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8658U -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8658U
CN210648658U CN201920587733.8U CN201920587733U CN210648658U CN 210648658 U CN210648658 U CN 210648658U CN 201920587733 U CN201920587733 U CN 201920587733U CN 210648658 U CN210648658 U CN 210648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etection
platform
pow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77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hongheng Ti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lei Pip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lei Pip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lei Pip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77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8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8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86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连承送平台,转轴固连载物台;实现智能检测替换人工手动检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配合开孔机或螺丝机实现检测加工一体化,减少加工流程,增加产能效益。同时具备上件的智能效检,降低不规范上件给生产带来的损失,且可预防人员误入检测区。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传统钻孔机对工件加工,一般采用手动选定位置,不时还得调整工件位置,裸露的工作区和频繁近距离调节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不具有检测功能,无论是对待加工工件还是已加工工件的人工检测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工件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解决了传统钻孔机对工件加工,裸露的工作区和频繁近距离调节存在安全隐患,不具有检测功能,易产生的误差,影响工件成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连承送平台,转轴固连载物台;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检测板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和透明材质盖板组成,盖板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所述调节台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固定区,另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载物台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串联,微型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间电性连接;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控制部分和智能识别预警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连承送平台,转轴固连载物台;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检测板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和透明材质盖板组成,盖板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所述调节台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固定区,另一个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载物台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串联,微型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间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识别预警部分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的检测容器外侧边沿一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固连于显示屏一侧;
红外避障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和指示灯均与微处理电性连接。
进一步,在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的支撑臂上增设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增设传输带于右端的支柱的“L”形平台下方。
进一步,增设钻孔机或螺丝机于右端的支柱的两个“L”形平台1中间,通过电子开关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在其右端增加检测机构。
进一步,增设若干个等距的距离传感器于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的支撑臂。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和控制部分实现智能检测替换人工手动检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配合开孔机或螺丝机实现检测加工一体化,减少加工流程,增加产能效益。
通过增设的智能识别预警部分,实现上件的智能效检,降低不规范上件给生产带来的损失,同时预防人员误入检测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 “L”形平台、2. “L”形平台一、3. 线性电机、4. 承送平台、5. 步进电机、6. 载物台、7. 推杆电机、8. 调节台、9. 检测板、10. 圆柱形容器、11. 压力传感器、12.显示屏、13. 红外避障传感器、14. 蜂鸣器、15. 指示灯、16.盖板、17. 距离传感器、18. 微型摄像头、19.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5,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1,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2;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3,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4;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5,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11固连承送平台4,转轴固连载物台6;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7,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1;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8、检测板9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10和透明材质盖板16组成,盖板16与圆柱形容器10相适配;所述调节台8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10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9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10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17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18;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6固定区,另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2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11,其安装于载物台6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12,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8串联,微型摄像头18、距离传感器17、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12间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预设置:将待检测标准件放置到载物台6上的检测容器上方,并让线性电机3带动到中端支柱的检测容器正下方,记录数值和图像,设为初始值;并放置两个收集框于右端支柱上下的“L”形平台1下方通道中。
工作:放置待检测工件到载物台6上的检测容器上方,感应机构的压力传感器11接受到压力的变化,将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控制线性电机3运动到中端支柱的检测容器正下方;线性电机3停止;此时位于检测工件的正下方检测容器和正上方的检测容器中的仪器开始工作,首先,微型摄像头18对待检测件进行成像,输出给微处理器并与标准件成像进行对比,利用坐标参数,计算角度;之后微处理器输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5旋转,带动载物台6旋转,使检测件旋转到与标准件预设置坐标;距离传感器17开始测距,并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此时的微型摄像头18成像和距离传感器17的数据与预设置的标准件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合格品;若为合格品即数值在范围内,则微处理输出信号给线性电机3和前方的推杆电机7;线性电机3带动检测件到达主体框架的右端,前方推杆电机7启动,将检测件推到后侧的通道的收集框;若为不合格品即数值超出范围,则微处理输出信号给线性电机3和后方的推杆电机7;线性电机3带动检测件到达主体框架的右端,后方的推杆电机7启动将检测件推到前侧的通道的收集框;
配合打孔机和螺丝机工作:将其安置于中端支柱和右端支柱中间,调整好机械初始位置,根据其位置和待检测件的开孔需求,调整程序,使线性电机在此位置停止,配合机器加工,依次配合步进电机调整位置;若加工点不在同一同心圆上,可尝试增设机器数目。
