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5444U -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5444U
CN210735444U CN201921610882.8U CN201921610882U CN210735444U CN 210735444 U CN210735444 U CN 210735444U CN 201921610882 U CN201921610882 U CN 201921610882U CN 210735444 U CN210735444 U CN 210735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conveying belt
turntable
no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08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辉
李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08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5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5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5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堆叠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餐具组装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各个螺纹杆设置为变螺距螺纹杆;组装转盘与第一螺纹杆分设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组装转盘与第二螺纹杆分设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组装转盘与第三螺纹杆分设于第三输送带的两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输送带沿组装转盘圆周依次设置;组装转盘开设有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沿第一输送带与第四输送带间设置有第一挡板,以承托凹口中的餐具以及防止餐具由于离心力作用脱离凹口。效果:其一,对餐具进行全自动堆叠组装。其二,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设置,可以将送到各个输送带的碟碗杯等距拉开距离,使碟碗杯有序进入组装转盘凹口时。

Description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堆叠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的人性化、操作的智能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碟、碗和杯(简称餐具)清洗厂家大多都是将清洗完的碟、碗和杯,依靠人手依次堆叠起,盘在底部,碗放在碟上,再将杯放在碗中,这样堆叠最大限度减少餐具组装后的大小。然后通过输送到过塑装置,对堆叠整理好的餐具进行堆叠。
但现有的餐饮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对餐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人手堆叠的效率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大批量对组装好的餐具大批量出货的需求,以致于很多厂家的餐具供不应求。
所述需要一种餐具堆叠装置,解决现有阶段中餐具堆叠组装只能纯靠人手,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具组装装置,具有全自动组装餐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还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设置为变螺距螺纹杆;
设置有组装转盘,所述组装转盘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组装转盘与第二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组装转盘与第三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螺距较大的一端靠近所述组装转盘;
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沿组装转盘圆周依次设置;
所述组装转盘开设有至少二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
沿第一输送带与第四输送带间设置有第一挡板,以承托凹口中的餐具以及防止餐具由于离心力作用脱离凹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轴心方向分别为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装转盘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同一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
设置于底部的所述第一转盘的凹口大于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大于设置于顶部的所述第三转盘的凹口;
所述第一转盘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转盘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三转盘接于所述第三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直径,由远离组装转盘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的一端逐渐变大,用于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与组装转盘间的距离由远离组装转盘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的一端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一输送带输送面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二输送带输送面转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三输送带输送面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一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三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三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一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一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二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二转盘转动带动第二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二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三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三转盘转动带动第三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三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螺纹杆分设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一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一输送带的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螺纹杆分设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二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二输送带的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与第三螺纹杆分设于第三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三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三输送带的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设置于组装转盘的底部以承托餐具,所述侧板沿组装转盘的沿边设置以防止餐具由于离心力作用脱离凹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对餐具进行全自动堆叠组装。
