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6778U - 一种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6778U
CN210676778U CN201921800026.9U CN201921800026U CN210676778U CN 210676778 U CN210676778 U CN 210676778U CN 201921800026 U CN201921800026 U CN 201921800026U CN 210676778 U CN210676778 U CN 210676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limiting
limiting plate
pla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00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能
杨崇
田达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00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6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6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6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装置,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锟筒以在转动时送进箍筋,基架一端设有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位于锟筒上方且垂直于锟筒以通过其相对的内侧面从左右作用箍筋;限位板的送出端设有精确限位机构,其包括杠杆作用板,杠杆作用板以其中部为回转点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的外侧,杠杆作用板的一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之间压缩有弹性元件以向另一端提供作用力,另一端延伸出限位板的送出端并具有一作用面,作用面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限位板上可竖向滑动设有竖向滑块,竖向滑块的下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送进方形箍筋并使其按设计姿态和位置被精确送出。

Description

一种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的加工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箍筋,常指方形箍筋(环箍)内还增设有若干纵向或\和横向的钢筋的结构形式;箍筋可以预制,然后在施工过程中直接与构件主筋通过绑扎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以缩短施工周期。
目前,关于普通的环箍的预制,可以手工弯形后焊接,也有很多自动弯箍设备,可以满足预制环箍的需求,但是,如果施工所需的是环箍内还有钢筋连接的复合箍筋时,环箍内部的钢筋基本还是采用人工组装焊接的方式,即人工将已预制成型的环箍和要加在环箍内的钢筋按设计位置进行摆放或连接,然后施焊,制成复合箍筋。这样的制造过程效率低,仍需要考虑通过机械设备尽量实现自动化生产以提高效率和质量,那么首先就需要一个可按设计位置和姿态进行送料的送料装置来送进已预制成型的环箍,而环箍本身为钢筋弯形件,其成型的一致性是比较差的,部分还存在一定扭转,需要考虑从四周对其进行限位以更好地保持送进姿态从而便于后工序焊接装置的自动抓手的衔接。
另外,常见的类似输送装置通常就是锟筒组合或传送带等,在送出的一端通常有两块限位板(或是一块配合装置侧壁的形式)来限制送出的位置,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通常要大于被送进物品的对应宽度,不能与被送进物品完全一致,否则会影响送进效率,甚至卡滞住被送进物品,但这又造成物品送出位置的不一致性;当被送进的物品经过限位板时,还会与限位板内侧面发生滑动摩擦,可能对被送进物品造成影响,也增大送进阻力;所以也有通过两列竖向滚柱代替两限位板内侧面来作用于被送进物品的形式,滚动摩擦接触形式对送进过程更有利,也不会划伤被送进物品,但为了使竖向滚柱的外圆周可更有效接触作用被送进物品,竖向滚柱通常只是上端与限位板或其它形式的基板转动连接,下端为悬空状态,竖向滚柱下表面与锟筒或传送带的上表面平齐,可以保障被送进物品即使为较薄结构时也能有效接触到竖向滚柱,不利方面就是竖向滚柱的稳定性较差,长期使用后摆动量大,影响使用效果,并且同样没有解决如何保证物品送出位置的一致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送料装置,可用于送进方形箍筋并按设计姿态和位置被精确送出,避免现有的类似输送装置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料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呈水平设有一组可转动的锟筒以在转动时可送进置于其上的箍筋,所述基架的一端设有限位单元以用于