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2265U -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2265U
CN210622265U CN201921148390.1U CN201921148390U CN210622265U CN 210622265 U CN210622265 U CN 210622265U CN 201921148390 U CN201921148390 U CN 201921148390U CN 210622265 U CN210622265 U CN 210622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onnecting rod
plate
constru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83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483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2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2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2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减震机构和设于底座下端的行走机构,底座可以行进,升降台下端可在导轨上滑行,升降台自身也可调节高度,可以通过两个升降台的相对运动或自身高度调整来调节支撑板的升降高度,减震机构实现了对在支撑板上施工人员或材料的减震功能,有利于施工需求,具有对支撑板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可任意行走,移动灵活,且升降台的高度可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在施工中经常会用到用于承受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的装置,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常采用木杆、木方、U托、钢管等连接作为在施工中的支撑架,这些支撑架拼接安装繁琐,不易移动,且对于不同高度的施工对象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支撑架的稳定性差,不能满足建筑施工人员对支撑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的支撑架不能移动,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多条导轨;
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升降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升降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为铰接,两个所述升降台的同时升降用于推顶所述支撑板升降,两个所述升降台在所述导轨上的相对滑动用于推顶所述支撑板升降;
减震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端,包括减震板、连接于所述减震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多个减震支撑柱和多个减震环;
行走机构,用于撑起所述底座并在地面上行走,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的可调螺杆和设于所述可调螺杆底端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施工支撑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减震板底部的导向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导向柱穿过并导向所述减震板的移动方向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接在所述导向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升降台滑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导轨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台包括底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多个升降柱和设于所述升降柱推顶端的升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铰接于所述升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板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杆体上均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呈U型,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可调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可调螺杆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撑起所述底座的高度借助于所述可调螺杆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支撑柱的外壁上套接有用于防尘的柔性连接袋。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支撑柱为双减震器式减震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底座支撑在地面上也可通过行走机构可以在待施工的地面上行走,升降机构在底座上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升降,一是通过两个升降台在导轨上的相对运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用于推顶支撑板的升降,二是通过两个升降台自身的同时升降用于推顶支撑板的升降,减震机构实现了对在支撑板上施工人员或材料的减震功能,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调节升降台的自身升降和相对运行,可以快速的调节支撑板的升降高度,有利于施工需求,解决了建筑施工的支撑架不能移动,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技术问题,具有对支撑板的高度可调,底座可任意行走,移动灵活,且升降台的高度可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导轨;12、限位块;13、把手;14、工具箱;2、升降机构;21、升降台;211、升降柱;212、升降板;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4、支撑板;3、减震机构;31、减震板;32、减震支撑柱;33、减震环;34、限位板;35、柔性连接袋;4、行走机构;41、支撑架;42、可调螺杆;43、滚轮;5、导向机构;51、导向柱;5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2、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的减震机构3和设于底座1下端的行走机构4。
底座1上设有多条导轨11,用于升降机构2的底座1上滑行,以实现升降功能。
升降机构2包括滑动设于导轨11上的两个升降台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和支撑板24;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升降台21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4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23的一端与另一个升降台21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4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22的中部和第二连接杆23的中部为铰接,两个升降台21的同时升降用于推顶支撑板24升降,两个升降台21在导轨11上的相对滑动用于推顶支撑板24升降;
减震机构3设于升降机构2上端,包括减震板31、连接于减震板31和支撑板24之间的多个减震支撑柱32和多个减震环33;
行走机构4用于撑起底座1并能在地面上行走,包括设于底座1两端的支撑架41、与支撑架41螺纹连接的可调螺杆42和设于可调螺杆42底端的滚轮4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底座1支撑在地面上也可通过行走机构4可以在待施工的地面上行走,升降机构2在底座1上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升降,一是通过两个升降台21在导轨11上的相对运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用于推顶支撑板24的升降,二是通过两个升降台21自身的同时升降用于推顶支撑板24的升降,减震机构3实现了对在支撑板24上施工人员或材料的减震功能,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调节升降台21的自身升降和相对运行,可以快速的调节支撑板24的升降高度,有利于施工需求,解决了建筑施工的支撑架41不能移动,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技术问题,具有对支撑板24的高度可调,底座1可任意行走,移动灵活,且升降台21的高度可控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升降,导轨11为滑轨,升降台21的下端可在导轨11上滑行,进而可以通过两个升降台21的相对运动来调节支撑板24的升降高度,另外,升降台21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升降台21借助于外界的泵站提供动力,升降台21的升降高度可控制;升降台21在导轨11上的滑行,可通过手动操作即可。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相互铰接,通过升降台21的运动可以推动支撑板24的升降,进而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支撑装置的升降功能。减震机构3提供了对在支撑装置上施工人员或材料的保护,行走机构4可以调节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可实现底座1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也可调节底座1与地面之间离地,便于该支撑装置可以任意行走。在升降台21的上端还设有用于放置建筑施工用工具的工具箱14,工具箱14与升降台21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使用工具箱14时,即可将其从升降台21上拆卸下来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建筑施工支撑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5,导向机构5包括固设于减震板31底部的导向柱51,支撑板24上设有用于导向柱51穿过并导向减震板31的移动方向的导向孔52,导向柱51插接在导向孔52中,减震板31的移动是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设置的导向柱51,可以保证减震板31可以在预定的范围内运行,有效防止减震板31脱离支撑板24,保证很好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导轨11上设有用于限制升降台21滑动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与导轨11卡接固定。