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0717U -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0717U
CN210720717U CN202020683127.9U CN202020683127U CN210720717U CN 210720717 U CN210720717 U CN 210720717U CN 202020683127 U CN202020683127 U CN 202020683127U CN 210720717 U CN210720717 U CN 210720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wall
synthetic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31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昕剑
张桂英
江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anf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anf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anf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anf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31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0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0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07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载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T/R组件、延时组件、波控电路、功分器和电源模块,壳体开口的侧壁开设有转槽,且转槽内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均与转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轴活动套设有盖板,盖板远离固定轴一侧的下方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其中一个固定块的侧壁与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无人机飞行时对壳体的开口打开,从而能够快速对壳体内部的组件进行散热,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且能够在无人机停止飞行时,对壳体进行闭合,对壳体内的组件起到保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载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缩略词为SAR)是一种主动式的对地观测系统,采用脉冲测距技术,通过真实的天线,相对于目标运动,以“合成”的方式获得其方位的分辨力,可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
目前,雷达阵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外界的风不易于进入至合成孔径雷达内,从而影响其散热效果,进而降低了合成孔径雷达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外界的风不易于进入至合成孔径雷达内,从而影响其散热效果,进而降低了合成孔径雷达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T/R组件、延时组件、波控电路、功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壳体开口的侧壁开设有转槽,且转槽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与转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轴活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固定轴一侧的下方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与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下方设有L型杆,且L型杆的水平部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L型杆内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旋转套分别与L型杆的竖直部和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另一个所述固定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固定块的侧壁与L型杆水平部的侧壁相接触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内壁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盖板靠近固定轴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分别靠近壳体的前后两侧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圆块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且转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还活动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且防尘网的侧壁与通风孔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另一个所述固定块套设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和L型杆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通过设有的盖板、转杆、固定块、L型杆和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无人机飞行时对壳体的开口打开,从而能够快速对壳体内部的组件进行散热,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且能够在无人机停止飞行时,对壳体进行闭合,对壳体内的组件起到保护的效果。
2、该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通过设有的弹簧、支撑杆和圆块,能够提高盖板在打开时的稳定性,防止其在飞行时发生晃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无人机飞行时对壳体的开口打开,从而能够快速对壳体内部的组件进行散热,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且能够在无人机停止飞行时,对壳体进行闭合,对壳体内的组件起到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中:1壳体、2 T/R组件、3延时组件、4波控电路、5功分器、6电源模块、7固定轴、8盖板、9转杆、10转轴、11固定块、12 L型杆、13螺纹杆、14支撑杆、15圆块、16转柄、17弹簧、18防尘网、19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T/R组件2、延时组件3、波控电路4、功分器5和电源模块6,上组件为现有技术中雷达中的结构,在此不多做叙述,壳体1开口的侧壁开设有转槽,且转槽内设有固定轴7,固定轴7的两端均与转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轴7活动套设有盖板8,盖板8远离固定轴7一侧的下方设有转杆9,且转杆9的两端均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1,其中一个固定块11的侧壁与盖板8的侧壁固定连接,转杆9的下方设有L型杆12,且L型杆12的水平部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L型杆12内设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的两端均通过旋转套分别与L型杆12的竖直部和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另一个固定块11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且固定块11的侧壁与L型杆12水平部的侧壁相接触设置,螺纹杆13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内壁并向外延伸设置,盖板8靠近固定轴7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
