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8356U -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8356U
CN210668356U CN201922280325.0U CN201922280325U CN210668356U CN 210668356 U CN210668356 U CN 210668356U CN 201922280325 U CN201922280325 U CN 201922280325U CN 210668356 U CN210668356 U CN 210668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w
subunits
pins
meta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03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袁正
王燕军
朱久桃
叶美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ianji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ianji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ianji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ianji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03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8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8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8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2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2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包括内部连接有168个结构相同子单元的矩形边框,168个子单元呈6行28列矩阵式分布结构,每个子单元包括上下分布的金属基岛和引脚,引脚背面与金属基岛背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第1行子单元金属基岛与上边框连接,第6行子单元引脚与下边框连接,相邻行子单元之间通过横向连筋连接;第1列子单元左侧与左边框连接,第28列子单元右侧与右边框连接,相邻列子单元之间隔开,每两列子单元构成一个列单元,相邻列单元通过纵向连筋连接,每个纵向连筋顶端与上边框连接,中部与横向连筋连接,底端与下边框连接。本案提高了TO系列引线框架的铜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长期以来,受产品结构的限制,TO系列产品的引脚结构通常采用直插型设计(如图1至图2所示,图2所示的是图1中的一个子单元结构)或者海鸥脚型设计(如图3至图5所示,图4和图5所示的是图3中的一个子单元结构),由于这两种引脚结构占据空间很大,制约了引线框架的密度提升,传统的引线框架主要以单行设计或者四行设计为主,不仅导致引线框架的铜材利用率低,而且生产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包括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内连接有168个结构相同的子单元,168个子单元呈6行28列矩阵式分布结构,每个子单元包括金属基岛和引脚,所述金属基岛和引脚呈上下分布结构,所述引脚的背面与金属基岛的背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位于第1行的子单元的金属基岛与矩形边框的上边框连接,位于第6行的子单元的引脚与矩形边框的下边框连接,相邻行的子单元之间在水平方向通过横向连筋连接,每个横向连筋的左端与矩形边框的左边框连接,右端与矩形边框的右边框连接;
位于第1列的子单元的左侧与矩形边框的左边框连接,位于第28列的子单元的右侧与矩形边框的右边框连接,相邻列的子单元之间隔开,每两列子单元构成一个列单元,相邻的列单元在竖直方向通过纵向连筋连接,每个纵向连筋的顶端与矩形边框的上边框连接,中部与经过的横向连筋连接,底端与矩形边框的下边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基岛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引脚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2个所述引脚呈左右分布结构。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合理,通过修改引脚和金属基岛之间台阶高度,形成引脚和金属基岛的共面设计,不仅缩短了塑封的引脚长度,形成贴片式设计,减少了铜材使用量,同时由于引脚设计所需空间变小,使得引线框架的设计空间得以提升,而且在同等外框架面积内,能够容纳的更多子单元结构,引线框架排列密度更高,引线框架的设计空间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6-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6所示,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包括矩形边框1,矩形边框内连接有168个结构相同的子单元2,168个子单元2呈6行28列矩阵式分布结构,每个子单元2包括金属基岛21和引脚22,金属基岛21和引脚22呈上下分布结构,引脚22的背面与金属基岛21的背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其中,金属基岛的数量为一个,引脚的数量为2个且2个引脚呈左右分布结构。
位于第1行的子单元2的金属基岛与矩形边框1的上边框11连接,位于第6行的子单元2的引脚与矩形边框1的下边框12连接,相邻行的子单元2之间在水平方向通过横向连筋3连接,每个横向连筋3的左端与矩形边框1的左边框13连接,右端与矩形边框1的右边框14连接;
位于第1列的子单元2的左侧与矩形边框1的左边框13连接,位于第28列的子单元2的右侧与矩形边框1的右边框14连接,相邻列的子单元之间隔开,每两列子单元构成一个列单元5,相邻的列单元5在竖直方向通过纵向连筋4连接,每个纵向连筋4的顶端与矩形边框1的上边框11连接,中部与经过的横向连筋3连接,底端与矩形边框1的下边框12。
