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1538U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31538U CN210731538U CN201921867697.7U CN201921867697U CN210731538U CN 210731538 U CN210731538 U CN 210731538U CN 201921867697 U CN201921867697 U CN 201921867697U CN 210731538 U CN210731538 U CN 2107315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lifting
- alignment
- welded
- w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对接环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转向焊接装置能够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缝焊接。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实现对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的环缝焊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管材加长焊接时,一般需要旋转管材以将管与管环缝焊接。现有技术中,运料和焊接过程多采用人工操作。随着焊接管材数量的增加,焊后管的长度也呈倍数增加。人工旋转长管材的难度大,且环缝焊接对于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焊接方式工作效率低,并对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用于对待焊接物实现高效地环缝焊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转向焊接装置能够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缝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座、第一夹持盖和第一提升装置,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座、第二夹持盖和第二提升装置,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待焊接物,所述第二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盖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对准机构和第一提升机构;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提升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贴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后,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及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对准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包括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二提升支撑件;在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贴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及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一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组件;所述第一滑轨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所述第二滑轨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和第一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盖连接;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一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和第二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盖连接;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提升导向杆;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二提升导向孔,以使第二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转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转动;所述转向焊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连接部和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转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与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焊枪主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枪主体直线运动;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运动导轨和运动滑块;所述运动导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所述焊枪主体与所述运动滑块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运动滑块沿所述运动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焊接系统,包括储料装置、输料装置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推料机构和导料构件;
所述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待焊接物,所述支撑架形成有送料口,所述导料构件设置于所述送料口处,所述导料构件用于将送料口的待焊接物导向至所述输料装置;
所述送料口还设置有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物推至导料构件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所述输料装置和检测仪;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的多个支撑滑轮与所述导料构件对应设置用于承载所述待焊接物;
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向运动,用于将所述待焊接物传递至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所述第一送料机构释放夹持,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背运动,以使所述待焊接物向所述对接环焊装置运动;
所述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待焊接物的轮廓及所述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实现对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的环缝焊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焊接系统,包括储料装置、输料装置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焊接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1-第一夹持装置;102-第二夹持装置;103-转向焊接装置;104-第一待焊接物;105-第二待焊接物;106-第一夹持座;107-第一夹持盖;108-第一提升装置;109-第二夹持座;110-第二夹持盖;111-第二提升装置;112-第一对准机构;113-第一提升机构;114-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5-第一连接件;116-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7-第一提升支撑件;118-第二对准机构;119-第二提升机构;120-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1-第二连接件;122-第二提升驱动装置;123-第二提升支撑件;124-第一滑轨组件;125-螺纹孔;126-第二滑轨组件;127-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8-第一对准导向杆;129-第一对准导向板;130-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1-第二对准导向杆;132-第二对准导向板;133-第一提升导向杆;134-第一提升导向孔;135-第二提升导向杆;136-第二提升导向孔;137-转动驱动装置;138-第一旋转部;139-第一旋转连接部;140-第一旋转构件;141-第一外壳;142-第一内壳;143-第一外圈轴承;144-第一内圈轴承;145-直线运动机构;146-焊枪主体;147-直线驱动装置;148-运动导轨;149-运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二”、“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01、第二夹持装置102和转向焊接装置103;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并使第一待焊接物104的焊接端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焊接端对接;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103,转向焊接装置103能够绕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对接处环缝焊接。
具体来说,对接环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01、第二夹持装置102和转向焊接装置103,第一夹持装置101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第二夹持装置102夹持第二待焊接物105,且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焊接端对接,对接处即为焊接处。转向焊接装置103能够相对于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转动,以使转向焊接装置103的焊枪绕对接处运动,并将对接处环缝焊接。对于焊接长度较长的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来说,将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固定,转动转向焊接装置103将对接处焊接,能够更加节省能耗。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装置101、第二夹持装置102和转向焊接装置103,实现对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环缝焊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夹持装置101包括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提升装置108,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第一提升装置108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107运动,以使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分离或靠近;