使箍筋可按设计要求被送出,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位于锟筒上方且垂直于锟筒以便通过其相对的内侧面从左右作用箍筋;限位板的送出端设有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包括杠杆作用板,所述杠杆作用板以其中部为回转点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的外侧,杠杆作用板的一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之间压缩有弹性元件以向另一端提供作用力,杠杆作用板的另一端为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上设有在驱动端提供的作用力下可保持与限位板的外侧面相抵接的定位部,所述作用端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的送出端并具有一作用面,所述作用面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以用于作用箍筋从而实现精确限位;
所述限位板上可竖向滑动设有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的下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以便竖向滑动时自上而下作用箍筋。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凸耳,杠杆作用板的中部通过竖向的回转轴与所述连接凸耳相连;所述定位部为设在所述作用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相对一面上的凸台。
进一步地,作用端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的送出端并继续向限位板的内侧延伸设有两水平侧翼,所述两水平侧翼呈上下水平正对设置,两水平侧翼之间可转动连接有竖向的精校滚柱,所述精校滚柱的外圆周面形成为所述作用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上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上凸沿并通过所述上凸沿连接若干可转动的竖向滚柱,所有竖向滚柱均呈竖向且上端与所述上凸沿可转动连接,所有竖向滚柱沿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竖向滚柱位于相邻两锟筒之间,所述限位板的下沿设有与竖向滚柱一一对应的向下的延伸部并在延伸部的下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下凸沿,所述下凸沿的上表面低于锟筒的外圆周的最高点,所述竖向滚柱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凸沿可转动连接以便通过竖向滚柱来作用箍筋并可保证竖向滚柱的稳定性;在朝向限位板内侧的方向上,精校滚柱的外圆周凸出于竖向滚柱的外圆周。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滑块的下表面凸起设有两竖向侧翼,所述两竖向侧翼正对且均平行于限位板,两竖向侧翼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水平滚柱,靠近限位板的竖向侧翼的远离限位板的一面低于该方向上竖向滚柱的外圆周的最高点以便可通过水平滚柱来作用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沿上开设有让位开口且所述竖向滑块可竖向滑动穿过所述让位开口,所述竖向滑块位于相邻两竖向滚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滑块连接伸缩气缸以通过所述伸缩气缸驱动其竖向运动,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外侧面且其伸缩杆向上,竖向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的朝向限位板外侧面的折弯延伸部并通过所述折弯延伸部与所述伸缩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两限位板朝向来料的一端分别继续延伸设有导向板,两导向板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限位板的送出端延伸设有加长臂并以所述加长臂的自由端作为所述限位板的送出端,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设在所述加长臂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两限位板连接调节机构且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两限位板的间距;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锟筒下方的底板和两拖板,所述底板与基架固定连接,底板上平行间隔设有两道滑轨,拖板的下表面设有与两道滑轨对应的两滑槽并通过所述两滑槽可滑动架设在底板的两道滑轨上;拖板与限位板一一对应,拖板的上表面设有竖向板,所述竖向板向上从相邻两锟筒之间穿过并与限位板相连以便带动限位板移动从而调节两限位板