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2808U -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2808U
CN210692808U CN201922321999.0U CN201922321999U CN210692808U CN 210692808 U CN210692808 U CN 210692808U CN 201922321999 U CN201922321999 U CN 201922321999U CN 210692808 U CN210692808 U CN 210692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strip
copper terminal
retaining ring
buck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19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忠
张巧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du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du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du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du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219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2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2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2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电缆线本体、套设于电缆线本体的裸露部分上的铜端子以及连接电缆线本体与铜端子的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与铜端子连接的拉杆、与拉杆朝向橡胶绝缘套侧的延伸段连接的扣环、一端连接于扣环一侧且另一端穿过扣环的紧固条以及设置于紧固条与扣环之间的锁紧件,所述紧固条环绕橡胶绝缘套一圈且穿过扣环与扣环卡接配合,所述紧固条与橡胶绝缘套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沿紧固条长度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免电缆线与铜端子在压合时产生轴向滑动以减少两者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提高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用于连接电路、电器等,以此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电缆主要包括电力电缆、计算机电缆等,现有的电力电缆内部一般通有多根导线,且其外层包覆有橡胶绝缘套,其两端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般采用铜端子,俗称铜鼻子,用于连接电力设备或其他电缆。电缆线在与铜端子连接时需要先剥除部分橡胶绝缘套,将铜端子套设于电缆线的裸露部分再通过液压钳进行压合,以此固定铜端子与电缆线。
公告号为CN20423043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备接线端子铝合金电缆,在铝合金导体上安装一个铜铝过渡端子,此端子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安装固定,此接线端子一端是铜,一端是铝的接线端子。该实用新型的电缆通过附带的铜铝过渡端子连接其他电缆。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缆线上裸露的导线部分表面光滑,因此电缆线在与铜端子压合时容易产生轴向滑动而使电缆线裸露部分与铜端子的接触面积,以此使电缆线与铜端子之间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能避免电缆线与铜端子在压合时产生轴向滑动,减少两者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提高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包括电缆线本体、套设于电缆线本体的裸露部分上的铜端子以及连接电缆线本体与铜端子的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与铜端子连接的拉杆、与拉杆朝向橡胶绝缘套侧的延伸段连接的扣环、一端连接于扣环一侧且一端穿过扣环的紧固条以及设置于紧固条与扣环之间的锁紧件,所述紧固条环绕橡胶绝缘套一圈且穿过扣环与扣环卡接配合,所述紧固条与橡胶绝缘套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沿紧固条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铜端子套在电缆线本体上后,紧固条环绕橡胶绝缘套一圈且穿过扣环与扣环卡接配合,此时凸棱在压力作用下陷入具有弹性的橡胶绝缘套内,以此实现凸棱与橡胶绝缘套的固定,实现紧固条、扣环与电缆线本体的固定,进而实现铜端子与电缆线本体的轴向固定,避免电缆线本体与铜端子在压合时产生轴向滑动,以此减少两者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提高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棱沿紧固条宽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凸棱位于紧固条上靠扣环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沿紧固条宽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因此