第二夹持装置102包括第二夹持座109、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提升装置111,第二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第二待焊接物105,第二提升装置111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盖110运动,以使第二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分离或靠近。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装置101包括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提升装置108,第一提升装置108将第一夹持盖107提升后,第一待焊接物104能够置入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间;在第一待焊接物104置入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间的夹持口处时,第一提升装置108能够将第一夹持盖107下降,使得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将第一待焊接物104夹紧,进而保证焊接时对一待焊接物的固定可靠。
第二夹持装置102用于将第二待焊接物105夹紧,与第一夹持装置101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提升装置108包括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构113;第一对准机构112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第一连接件115,第一提升机构113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在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相贴时,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远离第一夹持座106运动,以使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及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在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以使第一夹持盖107远离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115靠近第一夹持座106运动,以使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及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断开连接;
第二提升装置111包括第二对准机构118和第二提升机构119;第二对准机构118包括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和第二连接件121,第二提升机构119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122和第二提升支撑件123;在第二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相贴时,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第二夹持盖110相连接;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能够驱动第二连接件121远离第二夹持座109运动,以使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断开连接及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相连接;在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断开连接后,第二提升驱动装置122驱动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运动,以使第二夹持盖110远离第二夹持座109;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能够驱动第二连接件121靠近第二夹持座109运动,以使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及第二夹持盖110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断开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相贴以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时,二者的位置不发生偏移,设定第一提升装置108包括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构113。其中,第一对准机构112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第一连接件115,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上对应设置有连接板,在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贴合时,第一连接件115同时与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的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件115能够起到对准作用,从而保证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的位置不偏移。
在第一夹持盖107提升之前,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使得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第一连接件115还保持与第一夹持盖107为连接的状态。第一提升机构113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到位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与第一连接件115相连接,第一连接件115还与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从而实现驱动第一夹持盖107远离第一支撑座。在第一待焊接物104置入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夹持座106之间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夹持盖107靠近第一夹持座106并与其贴合。此时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使得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断开连接,且与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均为连接状态。
第二提升装置111与第一提升装置108原理等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构113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组件124;第一滑轨组件124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第一轨道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连接;第一连接件115设置有螺纹,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125,以使第一连接件115能够与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第二对准机构118和第二提升机构119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126;第二滑轨组件126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第二轨道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连接;第二连接件121设置有螺纹,第二夹持座109、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125,以使第二连接件121能够与第二夹持座109、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轨道螺纹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115需要做转动运动以使自身能够上升和下降。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输出扭矩以使第一连接件115能够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连接件115的长度不变,且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连接,且第一连接件115支撑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在第一连接件115上升或下降时,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的位置需要改变。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上设置第一滑轨组件124,以使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时,能够相对于不动的第一提升支撑件117滑动。上述结构实现了第一对准机构112的对准过程。
第二对准机构118与第一对准机构112的原理等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128和第一对准导向板129;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一端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连接,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盖107连接;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第一夹持装置101之间设置有第一对准导向板129,第一对准导向板129开设有第一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131和第二对准导向板132;第二对准导向杆131的一端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连接,第二对准导向杆13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盖110连接;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和第二夹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第二对准导向板132,第二对准导向板132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131穿过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连接件115在提升及下降的过程中不发生歪斜,设置了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128和第一对准导向板129,具体地,第一夹持装置101可安装在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使得不动的第一夹持座106固定在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上,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开设的第一对准导向孔,在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对准导向孔能够对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运动限位。优选地,第一夹持座106上也可开设导向孔,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进一步对准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