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压簧,其两端落入所述驱动端和限位板的外侧面上对应设有的沉台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通过两限位板的内侧面来粗限位,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的两个作用面分别凸出限位板的内侧面,可以用于补偿两限位板的内侧面与箍筋之间的间隙,达到精确限位的作用,因为该作用面为杠杆作用板一端提供的柔性接触面,即使是两个作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箍筋的尺寸,在箍筋通过时,也能通过杠杆运动压缩弹性元件达到有效让位并保持限位作用力的效果,在保证有效限制精确送出位置的同时,不会卡滞箍筋,保障送进及送出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通过两限位板的内侧从左右方向上作用箍筋,通过竖向滑块自上而下作用箍筋,从而达到从四周对箍筋进行限位的效果,以更好地保证送进姿态和送出位置,从而便于后工序的衔接。
3、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与箍筋的接触均为滚动摩擦,对送进过程更有利,也不会划伤被送进物品。
4、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巧妙地利用了锟筒之间的间距,竖向滚柱的下端与限位板向下延伸的延伸部的凸沿相连接,在保证竖向滚柱可有效接触作用于箍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竖向滚柱的连接稳定性,可大大延长使用时限并始终保障使用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可按需调节,可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环箍,适用性好;并且结构紧凑,清晰简洁,整个驱动运动结构位于锟筒下方,降低了使用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独示意图1中的限位单元及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局部);
其中,基架1,锟筒2,限位板3,上凸沿31,让位开口311,延伸部32,下凸沿33,加长臂34,竖向滚柱4,导向板5,底板6,滑轨61,螺杆62,螺杆座63,驱动电机64,拖板7,滑槽71,竖向板72,连接螺母73,竖向滑块8,竖向侧翼81,水平滚柱82,伸缩气缸83,折弯延伸部84,杠杆作用板9,驱动端91,作用端92,定位部93,作用面94,弹性元件95,回转轴96,水平侧翼97,精校滚柱98,伸缩定位杆100,到位传感器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4,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送料装置,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上呈水平设有一组可转动的锟筒2以在转动时可送进置于其上的箍筋(图中未示出),所述基架1的一端设有限位单元以用于使箍筋可按设计要求被送出,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板3,两限位板3位于锟筒2上方且垂直于锟筒2以便通过其相对的内侧面来作用箍筋;限位板3的送出端设有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包括杠杆作用板9,所述杠杆作用板9以其中部为回转点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3的外侧,杠杆作用板9的一端为驱动端91,所述驱动端91与限位板3的外侧面之间压缩有弹性元件95以向另一端提供作用力,杠杆作用板9的另一端为作用端92,所述作用端92上设有在驱动端91提供的作用力下可保持与限位板3的外侧面相抵接的定位部93,所述作用端92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3的送出端并具有一作用面94,所述作用面94凸出于限位板3的内侧面以用于作用箍筋从而实现精确限位;
所述限位板3上可竖向滑动设有竖向滑块8,所述竖向滑块8的下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限位板3的内侧面以便竖向滑动时自上而下作用箍筋。
具体实施例的送料装置,通过两限位板3的内侧面来粗限位箍筋被送出的位置,但两限位板3之间的间距不能等于或小于箍筋的尺寸,否则将卡滞箍筋,影响送进,而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的使用,使两限位板3的送出端位置,有两个作用面94分别凸出其内侧面,实施时,使两个作用面94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箍筋的尺寸,就可以补偿两限位板3的内侧面与箍筋之间的间隙,达到精确限位的作用,使箍筋可更好地按设计位置被精确送出,而该作用面94为通过杠杆作用板9的一端提供的柔性接触面,即使是两个作用面94之间的间距小于箍筋的尺寸,在箍筋通过时,也能通过杠杆运动压缩弹性元件95达到有效让位并保持限位作用力的效果,在保证有效限制精确送出位置的同时,不会卡滞箍筋,保障送进及送出的效果。