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335U -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335U
CN210652335U CN201920660995.2U CN201920660995U CN210652335U CN 210652335 U CN210652335 U CN 210652335U CN 201920660995 U CN201920660995 U CN 201920660995U CN 210652335 U CN210652335 U CN 21065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heating
ink
spray head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09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俊
陈卫华
黄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09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radiation source attached to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assembly or shutter means provided on the radi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该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于在喷头喷墨打印前和喷墨打印后进行处理,包括: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提升了打印产品品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油墨附着力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设备无需制版,具有良好的打印效果,广泛应用在手机壳、广告、印染、陶瓷、家具、包装等多个行业。采用光固化油墨的喷墨打印设备工作环境湿度适宜范围为40%-60%,最佳湿度为55%,工作环境的温度适宜范围20℃-28℃,最佳温度为25℃。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油墨难以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材料内部,导致打印介质表面对油墨的附着力不够,最终打印的墨层成块脱落,降低了打印产品品质,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的喷墨打印设备中有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光固化装置,但是没有考虑打印介质表面的湿度、温度的问题,从而使喷墨打印设备在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的应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油墨附着力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该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于在喷头喷墨打印前和喷墨打印后进行处理,包括: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一固化部件,所述第一固化部件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化部件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二加热部件、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及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化部件位于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三加热部件,所述第三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湿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所述处理机构工作。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温度为m,30℃≤m≤60℃。
进一步的,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风部件,所述吸风部件位于所述处理机构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以用于在对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加热前抽吸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异物。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处理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喷头相对的两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所述处理机构可以采用短波加热管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于在喷头喷墨打印前和喷墨打印后进行处理,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在喷墨打印前对打印介质的表面进行加热以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从而使油墨颗粒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加热提升了打印介质表面空气中的温度,减缓了喷头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只对马上要待打印的打印介质表面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了对整个环境或整个打印介质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提升了打印产品品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油墨附着力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设备采用了上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设备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提升了打印产品品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油墨附着力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于在喷头10打印前和打印后进行处理,包括:处理机构20,所述处理机构20与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在喷墨打印前对打印介质的表面进行加热以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从而使油墨颗粒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加热提升了打印介质表面空气中的温度,减缓了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只对马上要待打印的打印介质表面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了对整个环境或整个打印介质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机构20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一加热部件21、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一固化部件22,所述第一固化部件22与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加热部件21位于所述第一固化部件22及所述喷头10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化部件22固化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喷头10打印的宽度,从而确保喷头10喷出的油墨都能被固化,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机构20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固化部件22与第一加热部件21安装在支撑架上后再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中,处理机构20的加工简单,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时不需重新定位从而安装简单和便于拆下维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处理机构20还包括封装壳,第一固化部件22与第一加热部件21安装在封装壳后再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中,处理机构20的加工简单,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时不需重新定位从而安装简单和便于拆下维修。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第一固化部件22与第一加热部件21安装在支撑架上后再安装在封装壳内,最后再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从而处理机构20的机械结构稳定并且加工简单,安装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时不需重新定位从而安装简单和便于拆下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湿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所述处理机构20工作。湿度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处理机构20加大加热功率,以便快速蒸发湿气和/或使打印介质表面的温度升高到合适的温度并充分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从而确保了打印介质表面对油墨的附着力;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处理机构20降低加热功率,在确保了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约能源,延长了处理机构20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处理机构20的精准控制,使处理机构20加热和固化处于最优的输出功率,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远离加热装置的一侧,从而提升了测量温度和湿度的数据的准确性。可以理解的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位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打印介质的材料控制处理机构20工作,从而使处理机构20加热和固化处于最优的输出功率,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从现有技术中选择,也可以采用湿度计、温度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控制器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或PC等。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温度为m,30℃≤m≤60℃。M<30℃时,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效果较低,油墨颗粒难以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难以提升油墨与打印介质表面的附着力;M>60℃时,由于温度过高会导致打印介质表面损坏,从而影响后续打印图案的平整性,影响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m=40℃,可以适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大部分的工作环境,减少频繁调整,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风部件,所述吸风部件位于所述处理机构20及所述喷头10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以用于在对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加热前抽吸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异物。从而避免在异物上喷墨使打印后的图案出现非正常的凸起点,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吹风部件,所述吹风部件位于所述处理机构20及所述喷头10的侧面以用于在对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加热前吹走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异物。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吹风部件吹出的风的方向与待打印的打印所在平面的角度为α,90°<α<180°,从而通过吹风使异物远离喷头10,避免在异物上喷墨使打印后的图案出现非正常的凸起点,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吸风部件位于吹风部件远离第一加热部件21的一侧,从而实现先吹走异物,再抽吸细微异物,进一步减少打印介质表面的异物,提升了打印产品的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机构20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处理机构20与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处理机构20分别设于所述喷头10相对的两侧。从而在双向打印时可以始终确保实现印前印后处理,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打印介质包括相邻的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第一打印区域位于第二打印区域的上游,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并列设置。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一个处理机构20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第一加热部件21按顺序依次加热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接着,喷头10按顺序依次喷墨打印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随后,第一固化部件22按顺序依次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上的油墨;其中,第一加热部件21加热第二打印区域的同时,喷头10对打印介质的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后第一固化部件22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的油墨,喷头10、第一固化部件22完成第一打印区域油墨固化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喷墨和固化工作。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两个处理机构20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相对打印介质往右运动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两个处理机构20的第一加热部件21按顺序加热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接着,喷头10按顺序依次喷墨打印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随后,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一固化部件22按顺序依次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上的油墨;其中,两个处理机构20的第一加热部件21加热第二打印区域的同时,喷头10对打印介质的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后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一固化部件22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的油墨,喷头10、第一固化部件22完成第一打印区域油墨固化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喷墨和固化工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处理机构20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二加热部件23、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二固化部件24,所述第二固化部件24、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及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化部件24位于所述喷头10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化部件24、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及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位于所述喷头10与所述第二固化部件24之间。