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9991U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9991U
CN210689991U CN201922010240.0U CN201922010240U CN210689991U CN 210689991 U CN210689991 U CN 210689991U CN 201922010240 U CN201922010240 U CN 201922010240U CN 210689991 U CN210689991 U CN 210689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driving
rotating shaft
rack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02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林
周林森
孙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ol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02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9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9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9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汽车部件耐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用于安装主动轮胎,第二转轴用于安装从动轮胎,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驱动主动轮胎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轮胎接触的从动轮胎转动。测试装置测试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溅起的碎石会冲击在汽车部件上,例如,冲击在汽车的冷凝器、散热器或者中冷器等部件上,易造成汽车部件的损坏,因此,汽车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测试汽车部件的耐冲击性能。目前,测试汽车部件的耐冲击性能主要采用摆锤冲击法与气压喷射冲击法。
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测试汽车部件耐冲击性能的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测试结果准确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和装置,其能够提高汽车部件耐冲击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汽车部件耐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用于安装主动轮胎,第二转轴用于安装从动轮胎,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驱动主动轮胎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轮胎接触的从动轮胎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轴与机架活动连接,以调节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第二转轴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二转轴的位置,以调节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机架滑动配合,第二转轴与安装座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与机架连接,安装座与导向件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机架上,第二驱动件与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相对于机架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包括电机以及丝杠传动结构,丝杠传动结构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螺接的滑块,电机与螺杆连接,用于驱动螺杆转动,以使滑块沿螺杆滑动;安装座与滑块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还包括送料机,送料机设置于机架上,送料机用于将碎石输送至主动轮胎与从动轮胎之间,当主动轮胎转动时,碎石通过主动轮胎与从动轮胎的接触位置并射向待测试的汽车部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定位待测试的汽车部件的承载件,承载件与机架连接。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
机架、主动轮胎、从动轮胎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动轮胎套设在第一转轴外且能随第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轮胎套设在第二转轴外且与主动轮胎接触;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且通过主动轮胎带动从动轮胎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测试前,将与待测试的汽车部件匹配的主动轮胎和从动轮胎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且主动轮胎和从动轮胎的轮面接触,以使主动轮胎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轮胎转动。待测试装置调整完成后,第一驱动件启动,以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胎以设定速度转动,以模拟汽车正常行驶工况。然后,将碎石物料放入主动轮胎和从动轮胎之间,碎石物料落入主动轮胎和从动轮胎的接触位置时,在主动轮胎的转动驱动下,从动轮胎一起转动,使碎石物料在主动轮胎和从动轮胎的挤压力作用下离开接触位置并冲击在待测试的汽车部件上,从而模拟汽车部件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碎石冲击,该测试结果更加接近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的结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与送料机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与送料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001-测试装置;100-机架;110-箱体;111-前侧板;112-后侧板;113-左侧板;114-右侧板;115-顶板;116-底板;117-骨架;120-第一隔板;130-第二隔板;131-滑动口;140-箱门;150-第一子腔;160-第二子腔;200-第一驱动件;300-第一转轴;400-第二转轴;500-主动轮胎;600-从动轮胎;700-调节机构;710-第二驱动件;720-安装座;730-丝杠传动结构;731-螺杆;732-滑块;740-定位座;800-送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001,用于测试汽车部件的耐冲击性能,显然,该测试装置001还可以用于测试其他设备的耐冲击性能。该测试装置001用于测试汽车部件的耐冲击性能时,能够模拟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汽车部件受到的冲击,测试结果准确性高。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中,测试装置001包括机架100以及均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一驱动件200、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第一转轴300用于安装主动轮胎500,第二转轴400用于安装从动轮胎600,第一驱动件200与第一转轴30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300转动,以驱动主动轮胎500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轮胎500接触的从动轮胎600转动。