两限位板3的内侧面从左右方向上作用箍筋,竖向滑块8下表面凸出限位板3内侧面的部分可自上而下作用箍筋,从而达到从四周对箍筋进行限位的效果,以更好地保证送进的位置和姿态,从而便于后工序的衔接。竖向滑块8采用上下滑动的方式是因为限位板3已经从左右方向进行了刚性的限制,如果竖向滑块8也进行高低方向的刚性限位,竖向滑块8的下表面过低,即距离锟筒2的距离较近,可能出现箍筋无法被送入两限位板3之间以及竖向滑块8下方的情况,所以,使用时,竖向滑块8先位于竖向滑动的高点,先让箍筋送进至两限位板3之间,再通过竖向滑块8竖直向下滑动,自上而下作用箍筋,保持送出姿态又不影响箍筋的送进。实施时,竖向滑块8运动的时机可通过机械方式呈周期运动,也可以通过PLC控制器自动控制。实施时,用于限制箍筋送出位置的两限位板3的具体使用情况可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制造对象为单品,即规格不变的复合箍筋,那么两限位板3可固定设置,间距固定,在朝向来料的一端分别继续延伸设置导向板5,两导向板5的间距为朝向来料的一端逐渐扩大的形式,以保证导向效果并增大限制作用范围。如果需要制造的复合箍筋规格不一致,那么需要两限位板3的间距可调,以提高适用性,两限位板3的移动可以是电控的,通过限位板3的移动也就可以限制其送进的箍筋的送出位置。
其中,所述限位板3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凸耳,杠杆作用板9的中部通过竖向的回转轴96与所述连接凸耳相连;所述定位部93为设在所述作用端92与限位板3的外侧面相对一面上的凸台。
这样,连接结构简单,动作及定位可靠,保障使用效果。
其中,作用端92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3的送出端并继续向限位板3的内侧延伸设有两水平侧翼97,所述两水平侧翼97呈上下水平正对设置,两水平侧翼97之间可转动连接有竖向的精校滚柱98,所述精校滚柱98的外圆周面形成为所述作用面94。
这样,精确限制时的接触,也从箍筋与原作用面94的滑动摩擦变为与精校滚柱98的滚动摩擦,对送进过程更有利,也不会划伤被送进物品。
其中,所述限位板3为长条状,其上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上凸沿31并通过所述上凸沿31连接若干可转动的竖向滚柱4,所有竖向滚柱4均呈竖向且上端与所述上凸沿31可转动连接,所有竖向滚柱4沿限位板3间隔设置,所述竖向滚柱4位于相邻两锟筒2之间以使竖向滚柱4和锟筒2呈交替设置的结构,所述限位板3的下沿设有与竖向滚柱4一一对应的向下的延伸部32,所述延伸部32也位于相邻两锟筒2之间,并在延伸部32的下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下凸沿33,所述下凸沿33的上表面低于锟筒2的外圆周的最高点(即送进箍筋的平面),所述竖向滚柱4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凸沿33可转动连接以便通过竖向滚柱4来作用箍筋并可保证竖向滚柱4的稳定性;在朝向限位板3内侧的方向上,精校滚柱98的外圆周凸出于竖向滚柱4的外圆周,即精校滚柱98的外圆周的最高点高于竖向滚柱4的外圆周的最高点。
这样,巧妙地利用了锟筒2之间的间距,竖向滚柱4的下端与限位板3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的凸沿相连接,在保证竖向滚柱4可有效接触作用于箍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竖向滚柱4的连接稳定性,可大大延长使用时限并始终保障使用效果。
其中,所述竖向滑块8的下表面凸起设有两竖向侧翼81,所述两竖向侧翼81正对且均平行于限位板3,两竖向侧翼81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水平滚柱82,在远离限位板3的方向上,靠近限位板3的竖向侧翼81的对应侧面低于竖向滚柱4的外圆周的最高点(即作用箍筋的平面)以便可通过水平滚柱82来作用箍筋。
这样,竖向方向的限制,也从原竖向滑块8下表面与通过的箍筋的滑动摩擦变为与水平滚柱82的滚动摩擦,对送进过程更有利,也不会划伤被送进物品。本实施例中,一个竖向滑块8的两竖向侧翼81之间设置了两个水平滚柱82,两个水平滚柱82等高度并沿送进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水平滚柱82作用效果。
其中,所述上凸沿31上开设有让位开口311且所述竖向滑块8可竖向滑动穿过所述让位开口311,所述竖向滑块8位于相邻两竖向滚柱4之间。
这样,让位开口311可以作为竖向滑块8竖向滑动的辅助导轨,有利于结构强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竖向滑块8朝向限位板3的面与限位板3更靠近,其内侧的翼板可自然向下延伸而成并保证低于竖向滚柱4的外圆周的最高点的要求,而无需向内延伸,结构上更简单。
其中,所述竖向滑块8连接伸缩气缸83以通过所述伸缩气缸83驱动其竖向运动,所述伸缩气缸83固定连接在限位板3的外侧面且其伸缩杆向上,竖向滑块8的上表面设有的朝向限位板3外侧面的折弯延伸部8432并通过所述折弯延伸部8432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所述折弯延伸部8432高于限位板3的上表面。
这样,给出了一种可行的驱动连接方式,连接简单,传力可靠。
其中,至少在所述限位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竖向滑块8。