实施例2,参照图2-6,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控制部分和智能识别预警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1,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2;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3,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4;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5,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11固连承送平台4,转轴固连载物台6;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7,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1;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8、检测板9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10和透明材质盖板16组成,盖板16与圆柱形容器10相适配;所述调节台8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10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9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10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17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18;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6固定区,另一个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2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11,其安装于载物台6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12,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8串联,微型摄像头18、距离传感器17、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12间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识别预警部分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1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9、蜂鸣器14和指示灯15;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13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2底侧的检测容器外侧边沿一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9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2底侧;所述蜂鸣器14和指示灯15固连于显示屏12一侧;
实施例中红外避障传感器1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9、蜂鸣器14和指示灯15均与微处理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基本操作同实施例1。
智能识别预警部分:预设置,调节红外避障传感器13灵敏度,使其只对工件颜色产生信号;调节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9的范围,使其覆盖工作区,但不超出上件区;
工作:当上件不规范,超出检测容器范围时,红外避障传感器13接受到信号,传输电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蜂鸣器14和指示灯15,蜂鸣器14报警,指示灯15发出红光。
当有人体进入工作区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9接受到人体热辐射,传输电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蜂鸣器14、指示灯15和电机,蜂鸣器14报警,指示灯15发出红光,同时暂停电机。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在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2的支撑臂上增设电动伸缩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成像效果。
实施例4,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增设传输带于右端的支柱的“L”形平台1下方,方便合格品于合格品的分离。
实施例5,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增设钻孔机或螺丝机于右端的支柱的两个“L”形平台1中间,通过电子开关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在其右端增加检测机构,实现钻孔、上螺丝、二次检测到分离的一体化操作。
实施例6,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设若干个等距的距离传感器17于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2的支撑臂,增加检测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采用现有技术得以实现。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连承送平台,转轴固连载物台;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检测板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和透明材质盖板组成,盖板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所述调节台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固定区,另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载物台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串联,微型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的支撑臂上增设电动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增设传输带于右端的支柱的“L”形平台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增设钻孔机或螺丝机于右端的支柱的两个“L”形平台中间,通过电子开关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在其右端增加检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增设若干个等距的距离传感器于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的支撑臂。
6.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动力部分、检具部分、控制部分和智能识别预警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为“上”形结构,右端支柱上下各固连一“L”形平台,中部支柱上固连“L”形平台一;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传送动力结构、调向动力结构和分离动力结构,所述传送动力结构为线性电机,其磁轨固连于主体框架上,动子固连承送平台;所述调向动力结构为步进电机,其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固连承送平台,转轴固连载物台;所述分离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其固连于右端“L”形平台;
所述检具部分包括检测容器、调节台、检测板和感应机构;所述检测容器由圆柱形容器和透明材质盖板组成,盖板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所述调节台一端固连圆柱形容器底部,另一端固连检查板;所述检测板为透明材质,其与圆柱形容器相适配,底面固连若干个距离传感器和若干个微型摄像头;一个检测容器固连于载物台固定区,另一个固连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感应机构为压力传感器,其安装于载物台固定区,位于检测容器下方;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电子开关安装于检测容器内并与调节台串联,微型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子开关、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间电性连接;所述智能识别预警部分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的检测容器外侧边沿一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中端分支的“L”形平台一底侧;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固连于显示屏一侧;
红外避障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和指示灯均与微处理电性连接。
CN201920587733.8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8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7733.8U CN21064865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7733.8U CN21064865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8658U true CN21064865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773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8658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8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25039A1 (en) Wheel flange planeness detection device
CN106091926B (zh) 多点光源异步曝光的小型工件内槽尺寸的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0990174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塑料件自动检测设备
US509478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ation of ingredients of tablets
CN210648658U (zh) 一种适用于钻孔机的智能辅助工具
CN211070909U (zh) 一种台阶式内孔圆柱体尺寸自动检测机
CN219253338U (zh) 机械零件加工缺陷检测装置
CN208384587U (zh) 条形码扫描自动检测剔除装置
CN205879116U (zh) 一种多点光源异步曝光的小型工件内槽尺寸的检测装置
CN213875398U (zh) 一种多功能玻璃瓶缺陷检测装置
CN214918258U (zh) 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机
CN211627383U (zh) 打孔情况在线检装置
CN208853281U (zh) 产品检测通用的剔除收集装置
CN208991979U (zh) 激光切割机切割精度检测系统
CN208466556U (zh) 一种基于激光轮廓传感器的三极管自动分选机
CN207464399U (zh) 一种摩托车蜂鸣器的多工位锡焊系统
CN107175578A (zh) 一种曲轴孔珩磨铰孔组合装置
CN213843055U (zh) 一种轮毂检测装置
CN210703818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铝型材开料机
CN215096420U (zh) 自动印刷生产线上的智能检测装置
CN21674879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qa和互联网溯源装置
CN205909861U (zh) 一种机动车门把手检测治具
CN214269537U (zh) 一种自动检测式废料收集装置
CN214893158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用质量检测装置
CN109732220A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3

Address after: Xin Tai Zi Zhen Dong Gu Jia Zi Cun, Tieling County, Tieli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Zhongheng Ti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300 Nan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Wuhu

Patentee before: ANHUI XINLEI PIPE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