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2811U -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2811U
CN210632811U CN201921261387.0U CN201921261387U CN210632811U CN 210632811 U CN210632811 U CN 210632811U CN 201921261387 U CN201921261387 U CN 201921261387U CN 210632811 U CN210632811 U CN 210632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air duct
clamping
clamping mechanism
riv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13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人斌
李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13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2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2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2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包括:机身;设于所述机身上并用于侧板定位和夹紧的第一定位夹紧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上并用于风道支架定位和夹紧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包括所述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还包括铆接装置和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分度旋转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包括机器人和与所述机器人相连接的铆接钳;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设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侧板和风道支架的自动化TOX铆接,外形美观,生产效率高,且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背景技术
TOX铆接技术是一种无铆钉铆接技术,可完成相同或不同材质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板厚可相同也可不同。在相同条件下,TOX单点的静态连接强度为点焊的50%-70%,双点与点焊相同。
现有抽油烟机风道蜗壳包括围板、位于围板两侧的侧板、与侧板相连接的两风道支架等。现有蜗壳侧板与两风道支架焊接时,采用人工手持侧板与两风道支架进行焊接,该工艺人工劳动强度大,不环保,能耗大,焊缝不美观且生产效率较低,且工人长期在电极附近,辐射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降低人工劳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包括:
机身;
设于所述机身上并用于侧板定位和夹紧的第一定位夹紧机构;
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上并用于风道支架定位和夹紧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定位的定位板,以及与所述定位板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夹紧的第一夹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包括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的板体、与所述板体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内孔相配合的定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还包括与所述板体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外直边相平齐的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定位的定位座和与所述定位座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夹紧的第二夹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相连接的座体和与所述座体相连接的定位销;所述座体上设有与所述风道支架相配合并用于防止所述风道支架旋转的凹槽;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凹槽处且与所述风道支架上的销孔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座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并用于压紧所述风道支架的压紧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包括所述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还包括铆接装置和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分度旋转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包括机器人和与所述机器人相连接的铆接钳;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设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分割器和与所述分割器相连接的转盘;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设于所述转盘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所述风道支架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上并使所述风道支架呈倒几字型出料的振动出料机构;
设于所述机身上并用于吸附所述风道支架,且将所述风道支架送至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上的吸附送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上且位于所述振动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用于所述风道支架推送和压紧的推压料机构;
设于所述推压料机构上并用于检测所述振动出料机构出料是否正常的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蜗壳包括的侧板和风道支架,分别通过第一定位夹紧机构和第二定位夹紧机构实现定位和夹紧,在第一定位夹紧机构和第二定位夹紧机构的作用下,保证侧板和风道支架安装精准且稳定可靠,提高侧板和风道支架的铆接效率和铆接质量。后续配合铆接装置,实现侧板和风道支架的自动化TOX铆接,外形美观,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摆脱现有采用焊接工艺带来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人长期在电极附近,辐射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效率低下,焊缝不美观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分度旋转装置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夹紧机构,实现多工位同时作业,如一工位安装风道支架,下一工位安装侧板,再下一工位完成侧板和风道支架的铆接,大大提高蜗壳和法兰的铆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上料装置实现风道支架相对于第二定位夹紧机构的自动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夹紧机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风道支架和侧板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夹紧机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和风道支架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和第二定位夹紧机构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夹紧机构和风道支架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身、分度装置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出料机构、推压料机构、检测机构和调节机构相装配的相装配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部分立体图。
图9为图8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螺钉连接等;或一体地连接,如一体成型等;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包括:
机身1;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用于侧板6定位和夹紧的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
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上并用于风道支架7定位和夹紧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