这样,可提高对箍筋姿态的限制效果,理论上在相邻的竖向滚柱4之间都可以设置一个竖向滑块8;当一个限位板3上只有一个竖向滑块8时,则优选设置在限位板3的送出端;本实施例在一个限位板3上设置了两个竖向滑块8(含对应的伸缩气缸83),则优选分别设置在限位板3的两端,保证对箍筋姿态的限制效果。
其中,所述两限位板3朝向来料的一端分别继续延伸设有导向板5,两导向板5的间距逐渐扩大以保证导向效果并增大导向作用范围。
这样,无论限位板3是否可移动,导向板5始终可起到扩大可接收来料范围的作用,更便于来料放置,对来料的放置要求更低。
其中,所述两限位板3连接调节机构且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两限位板3的间距。
这样,提高适用性,可用于送进和限制送出更多规格的方形箍筋。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锟筒2下方的底板6和两拖板7,所述底板6与基架1固定连接,底板6上平行间隔设有两道滑轨61,拖板7的下表面设有与两道滑轨61对应的两滑槽71并通过所述两滑槽71可滑动架设在底板6的两道滑轨61上;拖板7与限位板3一一对应,拖板7的上表面设有竖向板72,所述竖向板72向上从相邻两锟筒2之间穿过并与限位板3相连以便带动限位板3移动从而调节两限位板3的间距。所述底板6上还设有与滑轨61平行的螺杆62且所述螺杆62位于两道滑轨61之间,所述螺杆62由旋向相反的两外螺纹段构成,所述两拖板7分别通过与所述旋向相反的两外螺纹段对应的连接螺母73与所述螺杆62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母73凸起连接于拖板7的下表面,所述螺杆6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螺杆座63上,所述螺杆座63固定连接在底板6上,螺杆62的任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4;实施时,使用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螺杆座63的外侧,其驱动轴与螺杆62相连或通过联轴器相连,伺服电机可连接至PLC控制器以便结合输入数据自动调节两限位板3的间距,使用更方便。
这样,进一步利用锟筒2的间隙布置了调节机构,整个驱动、运动结构位于锟筒2下方,表观清晰简洁,也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驱动电机64带动螺杆62转动,驱动两限位板3同时靠近或远离,可使不同规格的箍筋被送出时的中间位置是固定相同的,方便后工序的衔接设计。
其中,所述拖板7上的竖向板72的数量为若干并沿限位板3间隔设置,竖向板72的上端通过螺栓与限位板3的外侧面相连接。
这样,提高连接可靠性,连接也比较方便,带动性好;本实施例一块拖板7上间隔布置了三块竖向板72与对应的限位板3相连。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95为螺旋压簧,其两端落入所述驱动端91和限位板3的外侧面上对应设有的沉台内。
这样,安装可靠,提供的作用力稳定,便于保证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3的送出端延伸设有加长臂34并以所述加长臂34的自由端作为所述限位板3的送出端,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设在所述加长臂34的自由端。在使用过程中,与送料装置对应的后续通常为焊接用自动机械抓手,其水平承接并拉出箍筋后施焊接,如果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距离最后的锟筒2距离较近,则不便于后工序的衔接,而且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距离后续的施焊位置较远,也不利于精确限位位置的保持,即可能在自动机械抓手将箍筋拉出至施焊位置的过程中,箍筋又再次发生偏移而影响焊接位置的准确性,所以使用加长臂34将限位板3的送出端加长,加长臂34的结构与限位板3设有下凸沿33位置的截面相同,并同样继续间隔设置竖向滚柱4,杠杆作用板9就通过回转轴96连接在加长臂34的外侧面的连接凸耳上,精确限制的使用效果不变。加大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与最后的锟筒2之间的距离之后,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可以离后续的施焊位置更近,甚至可以在施焊时,箍筋的后部分仍在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的限制作用下,就可以更好地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