测试前,将与待测试的汽车部件匹配的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上,且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的轮面接触,以使主动轮胎500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轮胎600转动。待测试装置001调整完成后,第一驱动件200启动,以驱动第一转轴300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胎500以设定速度转动,以模拟汽车正常行驶工况。然后,将碎石物料放入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之间,碎石物料落入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的接触位置时,在主动轮胎500的转动驱动下,从动轮胎600一起转动,使碎石物料在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的挤压力作用下离开接触位置并冲击在待测试的汽车部件上,从而模拟汽车部件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碎石冲击,该测试结果更加接近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的结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冲击在汽车部件上的物料可以不限于是碎石,按需选择即可。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机架100可以是箱体110结构,具有封闭的腔室,在封闭的腔室中进行测试,碎石不易四处飞溅,提高安全性。
可选的,机架100包括箱体110、箱门140、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箱体110内部设置为空腔,箱体110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箱门140与箱体110连接,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开口。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均安装在箱体110的内部,用于将箱体110内部的空腔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子腔,以使待测试部件和测试装置001的部分部件分离,延长测试装置00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箱体110为方体形,箱体110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前侧板111、左侧板113、后侧板112和右侧板114,以及包括同时与前侧板111、后侧板112、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连接的顶板115和底板116。后侧板112和顶板115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开口,箱门140包括两扇门,每扇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后侧板112和顶板115滑动配合,通过滑动门以开启或者关闭开口。第一隔板120与箱体110的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固定连接,第一隔板120的一侧与后侧板112抵持,其另一侧与前侧板111具有间隔。第二隔板130与第一隔板120靠近前侧板111的一侧连接,以使第一隔板120、第二隔板130、顶板115和箱门140构成第一子腔150;以及使第一隔板120、第二隔板130、顶板115、前侧板111、底板116和后侧板112构成第二子腔160。
本实施例中,箱体110还包括骨架117,前侧板111、后侧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顶板115、底板116、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均与骨架117连接。
可选的,前侧板111与顶板115、左侧板113和右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也即前侧板111可以拆卸下来,便于更换轮胎以及待测试部件。
进一步的,前侧板111可以设置为透明结构,便于观察测试情况,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00通过轴承与第二隔板130转动配合。第二转轴400通过轴承与第二隔板130转动配合,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沿垂直于左侧板113或者右侧板的方向间隔排布,且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位于同一高度。
可选的,第一驱动件200包括电机,电机安装在第一隔板120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00固定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300转动。
请参阅图2和图3,可选的,测试装置001还包括调节机构700,调节机构700与第一隔板120连接,调节机构700用于调节第二转轴400的位置,以调节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之间的距离。在更换不同尺寸的轮胎后,由于轮胎的外径尺寸变化,进而通过调节第二转轴400的位置可以使套设在第二转轴400外的从动轮胎600与套设在第一转轴300外的主动轮胎500贴合,使得主动轮胎500转动时能够依靠摩擦力驱动从动轮胎600转动。
可选的,调节机构700包括第二驱动件710、安装座720、导向件以及定位座740。定位座740固定在第一隔板120上,第二隔板130上设置有滑动口131,导向件与定位座740连接,安装座720与导向件滑动配合,第二驱动件710与第一隔板120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720相对于定位座740滑动。第二转轴400通过轴承与安装座720连接,且第二转轴400穿过滑动口131后伸入第二子腔160中。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件710设置包括电机和丝杠传动结构730。丝杠传动结构730包括螺杆731以及与螺杆731螺接的滑块732,螺杆731与定位座740转动配合,且二者沿螺杆731的长度方向相对固定;滑块732与定位座740滑动配合,且二者不会相对转动。电机与螺杆731连接,用于驱动螺杆731转动,以使所述滑块732沿螺杆731滑动;安装座720与滑块732连接,滑块732滑动以带动安装座720滑动。导向件与螺杆731可以为一个部件,即螺杆731为导向件,螺杆731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710可以不包括电机,螺杆731的转动通过手轮驱动。
