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4889U -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4889U
CN210674889U CN201920563016.1U CN201920563016U CN210674889U CN 210674889 U CN210674889 U CN 210674889U CN 201920563016 U CN201920563016 U CN 201920563016U CN 210674889 U CN210674889 U CN 210674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leeve
mixing
impeller
mixing device
mix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30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飞雁
吴国辉
袁龙城
黄建
兰应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orestr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30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4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4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4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混合装置本体,所述混合装置本体包括转轴、叶轮和进料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叶轮的入口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合罐,该混合罐适合将粉末状的固态与液体混合,使用该混合装置的混合罐在混合过程中不会出现粉尘,且混合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混合装置及混合罐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设备,目前一般的混合方法是将物料直接加入罐体内,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实现混合。该方法简单方便,但是在混合过程中容易粉尘,造成空气污染,且如果搅拌不到位还会在液体内形成干粉颗粒,导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染少且混合均匀的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混合装置本体,所述混合装置本体包括转轴、叶轮和进料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入口侧。
优选地,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叶轮伸出于所述外套管的一端,所述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内径比所述转轴的外径大6-20mm,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套管同轴,所述进料通道位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转轴之间。
优选地,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外套管为双层管,所述外套管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轮的方向延伸,所述空腔朝向叶轮的一端呈开口设置,该开口即为出料口,进料口也与该空腔相连通;或者,
所述外套管为单层管,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有空腔,该空腔的下端即为出料口,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即为进料口。
优选地,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有敞口的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叶轮贯穿所述混合容器的敞口、且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也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
优选地,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和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固定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混合容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叶轮贯穿所述混合容器的敞口、且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也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
优选地,所述混合容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容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和固定件,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和固定件后伸出所述固定件的外部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中心固定部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中心固定部上,且多个所述叶片的皆呈倾斜设置。
一种混合罐,包括罐本体及上述任一项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本体伸入所述罐本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罐本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转轴和叶轮转动,且进料通道的出料口靠近叶轮设置,叶轮转动将液体搅动起来,在进料通道的出料口处形成负压,通过虹吸原理可以将与进料口连通的料粉吸到叶轮处,叶轮转动使料粉与液体混合均匀,使用该混合装置混合料粉和液体不会出现粉尘,且混合很均匀。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混合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优选实施例的混合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混合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动力装置10和混合装置本体20,混合装置本体20包括转轴3、叶轮2和进料通道1。转轴3的一端与叶轮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装置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装置10带动转轴3进而带动叶轮2转动,叶轮2的转动可以在叶轮2处形成负压。进料通道包括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进料口31与出料口32相连通,出料口32靠近叶轮2设置,且出料口32设置在叶轮2的入口侧(该叶轮的入口侧是指流体进入叶轮的一侧,如风扇进风的一侧为入口侧,出风侧为出口侧)。使用时,将叶轮2和出料口32放在液体中,将进料口31与料粉相连通,比如,使用一个外来的导管与出料口32连通,然后将导管的自由端插入到料粉中(该方法适合比重比较轻一点的料粉),叶轮2将附近的液体向外推,在出料口32的附近形成负压,迫使料粉向液体中流动,料粉进入液体中后,经过叶轮2的搅拌,就可以与液体混合,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且混合更加均匀。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外套管4,转轴3贯穿外套管4,外套管4的一端与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叶轮2伸出于外套管4的一端,进料通道1设置在外套管4上。外套管4不转,转轴3在外套管4内转动,安全性能更好,同时进料通道也有了固定的位置。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外套管4的内径比转轴3的外径大6-20mm,转轴3与外套管4同轴,即外套管的内壁和转轴的外壁之间预留有3-10mm的间隙。进料通道位于外套管4和转轴3之间,即保护进料通道,还使进料通道的出口更容易延伸至叶轮2附近。
参考图3,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外套管4,转轴3贯穿外套管4,外套管4的一端与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外套管4为单层管,外套管4与转轴3之间形成有空腔,该空腔即为进料通道1,该空腔的下端即为出料口32,外套管4的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即为进料口31。