制造时,限位板3和加长臂34可以下料成矩形板,焊固(限位板3和加长臂34也可以是一体结构),分别在上沿和下沿焊接固定凸沿,然后再通过除料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与各个锟筒2对应的让位部,对应的就形成了间隔的“延伸部32”和“下凸沿33”,再加工出让位开口311,这样制造相对简单,一致性也更好,再在对应端呈斜度焊固薄壁的导向板5,另一端焊接连接凸耳,加工螺旋压簧落入的沉台;本实施例的让位部是直径大于锟筒2的弧形让位,实施时,也可以是矩形让位,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图1中右侧位置,基架1上连接的电机为驱动各锟筒2的驱动电机64,可采用齿形同步带(图中未示出)与各锟筒2传动连接,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基架1的送出端还设有到位传感器101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可竖向移动的竖向的伸缩定位杆100,其通过固连在基架1上的气缸驱动,伸缩定位杆100位于锟筒2外侧并位于两限位板3的中间位置(即伸缩定位杆100到两限位板3的距离相等),所述到位传感器101设在伸缩定位杆100和送出端的最后一个锟筒2之间,所述到位传感器101联接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PLC控制器连接驱动电机64,还分别通过对应的气压调节阀联接所述伸缩气缸83和伸缩定位杆100的驱动气缸,可根据到位传感器101检测到的箍筋的送进位置信息来控制伸缩气缸83的工作从而控制竖向滑块8自上而下作用箍筋的时机。通过PLC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使用效果,操作更简单。传感器可采用机械出发的形式,也可以选用激光照射感应形式的位移传感器,不作限制。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介绍运动过程,PLC控制器控制气缸驱动伸缩定位杆100伸出,其上端高于锟筒2最高点以用于挡住和定位被送进的箍筋,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64调节两限位板3的间距至所需距离尺寸,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83将竖向滑块8提升至高点,完成准备工作,锟筒2上放上箍筋,送进并经导向板5导入到两限位板3的竖向滚柱4之间被限制,被送进超出最后一个锟筒2后触发到位传感器101,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83将竖向滑块8降下,通过水平滚柱82限制箍筋,箍筋接触伸缩定位杆100后被迫停止(锟筒2继续转动),处于四周被限制状态,保证姿态;待后工序焊接用自动机械抓手水平承接住箍筋后,PLC控制器控制气缸驱动伸缩定位杆100降下,其上端低于锟筒2而不再挡住箍筋,机械抓手水平拉出箍筋后施焊接,过程中箍筋经过后续的竖向滚柱4以及精校滚柱98,从而使送出位置更加的精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送料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呈水平设有一组可转动的锟筒以在转动时可送进置于其上的箍筋,所述基架的一端设有限位单元以用于使箍筋可按设计要求被送出,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位于锟筒上方且垂直于锟筒以便通过其相对的内侧面从左右作用箍筋;其特征在于:限位板的送出端设有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包括杠杆作用板,所述杠杆作用板以其中部为回转点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的外侧,杠杆作用板的一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之间压缩有弹性元件以向另一端提供作用力,杠杆作用板的另一端为作用端,所述作用端上设有在驱动端提供的作用力下可保持与限位板的外侧面相抵接的定位部,所述作用端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的送出端并具有一作用面,所述作用面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以用于作用箍筋从而实现精确限位;
所述限位板上可竖向滑动设有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的下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限位板的内侧面以便竖向滑动时自上而下作用箍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凸耳,杠杆作用板的中部通过竖向的回转轴与所述连接凸耳相连;所述定位部为设在所述作用端与限位板的外侧面相对一面上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端的自由端延伸出限位板的送出端并继续向限位板的内侧延伸设有两水平侧翼,所述两水平侧翼呈上下水平正对设置,两水平侧翼之间可转动连接有竖向的精校滚柱,所述精校滚柱的外圆周面形成为所述作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上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上凸沿并通过所述上凸沿连接若干可转动的竖向滚柱,所有竖向滚柱均呈竖向且上端与所述上凸沿可转动连接,所有竖向滚柱沿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竖向滚柱位于相邻两锟筒之间,所述限位板的下沿设有与竖向滚柱一一对应的向下的延伸部并在延伸部的下沿设有向内凸起的下凸沿,所述下凸沿的上表面低于锟筒的外圆周的最高点,所述竖向滚柱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凸沿可转动连接以便通过竖向滚柱来作用箍筋并可保证竖