本实施方式蜗壳包括的侧板6和风道支架7,分别通过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和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实现定位和夹紧,在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和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的作用下,保证侧板6和风道支架7安装精准且稳定可靠,提高侧板6和风道支架7的铆接效率和铆接质量。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包括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的安装座20、与所述安装座20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6定位的定位板21,以及与所述定位板21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6夹紧的第一夹紧机构22。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板21实现侧板6相对于安装座20的定位,再通过第一夹紧机构22实现侧板6定位后的夹紧。其中第一夹紧机构22可以是采用现有市面售卖的快夹结构(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第一夹紧机构22包括与所述定位板21相连接的直线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压紧块,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压紧块压紧侧板,其中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电缸、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等。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板21包括与所述安装座20相连接的板体210、与所述板体210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5内孔相配合的定位凸台211。其中板体210与定位凸台211成一体式结构,在定位凸台211与侧板6内孔相配合作用下,实现侧板6相对于定位凸台211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21还包括与所述板体210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6外直边相平齐的定位块212;如此在定位凸台211和定位块212的作用下,侧板6相对于定位板21一次性安装到位,且侧板6与风道支架7位置对准,安装快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定位的定位座30和与所述定位座30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夹紧的第二夹紧机构31。如图4和5所示,定位座30与定位板21通过螺栓或螺钉相连接,其中定位板21上设有T型槽,定位座30设有与T型槽相配合的T型头,实现定位板21相对于定位座30的安装定位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座30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相连接的座体301和与所述座体301相连接的定位销302;所述座体301上设有与所述风道支架7相配合并用于防止所述风道支架7旋转的凹槽3010;所述定位销302位于所述凹槽3010处且与所述风道支架7上的销孔位置相对。如图2、5所示,铆接前,首先风道支架7呈倒几字型的安装于座体301的凹槽3010处,凹槽3010与风道支架7相配合防止风道支架7旋转,同时定位销302插入至风道支架7上的销孔内,完成风道支架7与安位座30的精准快速定位;再将侧板6安装于定位板21上,在定位凸台211和定位块212的作用下,侧板6相对于定位板21一次性安装定位,且侧板6上需铆接风道支架7的位置正好与定位座30上风道支架7的位置对准,其中风道支架7的数量为两个(如图3所示)。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31包括与所述定位座30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并用于压紧所述风道支架7的压紧杆。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座体301上,且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电缸、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设备。当风道支架7安装于定位座上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压紧杆伸出,使风道支架7安装于凹槽3010的部分被夹在压紧杆和定位座30之间,完成风道支架7相对于定位座30的夹紧。
实施例二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还包括铆接装置8和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的分度旋转装置4;所述铆接装置8包括机器人和与所述机器人相连接的铆接钳;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设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4上。其中机器人安装于机器人底座9上,且机器人采用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的IRB6700机器人。如图1和11所示,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圆周均布地设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4上,其中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实施例一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实现铆接前侧板6和风道支架7的定位和夹紧。铆接时,通过机器人控制铆接钳实现侧板6和风道支架7的自动化TOX铆接,外形美观,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摆脱现有采用焊接工艺带来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人长期在电极附近,辐射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效率低下,焊缝不美观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度旋转装置4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实现多工位同时作业,如一工位安装风道支架7,下一工位安装侧板6,再下一工位完成侧板6和风道支架7的铆接,大大提高了风道支架7和侧板6的铆接效率。在分度旋转装置4作用下,旋转90°以完成工位的切换。
如图6所示,所述分度旋转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0、与所述驱动机构40相连接的分割器41和与所述分割器41相连接的转盘42;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设于所述转盘42上。其中转盘42上设有若干减重孔。其中驱动机构40可以是普通电动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旋转设备,且驱动机构40根据需要可配合相应减速机一起使用。分割器41可以是现有的凸轮分割器,包括输入轴、凸轮副和输出轴,其中输入轴与驱动机构40相连接,输出轴通过轴承座43与转盘42相连接,轴承座43安装于机身1上。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还包括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使所述风道支架7呈倒几字型出料的振动出料机构50;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用于吸附所述风道支架7,且将所述风道支架7送至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上的吸附送料机构52。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自动上料装置实现风道支架7相对于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的自动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本实施方式铆接前,风道支架7经振动出料机构50振动出料,出料后通过吸附送料机构52吸附风道支架7,并将风道支架7送至定位座30上,定位座30实现风道支架7的定位。
本实施方式中,吸附送料机构52采用东莞市西格玛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TS5-600N机器人,通过其上电磁铁吸附风道支架7。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1上且位于所述振动出料机构50的出料端,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推送和压紧的推压料机构51;
设于所述推压料机构5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振动出料机构50出料是否正常的检测机构53。
本实施方式中,风道支架7经振动出料机构50出料后,通过推压料机构51将位于振动出料机构50出料端的风道支架7推送至推压料机构51上待吸附位置处,吸附送料机构52吸附前,风道支架7在推压料机构51作用下压紧,当吸附送料机构52吸附风道支架7后,推压料机构51相对于风道支架7松开,吸附送料机构52将风道支架7送至定位座30上。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机构53实现风道支架7出料是否正常的检测,其中检测机构53包括与推压料机构51相连接的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接近开关,当然还包括控制器,接近开关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判断风道支架7是否正常出料,以控制振动出料机构50、吸附送料机构52等的运行。
