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0030U - 类油封链条 - Google Patents

类油封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0030U
CN210600030U CN201921285146.XU CN201921285146U CN210600030U CN 210600030 U CN210600030 U CN 210600030U CN 201921285146 U CN201921285146 U CN 201921285146U CN 210600030 U CN210600030 U CN 210600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protruding
base part
oil
spa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5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厚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0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0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类油封链条,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内链单元,及多个相间隔的外链单元。每一个内链单元包括二内链片,及二串接所述内链片的衬套,每一个内链片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基部,及二自该第一基部突出的内突部,每一个衬套包括连接所述内链片的主体部,及二突伸部。每一个外链单元包括二外链片,及二穿设于该二衬套并连接所述外链片的销轴,每一个外链片的内侧面具有第二基部、二分别供所述衬套的突伸部伸入的第一内凹部,及二分别供所述内突部伸入的第二内凹部。利用所述外链片、内链片与衬套间的凹凸结构设计,供该链条能具有优良的储油效果。

Description

类油封链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产生类似油封功能的类油封链条。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链条,通常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内链单元,及多个相间隔且分别连接两相邻内链单元的外链单元。每一个内链单元包括二彼此间隔的内链片、二分别串接所述内链片的衬套,及二套设于所述衬套的链滚。每一个外链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链单元的二相反侧的外链片,及二分别穿设于所述外链片的销轴。所述内链单元的内链片与所述外链单元的外链片间,留有间隙。所述内链单元的衬套与所述外链单元的销轴间,也有连通该间隙的缝隙。
当该链条在运转时,该外链单元会相对于该内链单元转动。因此,通常会在该间隙与该缝隙添加一润滑油,用于降低所述衬套与所述链轴在运转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减缓磨损现象。
然而,该润滑油容易自所述间隙向外渗漏,导致所述内链单元与所述外链单元间的间隙与缝隙缺乏该润滑油,因此,以往的链条在长时间使用后,磨损情况严重。此外,灰尘也容易自所述间隙进入所述缝隙,造成该链条在运转时,所述内链单元的衬套与所述外链单元的销轴持续被灰尘中硬度较大的砂粒再次磨损,导致该链条的耐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类油封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类油封链条,包含多个相间隔的内链单元,及多个相间隔的外链单元。
每一个内链单元包括二片相对间隔的内链片,及二相平行且串接所述内链片的衬套,每一个内链片具有一反向于另一内链片的外表面,每一个外表面具有一第一基部,及二自该第一基部突出且围绕于相对应的该衬套周围的内突部,每一个衬套包括一连接所述内链片的主体部,及二分别形成于该主体部的二相反端且分别向外突出所述第一基部的突伸部。
每一个外链单元包括二片相对间隔且分别设置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间的外侧的外链片,及二相平行且分别能转动地轴向穿设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的对应的衬套并连接所述外链片的销轴,每一个外链片具有一朝向另一外链片的内侧面,每一个内侧面具有一邻近相对应的该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二自该第二基部凹陷且分别供对应的衬套的突伸部伸入的第一内凹部,及二自该第二基部凹陷且分别供对应的内链片的内突部伸入的第二内凹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外表面的每一个内突部与对应的衬套的突伸部同心间隔,且围绕该突伸部而成环突状。