其尖端与橡胶绝缘套抵接,由于橡胶绝缘套具有弹性,以此使凸棱陷入橡胶绝缘套形变后产生的豁口内,以此增大接触面积与摩擦力,从而提高紧固条与橡胶绝缘套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条上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轮齿,所述轮齿朝向紧固条穿过扣环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扣环内圈壁上的卡块,卡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紧固条穿过扣环时轮齿的斜面与卡块的斜面抵接,且轮齿在卡块斜面的引导下与卡块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条穿过扣环时轮齿的斜面与卡块的斜面抵接,且当轮齿在卡块斜面的引导下继续滑动时与卡块卡接配合,以此实现紧固条与扣环的锁紧,从而固定铜端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块与扣环沿电缆线本体的径向滑移连接,所述扣环上朝向橡胶绝缘套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滑移的滑孔,所述卡块凸出滑孔开口的一端与橡胶绝缘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紧固条穿过扣环后,操作人员在拉动紧固条时勒紧橡胶绝缘套,以此使扣环对橡胶绝缘套的压力增大,此时卡块在压力作用下凸出扣环内壁,以此与紧固条卡接,以此形成自锁,避免紧固条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块上沿其滑移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扣环上穿设有延伸至滑槽内以限制卡块脱离滑孔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插入滑槽内后,卡块在滑动时其滑槽的内壁会与限位杆抵接,以此避免卡块脱离滑孔而影响紧固条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铜端子上远离电缆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注锡孔,所述注锡孔与电缆线本体内的导线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锡孔方便操作人员将熔化的锡导入铜端子与电缆线本体之间,以此填充电缆线本体内的多根导线之间的气隙,从而增大铜端子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空气的电导率小于锡,因此气隙的减少可以降低导线与铜端子之间的阻值,从而减小发热量,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铜端子内壁上设置有锡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铜端子套在电缆线本体上后液压钳压合铜端子,由于锡具有常温可塑性强、导电性强的特性,以此使锡形变后填充电缆线本体内的多根导线之间的气隙,从而增大铜端子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空气的电导率小于锡,因此气隙的减少可以降低导线与铜端子之间的阻值,从而减小发热量,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穿过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铜端子上,所述第二支臂一端与扣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实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可拆卸固定,以此实现紧固条、扣环等与铜端子的可拆卸,当发生铜端子压坏等情况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以方便铜端子的取下以及更换,从而提高适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铜端子套在电缆线本体上后,紧固条环绕橡胶绝缘套一圈且穿过扣环与扣环卡接配合,此时凸棱在压力作用下陷入具有弹性的橡胶绝缘套内,以此实现凸棱与橡胶绝缘套的固定,实现紧固条、扣环与电缆线本体的固定,进而实现铜端子与电缆线本体的轴向固定,避免电缆线本体与铜端子在压合时产生轴向滑动,以此减少两者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提高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
紧固条穿过扣环时轮齿的斜面与卡块的斜面抵接,且当轮齿在卡块斜面的引导下继续滑动时与卡块卡接配合,以此实现紧固条与扣环的锁紧,从而固定铜端子;
当紧固条穿过扣环后,操作人员在拉动紧固条时勒紧橡胶绝缘套,以此使扣环对橡胶绝缘套的压力增大,此时卡块在压力作用下凸出扣环内壁,以此与紧固条卡接,以此形成自锁,避免紧固条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紧固条;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滑槽。
附图标记:1、电缆线本体;11、铜端子;12、注锡孔;13、橡胶绝缘套;2、防滑机构;21、拉杆;211、第一支臂;212、第二支臂;213、螺栓;22、扣环;221、滑孔;23、紧固条;231、凸棱;232、轮齿;3、锁紧件;31、卡块;32、滑槽;3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包括电缆线本体1以及套设于电缆线本体1的裸露部分上的铜端子11,铜端子11在未压合前呈圆管状,压合后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方形。铜端子11内壁上设置有锡层,锡层与铜端子11焊接固定,锡材质较软且导电性强,在常温下的可塑性强。当铜端子11套在电缆线本体1上后液压钳压合铜端子11时锡产生形变,以此填充电缆线本体1内的多根导线之间的气隙,从而增大铜端子11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空气的电导率小于锡,因此气隙的减少可以降低导线与铜端子11之间的阻值,从而减小发热量,减慢电缆线本体1的老化,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