其二,通过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设置,可以将送到各个输送带的碟碗杯等距拉开距离,使碟碗杯有序进入组装转盘凹口时。
其三,结构简单,占地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餐具组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组装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第三输送带;4、第四输送带;5、第一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7、第三螺纹杆;8、组装转盘;801、第一转盘;802、第二转盘;803、第三转盘;9、凹口;10、第一挡板;101、底板;102、侧板;11、第二挡板;12、第三挡板;13、第四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第三输送带3和第四输送带4,第一输送带1用于输送碟,第二输送带2用于输送碗,第三输送带3用于输送杯。
如图1,设置有组装转盘8(用于将碗和杯依次叠在碟上),所述第一输送带1(用于输送碟)、第二输送带2(用于输送碗)、第三输送带3(用于输送杯)和第四输送带4(用于将叠好的餐具输送离开)沿组装转盘8圆周逆时针依次设置,组装转盘8转动方向也设置为逆时针。
所述组装转盘8包括第一转盘801、第二转盘802和第三转盘803。所述第一转盘801、第二转盘802和第三转盘803同轴设置,转动的角速度一致。所述第一转盘801、第二转盘802和第三转盘803上同一位置开设有十二个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凹口沿边缘阵列排列,第一转盘801、第二转盘802和第三转盘803转动过程中,凹口始终对齐。设置于底部的所述第一转盘801的凹口(用于卡设碟)大于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802的凹口(用于卡设碗),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802的凹口大于设置于顶部的所述第三转盘803的凹口(用于卡设杯)。沿第一输送带1与第四输送带4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10(组装转盘8转动过程中,第一挡板10固定不动),第一挡板10包括底板101和侧板102,侧板102设置成的圆弧状,挡在组装转盘8的各个凹口外围,防止碟碗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脱离凹口,用于挡住凹口内的碟碗杯。底板101设置于组装转盘8的下方,用于承托组装转盘8凹口中过的碟。侧板102、底板101和组装转盘8的凹口围成容纳腔,可以供碟碗杯的卡设。
所述第一转盘801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用于将经过第一输送带1的碟卡入第一转盘801的凹口。所述第二转盘802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用于将经过第二输送带2的碗卡入第二转盘802的凹口。所述第三转盘803接于所述第三输送带3,用于将经过第三输送带3的杯卡入第三转盘803的凹口。
还包括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和第三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和第三螺纹杆7设置为变螺距螺纹杆,即是螺距不断变大。
碟进入组装转盘8的过程:设置有第二挡板11,第二挡板11与第一螺纹杆5分设于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经过第一输送带1的碟会经过一段不受限输送后被第二挡板11与第一螺纹杆5配合夹持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直径由远离组装转盘8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8的一端逐渐变大,使第一输送带1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由于第一螺纹杆5的直径变粗),使经过第一输送带1的碟卡入于第一螺纹杆5的螺槽中(由于第二挡板11固定设置,而第一螺纹杆5的直径不断变大,第一输送带1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而卡入于第一螺纹杆5的螺槽内的蝶由于卡入于第一螺纹杆5的螺槽中,碟受到螺槽的轴向的限位,使碟在第一输送带1上输送需要跟不断沿着第一螺纹杆5的螺槽运输前进,碟同时也受到第一输送带1的摩擦力不断向前输送,设置第一螺纹杆5的沿输送方向的螺距不断变大,实现碟在第一输送带1上输送的间隔不断变大。使碟在进入第一输送带1即使不是等距进入,经过第一螺纹杆5的调整实现等距排列。所述第一螺纹杆5沿向下垂直于第一输送带1输送面的方向转动,给第一输送带1上的碟一个压向第一输送带1面的力,使碟不易脱离于第一输送带1。第一螺纹杆5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一转盘801的凹口始终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杆5每转动一圈(每转动一圈带入一个碟到与第一转盘801凹口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转盘801逆时针转动30度(两个凹口间的角度),使每带入一个碟到与第一转盘801凹口对应的位置,均有一个第一转盘801凹口容纳带入的碟。组装转盘8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分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且组装转盘8设置在第二挡板11的后方,碟脱离了第二挡板11的夹持后,受到第一转盘801的凹口的推力,落到到第一转盘801、底板101和侧板102形成的容纳腔中(底板101稍低于第一转盘801,使碟落到容纳腔后,始终受到凹口的推力)。
碗进入组装转盘8的过程:第二螺纹杆6、第二输送带2和第三挡板12的配合原理,与第一螺纹杆5、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挡板11的配合原理一致。第二螺纹杆6整理的为碗。设置有第三挡板12,第三挡板12与第二螺纹杆6分设于第二输送带2的两侧,经过第二输送带2的碗会经过一段不受限输送后被第三挡板12与第二螺纹杆6配合夹持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杆6的直径由远离组装转盘8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8的一端逐渐变大,使第二输送带2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由于第二螺纹杆6的直径变粗),使经过第二输送带2的碗卡入于第二螺纹杆6的螺槽中(由于第三挡板12固定设置,而第二螺纹杆6的直径不断变大,第二输送带2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而卡入于第二螺纹杆6的螺槽内的碗由于卡入于第二螺纹杆6的螺槽中,碗受到螺槽的轴向的限位,使碗在第二输送带2上输送需要跟不断沿着第二螺纹杆6的螺槽运输前进,碗同时也受到第二输送带2的摩擦力不断向前输送,设置第二螺纹杆6的沿输送方向的螺距不断变大,实现碗在第二输送带2上输送的间隔不断变大。使碗在进入第二输送带2即使不是等距进入,经过第二螺纹杆6的调整实现等距排列。所述第二螺纹杆6沿向下垂直于第二输送带2输送面的方向转动,给第二输送带2上的碗一个压向第二输送带2面的力,使碗不易脱离于第二输送带2。第二螺纹杆6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二转盘802的凹口始终对应,所述第二螺纹杆6每转动一圈(每转动一圈带入一个碗到与第二转盘802凹口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转盘802逆时针转动30度(两个凹口间的角度),使每带入一个碗到与第二转盘802凹口对应的位置,均有一个第二转盘802凹口容纳带入的碗。组装转盘8与所述第二螺纹杆6分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两侧,且组装转盘8设置在第三挡板12的后方,碗脱离了第三挡板12的夹持后,受到第二转盘802的凹口的推力,进入到第二转盘802的凹口中,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碗下落到处于第一转盘801、底板101和侧板102形成的容纳腔中的碟上。