参考图4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外套管4,转轴3贯穿外套管4,外套管4的一端与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外套管4为双层管10,外套管4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即为进料通道1,空腔向叶轮2的方向延伸,空腔朝向叶轮2的一端呈开口设置,该开口即为出料口32,进料口31也与该空腔相连通。在该实施例中,料粉从外套管4的空腔进入到出料口32处。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设置有敞口的混合容器6,混合容器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1,叶轮2贯穿混合容器6的敞口、且位于混合容器6内,进料通道的出料口32也位于混合容器6内。料粉融进液体中后,在转动的叶轮2的推动下,从通孔61流向混合容器6的外部。物料经过通孔61,通孔61对较大的颗粒起到一种过滤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外套管4和混合容器6,混合容器6固定在外套管4上,使混合容器6与转轴3的位置关系更确定。混合容器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1,叶轮2贯穿混合容器6的敞口、且位于混合容器6内,进料通道的出料口32也位于混合容器6内。料粉被吸进液体中后,在转动的叶轮2的推动下,从通孔61流向混合容器6的外部。料粉经过通孔61,通孔61对较大的颗粒起到一种过滤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混合容器6通过连接件件7连接在外套管4上,连接件7的一端与混合容器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套管4可拆卸连接。由于叶轮2属于易损件,拆卸掉混合容器6后,可以更好维修叶轮2,延长该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混合装置本体20还包括外套管4和固定件5,外套管4与固定件5固定连接,转轴3贯穿外套管4和固定件5后伸出固定件5的外部与动力装置10固定连接。固定件5将外套管4和转轴3之间的位置固定,防止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一步地,外套管4或者固定件5与转轴3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轴承51,轴承51起到支撑外套管4的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叶轮2包括中心固定部21和叶片22,叶片22设置有多个,多个叶片22固定在中心固定部21上,且多个叶片22的皆呈倾斜设置,更容易将搅动液体。
参考图5,一种混合罐,包括罐本体200及上述任一项的混合装置100,混合装置本体20伸入罐本体的内部,动力装置10固定在罐本体200的外部。使用时,进料口31接外部的导管,导管伸入到料粉的内部,动力装置10带动转轴3及叶轮2转动,转动的叶轮2处形成负压区。由于进料通道的出料口32位于该负压区内,就可以迫使料粉进入到进料通道,进而流入至液体中,转动的叶轮2可以将料粉与液体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转轴和叶轮转动,且进料通道的出料口靠近叶轮设置,叶轮转动将液体搅动起来,在进料通道的出料口处形成负压,通过虹吸原理可以将与进料口连通的料粉吸到叶轮处,叶轮转动使料粉与液体混合均匀,使用该混合装置混合料粉和液体不会出现粉尘,且混合很均匀。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和混合装置本体,所述混合装置本体包括转轴、叶轮和进料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入口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叶轮伸出于所述外套管的一端,所述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比所述转轴的外径大6-20mm,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外套管同轴,所述进料通道位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转轴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外套管为双层管,所述外套管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轮的方向延伸,所述空腔朝向叶轮的一端呈开口设置,该开口即为出料口,进料口也与该空腔相连通;或者,
所述外套管为单层管,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有空腔,该空腔的下端即为出料口,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即为进料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有敞口的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叶轮贯穿所述混合容器的敞口、且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也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和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固定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混合容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叶轮贯穿所述混合容器的敞口、且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也位于所述混合容器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容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容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管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装置本体还包括外套管和固定件,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套管和固定件后伸出所述固定件的外部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中心固定部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中心固定部上,且多个所述叶片的皆呈倾斜设置。
10.一种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本体及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本体伸入所述罐本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罐本体的外部。
CN201920563016.1U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Active CN210674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3016.1U CN210674889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3016.1U CN210674889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4889U true CN21067488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4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3016.1U Active CN210674889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4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8410B1 (ko) 고점도 유체 분산유화장치
CN105214590A (zh) 搅拌式反应釜
CN212119644U (zh) 一种新型卧式在线混合过滤器
JP2015502846A (ja) チャンネル状羽根を有する撹拌インペラ
CN103611447A (zh) 混合配液搅拌机
CN103599723A (zh) 一种配液搅拌机
CN204159286U (zh) 一种粉末与液体混合装置
CN1939581B (zh) 粉体/液体连续混合装置
CN210674889U (zh) 一种混合装置及混合罐
CN218553811U (zh) 一种大容量液态清洗剂混匀设备
CN217597448U (zh) 一种高效的水泥砂浆干混料加工用混合设备
CN213493140U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液体均混装置
CN202113822U (zh) 搅拌机用集尘罩
CN214020310U (zh) 一种粉末涂料原料混料熔融装置
KR101749088B1 (ko) 연속식 분말 혼합기
KR101707814B1 (ko) 저점도 유체 분산유화장치
CN203540441U (zh) 一种配液搅拌机
CN207980951U (zh) 一种搅拌罐
CN202538776U (zh) 化工产品用搅拌釜
CN112140334A (zh) 干湿砂浆混合搅拌设备
JP2010234185A (ja) 溶解ポンプにおける分離装置
CN207913588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06652457U (zh) 一种油漆分散机
CN212492495U (zh) 一种立式膏状搅拌机
CN218189212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8 Nansha Street Pearl Circuit 69,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orestr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ansha Street Pearl Circuit 69,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