盖板8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4,支撑杆14与盖板8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杆14分别靠近壳体1的前后两侧设置,前后两侧位于图3中的上下两侧内壁,两个支撑杆1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5,壳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圆块15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能够进一步提高盖板8在打开时的稳定性。
螺纹杆1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6,且转柄1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便于拧动螺纹杆13旋转。
螺纹杆1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还活动套设有弹簧17,且弹簧17的一端与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设置,弹簧17的弹力使其与转柄16之间相抵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螺纹杆13转动的阻力,进而提高螺纹杆1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18,且防尘网18的侧壁与通风孔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防止外部异物的进入。
另一个固定块11套设有定位杆19,且定位杆19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和L型杆12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保证另一个固定块11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壳体1安装在无人机前机身侧面上,进而在无人机起飞时,拧动转柄16,使螺纹杆13转动,由于定位杆19对另一个固定块11旋转方向的作用力进行了限定,使另一个固定块11不能够转动,从而在螺纹杆13旋转时能够带动另一个固定块11移动,再通过设有的转轴10和转杆9,另一个固定块11移动能够带动转杆9转动,进而通过转杆9转动能够带动盖板8围绕固定轴7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壳体1的开口打开,从而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风能够从盖板1和盖板8之间的开口吹入至壳体1内并从通风孔排出,进而对壳体内的T/R组件2、延时组件3、波控电路4、功分器5和电源模块6进行快速散热,保证其使用寿命,再通过设有的弹簧17,弹簧17的弹力使其与转柄16之间相抵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螺纹杆13转动的阻力,进而提高螺纹杆1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再通过设有的支撑杆14和圆块15,能够进一步提高盖板8在打开时的稳定性,当无人机不使用时,反向拧动转柄16,使螺纹杆13反转,能够使盖板8闭合,从而对壳体1内部的组件起到保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T/R组件(2)、延时组件(3)、波控电路(4)、功分器(5)和电源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口的侧壁开设有转槽,且转槽内设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的两端均与转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轴(7)活动套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远离固定轴(7)一侧的下方设有转杆(9),且转杆(9)的两端均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1),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11)的侧壁与盖板(8)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9)的下方设有L型杆(12),且L型杆(12)的水平部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L型杆(12)内设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的两端均通过旋转套分别与L型杆(12)的竖直部和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另一个所述固定块(11)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且固定块(11)的侧壁与L型杆(12)水平部的侧壁相接触设置,所述螺纹杆(13)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内壁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盖板(8)靠近固定轴(7)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4),且两个支撑杆(14)分别靠近壳体(1)的前后两侧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1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5),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圆块(15)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6),且转柄(1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延伸至外部的一端还活动套设有弹簧(17),且弹簧(17)的一端与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18),且防尘网(18)的侧壁与通风孔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固定块(11)套设有定位杆(19),且定位杆(19)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和L型杆(12)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CN202020683127.9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20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127.9U CN2107207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127.9U CN2107207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0717U true CN210720717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31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207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0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2047U (zh) 一种用于农业播种的采用无线遥控技术的新型无人机
CN210720717U (zh) 一种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阵面系统的散热结构
CN106585952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205060009U (zh) 一种机臂轴可转动的平行轴四轴飞行器
CN107458616B (zh) 一种具有高清摄像头保护功能的无人机
CN207242027U (zh) 探测型航测无人机
CN110243346B (zh) 一种大型曲面造型产品测绘装置及测绘方法
CN214585952U (zh) 一种移动式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雷达探测装置
CN208602704U (zh) 一种工程质量取证用拍照式无人机
CN211606638U (zh) 一种楼宇监控用摄像探头防护装置
CN204205061U (zh) Ka/Ku双频动中通方位转动平台
CN216301500U (zh) 一种毫米波无人机高度计
CN220281667U (zh) 一种药箱便于更换的植保无人机
CN220332960U (zh) 一种航空无人机
CN211979925U (zh)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实训车
CN206664919U (zh) 一种无人机
CN213986812U (zh) 一种车载天气雷达标定设备
CN112389663A (zh) 一种基于静电屏蔽的无人机抗干扰装置
CN216154034U (zh) 一种具有驱鸟功能的无人机
CN213620246U (zh) 一种多旋翼环境监测无人机
CN212932958U (zh) 一种激光雷达无人机
CN212725574U (zh) 一种无人机天线
CN217260681U (zh) 一种飞行器外壳用防护结构
CN213456987U (zh) 一种可以快速测定风量的风量仪表
CN219215391U (zh) 一种多功能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