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与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的原理等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一端与第一对准导向板129连接,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另一端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连接;第一提升支撑件117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134,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穿过第一提升导向孔134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提升导向杆135;第二提升导向杆135的一端与第二对准导向板132连接,第二提升导向杆135的另一端与第二提升驱动装置122连接;第二提升支撑件123开设有第二提升导向孔136,以使第二提升导向杆135穿过第二提升导向孔136并能够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盖107上升及下降的过程中,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为了防止第一提升支撑件117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歪斜,设置第一提升导向杆133,并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上开设第一提升导向孔134,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穿过。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一端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相对固定,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另一端与第一对准导向板129连接,即实现了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固定。具体地,可在第一提升导向杆133处设置支撑底座,用于对第一提升导向杆133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固定,防止第一提升导向杆133歪斜。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提升导向杆133能够对第一提升支撑件117限位。
第二提升导向杆135与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原理等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对接环焊装置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5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137;第一夹持装置10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部138,第一旋转部138能够相对于第一夹持装置101转动;和/或第二夹持装置102上设置有第二旋转部,第二旋转部能够相对于第二夹持装置102转动;转向焊接装置103与第一旋转部138和/或第二旋转部连接;第一夹持装置101和/或第二夹持装置102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137,转动驱动装置137用于驱动第一旋转部138和/或第二旋转部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转向焊接装置103围绕对接处焊接稳定,将转向焊接装置103安装在第一夹持装置101上的第一旋转部138上,或者安装在第二夹持装置102上的第二旋转部上,或者与第一旋转部138和第二旋转部都连接,以保证转向焊接装置103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待焊接物104相对距离不发生变化。并且根据转向焊接装置103的安装位置,设置转动驱动装置137的位置和数量,用于提供转动的驱动力。具体地,转动驱动装置137可以通过齿轮传动驱动力。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旋转部138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连接部139和第一旋转构件140;第一夹持装置101包括第一外壳141和第一内壳142,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40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41和所述第一内壳142之间,第一旋转构件140和第一外壳141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圈轴承143,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40相对于第一外壳141转动;第一旋转构件140和第一内壳142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圈轴承144,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40相对于第一内壳142转动,第一内壳142用于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
第二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构件;第二夹持装置102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第二旋转构件和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圈轴承,以使第二旋转构件相对于第二外壳转动;第二旋转构件和第二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圈轴承,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40相对于第一内壳142转动,第一内壳142用于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
第一旋转连接部139和/或第二旋转连接部与转向焊接装置103连接,第一旋转构件140和/或第二旋转构件与转动驱动装置137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部138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连接部139和第一旋转构件140,第一旋转连接部139用于安装转向焊接装置103连接,第一旋转构件140用于传递转动驱动装置137的驱动力。第一旋转构件140安装于第一夹持装置101,为了使第一旋转构件140相对于第一夹持装置101的静止部分转动,将第一夹持装置101设置为三层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第一外壳141、第一旋转构件140和第一内壳142。其中,第一外壳141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一外壳141为静止部件,第一外壳141和第一旋转构件140之间通过第一外圈轴承143连接,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40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141转动;第一内壳142用于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第一内壳142也为静止部件,第一内壳142和第一旋转构件140之间通过第一内圈轴承144连接,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40能够相对于第一内壳142转动;第一旋转构件140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连接部139连接,第一旋转构件140的另一端与转动驱动装置137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夹持待焊接物的方案来说,第一外壳141、第一旋转构件140和第一内壳142可剖分为两部分,即固定部分和运动部分,运动部分可相对于固定部分做提升及下降运动,此时第一外圈轴承143和第一内圈轴承144均为剖分轴承,从而实现可分离的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
第二旋转部与第一旋转部138的原理等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转向焊接装置103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145和焊枪主体146,直线运动机构145用于驱动焊枪主体146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机构145包括直线驱动装置147、运动导轨148和运动滑块149;运动导轨148与第一旋转部138和/或第二旋转部连接,焊枪主体146与运动滑块149连接,直线驱动装置147用于驱动运动滑块149沿运动导轨148的导向方向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转向焊接装置103转动功能的同时,实现转向焊接装置103的直线运动以调节和待焊接物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待焊接物,设置了直线运动机构145。直线运动机构145包括直线驱动装置147、运动导轨148和运动滑块149,通过运动导轨148和运动滑块149实现焊枪主体146的直线运动,直线驱动装置147用于输出驱动力,从而实现焊枪主体146和待焊接物之间距离的调节。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焊接系统,包括储料装置、输料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对接环焊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对接环焊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储料装置和输料装置实现了自动上料和出料过程,即储料装置、输料装置和对接环焊装置组成了一套自动焊接系统,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储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推料机构和导料构件;支撑架用于存储待焊接物,支撑架形成有送料口,导料构件设置于送料口处,导料构件用于将送料口的待焊接物导向至输料装置;送料口还设置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物推至导料构件处。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可存储数量较多的待焊接物,支撑架包括上架和底架,上架和底架之间形成有送料口,可选地,上架和底架之间铰接以使送料口可以调节尺寸,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待焊接物。送料口处的推料机构将该处的待焊接物依次推至导料构件上,导料构件倾斜设置,待焊接物即可从导料构件下滑至输料装置。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输料装置和检测仪;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的多个支撑滑轮与导料构件对应设置用于承载待焊接物;在第一送料机构夹持待焊接物时,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相向运动,用于将待焊接物传递至第二送料机构;在第二送料机构夹持待焊接物时,第一送料机构释放夹持,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相背运动,以使待焊接物向对接环焊装置运动;检测仪用于检测待焊接物的轮廓及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将待焊接物依次送入对接环焊装置,及将焊后的成品运出对接环焊装置,在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了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对于长度较长的待焊接物,多个支撑滑轮对其支撑更加稳定。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交替夹持待焊接物,且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做相对及相背运动,实现将待焊接物送至对接环焊装置中。