本实用新型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一内凹部与对应的衬套同轴设置,并与对应的销轴共同界定出一供对应的衬套突伸部伸入的环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二内凹部与各自的第一内凹部同心间隔,且围绕该第一内凹部而成环槽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外表面的每一个内突部具有一与该第一基部间隔的突出区,及二连接该突出区与该第一基部且面向该外表面的另一内突部的第一混合磨损区,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二内凹部具有一与该第二基部间隔的凹陷区,及二连接该凹陷区与该第二基部且面向该内侧面的另一第二内凹部的第二混合磨损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外链单元的每一个外链片还具有一与该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每一个外侧面具有一第三基部、二自该第三基部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内凹部位置对应的第一外突部,及二自该第三基部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的所述第二内凹部位置对应的第二外突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类油封链条,每一个内链单元的每一个内链片还具有一与该外表面相反的内表面,每一个内表面具有一第四基部,及二自该第四基部凹陷且分别与该外表面的所述内突部位置对应的内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内链片与所述外链片的设计,使得一添加于所述销轴与所述衬套间的间隙的润滑油不易穿过所述突伸部与所述第一内凹部间,及所述内突部与所述第二内凹部所形成的两个阻挡结构,供该润滑油有效储存于该链条而不外渗。此外,外界的灰尘也不易经由所述阻挡结构,而进入该链条。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不完整的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类油封链条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内链片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外链片的立体图;
图5是不完整的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类油封链条的第二实施例;及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类油封链条的第一实施例,包含多个沿一横向方向X左右相间隔的内链单元1,及多个沿该横向方向X左右相间隔的外链单元2。
每一个内链单元1包括二沿一垂直于该横向方向X的直向方向Y上下相对间隔的内链片11、二沿该横向方向X相平行且沿该直向方向Y上下串接所述内链片11的衬套12,及二设置于所述内链片11间且分别套设于所述衬套12外围的链滚13。
每一个内链片11为一薄片,并具有一反向于另一内链片11的外表面111、一相向于该另一内链片11而与该外表面111间隔设置的内表面112,及二贯穿该外表面111及该内表面112且彼此左右间隔的穿孔113。
每一个外表面111具有一第一基部114,及二彼此间隔且自该第一基部114突出的内突部115。每一个内突部115与各自的衬套12同心间隔,且围绕对应的该衬套12周围,而成一环突状。每一个外表面111的内突部115及其所围绕的第一基部114相配合而成两个同心圆的形状。所述同心圆自一圆心由内往外依序为一凹陷圆环,及一围绕该凹陷圆环的突出圆环,而形成一围绕该对应的衬套12的凹凸结构。
每一个内表面112具有一第四基部116,及二自该第四基部116凹陷且分别与该外表面111的所述内突部115位置对应的内凹部117。
每一个衬套12呈短管状,并包括一穿设于所述内链片11的穿孔113而连接所述内链片11的主体部121,及二分别形成于该主体部121的相反的顶端及底端的突伸部122。每一个主体部121分别与对应的内链片11紧配合。每一个突伸部122向外突出于对应的外表面111的第一基部114,并供对应的该外表面111的各自的内突部115围绕。
参阅图1、图2、图4,每一个外链单元2能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相邻的内链单元1,并包括二片沿该直向方向Y上下相对间隔且分别设置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1间的二外侧的外链片21,及二沿该横向方向X相平行的销轴22。所述销轴22分别能转动地轴向穿设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1的对应的衬套12,并连接所述外链片21。
每一个外链片21具有一朝向另一外链片21的内侧面211、一与该内侧面211相反设置而反向于该另一外链片21的外侧面212,及二彼此间隔且贯穿该内侧面211与该外侧面212的贯孔213。
每一个内侧面211具有一邻近相对应的该第一基部114的第二基部214、二自该第二基部214凹陷的第一内凹部215,及二自该第二基部214凹陷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凹部215同心间隔的第二内凹部216。每一个第一内凹部215与对应的衬套12同轴设置,且与该销轴22共同界定出一供该对应的突伸部122伸入的环槽。每一个第二内凹部216围绕对应的该第一内凹部215而成一环槽状,并供对应的内链片11的各自的内突部115伸入。因此,每一个内侧面211的第一内凹部215、第二内凹部216与位于其间的第二基部214相配合而成三个同心圆的形状。所述同心圆自该圆心由内往外依序为一凹陷圆环、一围绕该凹陷圆环的突出圆环,及围绕该突出圆环的又一凹陷圆环,而形成一围绕对应的该销轴22,且与对应的该内链片11的凹凸结构呈形状互补的凹凸凹结构。