如图7所示,为图6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镂空结构。
如图8-9所示,为实用新型中一个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子单元2中,引脚22的背面与金属基岛21的背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即共面),这种共面结构使得经过后续塑封工艺后,引脚无需经过打弯脚工序,可以直接外露于塑封体背面,该引脚较之传统的直插型设计或者海鸥脚型设计,变得更短,并且呈现一种贴片式的平脚结构。这种设计方式,不仅缩短了引脚所需的长度,减少了铜材的使用量,同时由于引脚设计所需空间变小,使得引线框架的设计空间得以提升,而且在同等外框架面积内,能够容纳的更多子单元结构,引线框架排列密度更高(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68个子单元密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将本实用新型在企业生产实施后,与原有设计相比,框架排列密度提升了25%,铜材利用率提升了18%,塑封工序单位每小时产能提升了40%,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合理,通过修改引脚和金属基岛之间台阶高度,形成引脚和金属基岛的共面设计,不仅缩短了塑封的引脚长度,形成贴片式设计,减少了铜材使用量,同时由于引脚设计所需空间变小,使得引线框架的设计空间得以提升,而且在同等外框架面积内,能够容纳的更多子单元结构,引线框架排列密度更高,引线框架的设计空间得以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内连接有168个结构相同的子单元,168个子单元呈6行28列矩阵式分布结构,每个子单元包括金属基岛和引脚,所述金属基岛和引脚呈上下分布结构,所述引脚的背面与金属基岛的背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位于第1行的子单元的金属基岛与矩形边框的上边框连接,位于第6行的子单元的引脚与矩形边框的下边框连接,相邻行的子单元之间在水平方向通过横向连筋连接,每个横向连筋的左端与矩形边框的左边框连接,右端与矩形边框的右边框连接;
位于第1列的子单元的左侧与矩形边框的左边框连接,位于第28列的子单元的右侧与矩形边框的右边框连接,相邻列的子单元之间隔开,每两列子单元构成一个列单元,相邻的列单元在竖直方向通过纵向连筋连接,每个纵向连筋的顶端与矩形边框的上边框连接,中部与经过的横向连筋连接,底端与矩形边框的下边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岛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引脚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引脚呈左右分布结构。
CN201922280325.0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Active CN210668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325.0U CN21066835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325.0U CN21066835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8356U true CN21066835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0325.0U Active CN21066835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8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7827B2 (en) Mixed wire semiconductor lead frame package
US8304866B1 (en) Fusion quad flat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8441110B1 (en) Side leaded, bottom exposed pad and bottom exposed lead fusion quad flat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7633143B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plural chips side by side arranged on a leadframe
CN210668356U (zh) 一种多行矩阵式to系列引线框架结构
CN209896054U (zh) 引线框、引线框阵列及封装结构
CN210668357U (zh) 一种pdfn5x6 12行矩阵式引线框架结构
JP2005045135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JPS5927558A (ja) 半導体装置用リ−ドフレ−ム
CN216054692U (zh) 一种新型高密度半导体引线框架结构
CN210006728U (zh) 一种双排异形材引线框架
US20050073031A1 (en) Lead fram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N205159315U (zh) 导线框架条
CN202434503U (zh) 一种dip10集成电路器件及引线框、引线框矩阵
CN207250503U (zh) 一种能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引线框架
CN201523005U (zh) 一种双排引脚的四面扁平无引脚封装件
CN209880599U (zh) 一种引线框架
CN110970385A (zh) 一种新型smd封装结构的引线框架
CN220041861U (zh) 一种clip-bond型引线框架
CN220856568U (zh) 一种引线框架及灌胶模具
CN216671618U (zh) 一种sot多基岛相连式引线框架结构
CN216958022U (zh) 一种dip7l封装结构的引线框架
CN210224022U (zh) 一种集成芯片及其集成框架
CN115910974B (zh) 高密度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CN218414567U (zh) 一种64引脚7排7×7封装引线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