杯进入组装转盘8的过程:第三螺纹杆7、第三输送带3和第四挡板13的配合原理,与第一螺纹杆5、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挡板11的配合原理一致。第三螺纹杆7整理的为杯。设置有第四挡板13,第四挡板13与第三螺纹杆7分设于第三输送带3的两侧,经过第三输送带3的杯会经过一段不受限输送后被第四挡板13与第三螺纹杆7配合夹持通过。所述第三螺纹杆7的直径由远离组装转盘8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8的一端逐渐变大,使第三输送带3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由于第三螺纹杆7的直径变粗),使经过第三输送带3的杯卡入于第三螺纹杆7的螺槽中(由于第四挡板13固定设置,而第三螺纹杆7的直径不断变大,第三输送带3上的输送宽度不断变小),而卡入于第三螺纹杆7的螺槽内的杯由于卡入于第三螺纹杆7的螺槽中,杯受到螺槽的轴向的限位,使杯在第三输送带3上输送需要跟不断沿着第三螺纹杆7的螺槽运输前进,杯同时也受到第三输送带3的摩擦力不断向前输送,设置第三螺纹杆7的沿输送方向的螺距不断变大,实现杯在第三输送带3上输送的间隔不断变大。使杯在进入第三输送带3即使不是等距进入,经过第三螺纹杆7的调整实现等距排列。所述第三螺纹杆7沿向下垂直于第三输送带3输送面的方向转动,给第三输送带3上的杯一个压向第三输送带3面的力,使杯不易脱离于第三输送带3。第三螺纹杆7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三转盘803的凹口始终对应,所述第三螺纹杆7每转动一圈(每转动一圈带入一个杯到与第三转盘803凹口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三转盘803逆时针转动30度(两个凹口间的角度),使每带入一个杯到与第三转盘803凹口对应的位置,均有一个第三转盘803凹口容纳带入的杯。组装转盘8与所述第三螺纹杆7分设于所述第三输送带3的两侧,且组装转盘8设置在第四挡板13的后方,杯脱离了第四挡板13的夹持后,受到第三转盘803的凹口的推力,进入到第三转盘803的凹口中,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杯下落到处于第一转盘801、底板101和侧板102形成的容纳腔中的碗上。
经过组装转盘8的碟、碗和杯依次堆叠,直至脱离第一挡板10的限位,经过组装转盘8的碟、碗由于受到组装转盘8的离心力作用,经过组装转盘8的碟、碗从底板101的承托落到第四输送带4的承托中运输离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餐具组装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设置为变螺距螺纹杆;
设置有组装转盘,所述组装转盘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组装转盘与第二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组装转盘与第三螺纹杆分设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螺距较大的一端靠近所述组装转盘;
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沿组装转盘圆周依次设置;
所述组装转盘开设有至少二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
沿第一输送带与第四输送带间设置有第一挡板,以承托凹口中的餐具以及防止餐具由于离心力作用脱离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轴心方向分别为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转盘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同一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由边缘向中心凹陷的凹口;
设置于底部的所述第一转盘的凹口大于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设置于中部的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大于设置于顶部的所述第三转盘的凹口;
所述第一转盘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转盘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三转盘接于所述第三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直径,由远离组装转盘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的一端逐渐变大,用于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与组装转盘间的距离由远离组装转盘的一端向靠近组装转盘的一端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一输送带输送面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二输送带输送面转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向下垂直于第三输送带输送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一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二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三螺纹杆上其中一螺槽与所述第三转盘的凹口对应;
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一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一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二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二转盘转动带动第二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二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所述第三螺纹杆螺槽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三转盘转动带动第三转盘上其他凹口与第三螺纹杆的螺槽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螺纹杆分设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一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一输送带的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螺纹杆分设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二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二输送带的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与第三螺纹杆分设于第三输送带的两侧,用于与第三螺纹杆配合夹持通过第三输送带的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设置于组装转盘的底部以承托餐具,所述侧板沿组装转盘的沿边设置以防止餐具由于离心力作用脱离凹口。
CN201921610882.8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Active CN210735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0882.8U CN21073544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0882.8U CN21073544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5444U true CN210735444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0882.8U Active CN210735444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5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0037U (zh) 家具原料切块装置
CN213795943U (zh) 一种轴承套圈端面磨削用磨床送料工装
CN210735444U (zh) 一种餐具组装装置
CN105692264A (zh) 连续式卡片下料机
CN207843446U (zh) 自动分料取料装置
CN220532133U (zh) 一种茶叶与茶叶末筛选装置
CN110815351B (zh) 一种塑料杯冲孔加工用的转盘式输送装置
CN110841919A (zh) 餐盘与碗碟自动分拣装置
CN216582964U (zh) 磨边轮卸料输送装置
CN107253613B (zh) 一种自动补料的圆垛搭板装置
CN213258082U (zh) 一种网盖基体成套设备
CN213201345U (zh) 一种可调速的螺钉供料装置
CN210884292U (zh) 一种圆形叠放物品自动分离装置
CN205772151U (zh) 一种连续式卡片下料机
CN205526638U (zh) 一种连续式卡片下料设备
CN111347067B (zh) 一种卧式数控车削中心机床
CN210213986U (zh) 一种导向送料装置
CN210386636U (zh) 一种自动化送料分正反收集设备
CN210311090U (zh) 一种纸尿裤生产线中的成品码齐装置
CN215432412U (zh) 一种洗发水瓶盖的非标自动装配机
CN216548266U (zh) 一种自动落签装置
CN104340434A (zh) 竹签自动点数机
CN210879844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的切片装置
CN212883593U (zh) 出口用大蒜称量装置
CN113560852B (zh) 一种洗发水瓶盖的非标自动装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