每一个外侧面212具有一第三基部217、二自该第三基部217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211的所述第一内凹部215位置对应的第一外突部218,及二自该第三基部217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211的所述第二内凹部216位置对应的第二外突部219。而每一个外链片21的外侧面212与内侧面211的凹凸起伏互补,每一个内链片11的内表面112与外表面111的凹凸起伏互补,是以冲压的方式形成,能增加所述外链片21与所述内链片11的结构强度。
每一个销轴22呈杆状,并穿设于所述外链片21的对应的贯孔213,且能转动地轴向穿设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1的对应的衬套12,且与所述外链片21紧配合。
该类油封链条在使用时,是串接成一环圈状,并将一润滑油添加在每个衬套12与该对应的销轴22间的一间隙,以利所述外链单元2能相对于所述内链单元1顺畅地转动。由于每一个衬套12突伸入对应的该内侧面211的第一内凹部215,共同形成第一阻挡结构;围绕每一个衬套12的第一基部114的区域与围绕每一个第一内凹部215的第二基部214的区域,共同形成第二阻挡结构;及每一个外表面111的每一个内突部115突伸入该对应的内侧面211的第二内凹部216,共同形成第三阻挡结构。因此,该润滑油不易自所述间隙,依序经过所述第一阻挡结构、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及等该第三阻挡结构,而渗出至外界。另一方面,外界的灰尘颗粒,相对也不易先穿过所述第三阻挡结构,再多次转向穿过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及所述第一阻挡结构,而进入至所述间隙。因此,该类油封链条能避免所述销轴22与所述衬套12受到灰尘颗粒的磨损,维持该类油封链条的耐用性。
更详细地说,在每一个内链片11中,每一个外表面111的每一个内突部115具有一与该第一基部114间隔的突出区118,及二连接该突出区118与该第一基部114且面向该外表面111的另一内突部115的第一混合磨损区119。而在每一个外链片21中,每一个内侧面211的每一个第二内凹部216具有一与该第二基部214间隔的凹陷区2161,及二连接该凹陷区2161与该第二基部214且面向该内侧面211的另一第二内凹部216的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
因此,该类油封链条还能通过所述外表面111的内突部115与所述内侧面211的第二内凹部216的凹凸形状配合,分散所述销轴22的受力。详细地说,当如图1所示的该类油封链条在转动时,所述销轴22先被所述衬套12磨损,使得所述销轴22与所述衬套12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当所述间隙过大(例如,大于0.04mm以上)时,会转变为所述内突部115的第一混合磨损区119与所述第二内凹部216的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间互相磨损,使得所述第一混合磨损区119与所述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间的缝隙也逐渐增大;而后,当所述缝隙过大时,又会回到所述销轴22的磨损,并持续轮流进行前述的所述销轴22的磨损与所述第一混合磨损区119与所述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间的混合磨损。因此,该类油封链条能利用所述内突部115的第一混合磨损区119与所述第二内凹部216的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也会承担受力而被磨损的现象,有效降低所述销轴22的实际磨损量,进而延长该类油封链条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
参阅图5、图6,本实用新型类油封链条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其不同处在于,每一个外链片21的外侧面212为一平坦的平面,且每一个内链片11的内表面112为一平坦的平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类油封链条,通过所述内链片11与所述外链片21的设计,形成多道阻挡结构,除了能将该润滑油局限于所述销轴22与所述衬套12的间隙中不易外渗外,还能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所述间隙。再者,在该类油封链条转动时,通过所述内链片11的内突部115突伸入所述外链片21的第二内凹部216所形成的凹凸结构设计,也能通过所述内突部115的第一混合磨损区119与所述第二内凹部216的第二混合磨损区2162间的彼此磨损与所述销轴22的磨损轮流进行的方式,降低所述销轴22的磨损量,延长该类油封链条的使用寿命,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类油封链条,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内链单元,及多个相间隔的外链单元,每一个内链单元包括二片相对间隔的内链片,及二相平行且串接所述内链片的衬套,每一个外链单元包括二片相对间隔且分别设置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间的外侧的外链片,及二相平行且分别能转动地轴向穿设于该二相邻的内链单元的对应的衬套并连接所述外链片的销轴,每一个内链片具有反向于另一内链片的外表面,每一个外链片具有朝向另一外链片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外表面具有第一基部,及二自该第一基部突出且围绕于相对应的该衬套周围的内突部,每一个衬套包括连接所述内链片的主体部,及二分别形成于该主体部的二相反端且分别向外突出所述第一基部的突伸部,每一个内侧面具有邻近相对应的该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