向滚柱的稳定性;在朝向限位板内侧的方向上,精校滚柱的外圆周凸出于竖向滚柱的外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块的下表面凸起设有两竖向侧翼,所述两竖向侧翼正对且均平行于限位板,两竖向侧翼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水平滚柱,靠近限位板的竖向侧翼的远离限位板的一面低于该方向上竖向滚柱的外圆周的最高点以便可通过水平滚柱来作用箍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沿上开设有让位开口且所述竖向滑块可竖向滑动穿过所述让位开口,所述竖向滑块位于相邻两竖向滚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块连接伸缩气缸以通过所述伸缩气缸驱动其竖向运动,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外侧面且其伸缩杆向上,竖向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的朝向限位板外侧面的折弯延伸部并通过所述折弯延伸部与所述伸缩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限位板朝向来料的一端分别继续延伸设有导向板,两导向板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限位板的送出端延伸设有加长臂并以所述加长臂的自由端作为所述限位板的送出端,所述杠杆式精确限位机构设在所述加长臂的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限位板连接调节机构且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两限位板的间距;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锟筒下方的底板和两拖板,所述底板与基架固定连接,底板上平行间隔设有两道滑轨,拖板的下表面设有与两道滑轨对应的两滑槽并通过所述两滑槽可滑动架设在底板的两道滑轨上;拖板与限位板一一对应,拖板的上表面设有竖向板,所述竖向板向上从相邻两锟筒之间穿过并与限位板相连以便带动限位板移动从而调节两限位板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压簧,其两端落入所述驱动端和限位板的外侧面上对应设有的沉台内。
CN201921800026.9U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送料装置 Active CN210676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0026.9U CN210676778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0026.9U CN210676778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6778U true CN21067677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1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0026.9U Active CN210676778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6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2621U (zh) 一种管料自动上料设备
CN201485019U (zh) 皮带运输机气动自动纠偏装置
CN210878166U (zh) 复合箍筋焊接设备
CN210878167U (zh) 复合箍筋焊机设备
CN201217041Y (zh) 钢筋弯箍机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
WO2019227561A1 (zh) 一种焊网机器人
CN101318252B (zh) 波纹片焊接机
CN205869337U (zh) 一种新型钢筋自动弯箍设备
CN110757025A (zh) 一种复合箍筋焊接设备
CN210676778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109500168B (zh) 型钢弯曲加工方法
CN214816437U (zh) 一种对接精准的自动钢带剪切对焊机
CN210730829U (zh) 箍筋内筋焊接设备送料装置
CN110711832A (zh) 复合箍筋加工送料装置
CN101229571B (zh) 一种钢筋自动双折弯机
CN201997985U (zh) 钢筋桁架自动生产线的夹紧步进装置
CN104923696B (zh) 全自动钢筋箍筋机
CN102554344A (zh) 连续裁切机
CN210817201U (zh) 复合箍筋加工设备送料装置
CN114535411B (zh) 一种开缝衬套制备装置及方法
CN210761644U (zh) 一种疏松装置
CN216175550U (zh) 一种板件折弯机
CN109304385A (zh) 一种压弯机及其运行方法
CN201274287Y (zh) 超声波铝丝压焊机
CN201189541Y (zh) 一种钢筋自动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