铜端子11上远离电缆线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注锡孔12,注锡孔12与电缆线本体1内的导线连通,且注锡孔12的宽度与压合后的电缆线本体1裸露部分的宽度一致。注锡孔12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将熔化的锡导入铜端子11与电缆线本体1之间,以此填充电缆线本体1内的多根导线之间的气隙,从而增大铜端子11与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不良的现象。
参照图2,电缆线本体1与铜端子11之间连接有用于避免铜端子11滑脱的防滑机构2,防滑机构2包括与铜端子11连接的拉杆21、与拉杆21朝向橡胶绝缘套13侧的延伸段连接的扣环22、一端连接于扣环22一侧且另一端穿过扣环22的紧固条23以及设置于紧固条23与扣环22之间的锁紧件3。紧固条23采用塑料材质或弹簧钢材质,其上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轮齿232,轮齿232呈三棱柱状且其沿多个轮齿232分布方向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参照图3、图4,紧固条23环绕橡胶绝缘套13一圈且穿过扣环22与扣环22卡接配合,以此使紧固条23勒紧电缆线本体1,避免铜端子11产生松动现象。锁紧件3包括设置于扣环22内圈壁上的卡块31,卡块31上设置有斜面,且轮齿232朝向紧固条23穿过扣环22的一端设置有斜面,紧固条23穿过扣环22时轮齿232的斜面与卡块31的斜面抵接,且当轮齿232在卡块31斜面的引导下继续滑动时与卡块31卡接配合,以此实现紧固条23与扣环22的锁紧,从而固定铜端子11。
参照图4、图5,卡块31与扣环22沿电缆线本体1的径向滑移连接,扣环22上朝向橡胶绝缘套13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31滑移的滑孔221,卡块31沿其滑移方向的长度大于滑孔221的长度且其凸出滑孔221开口的一端与橡胶绝缘套13抵接。当紧固条23穿过扣环22后,操作人员在拉动紧固条23时勒紧橡胶绝缘套13,以此使扣环22对橡胶绝缘套13的压力增大,此时卡块31一端在压力作用下凸出扣环22内壁,以此与紧固条23卡接,而其另一端与橡胶绝缘套13抵接,紧固条23勒得越紧则紧固条23与卡块31卡得越紧,以此形成自锁,避免紧固条23脱落。且紧固条23在拉动时卡块31的一端与橡胶绝缘套13的摩擦力增大,以此避免扣环22与电缆线本体1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方便紧固条23的拉拽。
卡块31上沿其滑移方向开设有滑槽32,扣环22上穿设有延伸至滑槽32内以限制卡块31脱离滑孔221的限位杆33,卡块31在滑动时其滑槽32的内侧壁会与限位杆33抵接,以此避免卡块31脱离滑孔221而影响紧固条23的锁紧。且限位杆33与扣环22插接配合且两者的连接处粘接固定,以此避免限位杆33发生松动现象。
紧固条23与橡胶绝缘套13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棱231,凸棱231与紧固条23一体成型,凸棱231位于紧固条23上靠扣环22的一端且凸棱231的长度小于橡胶绝缘套13的周长,以此使轮齿232与卡块31可以形成卡接结构。凸棱231沿紧固条23长度方向分布,且凸棱231沿紧固条23宽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其尖端与橡胶绝缘套13抵接,由于橡胶绝缘套13具有弹性,以此使凸棱231陷入橡胶绝缘套13形变后产生的豁口内,以此增大与橡胶绝缘套13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从而提高紧固条23与橡胶绝缘套13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2、图5,拉杆21包括第一支臂211、第二支臂212以及穿过第一支臂211且与第二支臂212螺纹连接的螺栓213,第一支臂211采用金属材质,如铜等,其一端焊接固定于铜端子11上,第二支臂212采用塑料材质或弹簧钢材质,其一端与扣环22一体成型。螺栓213用于连接第一支臂211与第二支臂212,以此实现紧固条23、扣环22等与铜端子11的可拆卸,当发生铜端子11压坏等情况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213以方便铜端子11的取下以及更换,从而提高适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只需先将铜端子11套在电缆线本体1上后,之后拉直第一支臂211与第二支臂212,此时第一支臂211与第二支臂212通过螺栓213连接。之后手持紧固条23一端使之环绕橡胶绝缘套13一圈并穿过扣环22,当紧固条23拉拽至凸棱231陷入橡胶绝缘套13表面凹陷处时停止。此时轮齿232与卡块31卡接,以此实现凸棱231与橡胶绝缘套13的固定,实现紧固条23、扣环22与电缆线本体1的固定,进而实现铜端子11与电缆线本体1的轴向固定,避免电缆线本体1与铜端子11在压合时产生轴向滑动,以此减少两者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提高电缆线的电力传输性能。