二自该第二基部凹陷且分别供对应的衬套的突伸部伸入的第一内凹部,及二自该第二基部凹陷且分别供对应的内链片的内突部伸入的第二内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外表面的每一个内突部与对应的衬套的突伸部同心间隔,且围绕该突伸部而成环突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一内凹部与对应的衬套同轴设置,并与对应的销轴共同界定出供对应的衬套突伸部伸入的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二内凹部与各自的第一内凹部同心间隔,且围绕该第一内凹部而成环槽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外表面的每一个内突部具有与该第一基部间隔的突出区,及二连接该突出区与该第一基部且面向该外表面的另一内突部的第一混合磨损区,每一个内侧面的每一个第二内凹部具有与该第二基部间隔的凹陷区,及二连接该凹陷区与该第二基部且面向该内侧面的另一第二内凹部的第二混合磨损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外链单元的每一个外链片还具有与该内侧面相反的外侧面,每一个外侧面具有第三基部、二自该第三基部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内凹部位置对应的第一外突部,及二自该第三基部突出并分别与该内侧面的所述第二内凹部位置对应的第二外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油封链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内链单元的每一个内链片还具有与该外表面相反的内表面,每一个内表面具有第四基部,及二自该第四基部凹陷且分别与该外表面的所述内突部位置对应的内凹部。
CN201921285146.XU 2019-07-02 2019-08-08 类油封链条 Active CN2106000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582 2019-07-02
TW108208582U TWM585851U (zh) 2019-07-02 2019-07-02 類油封鏈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0030U true CN210600030U (zh) 2020-05-22

Family

ID=6919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5146.XU Active CN210600030U (zh) 2019-07-02 2019-08-08 类油封链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0030U (zh)
TW (1) TWM585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1033B1 (ko) * 2023-07-14 2024-02-27 조광만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체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1033B1 (ko) * 2023-07-14 2024-02-27 조광만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체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5851U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82578A (en) Keeper assembly
CN210600030U (zh) 类油封链条
CN202746397U (zh) 球面滚轮式自润滑轴承
CN205858961U (zh) 轴承、转向桥的主销转向结构和叉车
CN216343700U (zh) 一种耐磨高强度链条外链板
CN117142052A (zh) 一种倍速链套筒结构
CN212455226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整体式保持器
CN211009563U (zh) 一种冲床用重载轴承
CN212155483U (zh) 一种调心滚子轴承用耐磨外引导铜保持架
CN209800529U (zh) 一种无定形立式轴轴承
CN218141835U (zh) 一种高耐磨工程机械履带链销套
CN210565714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偏心轴
CN208858789U (zh) 一种高强度深沟球轴承套圈
CN212374210U (zh) 轮式链条支撑装置及刮板输送机
CN205502115U (zh) 一种工程机械的斗齿结构
CN210978385U (zh) 一种耐腐蚀型防静电空心链条
CN217926959U (zh) 高强度耐磨链条
CN201776295U (zh) 一种耐磨辊道
JPH02114223U (zh)
CN210799730U (zh) 一种回转支承
CN205678061U (zh) 链条及其接头片
CN210859691U (zh) 一种滚子链结构
CN2554419Y (zh) 双向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
CN210240301U (zh) 一种搅拌自卸车的回转支承
CN218207638U (zh) 一体式油封及链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