导轨11为几字形,限位块12为U字型,限位块12能卡接在导轨11上,用于对升降台21进行限位。当升降台21在导轨11上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则支撑板24的高度位置调整完毕,最后通过限位块12限位,使升降台21在导轨11上的位置稳定,才能保证支撑板24的高度保持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升降台21包括底部与导轨11滑动连接的多个升降柱211和设于升降柱211推顶端的升降板212,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均铰接于升降板212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升降柱211为液压支柱,液压支柱与外界的液压泵站连接,可通过控制液压泵站的液压力大小,可以控制升降柱211的升降高度,实现了高度可调的功能。在多个升降柱211的推顶端上共同连接一个升降板212,升降柱211推顶升降板212做升降运动,进而可以推动支撑板24的升降。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同一端均铰接在升降板212上,在升降板212上设有铰链,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相互铰接并能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减震板3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34。在减震板31上通常为施工人员或施工材料的搁置区域,限位板34能对施工人员或施工材料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跌落或滑脱,保证了建筑施工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杆体上均设有加强筋,因为第一连接杆22或第二连接杆23均为杆体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杆体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弯曲变形等,在杆体上设置加强筋,能保证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强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强筋为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支撑架41呈U型,支撑架41上设有螺纹孔,可调螺杆4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滚轮43与可调螺杆42转动连接,滚轮43撑起底座1的高度借助于可调螺杆42调节。支撑架41的一端固设在底座1的端部,可调螺杆42与支撑架41螺纹连接,滚轮43相对于支撑架41可以转动,从而可以调节滚轮43的支撑高度,从而可以调节底座1的离地间隙。在施工时,可调整离地间隙为零,则底座1直接与地面接触,可增加在施工中的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该支撑装置时,可以调整滚轮43的位置,底座1的离地间隙增大,滚轮43将底座1撑起一定高度后,通过推动底座1,可以移动该支撑装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滚轮43采用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减震支撑柱32的外壁上套接有用于防尘的柔性连接袋35。柔性连接袋35套装在减震支撑柱32上,用于减震支撑柱32防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减震支撑柱32为双减震器式减震支撑柱,相比于单减震器式减震支撑柱,双减震器式减震支撑柱可增大减震板31的减震效果,延长减震机构3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底座1的一端设有把手13,在需要移动支撑装置时,调整好底座1的离地间隙,可以通过手动推动把手13,使该支撑装置移动到需要施工的地点,移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多条导轨;
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升降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升降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为铰接,两个所述升降台的同时升降用于推顶所述支撑板升降,两个所述升降台在所述导轨上的相对滑动用于推顶所述支撑板升降;
减震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端,包括减震板、连接于所述减震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多个减震支撑柱和多个减震环;
行走机构,用于撑起所述底座并在地面上行走,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的可调螺杆和设于所述可调螺杆底端的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支撑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减震板底部的导向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导向柱穿过并导向所述减震板的移动方向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接在所述导向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升降台滑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导轨卡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底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多个升降柱和设于所述升降柱推顶端的升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铰接于所述升降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杆体上均设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U型,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可调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可调螺杆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撑起所述底座的高度借助于所述可调螺杆调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柱的外壁上套接有用于防尘的柔性连接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柱为双减震器式减震支撑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把手。
CN201921148390.1U 2019-07-22 2019-07-22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Active CN210622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8390.1U CN210622265U (zh) 2019-07-22 2019-07-22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8390.1U CN210622265U (zh) 2019-07-22 2019-07-22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2265U true CN210622265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8390.1U Active CN210622265U (zh) 2019-07-22 2019-07-22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22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549A (zh) * 2021-05-14 2021-09-07 云南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建筑施工升降机
CN113981988A (zh) * 2021-11-24 2022-01-28 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549A (zh) * 2021-05-14 2021-09-07 云南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建筑施工升降机
CN113981988A (zh) * 2021-11-24 2022-01-28 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2265U (zh) 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KR102109969B1 (ko) 터널 작업용 작업대차
CN21042186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稳定型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06753001U (zh) 一种可移动的带轨道的脚手架
CN209162551U (zh) 一种可移动式轨道交通铺设钢轨支撑架
CN108167003A (zh) 一种隧道拱架作业台车
CN206246056U (zh) 一种凿岩机
CN2113142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隧道台车模板
CN107777613A (zh) 一种用于承重机的调节式承载装置
CN204848050U (zh) 用于塔吊的横梁支撑系统
CN109594476B (zh) 一种适用于曲梁的梁段滑移装置
CN214577062U (zh) 一种可调式隧道支撑装置
CN213710279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稳定型工程建筑施工架
CN114876172B (zh)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CN206328682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06233534U (zh) 矿用自移式可升降脚手架
CN21430275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稳定型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08858132U (zh) 一种便携式脚手架
CN2119494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调节型支撑车
CN114086748A (zh) 建筑工程施工用悬挑架装置
CN20994238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栏
CN207863978U (zh) 一种隧道拱架作业台车
CN21154867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移动操作平台
CN205777413U (zh) 一种脚手架
CN216110747U (zh) 一种组合式隧道多功能作业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