在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处设置有检测仪,具体地,检测仪可为超高速在线轮廓检测仪。当检测仪检测待焊接物的轮廓尺寸不符合焊接标准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操作人员。且检测仪能够检测出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以保证需要连接的两个待焊接物运动到位,对接处能够位于焊枪主体处,以使焊枪主体能够将对接处焊接牢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转向焊接装置能够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缝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座、第一夹持盖和第一提升装置,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座、第二夹持盖和第二提升装置,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待焊接物,所述第二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盖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对准机构和第一提升机构;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提升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贴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后,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及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对准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包括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二提升支撑件;在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贴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及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一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组件;所述第一滑轨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所述第二滑轨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和第一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盖连接;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一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和第二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盖连接;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提升导向杆;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二提升导向孔,以使第二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转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转动;所述转向焊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连接部和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转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圈轴承,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与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焊枪主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枪主体直线运动;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运动导轨和运动滑块;所述运动导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所述焊枪主体与所述运动滑块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运动滑块沿所述运动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
10.一种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装置、输料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推料机构和导料构件;
所述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待焊接物,所述支撑架形成有送料口,所述导料构件设置于所述送料口处,所述导料构件用于将送料口的待焊接物导向至所述输料装置;
所述送料口还设置有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物推至导料构件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所述输料装置和检测仪;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的多个支撑滑轮与所述导料构件对应设置用于承载所述待焊接物;
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向运动,用于将所述待焊接物传递至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所述第一送料机构释放夹持,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背运动,以使所述待焊接物向所述对接环焊装置运动;
所述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待焊接物的轮廓及所述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67697.7U CN210731538U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67697.7U CN210731538U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31538U true CN210731538U (zh) | 2020-06-12 |
Family
ID=7098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67697.7U Active CN210731538U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315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57086A (zh) * | 2019-11-01 | 2020-02-07 | 大连智汇达科技有限公司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CN112388200A (zh) * | 2020-11-20 | 2021-02-23 | 中山市泰阳科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环缝焊接设备 |
-
2019
- 2019-11-01 CN CN201921867697.7U patent/CN2107315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57086A (zh) * | 2019-11-01 | 2020-02-07 | 大连智汇达科技有限公司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CN112388200A (zh) * | 2020-11-20 | 2021-02-23 | 中山市泰阳科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环缝焊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57086A (zh)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
CN210731538U (zh) |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 |
CN110877817A (zh) | 具有自动翻转功能的生产线 | |
KR101422724B1 (ko) | 파이프 이송 장치 | |
CN109604180B (zh) | 一种子弹壳检测机 | |
CN211102131U (zh) | 自动化工件转运机械手的回转机架结构 | |
CN112007875A (zh) | 一种用于定子铁芯的多角度封装检测装置 | |
CN108423408B (zh) | 一种药瓶流转系统 | |
CN109975302B (zh) | 一种钎焊格架外观自动化检测装置 | |
CN113291800B (zh) | 一种焊料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5649787A (zh) | 一种无人机产线通信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210753880U (zh) | 全自动直线轴承缺钢球检测机 | |
CN212703122U (zh) | 一种用于定子铁芯的多角度封装检测装置 | |
CN218874378U (zh) | 一种采血针组装机构 | |
CN207858057U (zh) | 一种电池自动激光焊接机的自动焊接装置 | |
CN219560509U (zh) | 一种气缸分拣装置用过渡板 | |
CN110479642B (zh) | 全自动直线轴承缺钢球检测机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2894450B (zh) | 一种用于管材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05240661U (zh) | 纱管镶芯锥形外管输送定向装置 | |
CN209736884U (zh) | 一种管类上料机 | |
CN109384038B (zh) | 一种夹持装置 | |
CN114220581A (zh) | 一种基于机械自动化的核燃料组件装卸装置 | |
CN111377222A (zh) | 一种自动对位理管机 | |
CN111928803A (zh) | 一种可自动筛选的马达铁芯封装检测装置 | |
CN110977832A (zh) | 一种预制化管道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