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一个处理机构20工作原理如下:第二加热部件23对第一打印区域加热;然后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返回第一打印区域的左侧;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按顺序依次对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完成第一打印区域的加工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两个处理机构20时工作原理如下:喷头10右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加热部件23、喷头10、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固化部件24依次对第一打印区域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完成第一打印区域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喷头10右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加热部件23、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加热部件23对第一打印区域后,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返回第一打印区域的左侧,喷头10右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加热部件23、喷头10、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固化部件24依次对第一打印区域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完成第一打印区域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通过三次加热可以充分开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进一步减缓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三加热部件25,所述第三加热部件25位于所述第二固化部件24、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及所述喷头10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一个处理机构20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第三加热部件25按顺序加热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接着,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按顺序对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完成第一打印区域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加热部件25按顺序依次加热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加热,第二加热部件23对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加热,然后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依次对第一打印区域喷墨打印、固化油墨,第二加热部件23、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完成第一打印区域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加热、喷墨打印、固化油墨;通过两次加热可以充分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进一步减缓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
印前印后处理装置采用两个处理机构20时工作原理如下: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三加热部件25和喷头10右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三加热部件25按顺序加热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接着,喷头10按顺序喷墨打印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随后,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固化部件24按顺序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第二打印区域上的油墨;其中,两个处理机构20的第三加热部件25加热第二打印区域的同时,喷头10对打印介质的第一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后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固化部件24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的油墨,喷头10、第二固化部件24完成第一打印区域后再在第二打印区域进行喷墨打印、固化油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三加热部件25和喷头10右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三加热部件25进行加热,第二加热部件23进行第三次加热后再由喷头10进行喷墨打印,最后由喷头10左侧的处理机构20的第二固化部件24固化第一打印区域的油墨;通过三次加热可以更加充分开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进一步减缓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在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设备80,包括: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3任一项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在喷墨打印前对打印介质的表面进行加热以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从而使油墨颗粒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加热提升了打印介质表面空气中的温度,减缓了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只对马上要待打印的打印介质表面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了对整个环境或整个打印介质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设备80包括打印小车81,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安装在打印小车81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喷墨打印设备80具体包括光固化的平板打印机、卷材机、卷板一体机、喷绘机、写真机、标签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所述处理机构20可以采用短波加热管以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短波加热可以灵活控制加热过程,迅速烘干打印介质表面的湿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21、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及所述第三加热部件25还可以采用中波加热管。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21、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及所述第三加热部件25还可以采用长波加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21、所述第二加热部件23、所述第三加热部件25采用短波加热管、中波加热管、长波加热管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喷墨打印设备80的机台上,从而安装位置稳定,测量数据相对安装在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稳定,延长了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所述处理机构20与所述喷头10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10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在喷墨打印前对打印介质的表面进行加热以烘干湿气并打开打印介质表面的分子结构,从而使油墨颗粒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加热提升了打印介质表面空气中的温度,减缓了喷头10喷出的油墨的冷却速度,从而使油墨颗粒更容易渗透到打印介质表面的内部,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而且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只对马上要待打印的打印介质表面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了对整个环境或整个打印介质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设备80采用了上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油墨的附着力,提升了打印产品品质,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介质表面湿度比较高和/或温度较低时油墨附着力差的问题。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用于在喷头喷墨打印前和喷墨打印后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和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一固化部件,所述第一固化部件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化部件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二加热部件、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后固化油墨的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及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化部件位于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第三加热部件,所述第三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化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湿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及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所述处理机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温度为m,30℃≤m≤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风部件,所述吸风部件位于所述处理机构及所述喷头靠近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一侧以用于在对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加热前抽吸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的异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喷头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处理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喷头相对的两侧。
9.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前印后处理装置的所述处理机构可以采用短波加热管以用于在所述喷头喷墨打印前加热打印介质的表面。
CN201920660995.2U 2019-05-09 2019-05-09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65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0995.2U CN210652335U (zh) 2019-05-09 2019-05-09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0995.2U CN210652335U (zh) 2019-05-09 2019-05-09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335U true CN21065233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0995.2U Active CN210652335U (zh) 2019-05-09 2019-05-09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732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ying a freshly printed medium
CN108032616A (zh) 一种快速烘干油墨的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91867A (zh) 一种柔性基材涂布机悬浮烘箱
CN210652335U (zh)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印前印后处理装置
CN213973161U (zh) 一种喷绘机的烘干装置
CN109624525A (zh) 一种数码印花纸打印机的烘干装置
CN210454106U (zh) 一种led-uv印刷装置
CN210652336U (zh) 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设备
CN109720089B (zh) 打印平台及打印装置
CN206186510U (zh) 一种热风吹干墨水的双色滚印机
CN207308279U (zh) 一种用于铝板基涂装的烘干箱
JP5034197B2 (ja) インキ乾燥装置
CN202115086U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油墨干燥的装置
CN202106657U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干燥的装置
CN110039893B (zh) 一种led-uv印刷装置及其油墨固化方法
CN205871508U (zh) 一种线路板自动喷码连线装置
CN102328497A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油墨干燥的装置和方法
CN205395429U (zh) 一种印刷机干燥装置
CN207842366U (zh) 一种数码喷绘机
US20070199206A1 (en) Drying system for image forming machine
CN102328500B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干燥的装置和方法
CN210501816U (zh) 一种防止印制品损坏的胶印机
CN213734082U (zh) 一种带烘干的uv印刷机
JP2020168771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N21964801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烘干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