可选的,测试装置001还包括送料机800,送料机800安装在顶板115上,送料机800的出料口与第二子腔160连通,送料机800用于将待冲击至待测试部件的物料输送至第二子腔160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001,将待测试汽车部件置于第二子腔160中,安装好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后,关闭前侧板111。启动第一驱动件200,带动第一转轴300以及主动轮胎500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从动轮胎600转动。将物料从送料机800上输送至第二子腔160中,物料落入主动轮胎500和从动轮胎600接触位置的靠近顶板115的一侧,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物料通过接触位置并冲击在待测试部件上。该测试装置001能够模拟汽车正常行驶状态下碎石冲击在汽车部件上的情况,测试准确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试部件可以是冷凝器、中冷器或者散热器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001,包括机架100、主动轮胎500、从动轮胎600以及均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一驱动件200、第一转轴300和第二转轴400,主动轮胎500套设在第一转轴300外且能随第一转轴300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轮胎600套设在第二转轴400外且与主动轮胎500接触;第一驱动件200与第一转轴30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300转动,且通过主动轮胎500带动从动轮胎600转动。测试装置001测试得到的结果准确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汽车部件耐冲击性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用于安装主动轮胎,所述第二转轴用于安装从动轮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驱动所述主动轮胎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主动轮胎接触的所述从动轮胎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转轴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机架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电机以及丝杠传动结构,所述丝杠传动结构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螺接的滑块,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螺杆滑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送料机,所述送料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机用于将碎石输送至所述主动轮胎与所述从动轮胎之间,当所述主动轮胎转动时,所述碎石通过所述主动轮胎与所述从动轮胎的接触位置并射向待测试的汽车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定位待测试的所述汽车部件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机架连接。
10.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机架、主动轮胎、从动轮胎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主动轮胎套设在第一转轴外且能随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从动轮胎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外且与所述主动轮胎接触;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且通过所述主动轮胎带动所述从动轮胎转动。
CN201922010240.0U 2019-11-19 2019-11-19 测试装置 Active CN210689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40.0U CN210689991U (zh) 2019-11-19 2019-11-19 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40.0U CN210689991U (zh) 2019-11-19 2019-11-19 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9991U true CN210689991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0240.0U Active CN210689991U (zh) 2019-11-19 2019-11-19 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9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4816B2 (en) Engine test device
CN210689991U (zh) 测试装置
CN113884436B (zh) 基于侧方击落式安全帽抗摩擦检测装置
CN113588296A (zh) 一种橡胶轮胎的耐磨性测试装置
CN205940941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机
CN102221442A (zh) 用于汽车尾门跌落试验台的可调节缓冲装置
CN110842789A (zh) 喷砂装置
CN209597129U (zh) 一种包括挡板的造粒机
CN105241765A (zh) 蜗轮转台铬合金冲击锤圆轨压板玻璃试验器具
CN112924130B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5241763A (zh) 液压转台锌合金冲击锤轮子压板玻璃试验机器
CN212120746U (zh) 一种冶金用震动装置
US948854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airbag control unit
CN115575037A (zh) 全自动叶轮动平衡测试去重设备
CN208847593U (zh) 交通工程防眩板的抗风荷载试验装置
CN108421723B (zh) 一种平衡块自动智能检测分拣机
CN214279344U (zh) 一种数学概率演示装置
CN112240736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安全检测装置
CN113353611B (zh) 一种气弹簧生产用的循环送料装置
CN220437710U (zh) 一种车载液晶屏撞击性能检测结构
KR200493757Y1 (ko) 차량 시험용 보행자 더미 장치
CN110898976A (zh) 一种破碎机出料用筛分装置
CN109895602A (zh) 一种汽车装饰用的空调出风口
CN105954128A (zh) 手柄转台镍合金冲击锤轮子压板玻璃试验装置
CN217466094U (zh) 全自动叶轮动平衡测试去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