如图7-10所示,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54,所述调节机构54包括调节板540、螺杆541和螺母542,所述调节板540通过螺杆541和螺母542连接于机身1上,实现调节板540相对于机身1高度的调节。所述振动出料机构50包括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的振动料筒501、与所述振动料筒501相连接的出料通道502、与所述出料通道502底部相连接的料道架503;所述料道架503通过调节杆504与所述调节板540相连接;其中料道架503相对于调节杆504能轴向移动,以跟随振动出料机构50的振动而移动。其中出料通道502的出料端设有与风道支架7相配合的倒几字型槽5020,保证风道支架7呈倒几字型出料。
如图7-10所示,所述推压料机构51包括与所述调节板540相连接的支座510、安装于所述支座510上且与所述出料通道502呈垂直设置的推料机构511和与所述出料通道502相平行设置的压料机构512;所述支座510上设有与所述出料通道502相通的料槽5101。所述推料机构511包括与支座510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的推杆,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可以是电缸、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设备。所述压料机构512包括与支座510相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和与第三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压板,其中第三驱动机构可以是电缸、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设备。当风道支架7经出料通道502后进入支座510的料槽5101的一端内,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推杆将风道支架7推送至料槽5101的另一端,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压板将风道支架7压紧,保证吸附送料机构52能有效咐附风道支架7。其中检测机构53包括的支架与支座510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1);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用于侧板(6)定位和夹紧的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
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上并用于风道支架(7)定位和夹紧的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
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包括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的安装座(20)、与所述安装座(20)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6)定位的定位板(21),以及与所述定位板(21)相连接并用于所述侧板(6)夹紧的第一夹紧机构(22);
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定位的定位座(30)和与所述定位座(30)相连接并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夹紧的第二夹紧机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包括与所述安装座(20)相连接的板体(210)、与所述板体(210)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6)内孔相配合的定位凸台(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还包括与所述板体(210)相连接并与所述侧板(6)外直边相平齐的定位块(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0)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相连接的座体(301)和与所述座体(301)相连接的定位销(302);所述座体(301)上设有与所述风道支架(7)相配合并用于防止所述风道支架(7)旋转的凹槽(3010);所述定位销(302)位于所述凹槽(3010)处且与所述风道支架(7)上的销孔位置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31)包括与所述定位座(30)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并用于压紧所述风道支架(7)的压紧杆。
6.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还包括铆接装置(8)和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的分度旋转装置(4);所述铆接装置(8)包括机器人和与所述机器人相连接的铆接钳;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设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0)、与所述驱动机构(40)相连接的分割器(41)和与所述分割器(41)相连接的转盘(42);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2)设于所述转盘(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使所述风道支架(7)呈倒几字型出料的振动出料机构(50);
设于所述机身(1)上并用于吸附所述风道支架(7),且将所述风道支架(7)送至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3)上的吸附送料机构(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蜗壳风道支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机身(1)上且位于所述振动出料机构(50)的出料端,用于所述风道支架(7)推送和压紧的推压料机构(51);
设于所述推压料机构(5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振动出料机构(50)出料是否正常的检测机构(53)。
CN201921261387.0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Active CN210632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1387.0U CN2106328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1387.0U CN2106328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2811U true CN210632811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1387.0U Active CN210632811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2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6375B (zh) 一种隐形拉链头自动组装机
CN102601295A (zh) 自动铆接机
CN109227123B (zh) 一种高效锁体锁舌组装设备
CN203910601U (zh) L型端子铆银点机
CN212705232U (zh) 一种滤波器自动化焊接设备
CN208543108U (zh) 一种柔性高精密激光焊接夹具
CN111702120A (zh) 一种四工位全自动铆合系统
CN210632811U (zh)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CN111082609A (zh) 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及罩极电机的生产方法
CN112355635A (zh) 一种家电用逻辑式编码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09452725U (zh) 一种弹簧铆接机
CN110587250A (zh) 一种蜗壳法兰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CN208913351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及生产线
CN110842542A (zh) 传感器的安装体与电刷的全自动装配设备
CN112658142A (zh) 一种蜗壳风道支架旋转定位装置和铆接系统
CN109648326A (zh) 一种阀门手柄装配机
CN110355261B (zh) 一种自动化冲孔设备
CN209961926U (zh) 一种绝缘物和铁芯自动合体检测装置
CN209823080U (zh) 一种电源接口的自动装配装置
CN109202445B (zh) 角磨机的前盖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09503481U (zh) 一种阀门装配机
CN210476142U (zh) 推杆组件装配设备
CN208289322U (zh) 一种带加装机械手的自动焊齿机
CN209754497U (zh) 一种油管装置组装机构
CN112319062A (zh) 一种法兰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ositioning device and riveting system for spiral case air duct bracke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Tianhe sub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178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Tianhe sub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Chua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