a在第一方向上的调整精度以及第二立柱20b在第二方向上的调整精度,同时降低了调整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参考方向,这里并不对其进行具体地限定,第一方向可以是前后、上下、左右任意方向,对应的第二方向可以是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中的另一个。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立柱20a为多个,多个第一立柱20a两两一组相对设置,第二立柱20b为多个,多个第二立柱20b两两一组对应设置。
具体而言,多个第一立柱20a两两一组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冲压件进行限位,多个第二立柱20b两两一组相对设置,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冲压件进行限位,以使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对冲压件的限位效果更好,进而使冲压件叠放平台100的工作稳定性更高。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0棱角区域上还设置有支撑柱40。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常见的构造为矩形,底座10的四个棱角区域上设置有支撑柱40,限定出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以在增加冲压件叠放平台100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冲压件经常出现的塌筐和冲压件冲出冲压件叠放平台100与外界产生干涉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以及
立柱(20),所述立柱(20)为多个,多个所述立柱(20)限定出容纳空间以容纳冲压件,所述立柱(20)在所述底座(10)上的位置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20)均可选择地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冲压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叠放平台(100)还包括:基座(30),所述立柱(20)包括:底板(21)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21)上的立柱本体(22),所述基座(3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底板(2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立柱(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上具有长圆孔(31),所述底板(21)通过穿设在所述长圆孔(31)内的紧固件与所述基座(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孔(31)的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立柱(20)均通过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基座(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与所述立柱(20)之间和/或所述基座(30)与所述底座(10)之间还设置有顶杆(32),所述顶杆(32)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所述底座(10)运动,以调整所述立柱(20)与所述底座(10)之间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顶杆(32)在所述基座(30)上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包括:第一立柱(20a)和第二立柱(20b),所述第一立柱(20a)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20b)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0a)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立柱(20a)两两一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柱(20b)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立柱(20b)两两一组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件叠放平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棱角区域上还设置有支撑柱(40)。
CN201921174820.7U 2019-07-24 2019-07-24 冲压件叠放平台 Active CN21073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4820.7U CN2107355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冲压件叠放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4820.7U CN2107355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冲压件叠放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5567U true CN210735567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4820.7U Active CN2107355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冲压件叠放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5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7314A (zh) * 2021-01-22 2021-05-11 广州泽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7314A (zh) * 2021-01-22 2021-05-11 广州泽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2797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分层货架竖支架总成
CN210735567U (zh) 冲压件叠放平台
US9205479B2 (en) Triangular hemming and stamping apparatus
CN220554869U (zh) 副车架安装支架一模双件连续模
CN209849698U (zh) 一种金属支架用冲压模具
CN203918313U (zh) 一种方向盘焊接夹具
CN204868010U (zh) 一种适用于电梯对重架装配的工装
CN111390014B (zh) 一种方管防变形冲孔装置
CN210936835U (zh) 多料片定位架
KR101518248B1 (ko) 건설리프트의 마스트 부분 제작용 지그장치
CN210067466U (zh) 一种立式储罐倒装法顶板施工定位及支撑模具
CN113941813A (zh) 一种枕梁组焊定位架、组焊装置和方法
CN214769292U (zh) 切割装置
CN212918257U (zh) 一种托盘定位支架
CN220079768U (zh) 一种组合式模具
CN207386897U (zh) Ct设备底座单腿焊接模具
CN210649224U (zh) 用于u型横杆及其连接件的焊接夹具
CN218965314U (zh) 摩擦阻尼器组装工装
CN212706707U (zh) 一种板材切割用的叠放装置
CN211850878U (zh) 一种用于劲性柱找正的工件组合
CN219274254U (zh) 一种具有防误送功能的冲压模具
CN215146139U (zh) 一种制造零部件的焊接定位机构
CN213352196U (zh) 一种大型漏斗制造用的工装
KR101668771B1 (ko) 타워크레인용 마스트조립체
CN21569935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焊接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