当铜端子11因失误而压坏时,拧开螺栓213以使第一支臂211与第二支臂212分离,之后再拔出铜端子11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铜端子11上的第一支臂211再通过螺栓213与第二支臂212连接,从而提高适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线本体(1)、套设于电缆线本体(1)的裸露部分上的铜端子(11)以及连接电缆线本体(1)与铜端子(11)的防滑机构(2),所述防滑机构(2)包括与铜端子(11)连接的拉杆(21)、与拉杆(21)朝向橡胶绝缘套(13)侧的延伸段连接的扣环(22)、一端连接于扣环(22)一侧且另一端穿过扣环(22)的紧固条(23)以及设置于紧固条(23)与扣环(22)之间的锁紧件(3),所述紧固条(23)环绕橡胶绝缘套(13)一圈且穿过扣环(22)与扣环(22)卡接配合,所述紧固条(23)与橡胶绝缘套(13)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凸棱(231),所述凸棱(231)沿紧固条(23)长度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231)沿紧固条(23)宽度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凸棱(231)位于紧固条(23)上靠扣环(2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条(23)上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轮齿(232),所述轮齿(232)朝向紧固条(23)穿过扣环(22)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锁紧件(3)包括设置于扣环(22)内圈壁上的卡块(31),卡块(31)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紧固条(23)穿过扣环(22)时轮齿(232)的斜面与卡块(31)的斜面抵接,且轮齿(232)在卡块(31)斜面的引导下与卡块(31)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与扣环(22)沿电缆线本体(1)的径向滑移连接,所述扣环(22)上朝向橡胶绝缘套(13)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31)滑移的滑孔(221),所述卡块(31)凸出滑孔(221)开口的一端与橡胶绝缘套(13)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1)上沿其滑移方向开设有滑槽(32),所述扣环(22)上穿设有延伸至滑槽(32)内以限制卡块(31)脱离滑孔(221)的限位杆(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1)包括第一支臂(211)、第二支臂(212)以及穿过第一支臂(211)与第二支臂(212)螺纹连接的螺栓(213),所述第一支臂(211)固定于铜端子(11)上,所述第二支臂(212)一端与扣环(2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端子(11)内壁上设置有锡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端子(11)上远离电缆线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注锡孔(12),所述注锡孔(12)与电缆线本体(1)内的导线连通。
CN201922321999.0U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Active CN210692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999.0U CN210692808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999.0U CN210692808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2808U true CN21069280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1999.0U Active CN210692808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2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7262B2 (en) Termin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onnector
US7575485B2 (en) Knurled inner sleeve for a cable connector
EP2084782B1 (en) A bolt for use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290748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able provided with terminal
WO2016143727A1 (ja) 多芯ケーブルのシール構造
US2190824A (en) Aluminum to copper connector
EP0604117A2 (en) Earthed cable gland
US113294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ails and stirrup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CN210692808U (zh) 一种可减少发热量的电缆线
JP5794434B2 (ja) 電力ケーブルの接続方法
US11312319B2 (en) Wire harness
CN216699468U (zh) 一种有轨电车电子柜信号屏蔽线缆接头
CN110061453B (zh) 动力电缆穿装用导向装置
CN111555055B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0110416U (zh) 高阻燃高可靠电缆
JP2013212017A (ja) 笑い防止型引留クランプ
CN219917612U (zh) 导电线缆分线夹
CN109102957B (zh) 电动车高压线束
CN212875340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耐张线夹
CN210984982U (zh) 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03519U (zh) 一种弹性端子连接线
CN220621318U (zh) 一种拉线保护套
CN209948101U (zh) 扭力端子
CN220821963U (zh) 电缆接头
CN2105353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